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形容女子刺绣的诗【摘抄文案100句】
一、形容女子刺绣的诗句
1、连枝花样绣罗襦,本拟新年饷小姑。自觉逢春饶怅望,谁能每日趁功夫。针头不解愁眉结,线缕难穿泪脸珠。虽凭绣床都不绣,同床绣伴得知无?
2、释义:个人的亲事茫然无望,却要每天每天压线刺绣,不停息地为别人做出嫁的衣裳!月复一月,年复一年,一针针刺痛着自家伤痕累累的心灵!
3、汉武帝时,协律都尉李延年,曾在武帝前作歌道:
4、线蹊密密度金针,一一针针观世音。妙净庄严成相好,光明感应发身心。江横练色月浮水,雨灌华枝春在林。闻见可中超有路,普门处处许相寻。
5、金井栏边见羽仪,梧桐树上宿寒枝。
6、天狼,星名。古人以为主侵掠。后以“射天狼”比喻打击入侵的异族。
7、唐刘禹锡《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朱雀桥边昔日的繁华已荡然无存,边已长满杂草野花乌衣巷已失去昔日的富丽堂皇,夕阳映照着破败凄凉的巷口
8、杏枝如画倚轻烟,锁窗前。
9、蓬门未识绮罗香,拟托良媒亦自伤。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梳妆。敢将十指夸纤巧,不把双眉斗画长。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贫女》
10、全都记住之后,纵使不能“赌书泼茶”,也可更深层次地了解“诗书中华”。
11、《庄子·外物》:“人主莫不欲其臣之忠,而忠未必信,故伍员流于江,苌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而化为碧玉。”苌弘是周朝的贤臣,无辛获罪而被流放蜀地。他在蜀地自杀后,当地人用玉匣把他的血藏起来,三年后血变成了碧玉。后来也用“碧血”、“苌弘化碧”比喻刚直中正的人为正义事业而蒙冤受屈而死或忠心不泯。
12、具有丰富的装饰手法和艺术风格
13、唐白居易《长恨歌》:“渔阳颦鼓动起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14、古代有“望帝啼鹃”的神话传说。望帝,是传说中周朝末年蜀地的君主,名叫杜宇,国亡身死,死后魂化为鸟,暮春啼苦,至于口中流血,其声哀怨凄悲,动人肺腑,名为杜鹃。李白诗云:“杨花飘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15、宋陆游《书愤》:“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16、(新诗简)男人诗||我仍是这样的一棵树
17、图七北周固原李贤墓唐永泰公主墓宫女图晋祠金代女俑内穿的汗衫
18、针线倦拈,帘帏低卷,别般风味。——杨无咎 沈李浮瓜冰雪凉。竹方床。针线慵拈午梦长。——李重元 强拈针线解春愁,只是无情绪。——赵雍 启贴理针线,非独学裁缝。手持未染彩,绣为白芙蓉。——孟郊 日理丝机,宵拈针线。——陈德武 针线曾劳玉指柔。——孙惟信
19、曹丕为魏王世子时,与吴质交好。建安二十二年大疫,“建安七子”中的徐干,刘桢,陈琳,王粲等均痢疾死亡,曹丕应作书与吴质,劝其惜时自娱。
20、起来无语理朝妆,宝匣镜凝光。绿荷相倚满池塘,
二、古代形容女子刺绣的诗
1、②指剑,剑长约三尺,故用来代称剑。《汉书》:“吾以布衣提三尺,取天下。”
2、原指《诗经》的《国风》和《楚辞》的《离骚》,后泛指优秀的文学作品或指文采。
3、经典对襟立领一字盘扣长款呢料大衣
4、绣成安向春园里,引得黄莺下柳条。
5、浅画黛眉,轻抹胭脂,轻拂过那紫色首饰锦盒又回想起那往日时光回想往日,那戴在发间的牡丹花重的快要把发髻压偏。捻梅浅尝,与你肩并肩同行。大病初愈心情总是郁闷难解,身体疲乏无力,精神困顿无法出门。只能移步在小窗下慢慢的做着针线。
6、日暮堂前花蕊娇,争拈小笔上床描。
7、贫苦人家冬至夜妇女坐在绣床前漏夜刺绣,人虽极感疲倦,然而还是续添丝线继续刺绣。惟一表示“冬至”的是燃起一束敬神的信香,袅袅香烟斜冲天上。富贵人家则彻夜箫鼓不绝以示庆贺。来宾的坐骑拴在门外的栓马桩上,马儿耐不住五更晓寒,扬蹄昂首嘶鸣。帽下露出已斑白的头发,然而镜中却映出了脸上桃花般的醉酡色。舒适地在帘内边饮酒边赏梅花,醉梦中好像到了孤山下去游赏梅花一样。
8、少年艳质胜琼英,早晚别三清。莲冠稳篸钿篦横,
9、帽压半檐朝雪,镜开千靥春霞。小帘沽酒看梅花。梦到林逋山下。
