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端午节的诗句开头(精选26句)
描写端午节的诗句开头
1、欢声震地。惊退万人争战气。金碧楼西。衔得锦标第一归。
2、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3、何日玩山家。葵蒿三四花。描写端午节的诗句《竞渡曲》
4、幽寻未云毕,墟落生晚烟。——苏轼《端午遍游诸寺得禅字》
5、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叶里黄鹂时一弄。犹瞢忪。等闲惊破纱窗梦。
6、明代汤显祖:刚从莲城踏青回来,在家置备了菖蒲、竹叶和雄黄酒,准备过端午。心中质疑,屈原不是沉溺在瓯江,何必要劳民伤财以如此豪华的龙舟竞渡来凭吊屈原呢?
7、过去的事不要评论衡量,屈原忠义气节,可与日月相比。读完了《离骚》总能感到悲伤。没有人理解我的心情,只有在树荫底下乘凉。
8、好酒沈醉酬佳节,十分酒,一分歌。--宋苏轼《少年游端午赠黄守徐君猷》
9、诗中,作者感叹人生易老、年华易逝。诗人选取了端午节来说事儿,可见那是的端午节应该是挺热闹的,人们挂艾草、悬蒲剑、饮蒲酒、划龙舟来庆祝节日,节日气氛很浓厚。然而,作者年事已高,不能参与,感到很泄气。有人评论说这首诗的品质不高,不过对于语言酱来说,这首诗还是杠杠的啊,毕竟,俺是写不出来的,哈哈。
10、整首词在铺写展开的过程中打乱了时间、空间顺序,时空交错,使人眼花缭乱;画面围绕端午的景色与风俗人情,写了很多意象而动作很少,它们之间似乎缺乏必要的联系,但是细细沉吟还是有迹可循的。
11、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流香涨腻满晴川。
12、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唐李隆基《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
13、包中香黍分边角。彩丝剪就交绒索。樽俎泛菖蒲。年年五月初。
14、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鬣。佳人相见一千年。——宋·苏轼《浣溪沙端午》下阕
15、小雨湿黄昏。重午佳辰独掩门。巢燕引雏浑去尽,销魂。空向梁间觅宿痕。
16、第二:可以在开头写一些名人诗句,读的时候给也是一种不一样的韵味。
17、微微小汗湿透了碧色的细绢,明日端午节用芳兰草沐浴。流香酒般的浴水、油腻布满大晴的江面。
18、五月榴花妖艳烘。绿杨带雨垂垂重。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生绡画扇盘双凤。
19、五月榴花妖艳烘。绿杨带雨垂垂重。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生绡画扇盘双凤。
20、今年匹马来,佳节日夜数。儿童喜我至,典衣具鸡黍。
21、高咏楚辞端午日,天涯节序匆匆。榴花不似舞裙红。无人知此意,歌罢满帘风。
22、万事一身伤老矣,戎葵凝笑墙东。酒杯深浅去年同。试浇桥下水,今夕到湘中。
23、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贝琼《已酉端午》
24、三:关于端午节的作文400字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就是端午节。 这天,我和妈妈到街上去买菜,我闻到一股粽子香.回到家,我突然想知道端午节是怎么来的?又有哪些风俗?我便想去问妈妈,而妈妈却说:“你自己去查书就知道了.“我心里暗想:求人不如求自己,说干就干。“ 我找到了百科全书,翻开它,它说:“端午节这天,人们赛龙舟,吃粽子是端午节的主要活动.相传龙舟竞渡是为了捞救投汨罗江而死的爱国诗人屈原.把粽子投进江河,让鱼蛟虾蟹吃饱了,不再去吃屈原的遗体.学者闻一多认为,端午节是龙节,是四五千年以前南方少数民族纪念龙神的日子。南方一些少数民族过端午节要吃“五黄“:黄鱼,黄瓜,咸鸭蛋黄,黄豆瓣包的粽子,雄黄酒。无论南方北方,这一天还要用雄黄在儿童的额头上画个“王“字,还要佩戴五颜六色的香囊。 这时,妈妈叫我吃粽子。我看见香喷喷的粽子,情不自禁的唱着关于端午节的儿歌:“五月是端阳.插艾叶,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
25、阿房舞殿翻罗袖,金谷名园起玉楼,隋堤古柳缆龙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