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宗经典精华(精选96句)

2023-05-08 03:04:14

禅宗经典精华

1、这十部最伟大的中华经典,绝不只是十本书而已,而是中国文化的十个面向、十种高度,中国人的十种修行、十种境界。读这十部经典,也绝非读了十本书这么简单,而是在郑重接过先贤的十大衣钵,并对自我人生、家国天下予以十种大安顿。

2、是佛门唯一一部由中国人宣说的经典自唐宋以来禅宗的大部分语录

3、在《战时笔记》这本书里,维特根斯坦写道:真正的幸福,并非指事业有成或家庭美满那种世俗意义上的幸福。真正的幸福,指的是不生活在时间洪流中,而是只生活在当下。只有活在当下的人,才是最幸福的。

4、佛教哲学蕴藏着极深的智慧,它对宇宙人生的洞察,对人类理性的反省,对概念的分析,有着深刻独到的见解。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称誉佛教徒处在人类辩证思维的较高发展阶段上。

5、入山之后师兄问:听说你岩洞苦行6年并未“得道”?(虚云无言回答,已经证得罗汉果的虚云在大乘佛法面前却被说是未得道)

6、修身之结果,虽然能练就身轻体健、耳聪目明。再进一步或许有所觉悟,但如此一来,从自己开始到自己了结,充其量只是一个自了汉。与我佛上求佛道、下化众生、自度度人、出世间而不离世间的境界,相差甚远。(禅宗经典精华)。

7、心量广大,犹如虚空,无有边畔,亦无方圆大小,亦非青黄赤白,亦无上下长短,亦无嗔无喜,无是无非,无善无恶,无有头尾。

8、而现代人总是说我们自己很忙,没有时间干很多更为重要的事情。

9、佛家讲“色”是指眼睛所看到的一切,这句话基本要阐述的是万物本空的理念不要对万物起执情,而使身心不得自在,使得谈空却又恋空,其实恋取世事和恋空并无分别,同样是执取而不放。一切能见到或不能见到的事物现象,是人们虚妄产生的幻觉。色即是空,使人们认识到事物的现象,认识到诸多的苦和烦恼都是虚妄产生的空即是色,则由事物的共性,因缘关系,让人们知道因果报应,善恶循环所谓:要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要知后世果,今生做者是。更多精华内容请搜索添加智慧之光公众微信号zhzg2013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是劝人向善的基础。

10、经中字字句句都妙意无穷,值得一再玩味,体悟不尽。而说到底,是落在三点真谛上——无念,无相,无住。无不是没有、拒绝、压抑,而是不执著在意,须超越跳出,以达到六祖所说“道须通流”、通流即道,一旦执著就会滞住自缚,违道是违在这里。无念是对自心,无相是对外物,无住是对行持;有内有外,有分有合,有知有行,而处处不离于空无之本体。

11、如果说儒家讲的是人人平等,“人皆可为舜尧”,大家都有成为圣贤的可能性,佛教则是更加扩大为众生平等,不仅人与人平等,人与一切生物也是平等的,要珍惜每一个生命。这个扩展造就了中国人宽厚仁爱的品性。

12、《心经》通常被认为是写于西元前1世纪的贵霜帝国境内。Pine(2004)认为作者是佛教上座部二十部派之一的说一切有部的僧侣,因为《心经》最早被翻译成汉语的记载是在公元200-250年由月氏和尚支谦所译。

13、为什么取名《坛经》呢?这因为六祖是在广州光孝寺受的戒,受戒之处有个戒坛,此戒坛传说是南朝刘宋时期一个。

14、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道德经 第二十七章》

15、书中介绍了100个帮助人们找到平和与快乐的简单生活小贴士。

16、建寺的缘由有的是为人祈福,有的是人民为帝王所造,有的寺庙则是作为居住地。我们还可以从《洛阳伽蓝记》记载永宁寺的盛景中窥探当时寺庙的壮丽辉煌。

17、见性是功,平等是德。念念无滞,常见本性其实妙用,名为功德。

18、佛法的主要精神,是在提高我们的人格,提高我们自悟的能力,以开显我们的清净自性。每个人都有自性的佛土、自心的净土,如果我们不能把握自性,不能认识自己,光在外相上追求,那只有离道愈来愈远。

