关于爱国的诗句和名人名事(精选25句)
关于爱国的诗句和名人名事
1、守住内心宁静,如切如磋。锤炼自身能力,致力于为国家强大而奋斗不息,贡献所能,无论环境变化与否,都能成为独好风景。
2、译文:出征的战士应当高唱军歌胜利归来,决心把满族统治者赶出山海关。战士只知道在战场上为国捐躯,哪会想将来战死后尸体以马革包裹而还。
3、 知道那个风靡全球的可爱的卡通形象“米老鼠”吗?它的创造者沃特迪士尼的成功之路可谓充满了艰辛。从小热爱绘画与动漫的他在灵感一现中创造了这只聪明可爱的小精灵,然而他最初的作品却无人赏识。“我真的能成功吗?”他在每一次被拒绝之后扪心自问,思索的结果便是在无数次的失败后坚定不移地告诉自己“下一次一定能行!”是的,他成功了,沃特的成功源于对自己能力的清醒认识和对自己作品的信心。他的坚持是正确的。试想,若是他在打开那扇成功之门前心灰意懒,舍弃自己的梦想,那么,不论对于他自己还是对于世界,都是一个巨大的损失。这样的坚持,令人敬佩与赞叹。(关于爱国的诗句和名人名事)。
4、“知”,非简单之“知道”意。古汉语中,“知”通“智”,即“智明”之义。智明,故而理智明晓,知事有利害,晓有当止处,以是而能“知止”。“不知”者,虽知事有利害,有当止处,然而他们非智明之士,知事有利害而只见利甚却不见害更甚。这就是古人所说的“利令智昏”了。智既已昏,则无从判断何处当止,故而逾越界限,跨步成祸。这种事在我们生活中屡见不鲜。某些官员们正是“利令智昏”,失去了“智”,所以“不知止”,终于祸害国家与自身。一些轻易上诈骗伎俩之当的普通百姓,也常是因“利令智昏”,“不知止”而遭受祸害。
5、田 华:临淄区融媒体中心首席播音员,中国互联网朗诵联盟副主席。从业27年来,以圆润的嗓音,娴熟的播读技巧深受观众欢迎,尤以解说各类专题片见长,多部作品在国家级专业评比中获奖。2020年有500多条音频作品在学习强国刊发。
6、Δ沈阳建筑大学客座教授、中华传统文化艺术指导教师
7、从社会层面上摸索,教育以学校作为主要战略地,课本中的“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走廊中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书声中的“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无不将利他主义之崇高精神演绎得淋漓尽致。学校教育对家庭教育的影响更深一层,由家庭教育的以“情”为纽带转向以“理”为准绳,在日常生活中授学生以“群体利他”之品质,从而加固了我们选择利他主义行为信念的道义支撑。
8、(1)所引用的名言警句等针对性要强。每句名言都产生于特定的背景,都为达到特定的交际目的,即使谈同一个问题,也有不少名言可供选取。要仔细分析每个理论论据的特有功能,将它引用到最恰当的语言环境之中。
9、材料里提出的核心概念是“利他主义行为”,文章的议论分析要围绕这一核心概念展开,这一概念在写作中不宜被替换成“利他主义”或“利他主义者”;学生作文中对“利他主义行为”的阐发可依据材料中的定义,也允许重新定义,但要合情合理;材料中对于“利他主义行为”的四种理论解释属于提示性材料,而非限定性材料,考生对“利他主义行为”的原因分析可以以这四者为基础,也可以超越这四种理解;本题具有较强的思辨性,如果考生能够结合中国传统文化观念或共同富裕等历史、现实情境加以阐发,判卷时可适当提升得分等级。
10、视当世大局,自取祸乱者,多由“不知止”而起。日本等国只见“联美抗中”之“利”而不顾其“害”,故而对美国之献媚、对中国之挑衅皆“不知止”。这种“见利忘害”的赌徒心态,正是极不智之典型表现。美国只顾眼前利益,挑起俄乌战争,不知止,必将受到严惩。
11、比如我们写“中国精神”可以这样借助大家熟悉的事例由点到面展开议论:
12、在《曾国藩家书》中,曾国藩针对四弟“找馆出外”,谓“出外较净耳”的读书习惯,说出“何必择地,何必择时,但自问立志之真不真耳”的论断。的确,学习与环境并无绝对关系,而在于自己的心境、心态。人是有专注力和意志力的,如果过分依赖环境,反而容易让自己迷失在内心浮躁的密林。苟志存高远、一心向学,哪怕是闹市也能心有定力。毛泽东在求学期间,常拿着书在嘈杂喧闹的大街边看书,以此作为考验,培养自己随时随地都能专心专注的能力。这种“闹中取静”的定力,无疑有助于我们涵养“每临大事有静气”品质,同时这也是面对变化环境的灵丹妙药。
13、(3)既要重视外因(环境),更要重视内因(自身)。
14、“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从写稿到定稿,从背景音乐到背景视频,朗诵社团的孩子们日复一日地坚持训练,王婷、花铭悦、于利媛、贾文雅4位指导老师精益求精,力求让孩子们表现得最好!
