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光中的诗歌音乐性构成(精选14句)
余光中的诗歌音乐性构成
1、值得注意的是,此诗第四节的措辞与比喻明显与前面两节不同:一是书面语与文言语辞的大量使用,比如“与乎”“芒鞋”“城堞”等;二是大跨度比喻的使用:“牙齿的城堞”“死虱般破碎的回忆”“月光没有篱笆”,这给诗歌带来了很大的张力,也是极其典型的“现代诗”的写法,与前面的民间小调构成反差。而在接下来的第五节,“民间”与“文明”这两种语言势力开始合流:“谁在金币上铸上他自己的侧面像/(依呀嗬!莲花儿那个落)/谁把朝笏抛在尘埃上/(依呀嗬!小调儿那个唱)”,这里,两种声音的共同出场构成了一种奇妙的“多声部”效果,也暗示着一种反讽:即乞丐们潦倒的世界与达官显贵们荣华富贵的世界之间的互相反讽。概言之,痖弦这首诗为如何将民谣形式带进现代诗树立了一个典范:他并不强行将两者“融合”在一起,而是容许这两股力量各自存在,通过矛盾性的并置使得两者成为一个富含张力的整体。
2、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实现中华文化“走出去”相当不易。文化走出去很重要,但“文化能否真正走进去更为重要”(张旭,2019:61)。要做好这项工作,翻译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文化外译“不仅是语言的转换,而且是在两种文化之中进行交流的深层次思想转换,是高层次的智力再创造”(黄友义,2013:12)。香港著名翻译家黎翠珍作为中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长期致力于将中华文化译介到英语世界,建构中华文化身份,让优秀的中国文化走进英语读者的心灵,形成了中华文化外译独特的双语译者模式(张旭,2018)。由张旭教授所著,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心田的音乐:翻译家黎翠珍的英译世界》一书(下称《心田》),从大处着眼,小处入手,围绕黎翠珍英译所营造的“言语的音乐美”,运用文本类型概念,通过个案分析,探讨了黎翠珍不同文本类型的英译,展现了黎翠珍传译中华文化的高超之处,体验文本阅读的乐趣。同时,该书也证明了中华文化能够成功地从“他译”走向“自译”,中国译者可以在世界文化舞台上发出自己的声音,向世界讲述好中国自己的故事。
3、这首《乞丐》写的是乞丐衣食无着、穷困潦倒的生活,因为“一个子儿也没有”,所以难免担心吃了上顿没有下顿。第一节的几个“将怎样”其实流露的就是这种担忧。这个“将怎样”的句式在最后一节又复现了,但又有所区别,区别在于末两行:“以及我的棘杖会不会开花/开花以后又怎样。”这里实际上暗示着一种微妙的心理变化:“棘杖”的开花暗示着乞丐的死亡,但“开花以后又怎样”则带有一种无奈与无所谓的语气,可以说是典型的“乞丐式”的达观与绝望:生活已经最坏,再坏又能怎样?可见,这首诗首尾二节的循环暗示着丰富的心理内容,这是重复与差异对比的节奏原则带来的。
4、在那种热烈的讨论氛围中,余光中尝试了一系列现代主义的诗歌创作。可是不久,他开始警觉西化之失,并向一些西化作家直言苦谏,毅然告别虚无与晦涩,回归传统,写下许多诸如《寻李白》等一系列以古人为题的人物诗,以及像《白玉苦瓜》等博物馆文物为题的古意斑斓的诗歌。然而,在余光中看来,这时的回归传统,已是融合了现代精神的“中国诗的现代化”。
