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经的经典语录(精选66句)

2023-05-05 09:15:51

佛经的经典语录

1、但为知一切众生死此生彼故,而行精进;但为知一切众生烦恼故,而行精进;但为知一切众生心乐故,而行精进;但为知一切众生境界故,而行精进;但为知一切众生诸根胜劣故,而行精进。--《大方广佛华严经》

2、佛语有云:以物物物,则物可物;以物物非物,则物非物。物不得名之功,名不得物之实,名物不实,是以物无物也。

3、1如人设美膳,自饿而不食,于法不修行,多闻亦如是。--《大方广佛华严经》

4、不与万法为侣是什么人,回光自照看,待汝一口吸尽西江水,即向汝道。

5、  说一句谎话,要编造十句谎话来弥补,何苦呢?

6、道高不如人心高,我们若贪心了,可就没止境了,山上吕祖登仙前挂剑于南宫月角头,那把剑最厉害处知道是什么吗?"

7、彼岸花,开一千年,落一千年,花叶永不相见。情不为因果,缘注定生死《佛经》(佛经的经典语录)。

8、若能自识本心,念念磨练;莫住者,即自见佛性也。

9、当年地藏王菩萨原可以成佛,但他见地狱里有无数受苦的魂灵,

10、2所谓得心平等、行平等,即一切法普皆平等,是名法性三昧。--《大乘理趣六波罗密多经》(佛经的经典语录)。

11、嫉妒别人,仇视异己,就等于把生命交给别人。

12、3是法住法位,世间相常住。--《妙法莲花经》

13、与其说你赚钱,不如说你被钱所赚,因为钱赚走了你的青春、时间、体力和生命。

14、知道尊重别人是一种境界;愿意宽容别人是一种胸怀;能够理解别人是一种涵养;乐于帮助别人是一种快乐;善于反向学习是一种智慧;欺骗自己的人增长了自己的见识;打败自己的人强化了自己的能力;批评自己的人增长了自己的知识;孤立自己的人教导了自己的独立;伤害自己的人磨练了自己的心志。

15、3佛告山海慧菩萨,汝今应当起立合掌,正身向西,正念观阿弥陀佛国,愿见阿弥陀佛。……尔时阿弥陀佛现大神通,放大光明,照山海慧菩萨身。尔时山海慧菩萨等,即见阿弥陀佛国所有庄严妙好之事。--《十往生经》

16、1在家菩萨应受善戒。彼应不杀,放舍刀杖,不杀一切诸众生等,不恼一切,常行慈心。彼应不盗,自财知足,于他财物不生希望,乃至草叶,不与不取。离彼邪淫,夫妻自足,不希他人。应离忘语,如说如作,不诳于他,先思而行。随所见闻,如实而说,宁舍身命,终不妄语。彼应离酒,不醉不乱,不自轻躁,亦不嘲哗。(郁伽长者会)--《大宝积经》

17、若人知心行,普造诸世间。是人则见佛,了佛真实性。

18、你要是还不服气的话,我们有请南宋爱国诗人陆游。

19、是因为他既不懂多少古文,也不知道方言中有诸多古音的存在!

20、1须菩提: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须菩提: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何以故?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妙行无住分第四)--《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21、失去了鸭子,你会急忙找回来,失去了良心,却不见有人著急。

22、什么是善恶?一切为自己就是恶,处处为别人就是善。

23、  八你硬要把单纯的事情看得很严重,那样子你会很痛苦。

24、13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4

25、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金刚经

26、3阿难:……汝勖修行,欲得菩提,要除三惑。不尽三惑,纵得神通,皆是世间有为功用,习气不灭,落于魔道,虽欲除妄,倍加虚伪。--《大佛顶首楞严经》

27、  福报不够的人,就会常常听到是非;福报够的人,从来就没听到过是非。

28、1我以执身,身得自在,次第执心,心得通达。然后身心,一切通利,斯为第一。(卷五优波离身识)--《大佛顶首楞严经》

29、3人在爱欲之中,独生独死,独去独来,苦乐自当,无有代者。--《大乘无量寿经》

30、※但无生死烦恼等心,即不用菩提等法,故佛言:佛说一切法,度我一切心,我无一切心,何用一切法!※若欲无境,当空其心;心空境空,自性现前。※假借四大以为身,心本无生因境有;前境若无心亦无,罪福如幻起亦灭。

31、  九白白的过一天,无所事事,就像犯了窃盗罪一样。

32、1菩萨摩诃萨,入一切法平等性故,不于众生而起一念非亲友想。设有众生,于菩萨所,起怨害心,菩萨亦以慈眼视之,终无恚怒。普为众生作善知识,演说正法,令其修习。--《大方广佛华严经》

