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耶克名言英文版(精选90句)

2023-08-12 10:28:49

哈耶克名言英文版

1、承诺不能带引号,诚信严禁有问号,许愿不妨省略号,兑现务必惊叹号。

2、Everylawhasnoatomofstregth,asfarasnopublicopinionsupportsit。若是没有公众舆论的支持,法律是丝毫没有力量的。

3、在该书出版前,哈耶克通常被视为反凯恩斯主义的斗士。此后人们认识到,由于对人性的深刻洞察,哈耶克不仅是乌托邦主义的掘墓人,也为人类未来的自由列出了一份说明书。

4、说谎话的人所得到的,就只即使觉说直话也没有人相信——伊索

5、人苟能自立志,则圣贤豪杰何事不可为?何必借助于人?(哈耶克名言英文版)。

6、经验和利益的偶然结合,往往会向人们揭示出事件中人们还很少了解的方方面面。

7、有人说二战中德国的极权主义,只是由于流氓、坏人当政导致的,并不是极权本身的错,如果选择正派人物,就会为整个社会谋福利。而哈耶克认为,这种说法不成立。着手计划经济生活的政治家很快就会面临这样的选择:(哈耶克名言英文版)。

8、诚信是你价格不菲的鞋子,踏遍千山万水,质量也应永恒不变。

9、很多的梦在等待着进行,而我已分不清,你是陌生人,还是路过的爱情。

10、在讲到合伙搞阴谋的危险时,甚至他的用语,也跟马基雅维里在《李维史论》中论阴谋的名篇如出一辙。从下面这段话中,也许最能体味他的权术水平:“将一个原本反对你计划的人变成你的支持者,一个办法就是让他做这个计划的头领,……不用心的人通常能用这办法制服,”原因无他,是“人往往把虚荣看得比实际收益更重要”。不妨再看看这段:“当人们得知你的处境迫使你按他的愿望行事时,他就会对你不太尊重,并且会利用你。因为通常人们的行动是由其自利心理,或是坏心肠决定的。”诸如此类的言论不一而足,处处透露出他要参透表象直抵本质的冷竣眼光,聚焦点则是对人性弱点的洞察。

11、正当哈耶克在苦苦思索人类秩序之谜时,惊喜不期而至。1974年,哈耶克被诺贝尔经济学奖相中,和瑞典经济学家缪达尔一同荣获该奖项。此时,距离他拒绝追随凯恩斯主义的大流,独自踏上探寻真理之路已逾四十载。

12、1944年,哈耶克以《通往奴役之路》向世人预言:消灭私营经济是通往奴役之路的第一步;乌托邦主义无视基本人性,只会带来匮乏、混乱和奴役,最终自我毁灭。

13、除了部分专业经济学家以外,今天很少有人再犯这类错误。相比之下,当前最常见的谬误,是只重视政策对于特殊群体产生的短期影响,而忽略或者淡化整个社会所受的长期影响。这类谬误一次又一次出现在关于经济问题的讨论和政客们的演讲中。这类谬误业已成为“新”经济学中似是而非的核心。“新”经济学家们考虑到了前人经常忽视的短期影响,便妄图颠覆“古典”、“正统”经济学家使用的方法,并鼓吹这是一大进步。然而,他们本身却无视或轻视了长期影响,结果犯下了更严重的错误。他们精心细致地观测和验证少数个别的树木,却忽视了整片森林。他们使用的方法和得到的结论经常是倒行逆施,以至于有时会惊讶地发现自己竟和17世纪的重商主义意气相投。事实上,我们本来以为古典经济学家已经彻底摆脱的种种古老谬误,仍然还在他们身上再现,甚至重蹈覆辙。 

14、有人认为经济保障是现代社会人们实现真正自由的不可或缺条件。哈耶克提醒大家,过度追求保障,不但不能增加自由的机会,反而构成对自由的严重威胁。

15、人就个人而言终有一死,就整体而言则是不朽的。——艾普利亚

16、闻善言则拜,告有过则喜,有圣贤之气象。坐密室如通衢,驭寸心如六马,可以免过。心不清则无以见道,志不确则无以立功。

17、没有保护私有财产的正式的法律制度,就没有自由。这是哈耶克一生一再宣扬的观点。在《通向奴役之路》中,哈耶克明确指出:“我们这一代已经忘记,私有财产制度是自由的最重要的保障,这不仅对有产者来说是这样,而且对无产者来说一点也不少。只是由于生产资料掌握在许许多多的独立行动的人的手里,才没有人有控制我们的全权,我们方能以个人的身份来决定做我们要做的事情。如果所有的生产资料都掌控在一个人手中,不管这是在名义上是属于整个‘社会’的,还是属于一个独裁者的,谁行使这个管理权,谁就有全权控制我们。”