19、人生在世间时时刻刻像处于荆棘丛林之中一样,处处暗藏危险或者诱惑只有不动妄心,不存妄想,心如止水,才能使自己的行动无偏颇,从而有效地规避风险,抵制诱惑否则就会痛苦绕身。心动则物动,心静则物静。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以物物物,则物可物;以物物非物,则物非物。物不得名之功,名不得物之实,名物不实,是以物无佛语有云:生不带来,死不带去。

20、佛说:“若为布施者,必获其利益,若为乐故施,后必得安乐”。

21、传播:国内、外艺术名家|艺术品收藏|文学|音乐|视觉

22、禅宗六祖慧能说,其弟子法海集录。是禅宗的主要经典之一。 

23、《周易》这部书最伟大之处,就是完美解决了儒道合一的问题。儒家和道家是中国文化的两根大梁,《周易》则以天道而明人事,致广大而尽精微,真正将中国文化引向了“天人合一”的大方向和终极高度。

24、弟子:…….那刚才说的张良、诸葛亮、刘伯温等修炼家,既然这么厉害,为什么还要去给刘邦、刘备、朱元璋这些没文化没水平的人打工呢?这不说明修炼的还不如不修的?

25、太史公司马迁自述《史记》的写作: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这句话对《史记》的精神进行了最高的概括——“究天人之际”,这本书里塑造演绎的人物,无不鲜活生动、让人难忘,为我们揭示出的则是成败祸福的千古不易之至理;“通古今之变”,历代兴衰更替之道,在人物命运和时代变迁的轮回循环里,也展现得清清楚楚;“成一家之言”,这不是单纯的自谦,更是在看尽兴衰成败后的一份对天道的敬畏和对命运的超然。

26、师父:人家《尚书》说的是对的,但凡夫俗子望文生义,文人专家常常掉嘴皮子玩文字游戏,往往只懂含义不懂本义。要看是真火还是虚火,常人切身明显体验到的常常是虚火,所以我们常说上火了,虚火上升了。真火是向下的,否则就不会有万物生长……

27、一是吸收阶段,从东汉到魏晋南北朝,一直到隋唐这么七八百年的时间。在这一时期内,中国基本上都是在吸收印度传来的佛教文化,绝大多数的佛教经典,就是在这一时期翻译过来的。

28、伴随佛教俱来的还有天文、医药等科学技术的传习。唐代高僧一行创《大衍历》和测定子午线,对天文学作出了卓越贡献。

29、其实,儒家的基本精神是“亲亲仁仁”,只不过这个“亲”和“仁”不是毫无差别的。这是实事求是的,人不可能达到对所有人一样的爱,因此,礼有差等,爱有亲疏,这是客观的、永远不会改变的。

30、色即是空!看完这些图片后你还有什么想不通?

31、如是诸法,在自性中,如天常清,日月常明,为浮云盖覆,上明下暗。

32、故使禅宗成为似宗教而非宗教,似哲学而非哲学,似艺术而非艺术。这不但对佛教具有革命性,对各个欲得解脱的人们创造了一个历史上举世全无的特殊思想体系。

33、我想到前两年去日本旅游拍vlog非常火,很多博主都要打卡日本寺庙。而大部分人都是拍照留念、购买祈福纪念品,错失了这个寺庙真正能给人带来改变的方法。

34、这个东方哲学进入西方世界的传播、接纳过程,与美国20世纪60年代的大环境很有关系。“如果改变世界如此的艰难,那不如先向内心做一些求索“。

35、不知你是否认同我的回答? 赞同的话点赞+评论+转发,让更多的朋友看到! 谢谢!