10、宋岳飞《满江红·遥望中原》:“叹江山如故,千村落寥。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
11、在劳劳亭送客时唱的歌。劳劳亭旧址在南京,是古代著名的送别之地。
12、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
13、汉代京城习俗,凡送远客,都要送到长安东面的霸桥,并折柳枝相赠。后指送别。
14、晋代诗人陶渊明,虽不善琴,却置“无弦琴”一具,每逢酒酣意适之时,便抚琴以为寄托。
15、唐太宗大历初年,王季友在豫章郡幕府任职。
16、辛弃疾《谒金门》:“流水高山弦断绝,怒蛙声自咽。”
17、东晋谢道韫曾以“未若柳絮因风起”之句来比拟雪花飞舞,叔父谢安大为赞赏。后以“咏絮”或“咏絮才”称女子善于吟咏。
18、“倾国倾城”一词,即用以形容女子美貌绝伦,文学作品中引用甚多。
19、译文:在银河东南牵牛星遥遥可见,在银河之西织女星明亮皎洁。织女正摆动柔长洁白的双手,织布机札札地响个不停。
20、殷朝末年,周武王伐殷,孤竹国国君的儿子伯夷、叔齐认为这是以臣弑君,就拦马谏阻。殷之后,两人不食周粟,隐居首阳山,采薇而食,终饿死。后以此喻隐居避世。
三、形容女子刺绣好的诗句
1、宋李清照《醉花阴》:“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2、唐许浑《登洛阳故城》:“禾黍离离半野蒿,昔人城此岂知劳?”
3、唐许浑《谢亭送别》:“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4、此后连年游宦,直至十四年后,被任为湖州刺史,方重临旧地,而当年相约的少女已嫁三年,并已生二子。
5、衫是一个比较没有操守的名词,可以用来指很多款式,至今也似乎一切皆可“衫”:汗衫,棉毛衫,两用衫,羽绒衫,历史上的情况更是一言难尽。我们还是先循着字书的记载,从衣和襦来说起。
6、妙相夺天真,针针巧入神。几多瞻佛者,还想用以人。
7、天时人事,每天变化得很快,转眼又到冬至了,过了冬至白日渐长,天气日渐回暖,春天即将回来了。刺绣女工因白昼变长而可多绣几根五彩丝线,吹管的六律已飞动了葭灰。堤岸好像等待腊月快点的过去,好让柳树舒展枝条,抽出新芽,山也要冲破寒气,好让梅花开放。我虽然身处异乡,但这里的景物与故乡的没有什么不同之处,因此,让小儿斟上酒来,一饮而尽。
8、无复嫦娥影,空留明月辉。
9、疏影帘栊对绣屏, 鸳鸯织就怕针停。 长居深闺无个事, 此中清味要君明。——《绣女怨》
10、从北朝后期到宋代,男装上衣的经典层叠次序是从内至外的汗衫、半臂、袍衫,其中汗衫在北齐北周之际演变为无缘的圆领,五代以后又可为衫子替代,半臂则在北宋末年演变成长袖的褙子;女装上衣的经典层叠次序则从汗衫、衫子、抹胸演变到汗衫、抹胸、衫子,其中汗衫可有可无,衫子又可以按照隆重程度从内到外叠穿,比如宋代制度中的衫子、褙子、大袖衫。不管哪种搭配,衫都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但是单说衫呢又有点不全面,这段历史时期还是概称为袍衫时代为妥。
11、中国红,精美花鸟刺绣/重工珠绣
12、指军营,《史记》记载,汉文帝时,汉军分扎霸上、棘门、细柳以备匈奴,细柳营主将为周亚夫。周亚夫细柳营纪律严明,军容整齐,连文帝及随从也得经周亚夫许可,方可入营。后也代称纪律严明的军营。
13、镜中花,水中月,世人常以喻虚幻不可求得之物,但诗家常用以比喻朦胧空灵的意境。
14、一件普通的服装制作时长。
15、诗人杜甫与王季友有交,怜悯他博学多才却仕途失意,又遭妻子背离而去的不幸,作《可叹》一诗抒慨,首四句道:
16、译文:贫苦人家冬至夜妇女坐在绣床前漏夜刺绣,人虽极感疲倦,然而还是续添丝线继续刺绣。惟一表示“冬至”的是燃起一束敬神的信香,袅袅香烟斜冲天上。
17、唐诗人崔护,资质甚美,清明独游长安南庄,至一村户,见花木丛萃,寂无人声。因渴极,叩门求浆。
18、曲沼朱阑,缭墙翠竹晴昼。金万缕、摇摇风柳。还是燕子归时,花信来后。看淡净洗妆态,梅样瘦。春初透。尽日明窗相守。闲共我焚香,伴伊刺绣。睡眼剩剩,今朝早是病酒。那堪更、困人时候。
19、也说“芹献”。《列子·杨朱》有一个故事说,从前有个人在乡里的豪绅前大肆吹嘘芹菜如何好吃,豪绅尝了之后,竟“蜇于口,惨于腹”。
20、璧月小红楼。听得吹箫忆旧游。霜冷阑干天似水,扬州。薄幸声名总是愁。
四、描写女子绣花的诗词
1、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年忧。
2、请分享给你的小伙伴吧!