18、言无常信,行无常贞,惟利所在,无所不倾,若是则可谓小人矣——荀子

19、非但不能强制自然,还要顺从自然。——埃斯库罗斯

20、若是没有公众舆论的支持,法律是丝毫没有力量的。(美国废奴运动领袖菲力普斯W)

21、punishmentisjusticefortheunjust。惩罚是对正义的伸张。

22、经济活动的完全集中管理这一观念,仍然使大多数人感到胆寒,这不仅是由于这项任务存在着极大的困难,而更多地是由于每一件事都要由一个独一无二的中心来加以指导的观念所引起的恐惧。

23、沉默较之言不由衷的话更有益于社交。——蒙田

24、古之学者,知即为行,事即是学,今之学者,离行言知,外事言学。

25、论人情只往薄处求说,人心只往恶边想,此是私而该底念头,自家便是个小人。古人责人,每于有过中求无过。此是长厚心,盛德事。学者熟思,自有滋味。

26、▴瑞典国王为哈耶克颁奖,同台领奖的乌托邦主义者缪达尔,质疑哈耶克的获奖资格

27、“一课”说来很简单,也就是经济学的首要教训,即,假如我们要评价政策(不论是政府还是公司,机构还是个人),我们必须去看这些政策是如何影响每个人的,而不是仅仅偏向某一部分相关者或某些集团的人。按照黑兹利特的精炼归纳:

28、Nosocietycanmakeaperpetualconstitution,orevenaperpetuallaw。没有哪个社会可以制订一部永远适用的宪法,甚至一条永远适用的法律。

29、Innaturetherearenorewardsorpunishments;thereareconsequences。自然界中没有奖赏和惩罚,只有因果报应。

30、你如果认为经济利益、钱只是我们生命中不太重要的东西,因此将控制权交给别人也没什么,没准还能获得生命中其他方面更为重要的价值。哈耶克显然不这么认为。他提的这个想法也很有趣,他说经济价值与其他价值相比对我们来说之所以显得没那么重要,可能恰恰是因为我们能够自由决定什么对我们是重要的,什么是不重要的,即我们自己去解决生活中面临的经济问题。我想这里是说,我们在经济生活上获得了自由,享受到生活的轻盈,反而感觉不到失去它的沉重。

31、人有一事不妥,后来必受此事之累。如器有隙者,必漏也。试留心观之,知他人则知自己矣。

32、最可怕的敌人,就是没有坚强的信念。——罗曼·罗兰

33、经济变化往往只能影响我们的需求的边缘或边际。有许多事情远比经济上的得失可能影响到的事情来得重要,对于我们来说,它们的重要性远远超过受经济波动影响的生活上的舒适品,甚至超过许多生活必需品。和它们相比,肮脏的金钱,也就是我们在经济上是否拮据一些或是否宽裕一些的问题,似乎没有多大重要性。

34、我还听到一些人说,没有使用数学语言的经济课程不够“科学”,这将扭曲经济学的本意。我认为这种想法是狭隘的。数学不是经济学唯一的工具,甚至不是经济学最有用的工具。

35、哈耶克认为社会主义是集体主义的一种表现,其特征表现在经济上是计划经济。哈耶克语境下的社会主义者不认为每个人根据自身情况来做计划是足够的,他们认为这就是“没计划“,应当有一个单一计划对一切经济活动进行集中管理,规定社会资源应该”有意识地加以管理“,以便按照一种明确的方式为个别的目标服务。

36、在一个有计划的社会中,当局所掌握的对所有消费的控制权的根源,就是它对于生产的控制。

37、“人类在改善社会秩序的努力中,如果不想弄巧成拙,他就必须明白,在这件事上,就像以“本质复杂的有机体”为主的任何领域一样,他不可能获得主宰事务进程的充分知识。因此,他不能像工匠打造器皿那样去模铸产品,而是必须像园丁看护花草那样,利用他所掌握的知识,通过提供适宜的环境,养护花草生长的过程。自然科学的进步,使人类情不自禁地觉得,自己的能力正在无止境地增长,“令人眼花缭乱的成功”——用早期共产主义的典型语言说——诱使人们不但试图主宰我们的自然环境,甚至想主宰我们的人类环境,这就是危险所在。社会研究者认识到“自己的知识有不可逾越的障碍”,便应懂得谦卑为怀的道理,不至于再去充当那些极力想控制社会的狂妄之徒的帮凶;这种做法,不但会使他成为自己同胞的暴君,并且可以使他成为一种文明——它不是出自哪个头脑的设计,而是通过千千万万个人的自由努力成长起来的——的毁灭者。”——《知识的僭妄》

