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示气象的谚语有哪些(精选13句)
表示气象的谚语有哪些
1、当大气层下层不稳定,而上层很稳定,特别有利于波状云的形成,此时既保证气流有垂直方向的波动,又不至于发展成对流,故而是天气晴好的预兆。
2、 俗语说:“云是天气的招牌”。云的形状、高低、移向直接反映了当时天气运动的状态,预示着未来天气的变化。民间很重视看云测天。 “云往东,一场空,云往西,水凄凄;云往南,雨成潭,云往北,好晒谷。”云往东或东南移动,表明高空吹西到西北风,故有“云往东,一场空”。“云往西”,指春夏之交,云从东或东南伸展过来,常是台风侵袭的征兆,所以会“水凄凄”了。云向南移,说明冷空气南下,冷暖气团交汇,所以,“云往南,雨成潭”。云向北移,表明本地区受单一暖气团控制,天气无雨便“好晒谷”了。 天空上下云层一致,天气比较晴好。高低层云移向不一致,天气变化会很剧烈、复杂。正如谚语所说“天上乱云交,地上雨倾盆”、“顺风船,顶风雨”、逆风行云天要作变”。 有许多谚语是看天的颜色测天,如“乌云块块叠,雷雨眼面前”、火烧乌云盖,有雨来得快”、“人黄有病,天黄有雨”、“日出红云升,劝君莫出门”、“傍晚黄胖云,明朝大雨淋”等。看雨测天
3、天气类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指今年中秋节阴天,明年正月十五或前几天会下雪)。 重阳不下盼十三不下一冬干。 初十五天不好,这月晴天一定少。 初一阴,初二下,初三初四直“拉拉”(直“拉拉”为继续下雨)。 东绛(虹)呼噜,西绛雨(呼噜指打雷不下雨)。 缸穿罗裙山戴帽,蚂蚁搬家蛇舖道,大雨将要到(缸为丰县农家装水的容器,一般缸外不会湿,湿为反潮现象,民间称穿罗裙)。 惊蛰闻雷果似泥(惊蛰节这天听到雷声,这年雨量大,丰县地高亢,将丰收)。 日落乌云接,明天把工歇(下雨)。 湿了老鸹毛,麦子水中捞(指农历四月十二若下雨,在麦收季节雨水多)。 十雾九晴。 天黄有雨。天上乱搅云,地上下满盆;今天火烧云,明天晒死人(乱搅云指乌云翻滚。火烧云指晚霞满天)。 天上下“流流”,地上摸泥鳅(“流流指冰雹,若春天下冰雹,这一年雨水多,田地有水,可抓泥鳅)。 瓦块云,晒死人。 乌龙打霸,不阴就下(指夜晚看到一片云横穿银河,将为阴雨天)。 小暑起南风,绿豆似柴蓬(小暑这天刮南风,将天旱)。 星星挤眼,要下雨点。 夜晴无好天(指连续下雨,突然一天晚上晴了)。 雨吃绛(虹),下一丈;绛吃雨,下一指(指下雨的云把虹盖住,雨下的大,虹逐渐扩大,下雨的云退缩,雨下的小)。 雨从西南来,床下摸“各也”(“各也”鱼类,指雨下的大)。文玩天 早看东南,晚看西北(清晨起来,看看东南方向的阴晴,可预测全天天气;傍晚看看西北方向的阴晴,可预测次日的阴晴)。文玩天下:Lw 早上烧霞,晌午沤麻(早晨出现彩霞,中午多会下雨。晌午指中午,麻为草本植物,茎皮纤维可做绳索、织布。沤麻就是将麻埋于泥中腐蚀)。 早雾晴,晚雾阴(早上起雾预示晴天,傍晚起雾预示着天阴)。文 播种类 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适宜。 春争日,夏争时,一年农时不宜迟。 谷雨前后,种瓜种豆。 过了惊蛰节,整地不能歇。 寒露两旁看早麦。 九尽杨花开,春种早安排 。 三月去种瓜。 头伏萝卜,二伏芥,三伏里头撒辣菜。` 一把二月过,就把犁耙摸。 枣发芽,种棉花。 农作物成长类 二月小麦没老鸹(指乌鸦在小麦地里已看不到)。 楝子开花吃燎麦(接近成熟)。六月晒谷莠(指谷子已抽穗)。 麦子去了头,秫秫没了牛(小麦收割后,高粱已长的比牛还高)。 七月十五枣红皮,八月十五枣半干 天河调角,要吃毛豆角。 小满不满,麦子有闪(指小麦到小满节应灌满浆,若没有灌满浆,小麦收不好)。 农作物收获类 处暑高粱,白露谷,秋分两旁看豆扑(指处暑前后收获高粱,白露前收割谷子,秋分时大豆已收割)。 立秋三天遍地红(指高粱成熟)。 忙种收大麦。 七月核桃,八月梨,九月柿子上满集(农历九月分别是核桃、梨、柿子的收获期)。节气时令类 吃了端午粽,棉衣完全送。 吃了夏至面,一天短一线;吃了冬至面,一天长一线。 春打六九头,五九尾(指立春那天为五九的最后一天,或六九的第一天)。 大雪年年有,不在三九在四九。 该热不热,五谷不结。 交了七月节,夜寒白天热。 开春一场雨,秋收万石粮(指春耕时下雨,预示着丰收年)。 立了秋,挂锄勾。立秋不立秋,六月二十头(指农历,立秋一般在六月二十日前后至七月初)
