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示声音的词语有(精选55句)
表示声音的词语有
1、石破天惊:原形容箜篌的声音,忽而高亢,忽而低沉,出人意外,有能以形容的奇境。后多比喻文章议论新奇惊人。
2、石破天惊:原形容演奏箜篌,声音激荡,奇特,出人意外。现多比喻诗文、议论、演唱或事件使人震撼。
3、稀里哗啦——是用来写稀里哗啦的雨声和建筑物倒塌的声音。(表示声音的词语有)。
4、响彻云霄:形容声音响亮,穿透云层,直达高空。彻:贯透。
5、啾(jiū)啾——形容许多小鸟一齐叫的声音,也形容凄厉的叫声。刷啦——形容迅速擦过去的短促的声音,如:刷啦一声,柳树上飞走了一只鸟儿。
6、历历在耳:形容听到的某种声音清清楚楚地盘旋在耳边
7、书声朗朗----形容读书声音清朗而响亮。一锤定音----比喻做事干脆,说了算数。
8、怯声怯气----形容说话的语气胆小而不自然。有声无气----①形容人气息奄奄。
9、“哗啦啦”,常用于表示水流倾倒的声音,或者风吹塑料的声音。
10、响彻云霄:彻:贯通;云霄:高空。形容声音响亮,好象可以穿过云层,直达高空。(表示声音的词语有)。
11、隆隆longlong一声:象声词,形容剧烈震动的声音,如:雷声隆隆.
12、呼啦——用来写旗帜飘动的声音。咕隆——用来写雷声、大车声。
13、砰砰砰、嘀嘀嘀、哗哗哗、咚咚咚、滋滋滋、吱吱吱、咣咣咣、嘶嘶嘶、嘭嘭嘭、格格格、嘻嘻嘻、呵呵呵、呱呱呱
14、下气怡声:下气:态度恭顺:怡声:声音和悦。形容声音柔和,态度恭顺。
15、声色俱厉:声色:说话时的声音和脸色;厉:严厉。说话时声音和脸色都很严厉。
16、如雷灌耳:亦作“如雷贯耳”。①形容声音大(多指语音)。②形容人的名声很大。
17、袅袅余音:袅袅:宛转悠扬。馀音:不绝之音。形容音乐结束后悠扬悦耳的声音仍然绵延不绝,回响在耳边。同“馀音袅袅”。
18、声如洪钟:洪:大。形容说话或歌唱的声音洪亮,如同敲击大钟似的。
19、出处:沙汀《呼嚎》:“每座茶馆里都人声鼎沸,而超越这个,则是茶堂倌震耳欲聋的吆喝。”
20、咭咭呱呱----亦作"咭咭刮刮"。形容大声说笑。
21、响彻云霄:形容声音响亮,好像可以穿过云层,直达高空。
22、啾(jiū)啾:象声词,形容许多小鸟一齐叫的声音,也形容凄厉的叫声.
23、啁(zhōu)啾(jiū)——鸟叫的声音。呖(lì)呖——形容鸟类清脆的叫声,如莺声呖呖。
24、鼓乐喧天:鼓:弹奏。喧天:声音大而嘈杂。弹奏着各种乐器,声响大得直冲云天。形容十分欢乐热闹。
25、鼓乐喧天:鼓:弹奏。喧天:声音大而嘈杂。弹奏着各种乐器,声响大得直冲云天。
26、无声无息:息:气息。没有什么动静。比喻没有名声,不被人知道。
27、惊是指惊动,动是指震撼。使天地惊动。形容某个事件的声势或意义极大。这个成语出自白居易《李白墓》:“可怜荒冢穷泉骨,曾有惊天动地文。”
28、空谷传声:人在山谷里发出声音,立可听到回声。
29、叽哩嘎啦----形容杂乱的说笑声。呜哩哇啦----象声词。
30、叽叽喳喳:象声词,形容杂乱细碎的声音,又作唧唧喳喳,比喻人多嘈杂使人厌恶的现象;给人一种厌烦的感觉。
31、悄然无声----悄然:寂静无声的样子。静悄悄的,听不到一点声音。
32、惊天动地:惊动天地。形容声音响亮或声势极大。
33、如泣如诉:好像在哭泣,又象在诉说。形容声音悲切。
34、喳喳——用来写鸟叫的声音,如:喜鹊喳喳地叫。
35、龙吟虎啸:龙、虎的吼叫,形容人歌啸或吟咏声音的嘹亮。
36、啁(zhōu)啾(jiū):象声词,形容鸟叫的声音.
37、嘤(yíng)嘤——形容鸟叫声。噌——麻雀飞的声音。
38、低语(解释)用低声说的话,使在场的某人或某些人听不见。(出处)说了几句告别的低语。
39、它见到母鸟也会有此动作的。谷.谷.谷——画眉并尾巴上下摆动表示我想要个女孩的声音;并在原地打圈或在栖棒上摆头是在说这地方是我的。
40、鸦雀无声----连乌鸦麻雀的声音都没有。形容非常静。
41、鸡声鹅斗----比喻吵吵闹闹,彼此不和。乳声乳气----形容说话声音象小孩子那样尖细。
42、鸦默雀静:连乌鸦麻雀的声音都没有。形容没有一点声息。
43、象声词,形容风声淅(xīzhi)沥(lì)等。
44、震天动地:震动了天地。形容意义重大,声势浩大,也形容声音巨大风声。
45、咕(gū)嘟:象声词,液体沸腾、水流涌出或大口喝水的声音.如:锅里的粥咕嘟响;泉水咕嘟地往外冒;他咕嘟地喝了大碗水.
46、聚蚊成雷:许多蚊子聚到一起,声音会象雷声那样大。比喻说坏话的人多了,会使人受到很大的损害。
47、洋洋盈耳(解释):洋洋:众多;盈:充满。指宏亮而优美的声音充满双耳。形容讲话、读书的声音悦耳动听。(出自):《论语·泰伯》:“师挚之始,《关雎》之乱,洋洋乎,盈耳哉。”袅袅余音(解释):袅袅:宛转悠扬。余音:不绝之音。形容音乐结束后悠扬悦耳的声音仍然绵延不绝,回响在耳边。同“余音袅袅”。(出自):清·魏秀仁《花月痕》第五十一回:“诸君听小子讲书,不必就散,尚有一回袅袅余音哩。”
48、呖(lì)呖:象声词,形容鸟类清脆的叫声,如莺声呖呖.
49、译文:你说‘乌鸦离开没有声音;说什么能听到?
50、言语絮叨。嘀里嘟噜----形容说话很快,使人听不清。
51、牙牙学语:咿咿呀呀地学说话(牙牙:摹拟婴儿学说话的声音)。
52、不绝如线:绝:断。形容局势危急,像差点要断掉的线一样;也形容声音思绪微弱。
53、饮泣吞声----眼泪只能往肚里流,不敢哭出声来。形容受压迫时,忍受痛苦,不敢公开表露。
54、天震地骇:震:震动。震动了天地。形容声音或声势极大。有时形容事件、场面令人惊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