笛卡尔哲学思想(精选56句)
笛卡尔哲学思想
1、《人是机器》标志着笛卡尔的物理学发展成了机械唯物主义
2、它的颜色、气味、形状都变,但是我们仍然很清楚地知道,这块蜜蜡还是以前那块蜜蜡。显然我们并不是通过观察和感觉去认识这块蜜蜡,而是通过心灵、通过理智去认识和判断的。而且这种认知显然比感官认识更加稳定和可靠,因为它不会随着物体的变化而改变。
3、作者简介:小天天只是一个喜欢在哲学星空中看星星的小男孩,偶尔会因发现了一颗璀璨的星而激动不已,而在我的头上则是一片浩瀚无垠的宏大宇宙。
4、“我思故我在”强调的是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但忽略了分离的绝对性,只看到了矛盾中的同一方面,而没有看到对立之所在,缺少了辩证思维,自然会有唯心主义倾向了。
5、作者陈永宝,1984年生,台湾辅仁大学哲学博士,台湾中国哲学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
6、原载于《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年1月,第49期。发表版与本文略有删减。(笛卡尔哲学思想)。
7、虽然当时欧洲正经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洗礼,但是宗教的势力依然笼罩整个社会,整个欧洲还没有完全摆脱宗教思想的束缚。
8、为能更好说明这件事,前面要说的稍微多一点。一西方,进入近代社会,是在1500年前后。
9、(3)笛卡尔著,庞景仁译:《第一哲学沉思集》,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14页。
10、笛卡尔在近代哲学中第一个将几何学方法引入哲学,把“我思故我在”作为形而上学的第一原理,以主体性原则为近代哲学奠定了基础,确定了方向。他将哲学体系比做一棵大树,树根是形而上学,树干是物理学,树枝是其他科学。
11、 在他当兵期间的一天,笛卡尔来到荷兰的布雷达,在路旁公告栏上,看到用佛莱芒语提出的数学问题征答。他请身旁一个人译成拉丁文或法文。那人不相信这个青年军官能解这样的难题,便带着讥讽的口吻翻译了。不料,两天之后,笛卡尔作出了正确的解答,那人大吃一惊。原来他是著名的学者贝克曼(IsaacBeeckman)。贝克曼很欣赏笛卡尔的才华,并且俩人都有志于科学,于是他们成了好朋友。贝克曼对笛卡尔有很大影响。笛卡尔曾说,是贝克曼唤醒了他的科学兴趣,“把一个业已离开科学的心灵,带回到最正当、最美好的大道上”。4个月后,他写信给贝克曼:“你是将我从冷漠中唤醒的人……”并且告诉他,自己在数学上有了4个重大发现。
12、反对经院哲学和神学,提出怀疑一切的“系统怀疑的方法”。
13、他生活于近代欧洲社会开始之际,1469-1527年,写了《君主论》一书。严格来说,马基雅弗利不是理论哲学家,但他是卓越的政治哲学的思想家。他尖锐但又极其巧妙地批判了宗教和宗教权力;主张一种内涵含混的“自由”;他认为,权力不必来自上帝,“权利归于自由竞争中有手段抓到权力的人”。他的思想,对后来的卢梭影响很大。
14、因为你不可能认为一个什么都不是的东西在思考、在否认,这种思维活动需要一个主体来承担,所以,这个“在思维”的东西是确定存在的。因此也就有了那句著名的“我思固我在”。
15、 所谓“直观”是指“理智直观”,它是一个清晰而周详的心灵的无可置疑的概念,仅仅由理性之光突然而出;所谓演绎,就是从业已确知的基本原理出发而进行的带有必然性的推理。