38、这之后的十年,哈耶克又为世人贡献了一部凝结了这位政治哲学家倾其一生对人类社会秩序思考的巨著:三卷本的《法律、立法与自由》;此书第一卷着力描述了未经规划的秩序(诸如语言、市场经济等)和计划下的组织(商业团体和中央计划经济等)之间的区别;第二卷解释了为何像“社会正义”之类的概念纯粹是空洞的言辞,而不具有任何实际意义。最后一卷在前两卷的基础上,细致地描述了一个有序社会的法律和政治结构究竟会是什么样子。不过,要论《法律、立法与自由》的最大贡献,那莫过于哈耶克在其中指出了法律(Law)和立法(Legislation)的根本分别:法律是一套套“自发而生”的规则体系,它不是任何人刻意设计和规划的结果,而是纯然出自于普通人在日常生活中的互动经验;反之,立法则是政府——而非公民社会的个人和团体——有意设计并强加于整个社会的一套套规则体系。当然,哈耶克并非在鼓吹无政府主义,他不过是指出,一个好的社会秩序必须妥善地处理法律和立法之间的张力问题,因为一旦发生误判——无论是跌入无政府状态,抑或是滑向中央集权制——都是对个人自由莫大的戕害。

39、青春是一首奏响的圆舞曲,一半忧伤一半暧昧。

40、第如果我们把眼光放开一些,看看圭恰迪尼《格言集》中那些坏主意之外更为正式的政治思考,便可知道他对于如何建立一个“良善政府”是相当用心的。仍以《关于佛罗伦萨政府的对话》为例,其中固然也有一些可以与《格言集》相互印证的言论,其重心却是放在如何协调不同利益集团以整饬乱局上。两书或有相类的语言,这与其说《对话》中也暗藏权谋,不如说那是呼应着《格言集》最正派的内容(前揭《对话》英译本的“附录”中摘录了《格言集》中一些与《对话》相互对照的段落,可参见。)

41、在《通向奴役之路》第六章.计划与法治.中,哈耶克明确指出:.撇开所有的技术细节不论,法治的意思就是指政府在一切行动中均受到事前规定并宣布的规则约束——这种规则使得一切个人有可能确定地预见到当权者(theauthority)在特定情况中会如何使用其强制权力,并据此知识来规划自己的个人事务。

42、人心能静,虽万变纷纭亦澄然无事。不静则燕居闲暇,亦憧憧亦靡宁。静在心,不在境。

43、捧起这本书来读,实属偶然,却一发不可收拾,感觉如同被棒喝了一般。此前,也曾想搞懂一些经济学的常识,但所见之书,大多令人厌倦,提不起兴趣。昨天,幸得米瑟斯研究所的朋友帮助,读到了经济学家布劳柯(WalterBlock,罗耀拉大学经济学讲座教授,《百辩经济学》作者)教授为2007年米瑟斯研究所新版《一课经济学》撰写的导言,这才知道我的感受并非个别。

44、一毫善行皆可为,勿徼福望报;一毫恶念不可萌,当知出乎尔者反乎尔。

45、那些最早把儿童纳入政治组织中去,以保证他们长大成为优秀的无产者的,不是法西斯主义者,而是社会主义者。那些首先想到在d的俱乐部里把运动和竞技、足球和徒步旅行组织起来,以便其成员不妥其它观点传染的,不是法西斯主义者,而是社会主义者。那些首先主张应以敬礼的方法和称呼的形式来使d员区别于其他人的,不是法西斯主义者,而是社会主义者。那些通过人们的小组的组织和手段来经常地监督私人生活,创造了极权主义政d原型的人们,也就是他们。法西斯少年组织和希特勒青年团意大利职工业余活动组织和德国群众业余活动组织、政治的制服和d的军事化编制,都不过是社会主义者原已有过的制度和模仿而已。

