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经典书籍(精选62句)

2023-05-02 10:28:16

佛学经典书籍

1、《佛教常识问答》是由赵朴初编写一本佛教知识手册。全书共分四章,251个问题,以问答的形式阐述佛教基本知识,本书系统,完整,透彻,合法。是一般人了解佛教的历史源流、基本教义的通识书。

2、感谢译者和神圣的导师Wangyal格西,来到这一世代以来内外充斥着征服、奴役和持续暴力的蛮荒之地,给我们带来不朽的觉悟之光(引自英译“Foreword”)。 

3、汉译四部《阿含经》——《杂阿含经》、《中阿含经》、《长阿含经》与《增一阿含经》,是由佛陀的圣弟子于佛陀般涅槃的当年夏安居时结集出来的,忠实地汇集了佛陀自成佛以来至般涅槃前所宣讲的教法,由此说明了《阿含经》的原始性、根本性与权威性。在汉传佛教的三藏典籍中,《阿含经》就代表着原始佛教,也是印度部派佛教时期所公认的“根本佛法”。(佛学经典书籍)。

4、 在禅修开始的前六个月,只要试着培养自己的定力,创造内在的平静和安祥喜悦,你就会摆脱焦虑不安,享受彻底的休息,让心安静下来。你会感到焕然一新,对事物将会有更广阔、更清醒明白的认识,你内心的爱也会更深、更强。 

5、《荣格与藏传佛教》。这本书是我们出版社的,举贤不避亲嘛。因为之前毫无佛学知识基础,很多次想读,很多次都没有翻开,所以说有时候遇到一本书真是靠缘分呢。很多人知道荣格对藏传佛教非常关注,据说他晚年的案头书就是《西藏度亡经》,并将读书后的体会嘱秘书帮忙记录下来。这本《荣格与藏传佛教》就是把藏传佛教和荣格心理学的本质进行比较,讨论了二者的相同和相异之处,作者所做的也是桥接东方和西方的哲学、灵性的工作。书中首先通过对藏传佛教的简要概述解读了佛教的本质、介绍荣格心理学中的经典术语,然后对比荣格心理学和藏传佛教的方法,进而通过解释原型象征,揭示了东西方哲学灵性传统的关联、相同点和异同点。自这本书后都是别人推荐但是我没看过的书了。

6、被我们解读过的某人的思想还是某人的思想吗?不一定。如果我们解读正确,我们评论的果然是某人的思想;如果我们的解读不正确,我们评价的就是被我们扭曲过的某人的思想,已经不是某人的思想了。所以,大家尽管可以评价南怀瑾先生的思想,只是需要提醒自己可能戴了有色眼镜而不自知。

7、关于佛学与心理学。我最早接触到的一本书叫《荣格心理学与西藏佛教》。荣格提出了“无意识”等概念,受藏传佛教经典《西藏度亡经》(TheTibetanBookoftheDead)影响甚深。在《荣格心理学与西藏佛教》中我看到作者对佛教的理解很深,当时就觉得很惭愧,我们中国人一度把儒释道都批成了臭狗屎,我们真的知道自己在干嘛吗?这里摘录一段:

8、个人建议对佛学文化的书籍学习,应该从三个方面进行选择书籍。第一个就是佛经的阅读;第二个就是中国本土的佛学书籍的阅读;第三个就是当代的一些大家对佛学的一些研究的书籍经典书籍的阅读。

9、附带的讲一下,学习这些论典时,需要注重学习的一些章节。前行的部分重在把握皈依,四圣谛,业果不虚等让自己的心趋向法。《菩提道次第广论》以毗破舍那章为主,《摄类学》以心类学与因类学为主,《释量论释-显明解脱道》以第二品为主,让自己对佛法当中的基础教法,通过理路进行安立,不只是单纯的信,生起不会退转的智信。《现观总义-龙王游戏海》以第一品和第四品为主,《中观总义》以第六品为主。《俱舍论》以第一品与第四品为主。

10、比尔·波特的《空谷幽兰》。要透过不同的视角来观察同一件事物才能发现其本真。这本书是由美国著名汉学家,佛学学者的比尔·波特所写,是一本对于一本重要佛教经典《心经》的深度解读,态度新奇,观点明确,大家有机会一定要读读英文原版。

11、先读《杂阿含经》四圣谛、八圣道、十二因缘的基本教说;再读作法相分别论说的《中阿含经》;然后读篇幅较长,叙说佛陀破斥外道的《长阿含经》;最后读总结法义,依法数分类结集的《增一阿含经》。

