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的四句名言(精选72句)

2023-06-01 10:12:05

孟子的四句名言

1、  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2、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孟子·万章章句上·第四节》

3、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章句下》

4、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孟子·公孙丑章句下·第十三节》(孟子的四句名言)。

5、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

6、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

7、欲为君尽君道,欲为臣尽臣道——《孟子·离娄章句上·第二节》

8、心的官能作用是用于思考,通过思考才能够有所得,不去思考便不能有所收获。(孟子的四句名言)。

9、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孟子·尽心章句上·第二十六节》

10、限制人民不必用国家的疆界,保护国家不必靠山川的险阻,威行天下不必凭兵器的锐利。拥有道义的人得到的帮助就多,失去道义的人得到的帮助就少。帮助的人少到极点时,连亲戚也会叛离;帮助的人多到极点时,全天下的人都会顺从。

11、凡是遇到不如意的事情,都应该好好反省自己,找出自身的过错,然后加以改正。只有自己身心端正了,才会赢得天下人的心。

12、  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在,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13、孟子说:“后羿教人射箭,一定期望把弓拉满,学的人也总是期望把弓拉满。著名的工匠教人手艺必定依照规矩,学习的人也必定依照规矩。”

14、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二节》

15、  惟仁者为能以大事小,是故汤事葛,文王事昆夷

16、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轫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孟子·尽心章句上·第二十九节》

17、臣闻郊关之内,有囿方四十里,杀其麋鹿者如杀人之罪。

18、岂惟口腹有饥渴之害?人心亦皆有害。——《孟子·尽心上》

19、                《孟子名言名句》

20、孟子说:“水诚然没有东流西流的定向,难道也不分向上向下流向吗?人性向善,就像水往下流一样。人性没有不善良的,水没有不向下流的。当然,如果水受拍打而跳跃起来,能使它高过额头;戽水使它倒流,可以行于山中。这难道是水的本性吗?形势迫使它如此的。人的可以迫使他做坏事,本性的改变也像这样。”

21、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

22、饥饿的人不会去挑选食物吃,口渴的人也不会去选择饮品去喝。

23、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言非礼义,谓之自暴也;吾身不能居仁由义,谓之自弃也。——《孟子·离娄章句上·第十节》

24、天下殆哉,岌岌乎。——《孟子·万章章句上·第四节》

25、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孟子·尽心章句上·第六节》

26、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二节》

27、古之君子,过则改之。——《孟子·公孙丑章句下·第九节》

28、①中:指无过无不及的中庸之道,代指品德好的人。养:培养、熏陶、教育。②其间不能以寸:省略了“以寸量”的“量”字。

29、  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

30、孟子说:“人们有句口头语,都说‘天下国家。’可见天下的基础是国,国的基础是家,家的基础是个人。”

31、依托着怜悯之心去做一些怜悯体恤他人的政策,这样治理天下,就会像在手掌中运转小物体一样简单。

32、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四节》

33、不孝有无后为大。——《孟子·离娄章句上·第二十六节》

34、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孟子·告子章句下·第十五节》

35、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八节》

36、孔夫子说的话,我深有感触。戚戚是指内心有所触动,心中产生了共鸣。

37、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

38、顺天者存,逆天者亡。——《孟子·离娄章句上·第七节》

39、对人有礼貌的人不会去侮辱别人,俭朴的人不会去掠夺别人的财富。

40、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孟子·尽心章句下·第二十节》

41、文王之囿方七十里,刍荛者往焉,雉免者往焉。与民同之,民以为小,不亦宜乎!

42、为渊驱鱼者,獭也;为丛驱爵者,鹯也——《孟子·离娄章句上·第九节》

43、孟子曰:“君子有三乐,……父母俱存,兄弟无故①,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zuō)②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孟子·尽心上》)

44、  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

45、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孟子·告子上》

46、以五十步笑百步。——《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三节》

47、  鸡鸣而起,孳孳为善者,舜之徒也;鸡鸣而起,孳孳为利者,跖之徒也。欲知舜与跖之分,无他,利与善之间也。

48、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心,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49、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二节》

50、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在,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51、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52、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孟子·离娄章句上·第八节》

53、孟子说:“耳朵眼睛这类器官不会思考,所以被外物所蒙蔽,一与外物相接触,便容易被引入迷途。心这个器官的职责就是思考,一思考就会有所得,不思考就得不到。这是上天特意赋予我们人类的。”

54、出自战国·孟轲《孟子·尽心下》。修身养性最好的方法,就是减少欲望。

55、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56、   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孟子·告子下》

57、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

58、杀一无罪,非仁也;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孟子·尽心章句上·第三十三节》

59、  不仁而得国者,有之矣;不仁而得天下者,未之有也。

60、  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

61、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天下平。——《孟子·尽心章句下·第三十二节》

62、越是生活在忧愁祸患的环境之中,人就越会得快速的成长和进步,因为在环境的逼迫下,人的潜力才容易被激发出来。而在安逸享乐的环境中,人就很容易颓靡堕落,走向灭亡。

63、左右的人都说不好,不要去青一听新。朝中的大夫都说不好,也不要去听信。国人都说不好,就应当去考察一下具体情况,如果发现真的不好,就不要去做。

64、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心,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65、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八节》

66、孟子说:“君子遵循正确的方法来加深造诣,是希望自己有所收获。自己有所收获,就能够牢固掌握而不动摇;牢固掌握而不动摇,就能够积累深厚;积累得深厚,就能够取之不尽,左右逢源。所以,君子总是希望自己有所收获。”

67、※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圣人有忧之,使契(xiè)①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孟子·滕文公上》)

68、  鸡鸣而起,孳孳为善者,舜之徒也;鸡鸣而起,孳孳为利者,跖之徒也。欲知舜与跖之分,无他,利与善之间也。

69、  文王之囿方七十里,刍荛者往焉,雉免者往焉。与民同之,民以为小,不亦宜乎

70、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八节》

71、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尊亲之至,莫大乎以天下养。为天子父,尊之至也;以天下养,养之至也。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关于国庆节的华语(精选42句)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