4、①认识源于实践,天气谚语是人民大众与大自然相处的长期实践中形成的,有千百年的实践基础。许多哲学思想和科学思维体现在其中。
5、布谷布谷,赶快种谷。斑鸠咕咕,该种秫秫。蛤蟆叫咚咚,家家浸谷种。青蛙呱呱叫,正好种早稻。青蛙呱呱叫,正好种早稻。青蛙打鼓,豆子入土。蚕做茧,快插秧。蚕老棋子黑,准备割大麦。蚊子见血,麦子见铁。黄鹂唱歌,麦子要割。知了叫,割早稻。知了喊,种豆晚。蚱蝉呼,荔枝熟。黄鹂来,拔蒜薹;黄鹂走,出红薯。燕子来,种苋菜。小燕来,摧撒秧,小燕去,米汤香。小燕来,抽蒜薹;大雁来,拔棉柴。大雁来,种小麦。哈气种麦,不要人说。嘴哈气,麦下地。
6、 若雷雨云在太远的地方,就只会看到闪电听不到雷声;如果听到雷声绕圈转,则表示很近的地方有雷雨发生了。此时,冷暖空气在当地上空激烈交锋,易于生成锋面,云块密蔽,云面凹凸不平,造成回声,形成“绕圈转”的现象。既然雷雨就发生在附近,雨自然不久就到了。
7、日出遇黄刮风,日出现红下雨,不黄不红晴空。
8、五个月韵律测气候许多天气谚语反映天气气候五个月的变化和联系,大约相隔一个季节。例如:⑴“不得春风,难得秋雨”、“春有几次大风,秋有几次大雨”。⑵“三九欠东风,黄梅无大雨”、“九里一场风,伏里一场雨”、“九九南风伏里旱”、“四九南风伏里旱”。以上两组天气谚语主要是根据冬春冷空气活动来预报5个月(150天)左右的降水天气。我们曾对天气谚语进行验证,查1月份冷空气活动与6月份降水的联系,发现26次冷空气活动,23次在以后的150天左右有降水过程,占88%,降水过程平均为3天。由此可以看出,用5个月韵律预测气候变化,可靠程度还是比较高的。
9、看雾测天雾是常见的天气现象。特别是冬春,在晴朗微风的夜晚,地表附近气层里水汽含量较多,水汽凝结成雾,或是冷气团移向暖湿的地面时,也会形成雾。看雾也可以预测天气变化。“白茫茫雾晴,灰沉沉雾雨”,有雾时,天空白茫茫,预示着晴天,如天气灰沉沉,预示雨天要来。“久晴大雾雨,久雨大雾晴”,久晴之后,空气中水气较少,不易形成大雾,如有大雾出现,表明有暖湿空气移来,北方冷空气影响时,会转阴雨。久雨之后,冷空气已控制本地,夜间云层消散,微风,早晨出现大雾,阴雨结束转晴。不同季节出现大雾,预示未来天气也不一样。“春雾雨,夏雾热,秋雾凉风,冬雾雪”,指春天出现大雾,天要转阴雨;夏天大雾消散后,天气晴热;秋天有雾,表明有冷空气南下,会出现连续有雨;冬天有大雾,预示最近要下雪。
10、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夏秋季节台风经常来袭,台风常常自东南向西北方向移动。因此,如果台风向西运动而在天空中形成虹,那就是“东虹有雨”了。
11、看物象识天气喜鹊搭窝高,当年雨水涝。久雨闻鸟鸣,不久即转晴。海雀向上飞,有风不等黑。鸟往船上落,雨天要经过。喜鹊枝头叫,出门晴天报。蟋蟀上房叫,庄稼挨水泡。蚊子咬的怪,天气要变坏。蜻蜓千百绕,不日雨来到。蜜蜂采花忙,短期有雨降。腰酸疮疤痒,有雨在半晌。枣花多主旱,梨花多主涝。晴天不见山,下雨三五天。河里泛青苔,必有大雨来。海水起黄沫,大风不久过。
12、晕是日、月光穿过卷层云中的冰晶时,由于折射而形成的彩色光圈。而卷层云通常出现在锋面前部,在它的后面,就是锋面所造成的云雨区。所以,日、月晕的出现,就意味着风雨天气即将到来。并不是说,出现日晕必有雨,出现月晕必刮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