12、本书对太虚大师僧制思想之源流脉络、主旨特点进行了系统梳理、总结、阐发、评析;在较为宏大的时代因缘中,探析了僧制思想之来源,展现了其与当时佛教界、政界的交互影响,提出了这一思想的当代意义与现实价值,为我们全面了解太虚大师的僧制思想,进而从僧制思想入手把握太虚大师的全部思想,开辟了更为畅达、宽广的道路,也为后人在这一领域深耕细作奠定了坚实基础。佛教制度建设,尤其是僧制建设,必将越来越成为佛教自身建设的重点和关键,成为新时代佛教健康传承发展的重要支撑。

13、  经典应放在其他书籍的上面,经书有它的层次,由上而下依次为:原文经典,经典注释,一般佛学名相常识、课诵等佛学书籍,圣者言论集,教育性书籍,一般性书籍。

14、《中国佛教建筑》主要内容包括:中国佛教建筑的发展历史,中国佛教寺院的建筑特色,中国佛教寺院布局,中国佛教建筑的佛殿,中国佛教建筑的佛塔,中国佛教建筑的技术表现,中国佛教建筑的艺术表现,传承创新继往开来。

15、包卓立出过不少书,目前只看到一本中译本:SocratesandtheEnlightenmentPath,《苏格拉底也是大禅师》,由复旦大学研究佛教哲学的王雷泉教授和他的研究生翻译,感觉译得不错,对于从最底层理解并融通东西方文明很有帮助。类似的书还有《僧侣与哲学家》(TheMonkandthePhilosopher),作者是一对法国父子,父亲是哲学教授,儿子在巴黎巴斯特学院拿到生物学博士学位,后来在尼泊尔出家成了藏传佛教的喇嘛,本书是父子对话,就信仰、政治、科学、暴力、死亡、心灵等多个主题作了探讨。

16、近代著作应读者有:虚云的《虚云和尚法汇》、谛闲的《谛闲大师遗集》、印光的《印光法师文钞》、圆瑛的《圆瑛大师法汇》、慈航的《慈航法师全集》、斌宗的《斌宗法师遗集》、默如的《八识规矩颂讲记》、印顺的《妙云集》、竺摩的《金刚经讲话》、演培的《谛观全集》、印海的《净土教起源及开展》、《律宗概论》、慧岳的《天台佛教史》、幻生的《沧海文集》、梁启超的《佛学研究十八篇》、杨仁山的《内学》、李炳南的《佛学问答类编》、戴季陶的《戴季陶先生佛学论集》、方东美的《华严哲学》、吕澂的《佛教研究法》、尢智表的《佛教科学观》。

17、事实上,真正的修行不在山上,不在庙里,既不能脱离社会,也不能脱离现实。要在修行中生活,在生活中修行。

18、《佛教常识问答》。这本书是在7月初杭州灵隐寺结缘来的,看到寺院里有这本书意外惊喜,便取了来,在回京的火车上就看了一半。当时还从灵隐寺拿了一本《向知识分子讲佛教》,尚未来得及看。我在整理自己上半年阅读书单时写过的话,再贴到这里吧。赵朴初曾任中国佛教学会会长,有很多外事交流活动,因而很多时候需要翻译陪同,而佛教有很多术语,翻译若不懂,说不定会闹笑话,便有人请他讲一讲有关佛教的基本知识。这本《佛教常识答问》就是他为翻译人员写的普及读物,涉及面非常全,浅显易懂,准确性高,特别适合对佛教初感兴趣的人读。不过可惜的是这是内部出版物,没有经过出版社专业人员的编校,有一些比较明显的错别字。豆瓣搜了下,原来不少出版社也出过好几个不同的正式出版物版本,有兴趣的可以找来看。

