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德的核心思想(精选80句)

2023-06-03 09:06:00

康德的核心思想

1、作为物自体的自由王国和作为现象的必然王国两者间尽管存在着巨大的鸿沟,使得必然不能成为自由的因果性根据。然而作为同时生活在两者之内的人,将自由设想为自然的原因却是可能的,也就是,人们按照合目的性将自然统摄在自由这个终极目的之下。

2、英国的美学家和法国不同,他们对于美,不爱固定的规则而爱令人惊奇的东西,在新奇的刺激以外又注意“伟大”的力量,认为“伟大”的力量是不能用理智来把握的。因此艺术的创造和欣赏没有整体的心灵活动和想象力的活动是不行的。

3、美学是研究“鉴赏里的愉快”,是研究一种无利益兴趣和无概念(思考)却仍然具有普遍性和直接性的愉快。审美的情绪须放弃那通过悟性的概念的固定化,因它产生于自由的活动,不是诸单个的表象的,而是“心意诸能力”全体的活动。在“美”里是想像力和悟性,在“壮美”里是想象力和理性。审美的真正的辨别不是愉快,愉快是随着审美评判之后来的,而是那适才所描述的心意状态的“普遍传达性”。这是它和快适感区别的地方。

4、鲍氏是沃尔夫的最著名的弟子,康德在他的前批判哲学的时期受沃尔夫影响甚大。他把鲍氏看做当时最重要的形而上学者,而且把鲍氏的教课书(逻辑)作为他的课堂讲演的底本,就在他的批判哲学时期也曾如此,虽然他在讲课里已批判了鲍氏,反对着鲍氏。

5、但在对于美的现象的关系中却不关注那实物的存在,对画上的果品并不要求它的实际存在,而只是玩味它的形象,它的色彩的调和,线条的优美,就是说,它的形式方面,它的形象。康德说:“人须丝毫不要坚持事物的存在,而是要在这方面淡漠,以便在鉴赏的事物里表现为裁判者。”总结起来,康德认为美是具有一种纯粹直观的性质,首先要和生活的实践分开来。他说:“一个关于美的判断,即使渗入极微小的利害关系,都具有强烈的d派性,它就决不是纯鉴赏判断。因此,要在鉴赏巾做个评判者,就不应从利害的角度关心事物的存在,在这方面应抱淡漠的态度。”

6、就审美判断中的第三个契机,即所看到的“目的的关系”这一范畴来考察审美判断。康德认为美是一对象的形式方面所表现的合目的性而不去问他的实际目的,即他所说的“合目的性而无目的”(无所为而为),也就是我们在对象上观照它在形式上所表现的各部分间有机的合目的性的和谐,我们要停留在这完美的多样中统一的表象的鉴赏里,不去问这对象自身的存在和它的实际目的。

7、它是著名的三部曲的第一部,其他两部分别是1788年出版的《实践理性批判》和1790年出版的《判断力批判》。

8、并且说:“只有在这个意义里(这是一种对于每个人是自然的关系,这并且是每个人要求别人作为义务的),美给人愉快时要求着另一种赞许,即人要同时自己意识到某一种高贵化和提升到单纯官能印象的享受之上去,并且别种价值也依照他的判断力的一个类似的原则来评价”。后来诗人席勒的美学继承康德发展了审美教育问题的研究(德国十八世纪大音乐家乔·弗·亨德尔说得好:“如果我的音乐只能使人愉快,那我感到很遗憾,我的目的是使人高尚起来。”)。

9、所以康德说,人类所有的知识有两个要素:直观+概念。而且我们需要通过经验+理性才能认识这个世界,经验来自于感官,而概念需要知性,而形成知识需要理性。

10、(31)格吕内(StefanieGrüne)对此作了一些初步处理(cf.BlindeAnschauung:dieRollevonBegriffeninKantsTheoriesinnlicherSynthesis,Klostermann,2009,S.74—75)。

11、何谓“无功利性”?又有何种根据说“无功利”而又有“愉快”?