46、基于这一认识,哈耶克在第八章中发现,当时德国纳粹分子和中央计划经济的倡导者对“经济与政治的人为分离”责难,以及他们对政治支配经济的共同诉求,也从反面证明了这一点。哈耶克论证道:“国家一旦负起为整个经济生活制定计划的任务,不同个人和集团的应处地位(theduestation)就必不可免地成了政治的中心问题。由于在计划经济中只有国家的强制权力决定谁拥有什么,唯一值得掌握的权力就是参与行使这种命令权。”哈耶克认为,在此情况下,人们的经济自由与政治自由将会全面丧失。由此哈耶克认为,“如果‘资本主义’这里是指一个以自由处置私有财产为基础的一个竞争体制的话,那么,更要认识到,只有在这种体制中,民主才有可能。”对于哈耶克的这一洞识,弗里德曼在1971年出版的《通向奴役之路》新德文版序中归纳到(并在1994年这本书的新英文版序中重新强调):“自由市场是迄今所能发现的唯一能达致参与民主的机制”。

47、我希望我将具有足够的坚定性和美德,藉以保持所有称号中,我认为最值得羡慕的称号:一个诚实的人。

48、如果把经济学各大学派的逻辑工具,看作武侠小说里各大门派的武功的话,我更愿意把奥派比作“独孤九剑”。见招拆招,无招胜有招。当你学会这套剑法后,你至少能够:

49、对于专业经济学家所使用的技巧与经济学思维的本质(或经济学常识)之间的反衬,弗里德曼曾经说过一句非常机智的评论:“我见过很多极为聪明、受过高度训练的经济学专家,他们熟读了乐谱,却没有听过音乐。”

50、您必须保持诚实人的立场,这时常是冒险的人需要的勇气。

51、Lawisorder,andgoodlawisgoodorder。法律就是秩序,有好的法律才有好的秩序。

52、以德遗后者昌,以祸遗后者亡。谦柔卑退者,德之余,强暴奸诈者,祸之始。

53、我听了发刊词与第一讲,听来蛮有意思,了解到许多之前不知道的事情。

54、哈耶克在1940年代预言苏联计划体制必然崩溃,半个世纪后苏东剧变,历史证明了他伟大的预见性;而他在上世纪70年代“货币的非国家化”的预言,如今也被一步步验证——以比特币为代表的数字货币正在崛起,不断挑战政府垄断的法币体系。 

55、Lawisthecrystallizatonofthehabitandthoughtofsociety。法律是社会习俗和思想的结晶。

56、对他的人品有这样一个了解,也就可以做出推断,圭氏这本格言集中那些看上去挺邪乎的想法,大概就是因为他并不想做个城府深藏、工于心计的人,觉得不吐不快才形诸笔端的。至于他这样做只为提醒世人警惕,还是要传授于人去实践;是作为不得已的权宜,还是如马基雅维里的“国家理由”那样属于政治世界的“另一种德性”,对于后人来说是个聚讼纷纭的话题,这也是他和马基雅维里一样易于变成争议人物的原因之一。例如斯宾诺莎就以为,他们这样做,只是要告知世人为政者的险恶,而阿克顿则断定,无信仰者难免受其毒害。

57、哈耶克战胜了凯恩斯,还亲眼见证了苏维埃的崩溃——事实上他本人就是乌托邦的掘墓人。这为他赢得了生前身后的美名。

58、  据说清朝的康熙皇帝,刚开始学习几何学的时候,他又是震惊,又是恐惧。震惊的是,几何学知识全靠演绎推理,而这种抽象的知识却有强大的现实效用;恐惧的是,他担心西方的国家,会凭借这么高明的学问,富强起来,威胁到中国。

59、在竞争中,在决定不同的人的命运方面,机会与幸运常常是和技能与先见同样重要的。

60、唯一实称其名的自由,乃是按照我们自己的道路去追求我们自己的好处的自由,只要我们不试图剥夺他人的这种自由,不试图阻碍他们取得这种自由的努力。(英国)约翰密尔《论自由》

61、社会主义的终极目标是为了实现社会正义,或者说更大程度上的平等和保障。但是如何实现这一目标呢?为了更快实现目标,当时的讨论是废除私有制,建立计划经济,中央计划机构取代了企业家。

62、法律的调整对象是行为,而所谓社会关系不过是人与人之间的行为互动或交互行为,没有人们之间的交互行为,就没有社会关系。法律是通过影响人们的行为而实现对社会关系的调整。

63、来源于凤凰网国际智库,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64、法律只能帮助警醒的人,而不帮助惫懒的人。(用来解释为何会有“诉讼时效”制度)

65、没找到最初的英语表达,看到一句类似的哈耶克的名言:

