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古琴声美妙的诗句【摘抄文案100句】
一、对古琴声意境的赞美诗句
1、缓解压力,抵制抑郁
2、我与春风携过客,
3、漫跨着金鞍,权贵们犹叹芳踪难寻,谅也不信这书斋里别有春景。
4、(作者)孟浩然(朝代)唐
5、尽日南风似遗意,九疑媛鸟满山吟。
6、五弦弹,五弦弹,听者倾耳心寥寥。赵璧知君入骨爱,五弦一一为君调。第一第二弦索索,秋风拂松疏韵落。第三第四弦泠泠,夜鹤忆子笼中鸣。第五弦声最掩抑,陇水冻咽流不得。五弦并奏君试听,凄凄切切复铮铮。铁击珊瑚一两曲,冰泻玉盘千万声。铁声杀,冰声寒。杀声入耳肤血憯,寒气中人肌骨酸。曲终声尽欲半日,四坐相对愁无言。座中有一远方士,唧唧咨咨声不已。自叹今朝初得闻,始知孤负平生耳。唯忧赵璧白发生,老死人间无此声。远方士,尔听五弦信为美,吾闻正始之音不如是。正始之音其若何,朱弦疏越清庙歌。一弹一唱再三叹,曲澹节稀声不多。融融曳曳召元气,听之不觉心平和。人情重今多贱古,古琴有弦人不抚。更从赵璧艺成来,二十五弦不如五。
7、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8、筑室在人境,遂得真隐情。春尽草木变,雨来池馆清。琴书全雅道,视听已无生。闭户脱三界,白云自虚盈。
9、流水传潇浦,悲风过洞庭。
10、主人有酒欢今名,请奏鸣琴广陵客。
11、苍山不墨千秋画,洱海无弦万古琴
12、感谢您关注“无锡梧声古琴传习所”
13、如此一来,也就有了吴可有“学诗浑似学参禅,竹榻蒲团不计年。直待自家都了得,等闲拈了便超然”的以禅喻诗,有了成玉磵“攻琴如参禅”、李贽“声音之道可与禅通”的以禅论琴。这一切都旨在揭示禅与诗、禅与琴之间的联系。
14、古琴可定我意,古筝能醉我心;古琴看破红尘,古筝看淡红尘。
15、清淮奉使千馀里,敢告云山从此始。
16、拜仲尼,忆子期,琴指古道,但使琴韵尽作古;
17、杨巨源、王昌龄等人的诗作也追求此意境:
18、译文:弦音轻重缓急高低快慢,任她随意地交错交换,犹如大大小小的珍珠,一粒粒坠入玉盘。
19、有间,曰:“邈然远望,洋洋乎,翼翼乎,必作此乐也!黯然而黑,几然而长,以王天下,以朝诸侯者,其惟文王乎!”
