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人牙慧的意思褒贬意(精选72句)
拾人牙慧的意思褒贬意
1、(李子菌提示)语意中有百姓了,就不能老百姓民不聊生
2、日长一线:不是指每天增长一线,而是指冬至后日昼渐长。
3、(含义)割断席子,表示断绝交情,不再来往.常用来形容朋友绝交不再往来.
4、一定不易;好像指一定不容易,其实形容事理正确,不可改动。
5、文章不按古时候的来写,艺术方面具有与众不同的巧妙构思
6、不孚众望:不使大家信服。不能理解为“不辜负大家的期望(不负众望)
7、颐指气使:不说话只用面部表情来示意。形容有权势的入傲慢的神态。
8、入室操戈:原指进入他人的屋子、拿起他的武器攻击他。现比喻就对方的论点反驳对方。
9、无所不为:没有不做的事,指什么坏事都干得出来。多用作贬义。
10、《中国的历史》书系所罗列之参考文献,皆为日文版或日文作者所撰,且往往驳杂混淆,连“三国志”和“三国演义”都搞不清楚,如之(5)罗贯中著《三国志》全10册、之(12)金文京《三国志演义的世界》等。
11、蔚然成风:形容事情逐渐发展盛行,形成一种良好风气。
12、(高山景行) 《诗经·小雅》:“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不指高山美景,而是比喻崇高的德行。(拾人牙慧的意思褒贬意)。
13、(参考语境例题)2013年国考逻辑填空第13题
14、数学中对概率的研究实际上是——对可能性的定量研究
15、(便宜行事) 经过特许,不必请示,根据实际情况或临时变化就斟酌处理。也作“便宜从事”。
16、首鼠两端:迟疑不决。常误解为言行前后不一致
17、文章不按古时候的来写,艺术方面具有与众不同的巧妙构思
18、例句:我们做事时要有主见,不能人云亦云、随声附和。
19、寅吃卯粮:寅年吃了卯年的粮。比喻入不敷出,预先借支。寅、卯,地支第四位。
20、形影相吊:只有门己的身体和影子相互慰问。形容无依无靠,非常孤单。(正:慰问;误:悼念)
21、这些近义成语需要搞懂其区别,方能选择最符合语境的!
22、数典忘祖:典,典籍,指古代的礼制、历史。比喻忘本.现也比喻对本国历史无知.
23、(翻云覆雨) 比喻反复无常或玩弄手段。如:辛弃疾继承并发扬了苏东坡的豪放风格,以翻云覆雨的笔力、激昂跌宕的气势,抒情言志,针砭时弊。(本句是说辛弃疾笔下的功夫很深,而且富有豪情。这里显然是误用)
24、中国是世界上唯一延续着的文明古国,秉承这一优势,中国一直是该地区的“世界中心”,深刻影响者周边地区的发展。
25、宦官势力走向没落的同时,皇帝权力也变得越来越弱,后汉王朝也由此走向灭亡。(第一章)
26、肥马轻裘: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27、蓬荜(bì)增辉:谦辞。表示由于别人到自己家里来或张挂别人给自己题赠的字画等而使自己非常光荣。蓬荜,“蓬门荜户”的省略。也说“蓬荜生辉”。
28、拾人牙慧:(牙慧:牙齿内剔出的余食)比喻拾取别人的一言半语当作自己的话。
29、余能可贾(gǔ):还有力量没有用完。贾,卖。
30、(含英咀华) 比喻琢磨和领会诗文的要点和精神。使用时注意本词所指的对象。
31、开卷有益:读书就有收获.开卷,打开书本,借指读书.
32、抱薪救火:薪,柴。比喻用错误的方法去消灭灾害,反而使灾害扩大。
33、《论联合政府》——毛泽东在中共“七大”作的政治报告/“和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取得最密切的联系”作为共产d区别其他政d的三个显著标志之一。
34、这类成语很容易单从字面意思来曲解,导致错误!