33、16放不下别人是没有慈悲;放不下自己是没有智慧

34、21存平常心,行方便事,则天下无事。怀慈悲心,做慈悲事,则心中太平。

35、若不修内行,唯只外求,希望获福,无有是处。

36、※众生妄分别,有佛有世界;若了真法性,无佛无世界。※语默动静,一切声色尽是佛事,何处觅佛!不可更头上安头,嘴上加嘴,莫生异见,总不出汝心。

37、  九仇恨永远不能化解仇恨,只有慈悲才能化解仇恨,这是永恒的至理。

38、觉悟世间无常。国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阴无我。生灭变异。虚伪无主。心是恶源。形为罪薮。如是观察。渐离生死。----

39、我的身体里住过我一生至今每个冬天的雪,住过大海,住过这个世间所有流浪的爱人。

40、3是故大圣化人,以病苦为良药,以患难为解脱,以障碍为逍遥,以群魔为法侣,以事难为安乐,以弊交为资粮,以逆人为园林,以施德为弃屣,以疏利为富贵,以受抑为行门。--《念佛直指》

41、诸供养中法供养最。所谓如说修行供养,利益众生供养,摄受众生供养,代众生苦供养,勤修善根供养,不舍菩萨业供养,不离菩提心供养。善男子,如前供养无量功德,比法供养一念功德,百分不及千分不及百千俱胝、那由他分,迦罗分,算分,数分,喻分优波尼沙陀分,亦不及一。何以故,以诸如来尊重法故。以如说行,出生诸佛故。若诸菩萨行法供养,则得成就供养如来。如是修行,是真供养故。--《大方广佛华严经》

42、  当你对自己诚实的时候,世界上没有人能够欺骗得了你。

43、起大悲:因于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觉。

44、多欲为苦,生死疲劳,从贪欲起,少欲无为,身心自在。--《佛说八大人觉经》

45、整顿衣巾拂净床,一瓶秋水一炉香。不论烦恼先须去,直到菩提亦拟忘。

46、所谓的放下,就是去除你的分别心是非心得失心执着心。

47、如实知一切法,故名为佛。——源自:《摩诃般若经》

48、不过是满眼空花,一片虚幻。佛曰: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佛曰:以物物物,则物可物;以物物非物,则物非物。

49、1云何修行忍门?所谓应忍他人之恼,心不怀报。亦当忍于利、衰、毁、誉、称、讥、苦、乐等法故。--《大乘起信论》

50、莫轻小善,以为无福,水滴虽微,渐盈大器,小善不积,无以成圣。莫轻小恶,以为无罪,小恶所积,足以灭身。释迦牟尼佛《法句经》

51、恰恰用心时,恰恰无心用,无心恰恰用,常用恰恰无。

52、若欲无境,当忘其心,心忘即境空,境空即心灭。

53、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54、  若诸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淫,则不随其生死相续。汝修三昧,本出尘劳。淫心不除,尘不可出。——《楞严经》

55、皱者为变,不皱非变;变者受灭,彼不变者,原无生灭,云何于中受汝生死?--《楞严经》

56、  多一分心力去注意别人,就少一分心力反省自己,你懂吗?

57、  多用心去倾听别人怎么说,不要急着表达你自己的看法。

58、3自利利人,益而不费,敬乐闻法,当念佛教。--《法句经》

59、人生难免会遇到风雨和坎坷,对于生活中的诸多不顺,不要心怀不满、怨气冲天,也不必耿耿于怀、一蹶不振。是福是祸,都得面对;是好是坏,都会过去。与其背着包袱弯腰受罪,不如放下包袱享受生活;与其徒劳地抱怨命运不公,还不如淡定从容地笑对人生。学会放下,人生的路才会越走越宽。

60、老子的才思学养,洋洋洒洒五千言《道德经》,深邃的哲思,透彻的说理,一字蕴千言,玄机难明,内藏修仙之术,外现治国安帮之理,大有天机洞察,小有教化齐家。

61、3复有众生,虽种善根,作大福田,取相分别,情执深重,求出轮回,终不能得。若以无相智慧,植众德本,身心清净,远离分别,求生净刹,趣佛菩提,当生佛刹,永得解脱。--《大乘无量寿经》

62、2若人欲生他方现在净国者,应当随彼世界佛之名字,专意诵念,一心不乱,如上观察者(观察法身,厌离妄执。)决定得生彼佛净国,善根增长,速获不退。--《占察善恶业报经》

63、虚云老和尚 ▏弘一法师 ▏宣化上人 ▏南怀瑾 ▏梦参老和尚 ▏索达吉堪布 ▏星云大师 ▏学诚法师 ▏

64、1修行以念佛为稳当,疾病以减食为药汤。--百丈怀海禅师

65、2若菩萨通达无我法者,如来说名真是菩萨。--《金刚般若波罗密经》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俞敏洪霸气的经典语录(精选28句)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