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经经典100句(精选85句)
佛经经典100句
1、 当你对自己诚实的时候,世界上没有人能够欺骗得了你。
2、大多数的人一辈子只做了三件事;自欺、欺人、被人欺。
3、拘留孙佛偈:见身无实是佛见,了心如幻是佛了。了得身心本性空,斯人与佛何殊别。
4、毗舍浮佛偈假借四大以为身,心本无生因境有。前境若无心亦无,罪福如幻起亦灭。
5、你可以拥有爱,但不要执着,因为分离是必然的。
6、 厌离未切终难去,欣爱非深岂易生。铁围山外莲花国,掣断情缰始放行。(佛经经典100句)。
7、1愿令众生常得安乐,无诸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天涅槃正路。若诸众生,因其积集诸恶业故,所感一切极重苦果,我皆代受。令彼众生,悉得解脱,究竟成就无上菩提。
8、报君今日是念佛须当戒淫欲。淫欲断时生死断,便是如来亲眷属。
9、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太上感应篇》
10、若起精进心,是妄精进;若能心不妄,精进无有涯。
11、念佛当发志诚心,深信心,回向发愿心。(谓以己念佛功德,回向法界一切众生,悉皆往生西方。)若有此心,功德无量。若只为己一人念,则心量狭小,功德亦狭小矣。譬如一灯,只一灯之明。若肯转燃,则百千万亿无量无数灯,其明盖不可喻矣。而本灯固无所损也。世人不知此义,故止知自私自利,不愿人得其益。
12、而心路一通,万物皆通一句,可以理解为只要你具足正知正见,依理而悟,万事万物的道理与变化规律没有不通达的。所谓一念通达念念通达,一门通达则门门通达。万法不离其中。
13、佛曰:将生命结束在爱人面前,瞬间的痛苦,永恒的幸福,无法抵挡的诱-惑
14、不见他非我是,自然上敬下恭,佛法时时现前,烦恼尘尘解脱。佛家妙语
15、佛曰:羽化不是我的抉择,我也不是羽化的抉择,注定的眼睛,俯瞰着万物苍生。
16、(是否发挥了良能)人间寿命因为短暂,才更显得珍贵。难得来一趟人间,应问是否为人间发挥了自己的良能,而不要一味求长寿。
17、淫人妻女笑呵呵妻女人淫意若何不欲人淫妻女报急将淫念立消磨。
18、如果你能像看别人缺点一样,如此准确般的发现自己的缺点,那么你的生命将会不平凡。
19、心念一转,万物皆转,意思是说只要自己内心的念头一转变过来,外在的一切事物皆会随着心念变化而变化。
20、经得起诱惑耐得住寂寞,永远是成功道路上的不二法则。卢思浩
21、3诸佛大事者,所为救一切众生,不舍一切众生。
22、(四重德行)修行者为完成「德行」,日常生活不可离「四重」,即「言重、行重、貌重、厚重」。
23、言至道无如五千文。——《双溪集·遗言》,苏籀
24、你不用对每个过客负责,也不用对每个路人说教。韩寒
25、2十方如来邻念众生,如母忆子,若子逃逝,虽忆何为!子若忆母如母忆时,母子历生不相违远。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不假方便自得心开。
26、来是偶然的,走是必然的。所以你必须,随缘不变,不变随缘。
27、1回头好,回头好,世事将来一笔扫。红尘堆里任他忙,我心清净无烦恼。
28、菩萨摩诃萨如是修行诸善根时,于恶众生不生疲厌,亦不误起弃舍之心。设满世间一切众生,悉不知恩,菩萨于彼,初无嫌恨,不生一念求反报心,但欲灭其无量苦恼,于诸世间,心如虚空,无所染著。--《大方广佛华严经》
29、当你知道迷惑时,并不可怜,当你不知道迷惑时,才是最可怜的。
30、诸余罪中,杀业最重;诸功德中,放生第一。--《大智度论》
31、复次地藏,未来世中,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于佛法中所种善根,或布施供养,或修补塔寺,或装理经典,乃至一毛一尘、一沙一渧。如是善事,但能回向法界,是人功德,百千生中,受上妙乐。如但回向自家眷属,或自身利益,如是之果,即三生受乐,舍一得万报。是故地藏,布施因缘,其事如是。