15、我荣幸地从中华民族一员的资格,而成为世界公民。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邓小平。
16、要成参天大树,需受风吹雨打;要成九层之台,需有累土之积;要翱翔天际,就得冲出鸟笼。长长的道路,诸多羁绊,无一不磨砺着我们,鞭策着我们,感奋着我们。
17、金子相信自己的光芒而执著地等待着被发现;沙子却投身到贝体成为光彩夺目的珍珠,这均取决于对自己清醒的认识。世间万物都有它们的优势和劣势,何不认真分析自己的优势所在,为自己的奋斗方向做出正确的决定,树立自己的信心,循着正确的发展,成就一段有意义的人生呢?
18、行文构思时,我们可以写立身处世之业,兴利除弊为务。首先结合材料提出中心论点,当下青年在为未来规划时,立身处世之业,当以为天下兴利除弊为务;其次列举袁隆平、钟扬等例子论证谋国家之利,兴民族之益,青年当仁不让;然后列举毛蔚、黄文秀等例子论证青年立身当思黜躺平之风,除急功之害;最后总结全文升华主题,作为新时代的青年,身处这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立于时代潮头,更应深明择业之理:与时代同频共振,以自身奉献创造富国之基,以自我奋进成就利国之业!
19、材料一是将毛竹前后生长速度进行对比,突出最初栽种4年间生长速度的缓慢以及第五年开始生长速度之快;接下来进一步阐释,解释说明最初栽种4年间毛竹生长速度缓慢的原因。
20、(2)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文化传承大放异彩。
21、(2)引用的内容要简洁。议论是在发表自己的见解而不是在介绍他人的见解。引用他人的话,目的是为了让读者更加信服自己的话,自己的话应是议论的主体,应是全文最醒目的部分。过多的引文,很容易将自己的分析淹没。
22、 1946年,美国某大学以优厚的条件聘请著名数学家华罗庚为终身教授 。但他回答说:“为了抉择真理,为了国家民族,我要回国去!”终于带着妻儿回到了北平(今北京)。回国后,他不仅刻苦致力于理论研究,而且足迹遍布全国23个省、市、自治区,用数学解决了大量生产中的实际问题,被誉为“人民的数学家”。
23、(示例1)引证法。引用傅雷先生的话,有力地论证了真诚的可贵。
24、浦口区分管领导吴光政、江苏省书法院院长李啸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展览作者白鹤致答谢辞。出席开幕式的还有泰州市生态环境局局长钱忠、安徽太和县文联主席高庆连、阜阳市书协副主席卢火、浦口区文化和旅游局副调研员马卫东等有关领导及新闻媒体、书画爱好者。开幕式上,白鹤向求雨山名人馆捐赠书法作品《林散之先生诗词选抄》册页,馆长陈平接受捐赠并颁发收藏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