36、山县萧条早放衙,莲塘无主自开花。三叉路口炊烟起,自瓦青旗一二家。(惠洪诗)

37、《近思录》囊括了五位顶级理学大师——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朱熹的思想精华,理学思想的主要内容在书中得到了全面阐述,是学习研究理学最为经典和权威的著作。

38、例如五万余首唐诗,平均每十首就有一篇关于佛教的,尤其是佛教中的禅宗。其中王维、韦应物、魏源、李叔同的诗中都有佛学的痕迹。

39、一年期满,身(心)固志坚,乃可入门真正修行。所学乃达摩祖师所传,禅宗祖庭少林寺镇寺之宝,易筋、洗髓等无上绝学。历来寺外未曾得见,寺内代代单传。

40、02人虽有南北,佛性本无南北。獦獠身与和尚不同,佛性有何差别?

41、国学大师钱穆在香港新亚书院,曾为中国人开出7部必读经典,被称为“中国文化七书”——《论语》《孟子》《老子》《庄子》《六祖坛经》《近思录》《传习录》。

42、(吴姓名人)吴起:战国时卫国人,著名兵法家,著有《吴子六篇》。

43、维特根斯坦的这个思想,和中国禅宗主张的“教外别传,不立文字”非常像,都主张凡是文字或语言等能表述出的东西,在一定程度上,都会在削弱或歪曲内心的本意。他们都主张不可说,一说就错。比如,当我们给一个人起名字时,就已经扩展了现有语言来包含他,他能被语言表达后,已经丧失了部分真实的自己了。

44、说到禅宗就不能不说《坛经》,六祖慧能大师是真正意义上禅宗的开山祖师,是禅宗的源头,而以上五代祖师还不具备这样的意义。对这点,以后将要谈到。

45、妙尘导师:虚云法师又开始了学习大乘教法历时30多年。

46、佛学和中国古典哲学的交互影响,推动了哲学提出新的命题和新的方法。它以独特的思想方法和生活方式,给予人们以新的启发,使人们得以解放思想,摆脱儒学教条,把人的精神生活推向另一个新的世界。

47、弟子:……那《尚书.洪范》上不说“水曰润下,火曰炎上”吗?我们日常烤火时不是手在上面烤吗?

48、我最近就尝试了把吃完的牛油果核留下来,培育了一株牛油果树。

49、  《金刚经》是禅宗的核心经典,“经中之王”。禅宗六祖惠能大师,因闻《金刚经》一句“应无所住而生其心”,遂开悟。

50、现在网上很多分享的坐禅,禅定,还有戒定慧很多知识,你看完此书以后发现,其中的弊端六祖一千多年前就给出正确的指导了。

51、那么,维特根斯坦的哲学思想包括哪些主题呢?

52、或有弱人,心瘁体虚,百病交丛,弱不胜衣,涉事则心有余而力不足,如此,也可修行。

53、可以做个伸展运动,一边调整呼吸,一边减少疲劳。

54、如何报名:如何申请?有考试吗?是否需要提前准备复习?

55、这首诗表述了“道”的演化进程。诗的前三句就是《道德经》中的:“道生一生二生三生万物”,即是宇宙生成论,道的演化过程。在这点上与《易经》不谋而合。第一句“混沌”是道的象,在《易经》称为无极,“鸿蒙”是“一

56、在这无人打扰、专属于自己的15分钟里,我们也能收获一份随心所欲的自由。

57、《西游记》用一系列的神话故事,为读者演示了长生不老大道。从猴王出生、学艺开始,到唐僧众人取得真经,修成正果为止,共讲述了五十多个故事。出场人物有七百多个,从西天佛祖、上天诸位神仙,到地狱阎王、判官、鬼魂,从唐王到凡夫俗子等等。这些角色和故事,寓意都是一致的,用以演示长生不老之道的理论和实践。

58、”的象,在《易经》称为太极。天地、清浊是“二”的象,在《易经》称为两仪(亦即是阴阳),用老子的话:“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天、地、人是“三