19、我的很多文章当中都会强调系统学习的重要性,身边就会有朋友让我开一份书单,这几日就整理了一份书单,可能偏学院,学起来比较困难,尤其到了中阶篇,但我觉得没有关系,没有经典是容易,经典就代表没有一句是废话,都是思想,而想要获得思想,不认真学个几年是没有办法获得的。如果想要做一个有思想的人,也要敢于面对这样的困难,不能一直看没有挑战,你知我知大家都知道的一般性知识的书籍。另外,不管进入哪一种思想体系,最早接触的书籍和老师很重要,如果最早接触都是一些恶知识,开口奶吃坏了,后面要纠正就很难,所以刚开始的选择很重要,现在市面上各种杂七八乱的东西太多,不知道如何抉择的情况下,选择经典是最好的选择,至少能够保证内容是正确的,经典都是经过了时间和众多有智慧的人的考验。因此,涉及重要思想体系的书,尽量避免看同时代当下活着的人所写的,就算很火的书先过个二三十年再说。选择好之后,就一心一意带着信仰投入进去,这点很重要,要知道,不只是学习,而是闻思,是求道,只有这样才能坚持下去,也才有可能让自己的内在有一些变化。

20、(3)当代佛学研究经典书籍:《南怀瑾选集》

21、《金刚经》是佛教重要经典,全名《金刚般若波罗蜜经》。“金刚”指最为坚硬的金属,喻指勇猛地突破各种关卡,让自己能够顺利地修行证道;“般若”为梵语妙智慧一词的音译;“波罗”意为到达彼岸;“蜜”意为无极。“经”者径也,学佛成佛之路。全名是指按照此经修持能成就金刚不坏之本质,修得悟透佛道精髓智慧,脱离欲界、色界、无色界三界而完成智慧(到达苦海彼岸),也就是所有众生如果想要修行成佛,都要经过《金刚经》的真修实证,开晤而后成就。

22、般若部是大乘思想的根本经典,吾人若能览读六百卷的《大般若经》,必能掌握空的真理,或者至少要读《大品般若经》的注释书《大智度论》,建立大乘教理的正观;《金刚经》更是空义经典之作。

23、济群法师长期从事佛学研究及教学、弘法,现任戒幢佛学研究所所长,闽南佛学院研究生导师。他的这套丛书浅显易懂,阅读这套丛书可以很好的了解佛教的观点。

24、是拥有的太少,还是想要的太多?问题出现在哪里? 

25、《悉达多》。媒体人、书评人韩浩月老师8月份写过一篇《弗洛伊德遇见佛陀》的书评,我读完醍醐灌顶,到底智识不同,高度就是不一样,人家的几百字比我洋洋洒洒几千字的高度高多了(韩老师的书评可复制链接在浏览器打开http://zqb.cyol.com/html/2016-08/14/nw.D110000zgqnb_20160814_2-0htm)!看到他在文章中推荐《悉达多》这本书,说“相当好,必读”,于是当即买来开读。这本书的作者黑塞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者,翻到书后“黑塞生平及创作年表”赫然发现“1921年,创作《悉达多》的过程中经历创作危机;由荣格给他作心理分析”。书很薄,只消一个下午就能读完,但却隽永无比。读完这本书,我在朋友圈发了一段话:第一次读黑塞,因为有《弗洛伊德遇见佛陀》的阅读经验,这本禅意隽永的小书读来十分顺意。但我仍为悉达多一次又一次到苦行中、到欲望中、到极致体验中追寻自性的转变所震动。有点遗憾没有早十五年读到这书,转而想想,即使那时读过,也只能懂些言辞教义,看不到生活本身吧。人非得要经验自身才能获得属于自己的成长。黑塞在写这部《悉达多》时经历创作危机,精神病复发,接受了荣格为他所做的心理分析。保罗•科埃略在精神病院读完此书,几天后出院时对自己说:“我要体味这世界所包含的一切气息,我发誓:我要选择生命。”想来我也是很久没有读小说了,这本书五星推荐,值得放在案头反复翻阅。

26、正念既是方法,也是目的。无论是对于修行者,还是普通人,保持正念都是很重要的。走路的时候走路,吃饭的时候吃饭,睡觉的时候睡觉,全然的觉知自己的状态,并安住在那个状态中,活在当下,享受当下。

27、有人整天打坐,念佛,磕头,读经,修了好多年,可是烦恼、心态与习气依旧存在,没有得到任何改变。这不是真正的修行。问题出现在哪里呢?

28、三月到来之际,首先给大家推荐的一本经典书籍是《正念的奇迹》。书的作者:一行禅师,越南“入世佛教”代表人物,现代著名的禅宗僧侣、诗人及和平主义者。

29、《胜鬘经》、《大乘起信论》是如来藏思想代表经典。

30、评论功能现已开启,欢迎缘主共同分享感悟与心得

31、■佛教讲有漏皆苦,这是什么意思?星云大师通俗地解释道:

32、一般人想要完整地了解佛教的思想体系,要阅读那些佛学书籍?