16、培根,1561-16他是近代归纳法的创始人,也是给科学程序进行逻辑组织化的先驱。他对笛卡尔有重要的影响。四西方进入近代之后,如前述及,科学迅速兴盛起来。
17、越是希望好好利用今后的时间,就越应当精打细算,好好安排。
18、笔者从三个方面将笛卡尔证明“我思故我在”哲学思想的过程将大家展现出来。他提出“普遍怀疑”原则。这一原则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对于反对教会统治、反对崇尚权威、提倡理性、提倡科学起过很大作用。笛卡尔堪称17世纪及其后的欧洲哲学界和科学界最有影响的巨匠之被誉为“近代科学的始祖”。他的有些思想在现在看来也许是很片面很极端的。当然不能忘了哲学是神学的婢女这一大前提,上帝是所有西方哲学理论的基础和源头,所以可能大家在读起来有许多不以为然之处。但他不接受前人奠定的基础,另起炉灶,努力缔造一个完整的哲学体系,却是从亚里士多德以来从未有过的事,是科学的进展带来的新自信心的标志。他的著作散发着一股从柏拉图到当时的任何哲学名家的作品中全找不到的清新气息。这种质疑与创新意识是我为此作文的目的所在,也是值得我们所有人学习的地方。
19、笛卡尔不仅是唯理论哲学的创始人,而且在自然科学方面也卓有建树。笛卡尔把他的全部学问比作一棵树,形而上学是树根,广义的物理学是树干,其他各部门科学是树枝。他对力学、光学、天文学、医学、解剖学、生理学、心理学等都进行过深入的研究,尤其是创立了解析几何,把变数引进了数学。他还撰写过解释各种自然现象的《论世界》一书,只是鉴于伽利略遭受教会迫害的先例而未敢在生前发表。
20、 笛卡尔在隐居生活中写下了他的绝大部分著作,成为传播新思想的一代宗师。1637年,他发表了最有名的著作《正确思维和发现科学真理的方法论》,通常简称为《方法论》。笛卡尔提出,研究问题的方法分四个步骤:
21、感官人生是混杂的,动物一样持有;但现在我剥下来蜂蜡的衣裳,凭精神感知它赤裸的本相。
22、笛卡尔在物理学方面承认感觉来自人体器官,来自运动的物体的刺激。这与他在形而上学方面,认为简单观念、共同观念和几何观念是天赋的说法完全矛盾。《哲学原理》的后几章公开反对第一章!
23、自然神论可以看作是理性最初从信仰的控制之下要求独立权利的一种表现形式,其基本特点是试图把自然理性确立为宗教信仰的基础,把上帝变成一个合乎理性的上帝,将一切神学教义尽可能地纳入到合理性的范围内来加以解释,从而限制甚至根本取消启示的作用。自然神论承认,一位以理性为本质的上帝按照理性法则创造了自然世界,但是这位上帝在一次性地创造了世界之后就不再插手世界的事务。在他们看来,一个需要通过奇迹来对其创造的世界加以干预和随时修正的上帝是非常拙劣的,而一个遵循理性法则来创造和管理世界的上帝则要高明得多,正如一个根据法律来治理国家的立宪君主比一个任意胡为的专制君主要高明得多一样。神学观的变革与现实政治的变革具有一种对应关系。现在,宇宙中的自然规律和人类社会中的自然法(自然权利)高于一切,上帝则被空悬到现实世界之上,被剥夺了一切具体内容而成为一个抽象的符号。上帝的内容既然已经被自然所蚕食殆尽,他就不得不最终化解于自然之中。因此在稍后的斯宾诺莎的泛神论中,上帝就被完全等同于自然本身了;而到了18世纪法国无神论者那里,这个无处栖身的上帝终于被羽毛丰满的理性送上了断头台。
24、因此,在毕业之后,笛卡尔就抛弃了书本的研究,走向生活实际,在世界这本大书里寻求学问,同各种各样的人交往,收集各种经验,随时随地用自己的理性来加以思考,以便从中取得教益。