66、不过,我们也不必轻言圭恰迪尼只是一个末路英雄。在那个正发生深刻变化的不确定年代,他像马基雅维里一样,也面对寡头或共和,民主或专制的不同选项,他倾向于在利益和习俗形成的既有格局中对政体的优劣加以判断和权衡,若以一时陷入危境的政局而论,这未必最优,却并非没有深厚的传统与后学。“非常政治”需要政治家超常的决断力乃至于雄才大略,但它终归是要为建立或恢复“正常政治”服务,不然它自身便毫无价值可言。此时审慎或可搁置于一旁,但为制度建设的长远计,却是万万不可忘却的。

67、除了对自身利益无止境的要求外,还有另一个重要因素导致新的经济学谬论每天都在产生。那就是:人们有着天生短视的倾向,总是只关注某项政策的即时影响,或者只关注政策对某个特殊群体产生的影响,而不去探究那项政策对所有群体造成的长远影响。忽视那些不那么即时和不那么明显的后果,本身是一个错误。这些差异正是坏的经济学和好的经济学的区别所在。坏的经济学家只顾及眼前所见的利弊得失,而好的经济学家则看得更远;前者只观察经济政策提案中的行动产生的直接结果,后者还会考察更长远的间接结果;前者只关注某项政策对某个特殊群体已经产生或者即将产生的影响,后者还会去探究该政策对所有群体产生的影响。 

68、关于为什么会有人喜欢“计划“呢?哈耶克认为我们每个人其实都有自己的小计划,我们按照自己的计划安排自己的生活。当专家的雄心被放大的时候,想要通过”社会计划“去实现时,哈耶克警醒道”他们寄托于计划的希望并不是对社会全面观察的结果,而是一种非常有局限性的观察的结果,并且常常是大大夸张了他们所最重视的目标的结果“。而且”社会计划“的突出特点是,”如果我们使那些专家的技术理想成为人类的唯一目标,则几乎每一个理想都能够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实现——这几乎是没有问题的“,这样的诱惑真是非常大了。对于领导者来说,走向计划不难,难的是保持竞争和自由。你得容忍那些你不喜欢的东西存在,一定程度上这可真是反人性。

69、我愿自由而有危险,但不愿安宁而受奴役。(法国)卢梭《社会契约论》

70、呵!高尚的风度!多可怕的东西!风度乃是创造力的敌人。——毕加索

71、有人认为自由和竞争是“盲目“的,其结果导致社会发展不平等。穷人致富的可能性比富人要小很多。

72、货币天生而自由,如今却已经被束缚。人类的货币史基本上全是人为制造通货膨胀的过程。许多乌托邦主义者声称:大萧条和资本主义制度密不可分。

73、对一个尚未成熟的少年来讲,坏的伙伴比好的老师起的作用要大得多。——伊索

74、法律的力量应当跟随着公民,就像影子跟随着身体一样。——(意)贝卡利亚

75、作为一位写过二十余年的经济学专栏的经济学者,我仍会惊讶于一个现象:我们有着越来越普及的经济学教育,但一些经济学谬误却依然顽固地存在。这一现象既存在于中国,也存在于西方国家中受过高等教育的圈子里。

76、在一个政府是唯一的雇主的国家里,反抗就等于慢慢地饿死。不劳动者不得食这个旧的原则,已由不服从者不得食这个新的原则所代替。

77、第法治的含义不是政府以法律来治理社会,而是且首先是政府的行为在法律约束之下。在《通向奴役之路》第六章“计划与法治”中,哈耶克明确指出:“撇开所有的技术细节不论,法治的意思就是指政府在一切行动中均受到事前规定并宣布的规则约束--这种规则使得一切个人有可能确定地预见到当权者(theauthority)在给定情况中会如何使用其强制权力,并据此知识来规划自己的个人事务”。很显然,在20世纪30-40年代,哈耶克就明确地认识到,法治并不意指当权者或政府用法律作为手段来治理社会,即“rulebylaw”,而首先且必定是政府及其领导人先遵守法律;换句话说,法治首先就意味着政府本身和任何公民一样要受预先制定的法律规则尤其是宪法所约束,这才是“theRuleofLaw”(哈耶克在其著作中经常用大写这个词组来专门指称“法治”)。在这一章中,哈耶克还探究了计划经济中的法律与政府的合法性问题,明确指出,“如果说在一个计划社会中并不存在法治,这并不是说政府的行动将不是合法的,也不是说在这样的社会中不存在法律。这只是说,政府的强制权力的运用不再受事先规定的规则的限制和制约。法律能够……使任何专断行动的意旨和目的合法化。如果法律规定某一政府机构或当局可以为所欲为,那么该机构和当局所做的任何事都是合法的,但是,其行动肯定不是受法治原则的约束。通过赋予政府以无限的权力,可以把最专断的统治合法化,但这与法治没有任何关系”。