59、事实也是如此,唯识、三论、天台、华严、律宗和密宗在那次打击之后就一蹶不振,有的便永远地消失了。只有六祖大师开创的禅宗,不仅安然度过了这一劫难,反而如雨后春笋一般迅速发展,在灭法运动后的几十年间遍布全国,取得了中国佛教的主导地位。

60、本道场以实修为宗,以不着相为起手工夫,是故:

61、这既是一条路,也是一个方向;路的名字叫做修行,方向所指,叫做明心见性。读《坛经》,是一条修心之路,聆听着来自天地和内心最深处的谕旨。

62、佛教禅宗六祖惠能在《六祖坛经》里说成佛的方法以“定”和“慧”作为根本,定和慧本质上是一样的,定是慧的本体,慧是定的运用。由于六祖惠能禅师传法讲究的是“顿悟”,就类似你老是想不通一件事,走在路上看到了什么,突然恍然大悟的感觉。所以六祖和人的对话很精彩,翻译成白话文的话还是很好看的。

63、杜甫被称为“诗圣”,和李白一起,是中国古诗创作的两座高峰。他的诗句工整而富灵性,有现实主义的人文关怀。

64、宋明理学表面上是儒学,而骨子里却是禅学,它的形成和发展,自觉不自觉地受到了禅宗绝大的影响。如果在宋明理学中抽取出禅宗的成分,宋明理学就会黯然失色。

65、3) 品行鉴定书由父母出具,主要围绕孝、志、勤、学、恒等方面展开;

66、师父:那太阳是在万物之上还是在万物之下呢?

67、想必也是因为这一点的重要性,所以该书的封面,也用了这个意象吧。

68、而禅宗内浸透了这一点,所以毫无疑问是接受了佛教思想,才能开放出这样璀灿光明的花朵。佛教讲缘起,这些都是缘起法的重要内容。

69、教学形式,简单、安静、平淡,如如不动,生生不已。外观大道至简,内则意味无穷,超乎常人想象。

70、或是泡一壶茶、制作一杯咖啡,观察每天饮水时舌尖与喉咙里味觉的变化。

71、里面说此经为大乘者说,为最上乘说。小根器的人可能是没有办法接受的。《坛经》这是唯一一本除佛所说的佛经,因为只有佛说的才叫经,其它的叫“论”什么的。

72、这种思想,就是“齐物”——生死一如,万物一齐;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这种境界,就是“逍遥”——逍遥于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哲学大师冯友兰概括庄子思想:“游于逍遥,论于齐物;超乎象外,得其环中。”超乎象外,正是那把打开一切的钥匙。

73、第三个地方啊,要介绍这个广胜寺,它也在洪洞县,这是一个汉代建筑,就是著名的一个琉璃塔,这个塔是用青砖砌成的,共有13层高,漂亮的圆锥体,高耸入云,构件上有这个大力士,有佛祖,有楼阁,可以说是美轮美奂,颜色就是那种黄绿蓝的釉彩。

74、现在想来,那个奶牛铃铛本身没有任何含义,却蕴含着自己对探索世界的畅想。我把它挂在行李箱上,陪着我走南闯北,伴我度过了很多旅程中的孤独。

75、凡夫愚迷,只知忏其前愆,不知悔其后过。以不悔故,前愆不灭,后过又生。前愆既不灭,后过复又生,何名忏悔?

76、口诵心行,即是转经;口诵心不行,即是被经转。

77、宋明理学关于天理和性、夭地之性和气质之性的理论,以及主静、主敬的修身方法,都直接受到了佛教的影响。佛教对中国文学的影响佛教对中国文学的影响深入到文学的各个领域。

78、我们尊重原创。《国际艺术大观》所推内容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告知,我们会立即处理!