20、*请点击右上角按钮▏查看官方账号
二、形容古琴声美妙的诗句
1、高远亮洁心所向,不理冰寒或孤芳。
2、雍正:(1678年—1735年),雍正喜欢琴,在其诗中屡屡提及,即位之前的《雍邸集》中即收录了八首与琴相关的诗作,流传下来的一些画作中也能见到雍正抚琴的形象。观清宫档案,更可见其对琴的用心。“秋宵噭噭云间鹤,古调泠泠松下琴。皓月清风为契友,高山流水是知音。”这是清世宗雍正的一首诗,诗中描写了清秋之夜,空旷寂静,主人于松下抚琴,白鹤在云间飞鸣。皓月、清风是为契友,高山、流水是为知音。此诗不仅是主人公的抒怀之作,也是其生活的真实写照。
3、回复“VIP”即可获得官网VIP会员卡办理操作步骤
4、满匣冰泉咽又鸣,玉音闲澹入神清。
5、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6、蜂扑蝶舞雀儿飞,羞花涩草俏美眉;
7、你可愿一袭嫁衣为我红袖添香。
8、古琴承载了诸多传统文化元素。腹有诗书气自华,学琴的同时可以领会意境深远的古典诗词、耐人寻味的历史典故,以及儒释道之文化精髓。从美学角度,欣赏古琴曲,重在余韵和弦外之音,即中国艺术的意境之美,如同水墨画寥寥数笔就能勾勒出无限的情怀,言有尽而意无穷。
9、《琴》唐王昌龄孤桐秘虚鸣,朴素传幽真。仿佛弦指外,遂见初古人。意远风雪苦,时来江山春。高宴未终曲,谁能辨经纶。《琴》唐白居易置琴曲几上,慵坐但含情。何烦故挥弄,风弦自有声。《琴》宋丁谓材妙峄阳枝,弦调野茧丝。清音飞雉操,雅曲白驹诗。属意山水际,寄声鸾凤时。南薰如在御,忠义必倾思。《琴》宋华岳月浸虚堂夜气清,起听万籁寂无声。轻轻拂动匣面尘,玉笋不弹风自鸣。《琴》宋白玉蟾云水一生无别好,琴心三叠有谁知。今宵松殿相期会,弹到西山月落时。《琴》宋赵崇森群胥推案去,一客抱琴来。唤起高山趣,驱除俗吏埃。耳根从此净,指法看君开。剩欲传佳操,仙舟且莫回。关于琴的古诗很多,以上供参考。
10、以魏晋琴家、“竹林七贤”人物嵇康那首专写琴乐审美的诗篇来说琴乐之意境,是再恰当不过了。所谓“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俯仰自得,遊心太玄”之诗句,其言有尽而意无穷,声有竭而情无限,它所展现的是于任何具体景象描写之外的无限广阔而深邃的审美境界。在琴乐审美中有“弹虽在指声在意,听不以耳而以心”之诗;“鼓琴须要解意,知其意则知其趣,知其趣则知其乐”之述。可见,无论是传统的一般艺术美学理论还是琴乐审美理论,意境的审美特质主要在于象外之景境、声外之意趣。它或借喻于象但又不囿于象,或得意于象但又终成于意。所以它是生于象外、存乎景外之境。
11、蔡邕:(公元132年—公元192年)字伯喈,是东汉文史大家,同时也是琴文化史上顶级的琴学大家,他著有《琴赋》、《琴操》等重要琴文,对琴文化的发展有很大影响。蔡邕的琴曲作品很多,他所作的《蔡氏五弄》(《游春》、《渌水》、《幽居》、《坐愁》、《秋思》)是传世名曲。另外他还有《秋月照茅亭》、《山中思友人》等作品。
12、忽然间宛如一夜春风吹来,好像是千树万树梨花盛开。
13、善鼓云和瑟,常闻帝子灵。
14、谁家吹笛画楼中?断续声随断续风。
15、《潇湘水云》查阜西传谱龚一整理
16、蔡仲德先生也认为“今天的中国流行音乐品位较低,(从创作、表演到欣赏都是如此),与世界优秀流行音乐相比还有较大差距。”所以“我们不能任其自生自灭,而应进行引导,加以提高。”……
17、赵耶利:(公元563年—公元639年),世人尊称他为“赵师”,并称他的琴学可以与司马相如和蔡邕相提并论。
18、门户寒江近,篱墙野树深。晚风摇竹影,斜日转山阴。砌觉披秋草,床惊倒古琴。更闻邻舍说,一只鹤来寻。