3、图二南京博物馆藏东晋女俑
4、原指北极星。《尔雅》中说:“北极谓之北辰。”后用来喻指国君或受尊崇的人,也指帝都,如王勃《滕王阁序》:“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
5、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
6、那些诗文中的常用典故吧
7、保留中国风古味,亦不失时尚韵味。
8、红色总是能够让她的身体徜徉于美、创造与幸福之中。
9、后人就名韩翃寄柳氏词的词调为“章台柳”。“章台柳”亦被用为可任人攀折之路,柳墙花而专指妓女之类的人物。
10、唐温庭筠《新添声杨柳枝词》之二:“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11、大红、玫瑰红旗袍是张爱玲的身体语言
12、家、学校、公司、商场……
13、日暮堂前花蕊娇,争拈小笔上床描。绣成安向春园里,引得黄莺下柳条。——《观郑州崔郎中诸妓绣样》唐代:胡令能
14、传说太阳落在崦嵫,日影照在桑榆树上。以此比日暮,后比喻人的晚年。
15、唐李白《赠汉阳辅录事》:“汉口双鱼白锦鳞,令传尺素报情人。”
16、次年清明,崔护追忆此事,情不可邂,又往探访,唯见门院如故,扁锁无人。惆怅之余,乃题诗于门扉曰:
17、它源自清朝旗装,兴于民国。
18、我也道不出这件衣服为何能让我的脑海浮现这样的一个画面,也许这就是一种别样的生活味道!
19、节日名,清明节前一天或两天。
20、皂翅绣花三五点,庾郎无句画难成。
五、关于女子刺绣的诗句
1、从来民国范,大美数旗袍。
2、《咏绣障》作者:胡令能暮堂前花蕊娇争拈笔床描绣安向春园引黄莺柳条《绣怨》疏影帘栊绣屏鸳鸯织怕针停居深闺事清味要君明《贫》蓬门未识绮罗香拟托良媒亦自伤谁风流高格调共怜世俭梳妆敢十指夸纤巧双眉斗画苦恨压金线作嫁衣裳
3、宋陆游《闲游》之三:“困卧幽窗身化蝶,醉题素壁字栖鸦。”
4、地镇标神秀,峨眉上翠氛。泉飞一道带,峰出半天云。古壁丹青色,新花绮绣纹。已开封禅所,希谒圣明君。
5、也可更深层次地了解“诗书中华”
6、《咏绣障》作者:胡令能日暮堂前花蕊娇,争拈小笔上床描.绣成安向春园里,引得黄莺下柳条《绣女怨>》疏影帘栊对绣屏,鸳鸯织就怕针停.长居深闺无个事,此中清味要君明.《贫女》作者:秦韬玉蓬门未识绮罗香,拟托良媒益自伤.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梳妆.敢将十指夸针巧,不把双眉斗画长.苦恨年年压金钱,为他人做嫁衣裳.
7、乐昌公主与丈夫失散后凭借每人一半的镜子重聚,喻夫妻失散后重新相会。
8、传说杜康发明了酒。后以此作为酒的代称。
9、谢谢光临,点个在看吧~~~
10、盘扣成为国际服饰流行的中国风元素一大亮点
11、唐杜甫《蜀相》:“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一代贤相及其业绩都已消失,如今只有映绿石阶的青草,年年自生春色,黄鹂白白发出这婉转美妙的叫声,诗人慨叹往事空茫,表惋惜。
12、露清枕簟藕花香,恨悠扬。
13、在湖州遇一少女,其时年末及笄,心颇爱悦之,临别相约十年后与她成婚。
14、楚雄咪依噜·做老百姓最喜欢的民族制品
15、手工刺绣+重工珠绣+立领盘扣
16、碧梧桐映纱窗晚,花谢莺声懒。小屏屈曲掩青山,
17、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通过看吴钩、拍栏杆,表达了自己意欲投效祖国、建功立业,而又无人领会的诗意情怀。
18、唐李白《留夜郎闻不预》:“北阙圣人歌太康,南冠君子窜遐荒。”
19、Thepoemforyou.
20、唐白居易《长恨歌》:“梨园子弟白发新,椒房阿监青娥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