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哲理名言(精选84句)
庄子哲理名言
1、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养生主》
2、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庄子•渔夫》
3、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逍遥游》
4、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
5、“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
6、黄帝曰:“……道不可致,德不可至。仁可为也,义可亏也,礼相伪也。”《知北游》(庄子哲理名言)。
7、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麋鹿见之决骤,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齐物论》
8、黄帝曰:“……道不可致,德不可至。仁可为也,义可亏也,礼相伪也。”《知北游》
9、而虚伪的朋友,一次一次请客,你若不请回去,就会断绝来往。说白了,就是利益之交,更多人为何喜欢朋友多,就是显得自己有人缘,天天有人请客吃饭,显得自己是个了不起的人物。
10、白话释义:用火来救火,用水来救水,这样做不但不能匡正,反而会增加(卫君的)过错。
11、荃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荃;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庄子·外物》,鱼笼是用来捕鱼的,捕到鱼之后呢,就把鱼笼的功劳给忘记了,同理蹄器是用来捕兔子的,抓到兔子之后呢,就把蹄器的功劳给忘了;书面的文字是用来表达感情含义的,明白了文字的意思,文字本身就不在重要了。
12、丧己于物,失性于俗者,谓之倒置之民。《刻意》
13、丧己于物,失性于俗者,谓之倒置之民。《刻意》(更多庄子名言尽在“习古堂国学网”)
14、行贤而去自贤之行,安往而不爱哉!——《庄子·山木》品德高尚的人如果还能去掉自以为自己品德高尚的内心,那么这种人去什么地方不会受人敬仰和爱戴呢!
15、对一块土地而言,水过少则干渴,过量,则成灾。
16、出自《庄子·在宥》。有这样一种人,可以随意来往于天地四方,游乐于九州,独自来往,毫无拘束,这样的人就可以超脱于万物了。
17、而不是真正的朋友见面,那就是非要去当地最贵的地方坐一坐,去吃喝,你不去,还觉得你不给他面子,你说在家里有事,他还把车子开到你家门口来接你。
18、丧己于物,失性于俗者,维之倒置之民。——庄子
19、“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庄子《庄子·外篇·山木》
20、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逍遥游》
21、怀着乐观和积极的心态,把握好与人交往的分寸,让自己成为一个使他人快乐的人,让自己快乐的心成为阳光般的能源,去辐射他人,温暖他人,让家人朋友乃至于更广阔的社会,从自己身上获得一点欣慰的理由。
22、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在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庄子·养生主》
23、庄子的“止水”,是道家的水,体现了道家“安然”、“泰定”的心性。面对红尘中熙熙攘攘的喧嚣纷扰,道家人要保持一颗“安然”、“泰定”的心,不为所动,心如止水。 而且,要经常在静静的止水面前反照自己,“鉴于止水”,以消除内心浮动的杂念。
24、语出战国·庄周《庄子·天道》。语言和文字都有一定的含义,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工具,通过语言和文字,人们之间才能达到沟通和理解。但是,语言和文字所要明确表达的意旨在人们的实际沟通中存在着理解和误解等许多复杂的关系,有时语言文字难以准确表达意旨的真实含义,这就使人们之间的沟通产生误会。
25、亦舒说过:“人生忽如寄,抱紧眼前人。”这才是我们时刻该去记得,该去做的。人生,真的匆匆不过百年,谁也不可能长期住下去,都是匆匆过客,能做的就是珍惜眼前拥有的,而不是去执着,去追求一些得不到和难以得到的东西,而忽略了自己眼前拥有的东西。
26、巧者劳而知者忧,无能者无所求。饱食而遨游,泛若不系之舟,虚而遨游者也。《庄子·列御寇》
27、吾以天地为棺椁,以日月为连璧,星辰为珠玑,万物为送賷。吾葬具岂不备邪?
28、养活宠物狗,特别是智商排第一的狗边牧的人,都知道,智商高的狗,一般不喜欢乱叫,很沉默。除非真有人侵犯了它领地,或是行为举止像个坏人或是小偷,它才会叫。
29、水止以静,而后存之。一生一。二静至静,天道无常。至今为。
30、越是有大智慧的人,越是心胸豁达,不拘小节;越是耍小聪明的人,越是挖空心思,斤斤计较。
31、翻译:最有智慧的人,总会表现出豁达大度之态;小有才气的人,总爱为微小的是非而斤斤计较。合乎大道的言论,其势如燎原烈火,既美好又盛大,让人听了心悦诚服。那些耍小聪明的言论,琐琐碎碎,废话连篇。
32、真正能击垮你的,从来不是别人的非议,而是你对自己的怀疑。
33、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逍遥游》
34、如果一个人能保持淳朴本性的话,那他就是这世界上最完美的人。
35、忘其肝胆,遗其耳目,芒然彷徨乎尘垢之外,逍遥乎无事之业,是谓为而不恃,长而不宰。
36、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内篇·养生主第三》
37、天下有道,圣人成焉;天下无道,圣人生也。方今之时,仅免刑焉。福轻乎羽,莫之知载;祸重乎地,莫之知避。
38、《三国演义》里诸葛亮斩了失街亭的马谡后,想起刘备临终前评价马谡说,“言过其实,不可大用”,方才悔恨不已。
39、这句庄子名言,可以说是流传比较广,很多作家写小说都引用过,这也是很多影视剧里都出现过得台词。
40、故跖之徒问于跖曰:“盗亦有道乎?”跖曰:“何适而无有道邪?夫妄意室中之藏,圣也;入先,勇也;出后,义也;知可否,知也;分均,仁也。五者不备而能成大盗者,天下未之有也。
41、士有道德不能行,惫也;衣弊履穿,贫也,非惫也,此所谓非遭时也。
42、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庄子·养生主》
43、士有道德不能行,惫也;衣弊履穿,贫也,非惫也,此所谓非遭时也。
44、语出《庄子·德充符》。镜子上没有灰尘,才会显得明亮。否则就会变得黯然失色。
45、知足者不以利自累也,审自得者失之而不惧,行修于内者无位而不怍。——《庄子.让王》
46、(名是相互倾轧的原因;智是相互斗争的手段。两者是凶器,是不可以尽行的。)
47、荃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荃;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
48、“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如果想说服别人,或者是感动别人,只能用自己最真挚的感情来表达。
49、即使全社会都夸赞他,他也不会因此而更加努力;即便全社会都非议他,他也不会因此变得沮丧懈怠!