12、伊曼努尔·康德(ImmanuelKant),德国古典理性主义哲学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他的思想使哲学深入到了一个新的理论维度,也是启蒙运动时期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康德的哲学主要关注认识论和形而上学问题,在康德之前,唯理论和经验论持续了几百年的论战,最终无法较好解决知识的来源问题。

13、哲学在这个古典的阶段,对于“人”的理解,仍然是“有理智的动物”,是介乎“理智者”与“动物”之间-“天使”与“野兽”之间的一种“存在者”,“人”“生”“天”“地”之间,足踏大地,头顶青天,起着“上传下达”的“沟通”作用。也就是说,“人”按其本性是应该如此,但是人在世界上为声色货利所累,常常不能起到这种作用,只有那些“特殊的”“人”能够穿透“现象”,直窥“本质”,并把这种“从上天”得来的“信息”带给人间。人的这种境界和本质,在康德看来,只有在“艺术家”那里能够找到,而一般的人,即经验世界的人,则身在“因果律”中,只能按照这个规律办事,发挥着理性的理论和知识性的功能;而那具有道德觉悟的人,或许能够超越到道德的境界,意识到自己乃是“自由”之身,但由于这种“自由”乃是纯粹形式的,它离实质性的“创造”活动,尚有距离,于是实质性的“自由”,则是一个“信仰”,“天才”将这种“信仰”在自己的范围内转化成“现实”,它像“神”那样“创造”了一个“现实”,在经验的世界,“开辟”了“另一个世界”,即“艺术”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人们体会到“自由”的“必然性”和“必然”的“自由性”;然而,在这个时候的哲学看来,很遗憾的是这个“艺术的世界”,在某种意义上乃是“虚拟”的,席勒感叹,“生活”是“严酷”的,只有“艺术”才是“和谐”的,才能把“必然”和“自由”在想象-虚构的方式中“统一”起来。“艺术世界”不是“天国”,“人”,即使是“天才”,也毕竟不是“神”。

14、产生知识需要两种能力,感性能力和知性能力,感性能力的要素是直观,而直观包括经验性直观和纯直观,而知性能力的要素是概念,在经由理性将概念和概念进行关联,最后形成了知识。

15、而一切伟大的文学艺术作品都是他所说的“系属着的美”或“挂上的美”,即在形式的美上挂上了许多别的价值,如真和善等。在这里又见到康德美学里的矛盾和复杂,和它的形式主义倾向。最后,依照判断中第四个契机“情状”的范畴来考察,即按照对于对象所感到愉快的情状来看。美对于快感具有必然性的关系,但这种必然性不是理论性和客观性的,也不是实践性的(如道德)。这种必然性在一个审美判断里被思考着时只能作为例证式的,这就是说作为一个普遍规律的一个例证,而这个普遍规律却是人们不能指说明白的(不象科学的理论的规律,也不象道德规律)。审美的共通感作为我们的认识诸力(理知和想象力)的自由游戏是一个理想的标准,在它的前提下,一个和它符合着的判断表白出对一对象的快感能够有理由构成对每个人的规律,因为这原理虽然只是主观性的,却是主观的普遍性,是对于每个人具含着必然性的观念。康德这一段思想难懂,但却极重要。

16、当时的德国和西欧其他国家比起来是一个落后的国家,德国资产阶级是一个眼光短浅、怯懦怕事的阶级。它的革命虽然是不彻底的,但毕竟在观念上进行了反封建的斗争,马克思曾说康德哲学是“法国革命的德国理论”。康德承认客观存在着“自在之物”,但又说这“自在之物”是我们的认识能力所不能把握到的。康德哲学中有着明显的两重性,他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他企图调和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但是这种调和归根到底是想在唯心主义、即他所称的先验的唯心主义的基础上来进行的。在美学里表现得尤其显著。康德是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的德国唯心主义哲学的奠基人,也是德国唯心主义美学体系的奠基人。

