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希金是哪国人(精选26句)

2024-02-16 02:35:36

普希金是哪国人

1、人们惊叹于他的创造力,但确也再没有谁突破过这个神奇的记录。可以说,普希金如今也是最值得疫情期间隔离在家的我们崇拜的偶像之一。

2、踱步在莫斯科,就不能不想起彼得堡。倘若Shchukin和Morozov的私人收藏并未被分割两地而是合为一个博物馆,估计会是法国之外学习法国印象派和后印象派最重要的地方。无数人必须要来到俄罗斯学习法国艺术。但如果真的没有被充公,也很难说两位收藏家是否会主动开放自己的展品。我也只是由他们的收藏质量生出一些无所谓的遐想。记得不久前看一则拍卖界旧文,说某个中国富豪以惊人的价格拿下一幅国外名艺术家的名作。事后有人采访他,说为什么如此下血本。他自豪地表示:“要让外国人来中国看他们的艺术。”我十分建议这位前辈来莫斯科和圣彼得堡两个画廊转转,看看这两位被充公的艺术家的成就,也许会意识到要实现自己的豪言壮语,还需要付出许多努力。画廊的质量确实很高,硬件也很好,纪念品也不错,但是如果不是没有特别的兴趣,而游览时间又十分紧张,一个来莫斯科的游客,可以考虑飞几千公里到俄罗斯看法国艺术。

3、普希金创作的另一个重要特点是“明亮的忧伤”,这个词组本身就反映了一种中和之美。忧伤是俄罗斯民族生活的底色;明亮是诗人赋予生活的亮色,这层亮色在很大程度上中和了生活的忧郁。比如在《我曾经爱过您》这首诗里,前面讲述爱的无望和痛苦,后面却表现出一种真爱的坦荡:“我爱您是那样真挚和温柔,希望别人爱您也能像我一样”。《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致凯恩》也都是如此,原本忧郁的过往,到最后都有一个光明乐观的结局。此外,《叶甫盖尼·奥涅金》中塔季扬娜的形象也是一个和谐理想的化身。普希金的艺术世界是光明和谐的,他为俄罗斯文学奠定了一个完美的开局。

4、“皇帝的威严震慑了群众,现场有数百人下跪请求当局的赦免......”许多史学家认为,这段对镇压活动的描述很可能是帝国的宣传口为美化皇室形象而编造出来的。

5、“当现实被黑暗堵塞,死亡往往被误认为是光明之所在。"(冯骥才语)

6、“只要给够钱,我们可以在十分钟内给你凑齐苏维埃最高主席团的所有成员!给我二十分钟,我能给你凑齐整个政治局!”赫鲁晓夫自豪地说。

7、高莽拿着一张珍贵的明信片说,“我真的没有想到,因为是普希金的故居印制的,意义就不一样了。”高莽有些激动,很费力地拿出明信片放在桌子上,这是这几天最让高莽开心的事了。

8、同年,他被迫离开俄国首都彼得堡,流放到南部的克里米亚地区。听上去有些落魄,不过对于普希金这样的天才来说,这无异于一次积累素材与体验生活的绝佳时机。

9、普希金这个名字对我们中国人来说并不陌生,义务教育课本里就已收录普希金的诗歌《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等。而对俄罗斯人来说,普希金就是他们心中的白月光,犹如初恋般的存在,无可替代,对知识分子来说尤其如此。他们从小就读普希金的诗歌,听妈妈讲普希金的童话,长大一点开始读普希金的小说,20世纪女诗人茨维塔耶娃就曾写下《我的普希金》一文,以此纪念普希金对她影响的点点滴滴。

10、确实俄乌都说要在战场上见分晓,他们仿佛是普希金和丹特士吗?而拜登才是高高在上的沙皇尼古拉,他等着普希金倒下,觊觎他的妻子冈查洛娃不是更容易了吗?

11、高莽,1926年出生,一生从事翻译、编辑、俄苏文学研究工作。高莽今年91岁了,在哈尔滨出生的他上的是俄国教会学校,从小就会用俄文背诵普希金的诗歌。

12、“我小时候就喜欢俄语诗歌的韵律,它的韵律感特别强烈,我最早翻译的是屠格涅夫,后来才翻译的普希金,但其实我内心最喜爱的诗人还不是普希金,是莱蒙托夫。”高莽谦虚地说,“我年轻的时候翻译得不成样子,后来翻得慢慢好一些了。《普希金诗选》里面选的就是我成年以后翻译的。”

13、由此,我想起另一个圣彼得堡人——死于决斗⚔️的普希金。

14、高莽家中书柜上的普希金雕塑,是照着真人的脸模下来的

15、金黄的枯叶、忧郁而疲惫的时节有着另一种美,它不同于首都的繁华,也不同于高加索的壮丽。满眼宁静的凄美之景,与普希金心中失落的爱情,相互碰撞,相互激发。当他把手伸向纸笔时,传世杰作便在悄然到来。

16、有时这些临时展对于破除普通观众心中对于苏联艺术的刻板印象还是挺有好处的。尤其是我接触的许多中国游客,有一种特殊的苏联情节。他们希望来俄罗斯追寻“自己想象中的苏联”,到处找列宁徽章、雷锋帽和斧头镰刀。这自然无可厚非,就和许多外国人来中国看到了毛主席头像就激动不已一样。但苏联思潮的丰富性却远不止于刻板的符号。至少我在俄罗斯的这几个月,看到过经常不错的展出,破除酸腐的旧印象。