25、他的哲学体系像数学的公理体系一样,有简洁,严格与和谐之美。他的天赋观念论,理智至上的立场,以及身心二元论都表现了唯理论的基本特征,对后来哲学产生了巨大影响。
26、不过,这些梦并没有给笛卡尔什么新的见识,只是坚定了他献身科学事业的决心。对他来说,他的目标是早就清楚了的。
27、 笛卡尔从普遍怀疑出发,首先肯定了“自我”的存在。在他看来,“自我”的存在是完全自明的。因为,我虽然怀疑一切,但有一件事是怎么也不能怀疑的,那就是“我在怀疑”这件事本身,而怀疑活动是思想活动,所以说我在怀疑也就是我在思想。既然我在怀疑、思想是无可怀疑的,那么作为怀疑主体的“我”的存在也就是确定可靠的了。换言之,怀疑必然有一个怀疑者在怀疑,思想必然有一个思想者在思想。于是就得出了“我思故我在”这个命题。笛卡尔把“我思故我在”看做是绝对可靠的真理,甚至认为连怀疑派的任何最狂妄的假定都不能使它发生动摇。于是他把这个命题当做形而上学的第一原理。
28、 “天赋观念”是笛卡尔哲学乃至唯理论哲学的基础。按照笛卡尔的观点,科学体系所要求的清楚明白、无可置疑的基本原理不可能来源于感觉经验,只能是与生俱来的天赋观念。
29、同时他又认为,除了机械的世界外,还有一个精神世界存在,这种二元论的观点后来成了欧洲人的根本思想方法。
30、因此我想将那些哲学思想是如何推导出来的过程,以及在推理过程中可能遇到的一些问题展示给大家。在其他地方能找到的笛卡尔的主要哲学思想的概括和他的生平在这里就不再一一详述。
31、笛卡尔的哲学中,存在形而上学和物理学的二元对立,在形而上学方面的“笛卡尔派”包括阿尔诺德、马勒伯朗士等人,偏向唯心主义;物理学方面的“笛卡尔派”却发展成了“机械唯物主义”。笛卡尔本人是一名形而上学家,但他的思想中具有实在科学的那一部分逐渐脱离了他的形而上学,给自己划定范围。因此,早期笛卡尔派的唯物主义者勒鲁瓦就利用笛卡尔的物理学观点,宣称灵魂是肉体的样态、思想是机械运动。——这是在笛卡尔还在世的时提出的,因而遭到笛卡尔本人的反对。
32、 1619年11月10日,笛卡尔从法兰克福来到多瑙河畔的乌尔姆。他在客店里要了一个安静的房间,由于旅途劳累,很快就睡着了。这天晚上,他做了3个梦。在第一个梦里,他好象受到暴风雨的袭击,惊恐万分,逃到教堂里躲避。在第二个梦里,他听到震耳的雷声,使他惊吓而醒,不过一会儿,他就平静下来,重新入睡,无忧无虑地开始了第三个梦。他仿佛看到桌上有一本书,并认出那是一本辞典,在它旁边有一本诗集。他翻开诗集,读到一行拉丁文的诗句,意思是“在生活中我要走什么路?”一个陌生人让他注意一首以“Estetnon”开头的诗。笛卡尔回答说他也知道这首诗,但是当他想把它拿给陌生人看时,却没有找到诗集和辞典。突然他又看见了辞典,但这时它已经破损不全了。他还是没有找出这首诗,就告诉陌生人说他知道同一诗人写的另一首更优美的诗,开头是“……我要走什么路?”陌生人让笛卡尔拿给他看,但他也没找到,却见有一群小雕像在称赞说这书制作得多好哇,但它们当中没有一个是他认识的。刹那间,陌生人和书都消逝不见了。……
33、那就姑且假定我现在是在梦中,我在这里打字只是虚幻的假象,我们真正的身体(手)并不是在做这件事。同上理,就算我现在盯着电脑的眼睛,我正在敲键盘的手以及我正在思考的大脑等都是幻想出来的,但总得有更简单的更一般的东西(手、眼睛和大脑对应带翅膀的马;这更一般的东西,虽然我们不知道是什么,代表了翅膀和马)是真实存在的来构建了我的眼和手。由于这些东西我们才得以形成了我们思维中存在的东西的一切形象,这些东西是不会错的(笔者大概比喻成构成物质的原子)。因此笛卡尔得出了一结论,所有关于复合事物的研究学术——物理学、医学等(带翅膀的马)可能都是一些简单事物被想象拼凑起来的,因此都不能保证完全可信。而关于那些非常简单而一般的东西的研究学术——数学、几何学(马和翅膀),却都含有某种确定无疑的东西。因为,不论人醒着还是做梦,二加三永远等于五的数目,三角形的三个内角永远是两个直角的和。这都是不会不可靠和错误的。