19、〝梨花小院舞风轻,谩理冰丝入太清。〞一片格桐心未死,至今犹发断肠声。
20、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三、形容古琴琴音婉转的诗句
1、晚唐的琴诗有三十馀篇,在诗中提到了很多的琴人,他们的技艺都常的精湛。兹录数首如下,可看出这些诗中的琴人弹琴的功力:
2、昨夜,寒秋蟋蟀不住哀鸣,梦回故乡,千里燃战火,被惊醒,已是三更时分。
3、有间,复曰:“夫子可以进矣。”
4、琴声奇,琴声奇,落花风里杜鹃啼。樵楼晓起数声角,玉笛晚来《三弄》吹。
5、空堂半夜孤灯冷,弹著卿心欲白头。
6、虫儿放声歌,爱火燃狂野;
7、桥边斜栽着一棵杨柳,那人就站在杨柳树下,有风轻送,柳枝微拂,树下的男子一身白衣纤尘不染,携着一把古琴,衣袂飘飘,很有几分潇洒出尘的味道。
8、古琴曲子很多,《凤求凰》这样的曲子充满春情,单身男女听了比较闹心。听《高山流水》之类的比较静心
9、董庭兰:(公元695年—公元765年),又称董大,是盛唐时期最杰出的琴学大家。董庭兰把他擅长的《胡笳》经过整理,形成《大胡笳》、《小胡笳》二曲。二曲皆取意蔡文姬的《胡笳十八拍》。董庭兰在唐代享有很高的声誉。高适《别董大》中“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的诗句,就是其写照。
10、一声已动物皆静,四座无言量欲稀。
11、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12、在学习时,老师叮嘱一定要慢,当时无法理解,现在懂了一些。慢可以使没出的音出来、该到的微位准确、该有的韵味散发。慢出一份悠然、慢出一份意境、慢出一份淡雅的生活。当你看开了,想通了,才能不急不燥不悲不忧,静默淡然,随遇而安,观念在变、思想在变、身体也在变……古琴,是我人生最美的遇见。
13、一首有魔力的纯音乐,当你感到忧愁时来听,总能得到一些启发。
14、以禅入诗之风尚使文人留下了大量禅意盎然的诗,而古琴与文人的密切关系又使诗中有大量描写古琴的篇章,这些琴诗通过琴与禅、琴与声、音与意乃至音乐的审美情趣与准则等内容,体现了佛教无我、性空、顿悟、明心见性等思想,其文朴素流畅、空灵纯明,具有浓郁的禅意。
15、明月照向城头乌鸦纷飞,寒霜降临寒风吹透衣衫。
16、在我看来,古琴的“静”是它最大的特点,必须在静的环境和静的心境,怀一颗敬畏之心,庄严待之,不可粗俗造次,方能抚出好琴音。说它是“内心的独白,灵魂的呓语”,真是最妥贴不过的。自己静下来,让学生们静下来,让周围的一切都静下来,用心弹奏,倾听生命中的每一个音符。
17、古乐调分为宫(C)、商(D)、角(E)、徵(F)、徵(G)、羽(A)、变徵相当于现代西洋乐的F调,声调悲凉。羽声相当于现代西洋乐中的A调,比变徵音高,能表现激愤或高昂的情绪。如《战国策·燕策》:“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瞠目,发尽上指冠。”
18、琴心永驻——竹林七贤之嵇康赴刑场,还操琴一曲,至《广陵散》绝音;
19、古琴不是什么高难度的艺术,古人弹琴没有简谱和乐理如同读诗一般简单,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古琴可弹,可拨,可滑过琴弦,即使抚擦一根琴弦,那丝丝擦响,亦可表达一种心境,散发一种韵味。通过琴史、琴艺、琴道、琴学、琴技等多媒体的体验式感悟课程,树立以琴为桥梁塑造中国文人气质和生活方式培养的体系。
20、唐·白居易《琵琶行》:“此时无声胜有声”。在“无声”中体趣无限之乐意。
四、赞美古琴的名句古琴的诗词