33、佛教的传播史就是一部跨文化交流史,也是佛教在不同文化体系中实现自身的历史。本书对佛教在不同文明区域的传播进行了多维度的考察,揭示了不同文明区域之社会政治、文化理念、哲学宗教等因素对于佛教传播的影响,呈现了佛教在不同文明区域的传播过程及其与本地文化的多元互动。

34、  必须端身正坐,如对圣容,亲聆圆音,不敢萌一念懈怠,不敢起一念分别,从首至尾,一直阅去,无论若文若义,一概不加理会。凡情妄想,卜度思量,将见亵慢之罪。

35、这是一本禅修的指导手册,告诉我们:禅修有寂静无声的时间和空间,当然最好、最有益,但是这些条件并非不可或缺。禅修的生活无须待在僻静的温室中。禅修的机会处处都有,可说是无所不在。

36、佛教典籍如汗牛充栋,想在短期间内对佛法有概略的认识,可以选择几本佛法概论研读,诸如:印顺的《成佛之道》与《佛法概论》、蒋维乔的《佛学概论》、林传芳的《佛法概论》、张澄基的《佛学今诠》、中国佛教会编的《中国佛教》,皆是一时之选。

37、《四十二章经》是我国最早译出的佛教经典,而且是一部含有较多早期佛教思想的佛经。经中主要阐明人生无常等佛教基本教义和讲述修习佛道应远离诸欲、弃恶修善及注重心证等重要义理,且文字平易简明,可视为修习佛教之入门书。

38、  佛经圆觉经具名《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又作《大方广圆觉经》、《圆觉修多罗了义经》、《圆觉了义经》。收在《大正藏》第十七册。是唐、宋、明以来教(贤首、天台)、禅各宗盛行讲习的经典。全名《大方广佛华严经》,是佛教修学最重要的经典之一。

39、《西藏度亡经》。都说了,是荣格的案头书,其意义自不必多言。

40、《华严经》是了解佛教宇宙观的必读经典;《法华经》会三归一思想融通整体佛教;《维摩经》阐述大乘菩萨道的实践;皆为学佛必读典籍。

41、最后我想说一下正念(mindfulness)。这个词来自于佛教的“八正道”之现在已被西方用来减少压力、治疗抑郁症、失眠等多种疾病并被证明相当有效,而且引发了大量的学术研究。比如卡巴金(JonKabat-Zinn),1971年获得麻省理工学院分子生物学博士学位,1979年,卡巴金博士为马萨诸塞大学医学院开设减压诊所,并设计了“正念减压”课程(Mindfulness-BasedStressReduction,MBSR),协助病人以正念禅修处理压力、疼痛和疾病。他著有“TheCatastropheLiving”、“WhereverYouGo,ThereYouAre”(中译《正念:此刻是一枝花》)、“MindfulnessforBeginners”(中译《不分心》)。卡巴金对“正念”的定义是:

42、学者普遍认为,正念的五个维度是:专注、觉察、描述、不判断、接纳。牛津大学教授MarkWilliams在《正念禅修》中介绍了一个八周的禅修计划,其实就是卡巴金的八周正念减压训练内容,每周循序递进,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参考并实践。哈佛大学EllenLanger教授就正念做了很多研究,国内有好几本中译本,但翻译时正念被译成了“专念”。

43、一百八十个问题,透过佛法,解答你的人生困惑。作者希阿荣博堪布的文字很优美,一点也不枯燥,在这本书里,他介绍了佛法的基本见解和修行。

44、永明延寿被禅宗法眼宗列为第三代祖师,又被净土宗列为第六代祖师,其佛学论著有百余万字,佛学思想非常丰富,影响较大的有《宗镜录》,《万善同归集》,《心赋注》等等。延寿著作的核心内容包括“以心为本”,“宗教融通”,“悟后圆修”等等。孙劲松的《心史:永明延寿佛学思想研究》选择了“心本史观”这个角度对永明延寿的佛学思想进行系统研究,涵盖了永明延寿佛学的思想的本体论、工夫论、实践论等关键层面。

45、  佛经是法宝,为众生离苦的指南,应尊重恭敬,若有破损,应速修补,经典所在之处皆有龙天护佑,若任其损坏废置,罪过无量。

46、  佛教经典书籍,简称佛经。《阿含经》《杂阿含经》《涅盘经》《金刚经》《心经》《般若经》《法华经》《华严经》《楞严经》《楞伽经》《圆觉经》《维摩诘经》《坛经》《无量寿经》《阿弥陀经》《观无量寿经》《药师经》《观音经》《解深密经》《大般涅盘经》《四十二章经》。