78、人们通常会发现,法律就是这样一种的网,触犯法律的人,小的可以穿网而过,大的可以破网而出,只有中等的才会坠入网中。(英国诗人申斯通W)

79、经济价值对于我们之所以没有许多东西那么重要,正是由于在经济事务上,我们能够自由决定什么对我们比较重要,什么对我们比较次要的缘故。或者我们也许可以这样说,是由于在现在的社会中,必须去解决我们生活中的经济问题的,乃是我们自已。

80、就像其他普通商品一样:一家私企发行的货币,如果没了信用、失去购买力,人们便会毫不客气地抛弃它,改用其他私企发行的货币。

81、法律人不应该倡导过于激烈的变革,因为激烈的变革导致的结果是社会秩序的进一步的丧失,所以西方有一句古老的谚语叫:枪炮作响法无声。枪炮作响的时候,法律就没有办法生存。所以我们都不希望这个社会发生太过剧烈的变化。——贺卫方

82、并且,由于这些货币是以国家暴力为后盾的、强制流通的“法币”,因此百姓根本没有选择的余地,无论“法币”贬值得多么厉害,他们也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的财产被稀释、被掠夺,直到通货膨胀引发经济萧条、压垮整个国家。

83、从私有财产与自由之间的的这种内在联系,哈耶克也讨论了私有财产制度与平等、正义的关系问题。哈耶克发现,当时许多进步人士的理想是通过消灭私有财产来达到社会收入的平等,来缩小收入分配的差距。哈耶克认为,这是一个莫大的误识。他发现,“虽然在竞争社会中,穷人致富的可能性比拥有遗产的人的可能性要小得多,然而,只有在竞争制度下,前者才有可能致富,且才能单凭自己的努力而不是靠掌权者的恩惠致富,才没有任何人阻挠个人致富的努力”。并且,哈耶克相信,没有人会怀疑这一点:“一个富人掌权的世界仍然比只有那些已经掌权的人才能获取财富的世界要更好些”。正是基于这样的观察、推理和理念,哈耶克当时也发现,这也就可以解释当时一些西方国家的劳工社会主义运动领袖们的一个困惑不解的现象和问题:“随着社会主义方法运用范围的日益扩大,广大的贫苦阶级的怨恨竟然会转而对准他们”。

84、法律是社会习俗和思想的结晶。(美国总统威尔逊W)

85、说到“命运”,便又涉及两人思想之间的另一重要差异。圭恰迪尼生性谨慎,正如他在《关于佛罗伦萨政府的对话》中所言:“国家的统治者必须是极审慎的人,以极大的警惕随时留意最微小的变故,斟酌每一种可能的结果,以便将其消弭于端倪,并尽可能排除偶然因素和命运的力量。”这让我们想起“审慎是政治的第一美德”这一著名的保守主义信条。从《格言集》中,我们也随处可见小心提防人生各种不测的言论。这样一种性情,使他不可能像生猛的马基雅维里那样喜欢把话说绝。

86、这些理解都不对。真正的经济学并不枯燥乏味,它不是一门外语,不是数学,不是魔法。它不是沉闷的科学。

87、哈耶克认为经济控制不仅只是对人类生活中可以与其他部分分割开来的那部分生活的控制,它是对实现我们所有目标的手段的控制。

88、集体主义能不能不表现为民族主义、种族主义或阶级主义呢?哈耶克认为不可能。哈耶克写道“集体主义哲学的内在矛盾之一是,虽然它将自身建筑在个人主义所发展起来的人本主义道德基础之上,但它只能够在一个比较小的集团里行得通。社会主义只有停留在理论的层面上时,它才是国际主义的,但一经付诸实施,无论是在德国还是在俄国,它就马上变成强烈的民族主义”。

89、我学习关于真实世界的经济学,并讲授普通人能够理解的经济学。我讲授的主题包括自由贸易、产权、企业家精神、竞争与管制、制度与社会规范等等。经济学的思维能用来分析上述领域的现象,而这种思维是由严肃的学术研究作为基础支撑的,有兴趣的人可以继续钻研。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哈耶克名言名句精选(精选88句)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