17、德国资产阶级的学者,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哲学的第一个著名代表。

18、《判断力批判》(1790年第1版,1793年第2版),这书是把两系列各别的独立的思考,由于一个共同观点(即“合目的性”的看法)结合在一起来研究的。即一方面是有机体生命界的问题,另一方面是美和艺术的问题。但是在《纯粹理性批判》里,康德尚认为“把对美的批判提升到理性原理之下和把美的法则捉升到科学是一个不可能实现的愿望”。但是他在他所做的哲学的系统的研究进展中,使他在一七八七年认为在“趣味(鉴赏)”领域里也可以发现先验的原理,这是他在先认为是不可能的事。

19、审美-趣味判断具有知识判断的形式,而且只具有“经验知识”判断的形式,这样它就不是理论性知识判断,因而它在实质上不具备先天的必然性,而只具有这种必然性的形式,在实质上,它是“自由”的。

20、  只是学术又经过很多年发展后的今天,或许人们会看到,康德道德哲学的“自由意志”,固然未能把它的“创造”性的力量充分阐发出来,在某种意义上,使得理想与现实有所脱节,但是这种创造性意义,原本已进入到康德的视野,并未完全被忽视掉,而只是在某种程度上,被掩盖了。

21、康德曾经说,是休谟把他从独断论的睡梦中唤醒。

22、《判断力批判》要回答的问题是:我们可以抱有什么希望?康德给出的答案是:如果要真正能做到有道德,我就必须假设有上帝的存在,假设生命结束后并不是一切都结束了。“判断力批判”中,康德关心的问题还有人类精神活动的目的、意义和作用方式,包括人的美学鉴赏能力和幻想能力。

23、一个判断的宾词若是“美”,这就是表示我们在一个表象上感到某一种愉快,因而称该物是美。所以每一个把对象评定为美的判断,即是基于我们的某一种愉快感。这愉快作为愉快来说,不是表象的一个属性,而只是存在于它对我们的关系中,因此不能从这一表象的内容里分析出来,而是由主体加到客体上面的,必须把这主观的东西和那客观的表象相结合。因此这判断在康德的术语里,即是所谓综合判断,而不是分析判断。

24、《判断力批判》前半部分是关于审美学判断的论述,各种形式上的判断,肯定和否定,普通和特殊,必然和偶然,因和果,这四个方面做了对美的严格界定。后半部分是讲审美判断力从主管的审美判断力转向自然的客观判断力,讲述了康德自己的自然观。

25、首先,我们来做一个思想实验。假设你面前放着一个红色的苹果,我们是如何知道的?苹果有颜色、形状、味道、表皮很光滑,这些是可以通过我们的“感觉器官”感知到的,这些属于人类感性的能力。什么是感性能力?就是我们被外界的对象刺激的方式获得其表现的能力就是“感性”。与此对应的,还有“知性能力”,我们有苹果的概念,也有颜色、味道、形状大小等等不同的概念。

26、荷姆从心理学的理解来把审美的愉快归引到最单纯的元素即无利益感的情绪,亦即从这里不产生出欲求来的情绪。他因此逐渐发展出关于情绪作为心灵生活的一个独立区域的学说,后来康德继承了他而把这今学说系统化。康德严格地把情绪作为与认识和意志欲望区分开来的领域,这在荷姆还并没有陷入这种错误观点。不过他也以为一个美丽的建筑或风景唤起我们心中一种无欲求心的静观的欣赏,但他认为我们着想完全理解审美印象的性质,就须把一个实际存在的事物所激起的情绪和一个对象仅在“意境”里所激起的情绪(如在绘画或音乐里)区别开来。

27、鲍氏在莱氏哲学原理的基础上,结合着当时英国经验主义美学“情感论”的影响,创造了一个美学体系,带着折衷主义的印痕。鲍氏认为感性认识的完满,感性圆满地把握了的对象就是美。他认为:

28、因此会认为这个判断应该获得人人公共的首肯(假使我这判断是正确的话),这就是提出了普遍同意的要求,认为真正的(正确的)审美判断应是普遍有效的,而不局限于个人。如果别人不承认,那就要么是我这判断并不正确,应当重新考虑修改。如果审查了仍自以为是完全正确的,那就会是别人的审美修养、鉴赏力不够,将来他的鉴赏力提高了,一定会承认我这个判断的。

29、康德从他以前的德国唯理主义美学和英国心理分析的美学中吸取了他的美学理论的源泉。他的美学象他的批判哲学一样,是一个极复杂的难懂的结构,再加上文字句法的冗长晦涩,令人望而生畏。读他的书并不是美的享受,翻译它更是麻烦。

30、康德为什么会反对传统的认识论,因为在传统的认识论中,我们对真理评估标准是有问题的,有一种循环论证的嫌疑。而康德觉得是我们的视角出问题了,由此康德提出了自称为“哥白尼式的革命”。

31、然而,“无-非存在”同样并非人主观臆造出来强加给“自然”的,“世界”作为“整体”-“自然”作为“全体”虽非当下眼前时空中的一个“对象”,也不是“超越时空”的“思想观念”,并不是“存在”于“思想”里,恰恰是实实在在“存在”于“人世间”,也“存在”于“作为整体的自然”之中,“世间”“有”一个“无”“在”。

32、然而,康德说,“自然的目的”与其说是“艺术的类似物”,不如说是“生命的类似物”。(4)

33、审美趣味判断离不开纯粹感觉上之“快感”,然而,“快感”仅是“主观”的,虽然我们可以假定人的生理结构的相同性,因而会有“(共)同感”的事实出现,但是单从经验的事实,我们无法断定,我们在理路上一定有权利断定有一个“(共)同感”的存在。因而,我们并无权利说“快感”是人人都要承认的。然而审美的快感却被允许要求具有人人都能同意的特点,就是说,在审美趣味方面,人们被允许说出一个“判断”来要求他人也要“同意”,这种不同于理论理性中的纯粹感觉的特点,人们在审美判断中这种“合法性”,正是《判断力批判》中所要做的工作。《判断力批判》“判定”审美判断的“合法性”,乃是基于这样一个前提:“审美的趣味的快感”不同于一般的“生理物理的快感”,那是一种“无功利性”的“愉快”。

34、元代马致远小令“小桥-流水-人家”,“枯藤-老树-昏鸦”,说的皆是具体“事物”,它们早已“不在场”,但是千古佳句,读来仍如在“目前”,犹如“在场”一样;犹有甚者,此种“不在场”之“在场”,或“在场”之“不在场”,却高出于作为感性知识“对象”之“在场”。这些“不在场”而又“在场”的“事物”给我们带来的不仅仅是这些“事物”,不是要我们去认知这类事物的种种属性,而是给我们带来了一个“世界”,这些事物与这个世界“同在”,“事物”在“世界”中,则不是“抽象的-抽出来”的事物“表象-现象”,而是事物的实实在在的“本质-存在”,是“事物本身-事物自己”。“事物自己”固然在感性知识上不可能“在场”,但却在审美鉴赏上“显现”出来。将“不在场”的“显现”出来,这就是审美鉴赏的“功能”。(2)

35、而康德哲学贡献最大的就是他提出的三大批判,也就是《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和《判断力批判》,这三本书中的体系,分别回答了哲学上不同方面的不同为题。