50、吾以天地为棺椁,以日月为连璧,星辰为珠玑,万物为送賷。吾葬具岂不备邪?《庄子·列御寇》
51、(感悟)如果能把外在的钱财、权利、都放下,也许就会体会到生活中真正的快乐了。
52、人人都希望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而幸福快乐只是一种感觉,与贫富无关,同内心相连。
53、身在江海之上,心居乎魏阙之下。-《庄子·让王》,虽然我在江湖流荡,但是心底里还是惦记着朝廷上的事,后世范仲淹的“居庙堂之远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也是相同的意味。
54、大知闲闲,小知间间。大言炎炎,小言詹詹。《齐物论》
55、其实这是我觉得迄今为止对老师这个角色最好的一种解释。
56、庄子在濠水桥上见到了桥下游动的游鱼,觉得它们很快乐,惠施因此提出质疑,说庄子并不是鱼,所以他并不知道鱼到底快不快乐。
57、别人的德性本来是纯正的,而我却要别人接受自己的德性,但德性是不能强加的。强加了别人就会失去其自然本性。
58、正则静,静则明,明则虚,虚则无为而无不为也。
59、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庄子·知北游》
60、出自《庄子·齐物论》。天底下没有什么比秋毫的末端更大的了,而泰山是最小的。天底下也没有什么比夭折的孩童寿命更长的了,彭祖的寿命缺失最短的。
61、夫道不欲杂,杂则多,多则扰,扰则忧,忧而不救。
62、一尺之捶,日取其半,万世不竭。《庄子·杂篇·天下》
63、荃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荃;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吾安得夫忘言之人而与之言哉!《外物》
64、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人间世》
65、越是符合大道的言论,越是气焰凌人,简单直接;越是拘于智巧的言论,越是啰里啰嗦,琐细无方。
66、这段话翻译成白话就是“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是无穷的,以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穷的知识,就会搞得精疲力竭,既然如此,还去追求知识的人,就只能弄得疲困了。养生的人不做好事去追求名声,也不做坏事而触犯刑律,把顺着自然规律去做,做为处事的法则,就可以保护生命,保全天性,可以养护精神,享尽天伦。”
67、在一些小问题上,不与世俗之人争胜负,而在大的方面取得胜利才是真的胜利。为一点人间利益你争我夺,是智者所不愿意做的,以一种超脱的心态看到更高远的目标,就能取得更大的胜利。
68、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庄子·内篇·逍遥游》
69、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齐物论》
70、汝不知夫螳螂乎,怒其臂以当车辙,不知其不胜任也。
71、知止乎其所不能知,至矣;若有不即是者,天钧败之。
72、指穷于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庄子·养生主》
73、众人重利,廉士重名,贤人尚志,圣人贵精。《刻意》
74、鉴明则尘垢不止,止则不明也。久与贤人处则无过。
75、天地孕育万物的美德,四时循环有序的法则,万物荣枯的道理,一切都是自然而然,没有任何的故意做作。所以真正的圣人,通过效法天地的美德,而通达万事万物的道理。
76、是亦彼也,彼亦是也。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
77、的快乐就是摆脱了世俗所谓的快乐,的荣誉就是摆脱了世俗所谓的荣誉。如果我们能把世俗的钱财、美色、权利、荣誉都放下,也许就会体会到生活中真正的快乐了。
78、(译文)君子之间的交情清澈、纯洁,虽平淡但亲近;小人之间的交往像甜酒,虽亲密但极易因利益断交。
79、解释:人生于天地之间,就像白色骏马跃过一道缝隙一样,很快就结束了。
80、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庄子.大宗师》
81、丧己于物,失性于俗者,谓之倒置之民。《刻意》
82、庄子的“无为”也是建立在“有为”的基础之上,正如同这一篇中所说:明晓此理者,进而有为而以安抚天下,会功劳巨大,名声显赫,而天下自然统总之,静时可以成为圣人,行动时也能成为帝王。
83、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人间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