32、人在爱欲之中独生独死,独去独来。苦乐自当,无有代者。
33、对于生死不要觉得可怕,因为生死本来就像世俗的搬家一样,只不过换了一个躯壳而已。
34、修行要使妄相由多而少,由强而弱。定功由暂而久,由脆而坚。
35、(有愿才有希望)愿是成功的起点,愿也是希望。人生最需要的就是愿,一切事业要成功必须有愿。
36、你一再地委屈自己,只是因为你不想跟这个世界格格不入。卢思浩
37、四字佛曰经典语录大全佛曰:人在荆棘中,不动不刺。佛曰: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38、妄念纷飞之际,正是做工夫时节。旋收旋散,旋散旋收,久久纯熟,自然妄念不起。
39、 缘起法身偈诸法因缘生,我说是因缘。因缘尽故灭,我作如是说。
40、 皱者为变,不皱非变;变者受灭,彼不变者,原无生灭,云何于中受汝生死?
41、我想,我想让她快乐,我也想,我也想跟她过一辈子!真爱其实很简单不是吗?我每努力一点,离成功就更近一步!
42、很多人都觉得,佛陀说的法或佛经很深奥,其实,佛一直想告诉我们的不外乎是,我们的所有期待和想法都是梦。当一个人真正觉醒的时候,他会真正的微笑,因为他觉悟到,人世间的一切好坏、苦乐都只是梦。
43、仇恨永远不能化解仇恨,只有慈悲才能化解仇恨,这是永恒的至理。
44、佛曰:缘来则去,缘聚则散,缘起则生,缘落则灭。
45、2随缘开妙法,教众得真情。圣道多辛苦,西方一路平。
46、知幻即离,不假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圆觉经》
47、拘那含牟尼佛偈佛不见身知是佛,若实有知别无佛。智者能知罪性空,坦然不惧于生死。
48、正在阅读的有:《世说新语》、《李太白全集》
49、一忧一喜皆心火,一荣一枯皆眼尘,静心看透炎凉事,千古不做梦里人。
50、300.他永远没有恭敬众生的心,永远轻贱众生,所以永远得不到尊得不到贵,永远被人辱,被事辱。他永远没有柔顺众生的心,所以他永远没有顺的果报,命运不会顺他,众生不会顺他,工作不会顺他,一切生活琐事不会顺他。
51、依无住本,立一切法无住之本本乎无住,若能彻住则万法一如。
52、 六情执是苦恼的原因,放下情执,你才能得到自在。
53、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净土。--杨提刑
54、信得心及,见得性彻于日用中无丝毫透漏,全世法即佛法,全佛法即世法,平等一如。
55、如果我们能看清“苦”的真相,看出苦由何处而生,由何处消逝,那么便容易做到不令苦的形成,也就能够控制苦。
56、菩萨若能随顺众生,则为随顺供养诸佛。若于众生尊重承事,则为尊重承事如来。若令众生生欢喜者,则令一切如来欢喜。何以故,诸佛如来,以大悲心而为体故。因于众生而起大悲,因于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觉。譬如旷野沙碛之中,有大树王,若根得水,枝叶华果,悉皆繁茂。 生死旷野,菩提树王,亦复如是。一切众生而为树根,诸佛菩萨而为华果。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诸佛菩萨智慧华果。
57、30成功不是将来才有的,而是从决定去做的那一刻起,持续累积而成。
58、菩萨心无取舍,如大月轮,圆满寂静,即是涅盘。
59、求趣无上菩提者,要净自心,福田方净。佛经经典名句
60、有一种春天是永存的,那便是从心灵滋生出来的,大雁跋涉般的豪情
61、2《阿弥陀经》就是一切诸佛教化众生,成就众生最殊胜的第一法门。因为有些人不肯相信,这才教给他别的法门,说来说去到最后,还是要归到这个法门,才能成就。真正有大福报,肯相信的,那直截了当,一生就成就了!学佛人在一生当中能够遇到这个法门,能够相信,能够依照修行,那你的福报真不晓得是哪一辈子修来的?你一生绝对成就!