36、“无功利性之愉快”这种特点,使得审美鉴赏态度,既不是“知识”的,又不是“意志”的,就先验性而言,他既非“自然律”,又非“道德律”。“理性”并不像在“知识”与“道德”的“领地”中那样起“立法(constitution)”作用,而只是一种“规范(regulation)-管理”的作用,因而审美判断,乃是“反思(reflective)判断”,即不是从一个已经把握了的“普遍概念”出发,寻求对“个体”的判定——这是“知识判断”的特性,而是从一个“个体”出发,来寻求一个“不确定”的“概念”。当我们说,“这朵花是红的”时,我们是要断定“这朵花”的客观属性,如果这朵花是“蓝”的,则我们的判断是“错误”的,要修改的是我们的“判断”,即将概念“红”修改为概念“蓝”;然而,当我们说“这朵花是美的”时,我们并不是将一个固定的“美”的概念,当作对象的属性来加以判断,因而即使人人都反对这个判断,我们也无须修改这个判断,用别的什么概念来替换“美”这个“概念”,因为“美”并非对象的客观属性,因而只是“概念”的“类似物”。在这个对比之下,“美”还“表达-表现”了一个“主观”的“情感”,而“主观-情感”则保留了“个体”的“自由”性权利,而并不要求概念的普遍“必然”性。

37、我们的一切知识都从经验开始,这是不可置疑的。但是他又说:是否有这种不依靠经验,乃至不依靠任何感官印象的知识,这至少是需要更慎密地去审查的一个问题,而且是不能立即轻率答复的问题。

38、(23)Z.3(3)对感觉与料应用了统觉原则(即B131—132里§16的第一句)的第二部分。

39、荷姆的主要美学著作即是《批评的原则》(1763年译成德文,1864年铿里士堡《学术与政治报》上刊出一书评,可能出自康德之手。见Schlapp:《康德鉴赏力批判的开始》),是分析美与艺术的著作。由于他在分析里和美学概念的规定里的完备,这书在当时极被人重视。这是十八世纪里最成熟和完备的一部对于美的分析的研究。莱辛、赫尔德、康德、席勒都曾利用过它。他对席勒启发了审美教育的问题。

40、自亚里士多德以来,目的论的世界观设定了作为第一推动者的神,神或至善既是第一因又是终极的目的,世界中的一切被解释为一种意志的作用。在中世纪,神学吸收了晚期希腊哲学的目的论思想,通过用目的论来论证神的存在,构建神学理论。目的论这种形而上学的规定同时也是伦理学上的,道德和自然秩序联系在一起,神作为有秩序的自然的必然结果,同时保证了道德的必然性。这样,在基督教神学下自然和道德就形成了一个有机整体,人按照神的秩序生活就是道德的。

41、  说到这里,回过头来看康德,我觉得,使“自由”在“哲学”里安身立命,乃是康德哲学给我们留下的最为丰富的、尚待开发的遗产之一。我读康德的书,从大学开始,算来已经五十年了,断断续续,没有多少专门的研究,也不敢说就真的读懂了,但是我每读一次,总觉得有一些新的体会,常常恨自己:为什么以前没有看(读)出来!

42、此外他还曾针对太阳系的形成提出第一个现代的理论解释,即康德·拉普拉斯假设。在就任逻辑与形而上学教授一职后,康德哲学发展到了一个崭新的时代。1781年,康德发表了《纯粹理性批判》这部哲学名著。此后又陆续发表了《实践理性批判》(1788)和《判断力批判》(1790)这两部著作。三大批判的相继问世,成为康德批判哲学体系形成的真正标志。(百度百科)

43、  人们更会想到,新近过世的对于康德有独到研究的法国德罗兹,在他晚期的《什么是哲学?》一书中,提出“哲学为创造概念”的说法,得到许多的重视,然而如果不是从哲学深层次意义上理解“自由——创造”,那么“创造概念”就会流于“生造一些谁也不懂的名词概念”(鲁迅批评过的)这类的意思,果如是,则“你鸦虎了吗”就会变成最好的“哲学创造”了。

44、康德接着说,当我们要讨论“真理是什么?”的时候,其实我们有两个预设的前提,首先:真理是客观存在的,其次,真的知识是要和对象一致”,这两个假设前提至关重要。

45、范畴是美学理论的基本元素或基础,西方美学的基本范畴是“美在和谐”,但在不同时代、不同理论家之中,其内涵不断丰富发展,从而构筑其不同的范畴体系。康德美学也有其特有的范畴体系,其范畴体系的内涵特点决定了它在美学史上的地位,即决定了它作为德国古典美学奠基者的地位。