47、宗萨仁波切以超凡的智慧和幽默的语言,帮助大家在这个物质主义空前强大的世界里弄明白自己是谁,从哪里来,要去往哪里。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的另外一本书《正见》也值得一读。

48、希阿荣博堪布的另外一本书《次第花开》也写得很不错,值得一读,是他的心灵随笔集。这些随笔以现代人的思维和表达方式,为我们娓娓道来心灵世界应有的美好境界。

49、后来接触《楞严经》,晦涩难懂。但在了解了本经的架构之后,不禁感叹它的博大精深,生命之本质,宇宙之演变,修炼之途径、境界和障碍,一一道来,无怪有佛家百科全书之美誉。本经的缘起是讲佛陀和弟子们受国王之邀到宫中用斋,唯有弟子阿难独自一人在外化缘,受到一位仰慕他已久的美丽女子诱惑险些破戒。于是问题来了:看到美女(帅哥),觉得人家美,喜欢上人家,从观察现象到事实判断、价值判断、情绪反应乃至发生各种行为,这背后的主人翁究竟是谁?就像古希腊神庙上刻的那句话:认识你自己。我的想法是自己吗?我的感受、我的情绪、我的身体是自己吗?还是我的心灵才是自己?而心灵在哪里呢?它有什么功能?心物之间究竟什么关系?

50、(佛语寓意)佛教莲花的寓意:在尘世中出淤泥而不染

51、  看修行的书,明理不求实证,则无意义。目前时代,最好最易成就的,就是藏区的大圆满法,能即生开悟。大圆满法,天赐众生福泽,能修习,当累世修的机缘,甚难得!六祖以后,禅宗已不适合人的根性,能度脱现代人的,最佳的就是大圆满法了。正如莲华士大师所预言:铁鸟(飞机)飞翔时,大圆满法将传遍世界。

52、读之可建立对佛教、佛法的初步认识,并透过人间佛教思想启蒙者的经验,了解佛教的时代意义。

53、而想要入门研究佛学,则需阅读佛学经典。事实上,找到对的佛学书很难,我们需要找到能够真正讲明白佛学说得是什么的书来读!

54、《精神分析与佛学:展开的对话》。这本书是张天布老师翻译的,本想买了来,但是发现各网店都已经绝版断货,中国图书网都没有卖。只能通过友人联系出版社,看是不是还有躺在昏暗的库房中未曾上架到书店的库存。再次感慨,好书不该绝版,但这需要知道这本书的好,并且愿意解开腰包掏钱支持才行。反过来说,即使我知道这本书是好书,预期销售量达不到起印量也没办法再版。因为还没看过书,不敢妄评。

55、面对死亡,大部分人是忌讳的,甚至显示出极端的恐惧。也可能有极少数人,用浪漫主义的眼光,将死亡视作儿戏。而这本《西藏生死书》告诉我们,这些其实都是对死亡的不同误解。死亡有不同的形式,究其本质,始终是生命事实的一部分。它就像睡眠一样,从睡着到苏醒,再到睡去,是一个自然的轮回过程。

56、对广大众生来说,真正斩断七情六欲,实在是件太难的事。但我们仍然能在佛教中,找到对抗尘世烦恼的方法秘诀。而“正见”,就是我们能在生活中做到的一个佛家概念。

57、  以前请到过一些印刷不精美的经书,或有缺字、漏字的情况。后来又请到了精美的经书,可以把前者的错别字找出来,用不干胶、计时贴等修正过来。

58、  经书上不可涂写。不得一边谈说杂话、吃东西,一边看经书,其他经论善书亦复如是。

59、这本一百多页的小书会让人们发现,佛理其实并不高深,它会让人在涓涓细流中感悟生命的真谛;你生活中的烦恼,比如你为什么喜欢某些人而不喜欢其他人?你对于成功、失败的看法从哪里来?

60、人生佛教丛书、人生佛教小丛书系列(济群法师著)

61、  经典乃三世诸佛之师,如来法身舍利,亦当作真佛看,不可作纸墨等看。礼诵持念,种种修持,皆当以诚敬为主。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佛语感悟人生的经典短句子(精选86句)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