1、伯牙:(约公元前600年前后)姓俞,名瑞,字伯牙,春秋时期楚国人,
2、白首为功名。旧山松竹老,阻归程。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3、灯照星闪嬉,蛙唱虫欢啼;
4、五声:一词最早出现于《周礼·春官》:“皆文之以五声,宫商角徵羽。”而“五音”最早见于《孟子·离娄上》:“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灵枢·邪客》中把宫、商角徵羽五音,与五脏相配:脾应宫,其声漫而缓;肺应商,其声促以清;肝应角,其声呼以长;心应徵,其声雄以明;肾应羽,其声沉以细,此为五脏正音。
5、白雪中有一位佳人,娇俏容貌是红尘世俗中的绝品。
6、一封情书一古琴,两厢情愿意浓长。寒梅花开鸳鸯配,但愿君心似我心。
7、边看美文边听李孔元老师的《鸥鹭忘机》
8、刘墉:《刘文清公遗集》卷九有《琴意写照》,写自己弹琴,卷十三有《弹琴次七弟韵》,写其堂弟弹琴。卷十六有《仙人抱琴图》:“湘娥愁对九嶷青,却抱朱弦下紫庭。太古遗音谁识得,洛滨弹向玉妃听。”
9、这是一首以人物故事为题材的琴曲。《离骚》主人公屈原,楚国三闾大夫,因谗受疏,最后自沉汨罗江。
10、江上调玉琴,一弦清一心。泠泠七弦遍,万木澄幽阴。能使江月白,又令江水深。始知梧桐枝,可以徽黄金。——常建《江上琴兴》
11、投稿:选择最优秀的作品30首+个人简介+照片一张或数张发邮箱44348553@qq.com
12、(5)我舞动着手指寻找,寻找属于我的那个明镜台。后来啊,才发现原来我寻找的一切却是我指间那优美的钢琴声。
13、宋末毛敏仲作。取《离骚》“纫秋兰以为佩”诗意。共十四段。《大还阁琴谱》(1673)后记:“兰生空谷,无人自芳;苟非幽人,谁与相将。曲调细而不迫,徐而抑扬。”《天闻阁琴谱》说:“战国时,有灵虚子者,游嵩山,遇羽人鼓琴石窗之下,鹤舞于庭,兰馨于室,延入晤语,因授以清羽之调,名曰佩兰。”此曲音韵醇和,若九霄环佩之声。
14、相思已成病,伊人犹不闻。
15、(著名琴人)中国历史琴人部分(吴寒癸巳年秋阅史整理)
16、找了个现代诗生在小桥流水人家满口的吴侬软语二千六百年的历史遍身针眼每一个针孔都是水乡的桥洞山光水色花鸟虫鱼一不小心就被那根丝线拉去踩一双纤手上岸上去就不再下来走一段苏州评弹天堂女子听的入迷失了神乱针刺一个烟花三月的江南
17、德·门德尔松作《无言歌》钢琴小品八卷。让听者在“无言”中体悟其中的“歌词”。
18、别浦云归桂花渚,蜀国弦中双凤语。芙蓉叶落秋鸾离,越王夜起游天姥。暗佩清臣敲水玉,渡海蛾眉牵白鹿。谁看挟剑赴长桥,谁看浸发题春竹。竺僧前立当吾门,梵宫真相眉棱尊。古琴大轸长八尺,峄阳老树非桐孙。凉馆闻弦惊病客,药囊暂别龙须席。请歌直请卿相歌,奉礼官卑复何益。
19、初唐咏琴诗作者有杨师道、李峤、沉佺期、司马逸客、刘允济等人,共计有三十馀篇。有些诗作透露了琴在当时社会的普及程度,例如杨师道的《咏琴》:
20、我对书籍的感情就像是多年的朋友,无论清晨还是傍晚忧愁还是快乐总有它的陪伴。
五、对古琴声意境的诗词
1、多景楼上弹神曲,欲断哀弦再三促。江妃出听雾雨愁,白浪翻空动浮玉。唤取吾家双凤槽,遣作三峡孤猿号。与君合奏芳春调,啄木飞来霜树杪。
2、高粱红土地,乡野忆蛙声。一部疲劳曲,三秋诺奖名。
3、《听颖师琴歌》年代:唐作者:李贺《淮南卧病书怀寄蜀中赵徵君蕤》年代:唐作者:李白《答韩愈、李观别,因献张徐州》年代:唐作者:孟郊《五弦弹-恶郑之夺雅也》年代:唐作者:白居易《古乐府》年代:唐作者:邵谒古琴又叫什么琴?古琴,又称瑶琴、玉琴、丝桐和七弦琴,是中国的传统乐器。
4、古琴可定我命,古琴看破红尘。古琴悦心,古琴亦如青衣。长夏逝去,何处繁华笙歌落尽?