46、而且不止于此,人类在生活里常常会遭遇到惊心动魄、震撼胸怀的对象,或在大自然里,或在人生形象、社会形象里,它们所引起的美感是和“纯粹的美感”有共同之处——因同是在审美态度里所接受的对象——却更有大大不同之处。这就是它们往往突破了形式的美的结构,甚至于恢恑憰怪。自然界里的狂风暴雨、飞沙走石,文学艺术里面如莎士比亚伟大悲剧里的场面,人物和剧情(马克白司、里查第李尔王等剧),是不能纳入纯美范畴的。这种我们大致可列入壮美(或崇高)的现象,事实上这类现象在人生和文艺里比纯美的境界更多得多,对人生也更有意义。康德自己便深深地体验到这个。他常说:世界上有两个最崇高的东西,这就是夜间的星空和人心里的道德律。所以康德不能不在纯粹美的分析以后提出壮美(崇高)来做美学研究的对象。何况他的先辈布尔克、荷姆在审美学的研究里已经提出了这纯美和壮美的区别而加以探讨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美学研究到壮美(崇高),境界乃大,眼界始宽。研究到悲剧美,思路始广,体验乃深。

47、这时在文艺复兴以来壮丽的气派、华贵的建筑和绘画以外,也为新兴的中产阶级产生了合乎幽静家庭生活的、对人们亲切的风景和人物的油画。对于自然的爱好成为普遍的风气。就象在哲学家斯宾诺莎、莱布尼茨、歇夫斯伯尼的哲学里,自然界从宗教思想的束缚里解放出来,成为独立研究的对象一样,绘画里也使大自然成为独立表现的主题,不再是人物的陪衬。在克劳德·洛伦(法)、鲁夷斯代尔、荷伯玛(荷兰)等人的风景画里,人对自然的感觉愈益亲切,注意到细节,和当时的大科学家毕封、林耐等人一致。

48、人往往把人类的幸福当成自然的最终目的,但是人的幸福在经验中完全无法作为最终目的而成立。换言之,最终目的在客观或实存的自然中是无法找到的。“终极目的不是自然足以造就并且按照其理念产生出来的目的,因为终极目的是无条件的。”(9)自然中的所有东西都是有有条件的。但主观或形式的最终目的是可以成立的,这种目的关系无需依赖于自然,是人的意志自身为自身规定的,也就不必再自然中寻找。

49、(32)Z.3(3)也显示对表象的联结以对它们的区分为前提。

50、康德一生深居简出,生活和学术研究都极其自律和严谨。他雇佣了一位老仆人,每天在固定的时间唤醒他做固定的事情,他的生活就像闹钟一样精确,很少有例外,康德每天下午都会准时去散步,散步的路程也十分固定,永远沿着一条菩提树的小路,每天八个来回,一步不多,一步也不少。康德去世之后,这条路被当地市政府命名为“哲学家之路”。

51、这是鲍姆加登在美学史上的重要贡献。虽然他自己的美学著作还是很粗浅的,规模初具,内容贫乏,他自己对于造型艺术及音乐艺术并无所知,只根据演说学和诗学来谈美。他在这里是从唯理主义的哲学走到美学,因而建立了美学的科学。美即是真,尽管只是一种模糊的真,因而美学被收入科学系统的大门,并且填补了唯理主义哲学体系的一个漏洞,一个缺陷,那就是感性世界里的逻辑。

52、接下来,我们来打一个不那么恰当的比方。先天就像一个空间,而先验就像一台电脑的硬件和软件,而经验就是我们运行这台电脑的软件,经验知识就是运行这个软件获得的结论或者知识。

