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诗词7言诗(精选70句)
爱国诗词7言诗
1、在这个值得铭记的日子里,让我们重读这些爱国诗词,感受和平的来之不易!不忘国耻,奋发图强!
2、呜呼!楚虽三户能亡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陆游《金错刀行》
3、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屈原《国殇》
4、末尾两句诗画面感很强,请你描述一下在阅读时脑海中出现了怎样的画面。(回答此题,不仅要明确这两句诗的内容,还要结合全诗,揣摩这两句诗所表达的情感。)
5、周达 潜斋 南风 杨敏 樵风 田茂 李兵 梁风 刘军 周晶(爱国诗词7言诗)。
6、 为什么叫七言呢?因为我们是四年级七班,其次,“言”有“话语”、“语言”之意,寄托着对诗歌的美好希望。二年级班刊成立时也称为“七言”。那为什么要创建七言诗社呢?又有何意义呢?因为我们第一次以整单元的形式来学习现代诗,为了能够深度的学习现代诗,就成立了七言诗社,来辅助大家学习现代诗。
7、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三国魏曹植《白马篇》
8、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杜甫《蜀相》
9、本诗从声音和色彩两方面渲染战场的悲壮气氛和战争的残酷的句子是:(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10、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臣残阳。李纲《病牛》
11、平生端有活国计,百不一试薶九京。黄庭坚《送范德孺知庆州》
12、他乡生白发,旧国见青山。司空曙《贼平后送人北归》
13、塞上长城空自话,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14、 勾勒出一个英武豪迈、气概非凡的英雄形象,抒发了作者渴望立功报国的豪情壮志。
15、(1)欣然起行 (高兴的样子/愉快的样子/喜悦的样子)
16、根据内容,本诗可以分为两部分,前四句写(春城颓败景象),后四句写(思念亲人境况)。
17、鹦鹉殊姿致,鸾皇得比肩。胡皓《同蔡孚起居咏鹦鹉》
18、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屈原《国殇》
19、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宋陆游《书愤》
20、译文:经过千锤万凿从深山里开采出来的石头,它把熊熊烈火的焚烧当作很平常的一件事。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只要把高尚的节操留在人世间。
21、天空黑暗,大风卷着江湖上的雨,四周的山上哗哗大雨像巨浪翻滚之声。溪柴烧的小火和裹在身上的毛毡都很暖和,我和猫儿都不愿出门。穷居孤村,躺卧不起,不为自己的处境而感到哀伤,心中还想着替国家戍守边疆。
22、范义坤 布凤华 金嗣水 李云桦 杨世龙 王继权 牛应萍
23、经年尘土满征衣,特特寻芳上翠微。好水好山看不足,马蹄催趁月明归。
24、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25、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宋代:于谦《石灰吟》
26、认真阅读这首词,概括作者给我们描绘了一个怎样的形象。“可怜白发生”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27、秋草六朝寒,花雨空坛。朱彝尊《卖花声雨花台》
28、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麦孟华《论中国之存亡决定于今日》
29、本诗作者是(唐)朝诗人(白居易),字(乐天)
30、天与三台座,人当万里城。张九龄《奉和圣制送尚书燕国公赴朔方》
31、 诗的末两句引用典故,表现了将士们誓死报销国家的决心。(用典可以使诗词意蕴丰富、简洁含蓄,言近而旨远,从而提高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32、梦到凤凰台上,山围故国周遭。完颜璹《朝中措襄阳古道灞陵桥》
33、方伟 林峰 高昌 段维 丁欣 江岚 金水 星汉 苏俊 无名
34、人生自古以来有谁能够长生不死呢?我只要留一片爱国的丹心映照史册。
35、州桥南北是天街,父老年年等驾回。忍泪失声问使者:几时真有六军来范成大《州桥》
36、译文:功名在万里之外,心声在一杯之中。虏障在燕支之北,长安在太白之东。
37、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南宋:陆游《示儿》
38、东南西北效皇极,日月星辰奏凯歌。洪秀全《吟剑》
39、男子汉大丈夫为什么不带上锋利的吴钩,去收复那黄河南北割据的关山五十州?请你且登上那画有开国功臣的凌烟阁去看,又有哪一个书生能被册封为食邑万户的列侯?
40、闲梦远,南国正清秋:千里江山寒色远,芦花深处泊孤舟,笛在月明楼。李煜《望江南闲梦远》
41、梅花像雪,柳细如丝。试着听不要说话来慰解相思。到了松江那样一个绰有诗情画意的地方,当你在小船上吃着鲜美的鲈鱼饭时,别忘了作几首诗寄回来啊。
42、天意眷我中兴,吾皇神武,踵曾孙周发。黄中辅《念奴娇炎精中否》
43、本诗颈联巧借“(惶恐)”“(零丁)”两词的谐音,表现了诗人(惊惶恐惧、孤苦无依)的处境。
44、首句中的“墨云”一语双关,请解析它的双重含义。
45、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清秋瑾《对酒》
46、手持三尺定山河,四海为家共饮和。洪秀全《吟剑诗》
47、⑴角声满天秋色里(号角) ⑵半卷红旗临易水(抵达)
48、长剑倚天谁问,夷甫诸人堪笑,西北有神州。辛弃疾《水调歌头送杨民瞻》
49、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50、A.“酒酣胸胆尚开张”一句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51、揭示了历代王朝无论兴亡,最终受苦遭难的都是劳苦百姓的社会现实。表现了作者对人民疾苦的深切同情,对不顾人民死活的统治者的强烈愤慨。
52、三万里河东人海,五千仍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53、 这两句诗表达了文天祥舍生取义、以死明志的决心,表现出了他高贵的民族气节。
54、从《记承天寺夜游》《江城子·密州出猎》中,你读出一个怎样的苏轼?请结合诗文内容回答。
55、这首诗生动描述了边地的荒凉、戍边战士们的英雄气概与乡情婉转。
56、闻风六郡伏,计日五戎平。张九龄《奉和圣制送尚书燕国公赴朔方》
57、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唐代:王昌龄《出塞》
58、楚虽三户能抗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宋陆游《金错刀行》
59、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60、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61、(郑成功)明清之际民族英雄。汉族。本名森,又名福松,字明俨,号大木,福建省南安市石井镇人。明天启四年农历7月14日(公元1624年8月27日)诞生于日本长崎县平户千里滨。其父郑芝龙,其母名田川氏。祖籍河南省固始县汪棚乡邓大庙村。弘光时监生,隆武帝赐姓朱、并封忠孝伯,这也就是他俗称“国姓爷”的由来。清兵入闽,其父郑芝龙迎降,他哭谏不听,起兵抗清。后与张煌言联师北伐,震动东南。康熙元年(1662年)率将士数万人,自厦门出发,于台湾禾寮港登陆,击败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郑成功在1662年末得病逝世,在世38年。
62、寥寥28字,篇幅虽短,分量却重若千钧,它无愧陆游创作的一生、爱国的一生。
63、写到了轻烟、寒水、淡月、细沙四中景物,渲染出迷蒙清冷的氛围。
64、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许浑《咸阳城东楼》
65、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66、诵读本词,体会“沙场秋点兵”一句中的“秋”字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67、试看天堑投鞭渡,不信中原不姓朱。郑成功《出师讨满夷自瓜州至金陵》
68、简要分析“零丁洋里叹零丁”中的“叹”字的表达效果。
69、一个人只有把自己的事业和祖国的事业联系起来才能有所进步,才能有所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