79、19心地无非自性戒,心地无痴自性慧,心地无乱自性定。

80、《三字经》与《百家姓》、《千字文》并称“三百千”,是古代私塾学生的第一本读物。

81、《围炉夜话》以处世、做人为中心,分别从“修身”、“处世”、“谋略”三个方面,阐释“童德”、“立功”、“立言”、“立业”的重要意义,揭示人生价值的深刻内涵。

82、中国画学中由王维一派的文人画而发展到宋元以后盛行的写意画,则与禅宗思想有关。由此可见佛教对绘画艺术所起的作用。

83、“无上菩提,须得言下识自本心,见自本性,不生不灭。”言下即当下,见到自己的本性不生不灭。“于一切时中,念念自见。”不是别人给你见,也不是佛给你见,是念念自见。

84、16前念不生即心,后念不灭即佛。成一切相即心,离一切相即佛。 

85、受佛教影响的词语也很多,比如,“解脱”一词最早出自《史记》,本意是消减、开脱。后来随着佛教的传入,被注入了新的含义,即摆脱苦恼,得到自在。

86、《虚云赞》:  滚滚红尘一盏灯,茫茫人海一禅僧;  千载难逢一泰斗,万事随缘一本经;  四朝五帝一程路,九磨十难一柱擎;  百年虚云一台戏,一声钟鼓一片情。《辞世诗》:  作词:虚云   少小离尘别故乡,天涯云水路茫茫。  百年岁月垂垂老,几度沧桑得得忘。  但教群迷登觉岸,敢辞微命入炉汤。  众生无尽愿无尽,水月光中又一场!

87、读这本书,就可以知道明朝第一臣王阳明学问的梗概,著名的知行合一就来自这里。阳明龙场一悟后脱胎换骨,成为千古佳话。《传习录》这本书是阳明心学的主体,提出了满大街都是圣人、人人都有良知等观点。

88、译文:人出世为生,入地为死。属于长寿的,占十分之三;属于短命的,占四分之三;本来可以活得长些,却过早地走向死亡的,也有十分之三。为什么呢?因为奉养的太过度了。

89、何以故?凡诸此外在着相,与修炼没有一点关系,纯粹风马牛不相及。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若能放下外缘,直彻本源,则上述诸子皆不失为修行好苗子。

90、《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为清朝康熙年间山西绛州秀才李毓秀所作。全书以《论语?学而》开篇,具体列举出了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学应有的礼仪与规范,特别讲求家庭教育与生活教育,是古代家长教育孩子的最佳读物。

91、但是,中国人从来都分得清主从、本末。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直到现在,中国仍以“三省”来评价一个人。

92、书中阐述长生之道时,用了三教九流,诸子百家的理论和概念。用了大量术语、隐语来说明长生不老的大道。

93、众生本具的如来本性,不停住于任何时间和空间而存在,离一切分别妄念,即是如来清净本性。

94、译文:不自我表现,所以高明;不自以为是,所以出色;不自我夸耀,所以能建立功勋;不骄傲自满,所以能够长久。

95、妙尘导师:其父是泉州知府,知其有出家的念头,故而同时为其娶两房妻子,陪伴左右,但终究没有挽留住其向佛之心,结婚后与妻子约法三章,只做名分上的夫妻,不得同床等,就这样做了两年名分上的夫妻,还是在一日夜晚离家出走,入寺出家,但出家的路途并不顺利,首先是寺院拒绝接收,因为佛门不是避难所,也不是游乐场,后来虚云在寺院外长跪数日,下雨刮风都没有动摇他出家寻求真理的信念,最终寺院老和尚觉得考验时间差不多了打开寺门,准许进入,并为其举行了剃度仪式,先是经历出家人的基础,因在家里是少爷,没有干过活,出家后不仅要早起晚睡,且是过午不食,还要每天干很多苦力活。很快传来消息他的父亲派官兵准备进寺院将他强行带回,这时他的师父问他是进是退,他很坚决的回答,不会退心,继续前进,然后由他的师父告诉他寺院后山有一个从没有人能够找到的一个岩洞,他自己也要决心尝试古人的苦行,就这样在没有人烟且潮湿的山洞里历经了6年苦行。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你的名字经典台词罗马音(精选21句)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