53、基于以上的自然目的论,康德提出了他的“人是终极目的”的目的论思想。

54、比如怀疑论者可能说:一个知识为真的标准是不可能的。

55、所谓“纯粹理性”,是指独立于一切经验的理性;而所谓“批判”,则是指对这种纯粹思辨的理性进行一种考察,以便弄清楚人类知识的来源、范围与界限,这样才可以既避免独断论,又避免怀疑论,从而为建立一个科学的形而上学奠定基础。

56、⑤Cf.ChristianWolff,PsychologiaEmpirica,Renger,1738,§§25,

57、在康德之前,传统的认识论通常认为“对象”是固定不变的,我们的知识是去揭示这个对象的本质,从而得到真理,就类似说“知识是围绕着对象转”。就像在哥白尼之前,人们都以为地球是中心,所有的星球都围绕地球转一样,“对象”就类似“地球”。这是康德之前,人们认识世界的普遍方式,也是传统的认识论的思维框架。

58、⑨Cf.ChristianCrusius,EntwurfdernothwendigenVernnft-Wahrheiten,JohannFriedrichGleditsch,1745,§4

59、康德的著名论断和证据就是:人为自然界立法。他的这个论断,甚至与现代量子力学有着共同之处,那就是:事物的特性与观察者有关,而并不具有唯一的确定性。

60、为了说明这一点,康德主张“调和”经验论和唯理论。他一方面赞同经验论的观点,即世人的一切知识都是经验知识,离开经验世人没有任何知识;另一方面,也赞同唯理论对经验论的批评:对科学知识来说仅有经验是不够的,它们的普遍必然性只能是先天的。

61、康德在《实践理性批判》指出,“知识”对于“道德”绝无影响力,而反过来,“道德”却必定会影响“知识”,这就是说,实践理性必定会影响理论理性,即“自由”必定会影响“必然”。

62、当然,康德对第一版的一些纯然行文风格的改动,因不涉及汉译内容,就不一一标出了。

63、康德的认识论哲学,在《纯粹理性批判》这本书里面,要解决的一个问题是“先天综合判断如何成为可能”,这句话的背后,康德是在问:真理是什么?,真理是否存在?其实这也是传统的认识论要解决的终极问题。

64、近代科学的机械论原则要求在自然中排除意志的干扰,只从自然本身达到对自然的经验性认识,进而反对假定自然的意志的目的论。人的主体性张扬,人的道德也不必再依赖于神学传统,现实政治和社会关系只需要按其现实性调节就足够了。但目的论毕竟是支撑传统道德的形而上学基础,理性主义尝试恢复这种形而上学和道德的亲缘关系,但是这种尝试只能是徒劳的。

65、书中讨论了生活中的至善问题,康德认为人在绝对服从道德律令的情况下,不应该只是去寻找快乐,而应该去寻找上帝赐予我们的幸福。

66、实践理性对于理论理性的这种影响力,并不能改变理论理性自身的立法作用,但是却会“调节”“理论理性”的“具体”行程和途径,因而赋予“必然”以“另一种(自由)”的形态。

67、我们先在总的方面略为概括地谈一谈康德论审美的原理,这是相当抽象,不太好懂的。

68、这共通感表示:每个人应该对我的审美判断同意,假使它正确的话(尽管事实上并不一定如此)。因而我的审美判断具有“代表性”(样本性)的有效性。当然按照它的有效价值也只具有一个调节性的,而非构造性的“理想的”准则。一言以蔽之,是一理念(Idee)。对康德,理念(或译观念)是总括性的理性概念,最高级的统一的思想,对行为和思想的指导观念,在经验世界里没有一对象能完全符合它。审美的诸理念是有别于科学理论上的诸理念的,它们不象这些理念那样是表明(立证)的“理性理念”,而是不能曝示的,即不能归纳进概念里去的想象力的直观,没有语言文字能说出,能达到。它是“无限”的表现,它内里包涵着“不能指名的思想富饶”。它是建基于超感性界的地盘上的那个仅能被思索的实体,我们的一切精神机能把它作为它们的最后根源而汇流其中,以便实现我们的精神界的本性所赋予我们最后的目的,这就是理性“使自己和自身协合”。超过了这一点,审美原理就不能再使人理解的了(康德再三这样说着)。