34、 广延作为一种量的特性是可以分割的,因此我们也可以推断,不可分割的物质部分如原子是不可能存在的。
35、(6)《十六一十八世纪西欧各国哲学》,商务印书馆1975年版,第162页。
36、用理性追求真理,在科学精神如此深入人心的今天,听起来可能很平常。但是在笛卡尔生活的17世纪,可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
37、 (2)可以将要研究的复杂问题,尽量分解为多个比较简单的小问题,一个一个地分开解决。
38、在伽森狄看来,生命的初期,我们存在着,却没有思想或者说没有严格意义上的思想,这是一个经验的事实,硬说“我思故我在”,那是对这个事实置若罔闻。在婴儿时代,“我在”,但我却未必“思”,“思”是从无到有、从不成熟发展到成熟的。“我在”是第一性,“我思”是第二性。
39、以上几段后面还会用到,在这里,笛卡尔话锋一转,开始提出了自己的怀疑主张。
40、与培根一样,笛卡尔也强调方法的重要性,但是与培根重视经验归纳法的做法相反,笛卡尔将理性演绎法当作获取真理性知识的唯一途径。理性演绎法是从一些“不证自明”的公理出发,遵循严格的推理规则,一步一步清楚明白地推演出各种命题或定理,形成完整的知识系统。在这种演绎的过程中,只要作为大前提的公理和推理规则是确实无误的,推出的结论一定具有普遍必然性。在笛卡尔那里,这些公理和推理规则本身就是建立在“天赋观念”的基础之上,而“天赋观念”则以上帝的权威来作为保证。
41、笛卡尔其实想表达的是:我唯一确定的,是那个正在思维的、精神的我的存在,并不能确定那个肉体的我是存在的。
42、最近读到了关于笛卡尔的哲学思想,想写下点自己的观点供大家评析,同时也想通过和大家交流捋清下思路。感谢蓝乌鸦为我提供了一个这么好的平台。
43、 不仅微观世界无限可分,而且宏观世界也是无限延伸的,物质世界是一个统一的有广延的实体。
44、 笛卡尔在这里所说的“我”是指一个思想的主体。他解释道:“严格地说,我只是一个在思想的东西,也就是说,我只是一个心灵、一个理智或一个理性。”(6)这个“我”是超越形体的,因为“我”完全可以想象自己没有形体、不能摄取营养和走路,但是却无论如何也不能想象“我”没有思想。思想是“我”的一种本质属性,“我”思想多久,就存在多久,“我”只要一停止思想,自身也就不复存在了。笛卡尔把思维的“我”确立为哲学的绝对起点,表现了近代哲学中自我意识的醒。
45、其次,由于地理大发现,西欧开始世界性的殖民征服,欧洲贸易也走向世界,这为新兴的资产阶级的发展壮大,提供了巨大机会和坚实的基础。
46、可以说,我们迄今为止依然思考、生活、行走在“笛卡尔坐标系”下。就像牛顿力学依然是眼下绝大多数人认识这个世界、制造机器、了解运动最基础的知识一样,“笛卡尔坐标系”确立了我们无论推理、论证,还是演算、求解,甚至思考、判断的基本框架,成为时代的一种认识范式,这种“范式”有一个非常简单的等式,即“科学=理性进步”。
47、笛卡尔哲学的第一个命题是“Deomnibusdubitandumest”(“怀疑一切”),即抛弃一切现成的假定和设定,对一切事物和观念都进行怀疑。不过,笛卡尔的这种怀疑并非是为怀疑而怀疑,他的目的是要从怀疑中找到确实可靠的东西。怀疑主义者却是对一切都抱有怀疑,唯独对“怀疑一切”这个命题深信不疑。