5、雀鸟对唱远中近,彩蝶双飞苑园田;
6、副主编:王惠玲、王天明、胡晓娜
7、朱权:(公元1378年—公元1448年),号臞仙,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七子,为明室宁王。朱权是一位很有成就的琴学大家,《平沙落雁》即是朱权的名曲。另外,他还曾作琴曲《秋鸿》。
8、网友评“恰似惊鸿一瞥,枯枝生绿叶,绿叶开红花;隔人海相望,也是一瞬之间,眨眼再无见。”
9、密林之中何人知晓我在这里?只有一轮明月静静与我相伴。
10、曲罢不知人在否,余音嘹亮尚飘空。
11、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12、画皮画骨难画心,
13、黄鹤楼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沼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4、弦弦凄楚悲切声音隐含着沉思;似乎在诉说着她平生的不得志;她低着头随手连续地弹个不停;用琴声把心中无限的往事说尽。轻轻地拢,慢慢地捻,一会儿抹,一会儿挑。初弹《霓裳羽衣曲》接着再弹《六幺》。大弦浑宏悠长嘈嘈如暴风骤雨;小弦和缓幽细切切如有人私语。嘈嘈声切切声互为交错地弹奏;就像大珠小珠一串串掉落玉盘。
15、文中记载了孔子学习《文王操》的过程,从得其曲(曲调)到得其数(结构),再得其意(意蕴)、得其人(为人),最终达到得其类(体貌)。此处最早将“意”的美学范畴用于古琴音乐,并把获得音乐的内在意蕴作为审美的一个重要的阶段。之后,“意”作为美学范畴始终贯穿于以后的琴论中,对传统古琴美学产生了重大影响。宋成玉磵《琴论》中有精彩的论述,提出了“弹人不可苦意思”美学命题,认为“操琴之法大都以得意为主,虽寝食不忘,故操弄不过二曲,则其奥穷。”宋沈括赞琴僧义海琴艺高超,也有“海之艺不在于声,其意韵萧然,得于声外,此众人所不及也”(《梦溪笔谈·补笔谈》)之言。
16、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17、(10)远远传来缕缕琴声,悠悠扬扬,一种情韵却令人回肠荡气。虽琴声如诉,所有最静好的时光,最灿烂的风霜,而或最初的模样,都缓缓流淌起来。
18、白话文释义:似娇还羞抿了抿秀发乌鬟,笑靥盈盈秋波流转频频顾盼。玉手纤指轻弹,筝声婉转欢快,琴弦飞荡回旋,似春莺传情,低语交欢。曲终人去,宛如飞云飘逸,只留下娇柔的身影。春梦已断不知何处寻觅。庭院深深,锁住的是寂寞和黄昏,还有那阵阵凄雨敲打芭蕉声。
19、2(re)商→金星→臣→秋→(6la→D)→西方→在天为燥,在地为金,在体为皮毛,在脏为肺,在色为白,在音为商,在声为哭,在变动为咳,在窍为鼻,在味为辛,在志为忧。→阳平→(弦用七十二丝、能决断)
20、古琴,倦即止。知己聚谈,勿及时事,勿及权势,勿臧否人物,勿争辩是非。或约闲行,不衫不履,勿以劳苦徇礼节。小饮勿醉,陶然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