35、瓜田李下:泛指容易引起嫌疑的地方。易误用为形容田园生活。
36、《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明确提出“新民主主义的三大经济纲领”。
37、(三人成虎) 三个人都说街市上有老虎,别人便以为真有老虎。比喻谣言或讹传一再反复,就会使人信以为真。如:你应该和朋友合作搞个课题,要知道三人成虎,众志成城。(这里错解为“很多人在一起就会像老虎一样力量强大”)
38、(如雷贯耳) 像雷声穿过耳朵一样,形容人的名声极大。
39、妇孺皆知:妇女、小孩全都知道。指众所周知。
40、(信手涂鸦) 形容书法拙劣或胡乱写作,也指随意涂画。如:他从小就喜欢画画,常在纸上信手涂鸦,现在他画的鸟已是栩栩如生。(不能理解为“经常练习画画”)
41、危言危行:讲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褒义词,勿要望文生义)
42、拾人牙慧:比喻拾取别人的一言半语当作自己的话。含贬义;最早出自于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
43、不刊之论:刊,删改,修订。不可删改或修订的言论。形容文章或言论的精当,无懈可击。易误用为贬义。
44、醍醐灌顶:佛教比喻以智慧灌输于人,使人彻底醒悟。醍醐:酥酪上凝聚的油。
45、(文不加点) 形容写文章很快,不用涂改就写成。点,涂上一点,表示删去。如:他写稿子常常是文不加点,龙飞凤舞,简直使人无法读下去。(不是不加标点)
46、充耳不闻:塞住耳朵不听,形容不愿听取别人的意见。易误用为形容人专心,没有听到。
47、文恬武嬉:文武官员都贪图安逸享受,不把国家大事放在心上。(正:安逸;误:坦然)
48、不胜其烦:指烦琐得使人受不了。常误用为“不厌其烦”。
49、无稽之谈:没有根据、无从查考的说法。(正:查考;误:滑稽)
50、登堂入室:比喻学问、技艺或社会地位已经由浅入深、由低到高,达到了很高的境地。使用时不能只看其表层意思。
51、在第一章《地方豪族与儒教官僚》、《中国历史上的外戚宦官与儒教官僚》、《东亚历史上的外戚宦官与儒教官僚》,第六章的《名士舆论的压力》、《冷淡的本地舆论》部分,屡次提到了豪族、名士、儒教官僚、知识分子的影响,但金作者对其中最主要的名士、士族、知识分子,是混淆不清的——虽然很显然他们不是同一概念,我们简要地列个名单就很清楚:
52、玩物丧志:只顾玩赏所喜好的东西,因而消磨掉志气。
53、《论十大关系》——提出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文章。
54、不瘟不火:指戏曲表演非常沉稳,既不沉闷乏味,也不火爆。(注意使用的对象)
55、(阳春白雪) 指高深的、不通俗的文学艺术(跟“下里巴人”相对),不能理解为春天的雪。
56、敬谢不敏:谢,推辞;不敏,无能.表示推辞做某事的婉辞.错用于拒绝别人的要求
57、风韵犹存:形容中年妇女仍然保留着优美的风姿。
58、胸无城府:形容心胸坦率、坦白,没有什么隐藏。城府,城池和府库,借指人的心机。褒义词。常误用来形容“没有文化”。
59、(近义词)随声附和、鹦鹉学舌、追随骥尾、人云亦云、吠影吠声、拾人涕唾、步人后尘
60、眉开眼笑:眉头舒展,眼含笑意。形容高兴愉快的样子。
61、文恬武嬉:形容文武官员只知贪图安乐,不把国家大事放在心上。恬:安适。
62、成语出处 南朝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文学》:“殷中军云:‘康伯未得我牙后慧。’”
63、 253蚍蜉撼树:蚍蜉,蚂蚁;撼,摇动。比喻力量很小而妄想动摇强大的事物2皮里阳(春)秋:形容表面不批评别人而心中自有褒贬。2评头品足:原指轻浮地议论妇女的容貌。现也比喻任意挑剔。2萍水相逢:比喻不相识的人偶然相遇。Q
64、同时基于我们对外国学者撰写中国历史是抱着欢迎、鼓励、尊重的态度,因此要多些鼓励、少些批评,因此对书中诸般错误,亦不再做评判。
65、人云亦云:别人说什么,自己也跟着说什么。形容没有主见,随声附和。
66、因此,韩国通过向联合国“申遗”等行为,大造声势,制造诸如黄帝、夸父是韩国的,李白、李时珍、西施是韩国人,汉字、中医、道教、茶文化、风水、端午节、五铢钱都是韩国的种种匪夷所思,包括北朝鲜以半壁江山而周旋于中美俄三个大国之间,也就不足为奇了。
67、三国是国人最耳熟能详的历史,一有舛误,很难逃得过读者的眼睛:
68、惨淡经营:费尽心思辛辛苦苦地经营筹划。后指在困难的境况中艰苦地从事某种事业。
69、易误解为罪行还没有达到被杀的程度。相似的有“罚不当罪”,处罚和所犯的罪行不相当。指处罚过轻或过重。
70、(含义)牙慧,原指言谈中所流露之智慧,后喻他人曾说之言论与见解.拾人牙慧,比喻拾取他人一言半语为己用,或抄袭他人之言论.
71、空穴来风:比喻消息和谣言的传播不是完全没有原因的。也比喻留言乘机会传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