17、1830年,普希金因感情受挫、亲人离世来到波尔金诺,但恰好赶上疫情,为此他不得不滞留在此三个月,而这三个月,却成为他个人生涯中最高产的、文学成就最高的创作巅峰期。

18、  1837年2月8日,为了捍卫其贵族的尊严,普希金与法国军官进行了人生中最后一次决斗而遭到枪击。由此,俄国文坛耀眼的“太阳”带着对中国的憧憬和遗憾永远地沉落了。

19、普京曾在公开场合不止一次地说:”给我20年,还你一个奇迹般的俄罗斯。”他是俄罗斯民众口中的”上帝派来拯救俄罗斯的伟大使者“。20多年过去了,无论如何评判,俄罗斯都不能算出现了奇迹,俄乌战争(21日普京宣布俄罗斯进行部分战争动员,冲突已经正式升级为战争)给俄罗斯本国带来的损失不会比乌克兰小,普京的大帝之梦还能实现吗?

20、诗人一家生活拮据,经济状况始终堪忧。曾经身姿曼妙、倾国倾城的普希金妻子,彼得堡第一美人娜塔莉亚•冈察洛娃变成了终日里沮丧抱怨、举止粗鲁、歇斯底里的中年妇女。她曾经的美貌不见了,有的只是怒斥丈夫、打骂孩子和仆人的丑恶嘴脸;孩子们资质平庸,未能继承父亲天才的文学素养;而普希金呢,哪怕写下了一首首振奋人心的诗歌,但在24小时的专人监督之下,只能付之一炬,不能传遍俄罗斯大地。他的小说内容真实,情感丰富但无聊乏味,没有人对他的小说感兴趣了。他眼中同时期的诗人莱蒙托夫还算有理想,但却死于一场愚蠢的决斗中。年轻的丘特切夫还不错,但诗歌始终平平淡淡……还有人在写诗吗?没有人了。《射击》、《暴风雪》、《棺材匠》……现在谁还在讨论?没有人了。年轻人甚至高呼:靴子比普希金更重要!

21、疫情阻隔了普希金与外界的联系,也得以让他更加深入地“静修”过去十几年的游历人生。所有关于这片土地与人民的一切,都被诗意地挥洒在《叶甫盖尼·奥涅金》之中,比起青春期的创作,它更加立体和恢弘,也正是如此,它才被后世尊为“俄国生活的百科全书”。

22、封面的中文介绍下面有一行俄文,高莽指着说,“这里少了一个单词,我之前怎么没发现。”说着,高莽又慢慢地站起身,说,“你等一下,我要改正过来,我去拿笔。”说完又进里屋翻东西去了。

23、一位名为Pirosmani的格鲁吉亚草根画家,十分有风格

24、普希金诗歌在,光焰万丈长。今年是诗人诞辰220周年,离开我们也有182年,但他的诗歌却在世间广为传唱,一如他自己的预言:“不,我不会完全的死去,我的灵魂在我的诗歌中,将会比我的骨灰活得更久,而且绝不腐朽……我的声名将会传遍整个俄罗斯大地,现存的一切民族都会诉说我的名字,无论是高傲的斯拉夫人的子孙,芬兰人,还是现今野蛮的通古斯人,和草原的朋友卡尔梅克人。”不过骄傲的诗人没有想到,他的英名在俄罗斯大地之外依然如雷贯耳,在他心心念念却未能成行的中国甚至成立了普希金学会,对他的研究至今方兴未艾,而且常说常新。

25、如何解释这种现象呢?文学中的“大神”和现实中的“小人”如何能够和谐地统一在普希金身上?20世纪俄罗斯著名作家多甫拉托夫在一次演讲中评价了普希金对俄罗斯文学的意义。他说,以果戈里、屠格涅夫、托尔斯泰和陀思妥耶夫斯基为代表的俄罗斯文学被赋予了太多的社会政治和道德教谕意义,它变成了生活的教科书,这样的文学在西方人看来,根本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文学。而普希金的文学,才是脱离了社会道德教谕、真正具有美学价值的文学。多甫拉托夫举了一个例子,说明普希金有着怎样的艺术观。有一次维亚赛姆斯基公爵对普希金说,“作家的使命在于用自己的诗歌唤起人们对美德的热爱和对丑行的憎恨”。普希金回答说:“完全不是这样,诗歌高于道德,或者说它们是两码事。”这里面蕴含着非常伟大的真理:评判诗歌和道德哪个更高是很困难的,就像要去评判大象和鲸鱼谁更强。困难在于,它们是完全不同的东西。那么指责普希金不道德也是非常愚蠢的,就像你不能指责鹞鹰和狼不道德,不能指责风暴和洪水不道德。普希金作为自然人的意义在于他完全是顺应自己的生理属性来进行创作,他对生活和情感的敏锐感受力全来自于此。他的意识就是一个艺术创作的器官,正如高尔基对叶赛宁的评价,是一架为诗意表达自然而造出的管风琴。他所触及的东西,都变成了文学作品,包括他的私生活、他的放浪肆意以及悲剧性的死亡。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正是他自然人的部分赋予了他的创作以真正的生命力,如果没有那些不堪的生活经历,就不可能有直击灵魂的传世文章。很难想象,如果没有丰富的爱情经历,普希金会写出《致凯恩》《我曾经爱过您》这样的千古绝唱。所以,天上神和自然人是普希金的一体两面,它们共同构成了普希金的伟大。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廉洁手抄报漂亮一等奖(精选33句)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