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关于孔子的名言(精选55句)
一句关于孔子的名言
1、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君子的心胸坦荡开朗,小人的心胸则狭隘忧愁。(一句关于孔子的名言)。
2、翻译:品德高尚的人不会孤独,一定有志同道合的人和他做伴。
3、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谓之学矣。
4、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5、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6、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
7、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孔子?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8、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论语》--聪明好学,不以向地位低下的人请教为耻,所以称他为文。
9、翻译:聪敏好学,又能虚心地向地位低于自己的人请教,而不以为耻。
10、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
11、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一句关于孔子的名言)。
12、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论语》——要依靠道德治理国家。这样就象北极星一样,虽然固定在一个地方不动,但群星却甘愿环绕在它周围。
1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4、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15、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16、有教无类。《论语》——对人进行教育,不管他是哪一类。
17、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18、他接受命运,却不甘于屈服;他理解世俗,却不同流合污,他就这样坦然的`把当下做到最好,一层层攀爬他面前的阶梯,每一次进步,他都变成了一个更好的人,一个新人。
19、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论语》——聪明的人喜欢水,因为他性情活跃象水一样流动不息,仁慈的人喜欢山,因为他心地淳厚象山一样厚重。聪明的人好动,仁慈的人好静,聪明的人乐观,仁慈的人长寿。
20、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仕则优则学,学而优则仕。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21、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孔子释义:君子做事以道义为基础,依礼仪来实行,用谦逊的语言来表达,,用诚实的态度来完成。这样真是个君子啊!
22、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
23、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孔子
24、以上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25、他悲伤地感叹着“吾道衰矣”,又义无反顾的把火种交给工匠和农夫,他揭开了知识高墙的第一块砖,转身时,听见高墙内旧秩序的瓦解,这是他对自己的背叛。
26、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该诗句出自司马迁的《史记·孔子世家》,用来赞美孔子。意思是孔子的高尚品德如巍巍高山让人仰慕,光明言行似通天大道使人遵循。
27、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28、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孔子
29、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论语》——有人说:“如果用恩德来回报别人对自己的怨仇,行不行呢?”孔子说:“这样的话,你将用什么来报答别人对你的恩德呢?不如以公正对待怨仇,以恩德报答恩德。”
30、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释义)孔子说:“见到贤人,就想向他看齐;见到不贤的人,就应该在内心自我反省有没有他那样的毛病。”
31、子谓于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32、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d。——孔子释义:君子庄重又谨慎,而不与别人争执,虽然合群而不结d营私。
3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承认不知道,这才是求知的正确态度。
34、引申为:人与人之间要讲究平等,没有贵、富、贫、贱之分。养生篇“食不言,寝不语”选自于:《论语.乡d》解读:吃东西和睡眠的时候都不要讲话。
35、1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下信乎?传不习乎?
36、“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乐乎?”
37、“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38、10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矣。
39、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论语》——在私利面前能够想到道义,遇到危难能够挺身而出,虽然长期生活在贫困之中,也没有忘记平生的诺言,这样就可以说是一个十全十美的人了。
40、孔子说:“知道学习的人比不上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比不上以学习为快乐的人。”
41、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42、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43、孔子语录:君子之道,暗然而日章;小人之道,的然而日亡。君子之道,淡而不厌,简而文,温而理,知远之近,知风之自,知微之显,可与入德矣。——摘孔子《中庸》
44、仕则优则学,学而优则仕。《论语》--做好了官,有余力就要学习,学习好了,有余力就去做官。
45、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庸》——人的喜怒哀乐的感情没有表现出来,叫做中;表现出来合乎法度,叫做和。达到中和,天地就各居自己的位置,万物也就生长了。
46、《关睢》,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论语》——《关睢》这首诗,快乐而不过分,哀婉而不伤恸。
47、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论语》——生下来就知道的人是上等,经过学习才知道的人是次一等,遇到困惑才学习的人是又次一等,有了困惑而不学习的,这是最下等的人。
48、君于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
49、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论语》——不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担心的是自己不能了解别人。
50、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为政》(释义)孔子说:“一个人不讲信誉,不知道他怎么可以立身处世。这就好比大车、小车缺乏了关键部件套不住牲口一样,那怎么能驾车走路呢?”
51、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大学》——财富可以修饰房屋,道德可以修饰身心,心胸宽广可以使身心舒坦,所以君子一定要做到意念诚实。
52、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提手与之言,能无说乎?绎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53、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己,不亦远乎?
54、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