62、修行要使妄相由多而少,由强而弱。定功由暂而久,由脆而坚。
63、佛曰:福报不够的人,就会常常听到是非;福报够的人,从来就没听到过是非。
64、佛曰:种如是因,收如是果,一切唯心造。佛曰:爱别离,怨憎会,撒手西归,全无是类。
65、(勿以口舌败德)不可为了自身的利益,而用甜蜜的口舌迷惑他人,以免到头来落得伤身败德,害了他人也害了自己。
66、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华严经》
67、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金刚经》
68、生死炽然,苦恼无量;发大乘心,普济一切,愿代众生,受无量苦,令诸众生,毕竟大乐。
69、送僧之金陵胜游生末迹,杳自狎时群。卷衲消寒木,扬帆寄断云。曙瓶花外汲,午磬浪边闻。别后石城月,依依远共分。--雪窦重显送宝月禅者之天台春风吹断海山云,别夜寥寥绝四邻,月在石桥更无月,不知谁是月边人。
70、佛曰: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放不下。
71、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心经》
72、根本不必回头去看咒骂你的人是谁?如果有一条疯狗咬你一口,难道你也要趴下去反咬他一口吗?
73、2如何修清净心?在行中修,行是生活、工作、应酬,在这里面学不著相。于世出世间一切法,放下执著、放下分别、放下妄想,心就清净了。不把拉拉杂杂的事情放在心上,心里只有阿弥陀佛,只有极乐世界,只有经典上的教诲。我们帮助一切苦难众生要尽心尽力,认真努力去做,做了之后,心地清净,一尘不染。凡夫做了好事,总觉得自己功德很大,居功,念念不忘,著了相,所以心就不清净。心地清净、空寂,什么都不想,做再多的好事,都不放在心上,统统放下,清净心里生欢喜、生智慧。这个欢喜不是从外面来的,是从内心里生出来的,是真欢喜。世间不管什么事,听到也好,见到也好,统统不要放在心上,见如不见,闻如无闻,时时刻刻保持清净心。
74、释迦牟尼佛偈: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
75、这就是《道德经》的精髓,锚定天地而亘古不变的三皇之道,使人类社会得以长治久安的终极之道,未来社会重归玄同的唯一的、必然的选择。
76、(人心与佛性)心与性是一样的,于佛称为「性」,于人叫做「心」。譬如一杯白开水叫「水」,加上茶叶就叫「茶」,加上咖啡则叫「咖啡」。其实同样是一杯水,但咖啡与茶都是水「以外的东西」。
77、 五每一个人都拥有生命,但并非每个人都懂得生命,乃至于珍惜生命。不了解生命的人,生命对他来说,是一种惩罚。
78、 八时间总会过去的,让时间流走你的烦恼吧!
79、忍苦捍劳,繁兴大用,虽粗浅中皆为至实,惟贵心不易移,一往直前履践将去,生死亦不奈我何。
80、回家去洗个澡,好好睡一觉,把自己好好整理整理,别搞得一适龄少女跟库存甩货似的。
81、毗婆尸佛偈身从无相中受生,犹如幻出诸形像。幻人心识本来无,罪福皆空无所住。
82、让今天过得比昨天更有意义,这才是昨天存在的价值。卢思浩
83、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84、(众生与人生)人若能发挥功能,才是「人生」;若没有发挥功能,就是「众生」。「众生」才需要「佛」救济,「人生」就能自救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