69、康德区分两类壮美,数学的和力学的壮美。当人们对一对象发生壮美感时,是伴着心情的激动的,而在纯美感里心情是平静的愉悦。那心情的激动,当它被认为是“主观合目的”时,它是经由想象力联系到认识机能,或是联系到欲求机能。在第一种场合里想象力伴着的情调是数学的,即联系于量的评价。在第二种场合里,想象力伴着的情调是力学的,即是产生于力的较量。在两种场合里都赋予对象以壮美的性质。

70、二者都是我们感到愉快的对象,却是在实践里的满足,它们联系着我们的意志、欲望,通过目的的概念,它们服务于这个目的。有益的作为手段、工具,善作为终极目的,前者是间接的,后者是直接的。康德说:“善是那由于理性的媒介通过单纯的概念令人满意的。我们称呼某一些东西为了什么事好(有益的),它只是作为手段令人愉快的,另一种是在自身好,这是自身令人愉快满意的。”善不仅是实践方面的,且进一步是道德的愉快。

71、政治上,康德是一名自由主义者,他支持法国大革命以及共和政体,1795年出版的《论永久和平》应该是康德为人类贡献的最后一部有深远影响的著作,书中提出了世界公民、世界联邦、不干涉内政的主权国家原则等至今仍有现实意义的构想。

72、但不是每一令人愉快的表象都是美。因此审美判断所表达的愉快必须具有特性。

73、康德的一生对知识的探索可以以1770年为标志分为前期和后期两个阶段,前期主要研究自然科学,后期则主要研究哲学。前期的主要成果有1755年发表的《自然通史和天体论》,其中提出了太阳系起源的星云假说。

74、古典的哲学观念孕育了古典的艺术观念,艺术的理想成了生活的理想,成了生活的“意义”。“生活”“原本”“就该”如此。应该的就是现实的;现实的也就是应该的。这就是后来为席勒所阐发的康德美学思想,而这种美学,与当时浪漫派艺术思潮结合,在古典哲学的框架中,找到了自己的哲学根据,也推动了古典哲学强调理性能动功能的趋势,从而使“理性”更具“精神”的意义。

75、康德对他们都进行了抨击,同时也进行了调和。他说:不是事物在影响人,而是人的思维在影响我们对事物的看法。是我们在思维中构造了一个自己认为的“现实世界”。康德甚至认为,我们其实根本不可能认识到事物的真实性,我们只能认识事物的表象。

76、艺术家创造的这个世界,“在”我们这个日常经验的世界里,就显得似乎是“另一个”“世界”。这时候,艺术作品里所提供的“时空”,相对于眼下现实的时空言,似乎是“虚拟”的,是艺术家想象的产物,然而,这个“虚拟”的时空,却比眼下当前的“时空”还具“真实性”,也就是说,这个时空的“世界”,比之眼下当前的世界更高,更真实。这就是通常所谓的“艺术”“高于”“现实”的意思。问题并不在于经验上的“高”“低”之分,而在于这两个世界原本重叠在一起,“现象”“覆盖”着“本质”,使“本质”“不在场”,而如今艺术家通过“自由”之创造,将“本质”“呼唤”了出来,“呈现”在“世人”面前,就使我们这个世界体现了“另一种”的“意义”。

77、康德的三大批判是他的一生最重要的学术著作,详尽论述了他的哲学观点。

78、单纯的印象,如颜色,不是美,美成立于一个多样统一的协调里。多样性才能刺激心灵,产生愉快。多样性与统一性(统一性令人易于把握)是感性的直观认识所必需的,而这里面存在着美的因素。美就是这个形式上的完满,多样中的统一。

79、第二种反驳:如果知识与其对象一致,那么这个标准如果是真的话,那么这个标准也要和某个对象一致,这个标准能找到它的现实的对象吗?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学生写给老师的句子(精选73句)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