48、 笛卡尔要求哲学的基本原理必须满足两个条件:第它们必须是明白清晰的,人心在注意思考它们时,一定不能怀疑它们的真理;第我们关于别的事物方面所有的知识一定是完全依靠那些原理的,以至于我们虽然可以离开依靠于它们的事物,单独了解那些原理,可是离开那些原理,我们就一定不能知道依靠于它们的那些事物。笛卡尔称这些基本原理为“天赋观念”。
49、这世界究竟有没有鬼神?——钱穆、顾颉刚谈鬼神
50、自然神论的基本思想可以概括为两点:第上帝的本质就是理性,这理性就体现在上帝所创造的自然界中,因此无须借助于神秘的启示,只要通过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就可以认识上帝;第道德是宗教的首要之义,在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些扬善弃恶的基本原则。赫伯特勋爵在1624年发表的《论真理》一书中,提出了上帝印在人心中的五条基本原则:(1)上帝存在;(2)上帝应受崇拜;(3)德行是崇拜上帝的主要方面;(4)人总是憎恶罪恶,并且应该为自己的罪过忏悔;(5)将会有报偿和惩罚。这五条原则被称为自然神论的“五大信条”(FiveArticles),这些单纯而简洁的信条取代了基督教的繁琐教义,成为一个真正的基督徒的最基本信仰。至于基督教的三位一体等传统教义,由于既缺乏经验证据、又无助于人们的道德生活,因此被自然神论者们或束之高阁,或彻底唾弃。
51、第在笛卡尔之前,虽然也有搞哲学的,而且算是近代的人,但没有他的成就大。
52、笛卡尔出生在法国安德尔-卢瓦尔省的一个贵族家庭。他1岁多时母亲患肺结核去世,而他也体弱多病 。笛卡尔从小就爱思考问题,喜欢究根问底,想知道天下每件事情的原因。他父亲常戏谑地称他为“我的小哲学家”。8岁时他进入拉弗莱什的耶稣会公学,这是欧洲最有名的贵族学校,吸引了四面八方的贵族子弟。后来这所学校成为笛卡尔主义活动的中心,18世纪时英国哲学家休谟也曾在这里进行过短期的研究工作。校方为照顾笛卡尔孱弱的身体,特许他不必受校规的约束,早晨不必到学校上课,可以在床上读书。因此,他从小养成了喜欢安静,善于思考的习惯。小笛卡尔勤奋好学,攻读了古典语文、历史、文学、修辞、神学、哲学、法学、医学等等。但他对所学的东西颇感失望,因为在他看来教科书中那些微妙的论证,其实不过是模棱两可甚至前后矛盾的理论,只能使他顿生怀疑而无从得到确凿的知识,惟一给他安慰的是数学。于是,他在课外还读了大量稀奇古怪的书,其中包括一些宣传新思想的科学书籍,甚至禁书。他把这说成是“在思想的王国中旅行,与其他时代的巨人交谈”。
53、(13)笛卡尔著,庞景仁译:《第一哲学沉思集》,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161页。
54、笛卡尔确立哲学研究方法论四原则,将数学方法移植到哲学,哲学像几何学一样,确定无疑的公理。我认为,先哲的科学性,使得哲学成为一切邪教欺诈愚昧的照妖镜。
55、同样的,如果我们怀疑在我们的思想中,有一些错误的思想和信念,为了防止这些错误污染其他正确的真理,最简单的做法就是先将我们所有的信念全部否定掉,然后再去一个个重新审视它们的正确性,这就是著名的“烂苹果”隐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