5、其注重两岸交流,拓展全球视野。改革开放40年间,两岸人员往来和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在民族同根、文化同源的理性认知下,台湾文学界越来越重视两岸的文化交流,以此增进双边的了解、信任与包容。《两岸诗》尤为典型,由两岸诗人共同编辑,刊名已表明其社会和审美价值取向,即以开阔的视野审视汉语诗歌的全貌。遗憾的是,2018年没有出刊。《创世纪》非常看重两岸诗人交流,2018年又推出了“安徽诗人诗展”、重庆“界限诗群诗展”、福州“诗歌榕城”和“客家诗人诗展”等专辑,展现大陆区域诗歌的现况以及两岸客家诗人的创作风貌。台湾诗人也有开阔的世界性视野。《笠》的“国际诗频道”和“阅读拉丁美洲诗人”等板块,译介了波兰、智利、阿尔巴尼亚、科索沃、塞尔维亚、德国等国的诗作;《台湾现代诗》的“拉美诗探戈”、“世界诗散步”和“翻译诗”栏目,译介了阿根廷、尼加拉瓜、美国、哥伦比亚、捷克、西班牙、日本、韩国、越南等国家诗作。这不仅有利于台湾诗歌较大格局的形成,还能为读者提供“他山之石”。
6、我将会抽取两人每人赠送一本《壮丽余光中》,届时会在留言区直接回复中奖名单。
7、这两天,感念余光中逝世的文章中,也有不少围绕一首《乡愁》大张旗鼓渲染得慷慨激昂,看完也令我很难为情。
8、然而,宣言并不是诗,而余光中的《控诉一支烟囱》,是对丑的发人警醒的批判,是对美的引人向往的渴望,是一纸用高明诗艺写成的控诉状。
9、 (1993)
10、[40]参见赵敏俐:《中国早期诗歌体式生成原理》,《文学评论》2017年第6期。
11、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12、李瑞腾主编的“台湾诗学论丛”是近年台湾诗歌研究的重要丛书。从2016年开始至今已出版三辑共14部,其中2018年出版6部:白灵的《新诗跨领域现象》《世界粗砺时我柔韧》、李桂媚的《色彩·符号·图象的诗重奏》、朱天的《虹桥与极光:纪弦、覃子豪、林亨泰诗学理论中的象征与现代》、夏婉云的《时间的扰动》以及林于弘、杨宗翰主编的《与历史竞走:台湾诗学季刊社25周年资料汇编》。《新诗跨领域现象》视角独特,以物理学、医学、心理学等理论为基石,从“跨质能”、“跨媒介”、“跨语言”、“跨文体”、“跨地域”、“跨时空”几个维度,对台湾现代诗与科学智能、机械声光、数字媒体、音乐影像、区域互动等多领域交叉进行了极富创造性的诠释。诗歌的跨界现象丰富了诗歌的艺术表现形式,为传统诗歌的创新找到种种新的可能。正是在多领域、多形式交织的边缘和模糊地带,诗歌新的美学意义由此生成,给读者带来新鲜的现代体验。而对新诗跨域现象的综合研究,也无疑拓展出台湾诗歌研究的新版图。《虹桥与极光》从文艺思潮与诗学发展的角度,省思台湾1950年代前后现代主义诗学建构过程中,现代主义与象征主义理论如何出现在战后的台湾现代诗坛,剖析了其对台湾诗歌观念、现代诗史、诗学体系的深刻影响。作者不但阐述了纪弦、覃子豪与林亨泰诗学理论中的象征与现代,而且还观照了三家诗论的渊源、理念与比较。纪弦、覃子豪与林亨泰的象征诗论与现代诗论,是台湾当代诗歌重要的诗学理论资源。《与历史竞走》辑录台湾诗学季刊社历年重要文献与影像纪录:“回首来时路”选录李瑞腾、萧萧、白灵、苏绍连、向明的论述;“刊物纪事”为《台湾诗学季刊》《台湾诗学学刊》《吹鼓吹诗论坛》篇目汇编与历年大事记;“存影成诗”则有刊物封面书影、重要活动照片,具有重要史料价值。
13、 对于一空依傍的北岛来说,这些不一定是用典。然而作者无心,读者却可有意。相形之下,北岛诗中让我们联想起来的中国古典传统的东西比起西方因素更为罕见。前面我提到他的风格近于诗中的李长吉、词中的吴梦窗,那纯粹是为方便讨论而引用的参照,绝非其间有实际的影响。在《零度以上的风景》的五十首诗中,我惊讶地发现,只有一处表明了古典中国的存在,那是一首《无题》的末节,突然出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