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语言三大特征(精选53句)

2023-08-01 09:49:38

网络语言三大特征

1、当然,网络词语不乏游戏的成分在内。20世纪上半期,奥地利哲学家维特根斯坦提出“语言游戏”的概念。语言游戏是人类生活实践的一部分,虚拟的网络世界成为人们语言游戏的理想家园,是人们紧张学习、生活中自我解压、尽情宣泄的场所。出于一种游戏意识,网络语言很好地表达了大众的心声,甚至通过一定的“扭曲”,达到了传统词汇所不具有的诙谐或讽刺效果,如“飞鸟”“菜鸟”“骨灰级网民”等。(网络语言三大特征)。

2、✿本文 来自《网络传播》杂志1月刊,原标题为《网络语言产生和传播的独特性》,作者李煜单位为北京大学新媒体研究院,李玮系北京大学新媒体研究院副院长。

3、网络社会控制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网络、网络社会运行条件和环境的安全(技术控制、信息源控制);二是对人与人在网络社会中的相互关系和需要(包含虚拟的需求)的控制。关于网络流行语的社会控制研究,侧重于两个方面:一是从语言学角度,肯定网络流行语的语义创新和形式创新,肯定对于丰富语言和表达方式的重要意义,同时因其不规范对汉语的健康发展带来不利提出引导和规范。当然也有学者认为语言有自净化能力,不必强制规范。二是从社会学、政治学等角度,基于网络流行语对社会管理带来的正负面影响进行分析。姜胜洪认为,首先要关注网络流行语中反映的民生,切实解决收入分配不公;其次,坚持公开、公平、公正、透明原则,提高政府公信力。北京邮电大学刘德良教授认为,“网络流行语对于培养公民的民主法制意识是大有裨益的,也是培养公民素养的一种较好方式。”也有研究者认为,网络流行语使得社会生活景观、政治图景的规约性特征式微,在悄无声息中颠覆了人们对美丑、善恶、荣辱、是非的区分,因此对它监测、引导、控制是必要的、合理的

4、除了汉语中原有的词语外,大量的新兴字词参与其中。同时网络也演变了一些词义,或扩大或转移,或变化其情感色彩。这些词语都是新兴网络语言中的重要生力军,若不懂得这些词语,那就成了网络中的文盲——网盲了。如“这样子”被说成“酱紫”,不说“版主”说“斑竹”;“555”是哭的意思,“886”代表再见,这些大多都是与汉语的发音相似引申而来的;还有BBS、BLOG、PK(VS的升级版)等大量的英文缩写或音译词;除此之外还有用:-)表示微笑,用*()*表示脸红等。

5、网络语言是伴随着网络的发展而新兴的一种有别于传统平面媒介的语言形式。它以简洁生动的形式,一诞生就得到了广大网友的偏爱,发展神速。目前正在广泛使用的网络语言版本是"浮云水版"。

6、网络本身是一个虚拟的世界,完全是黑箱状态下的交流。基于隐蔽性,个体可能无所顾忌地将平时遏制在内的“本我”显示出来,使得一些网络语言使用上,敢于蔑视传统乃至奚落权威和挑战日常用语规范。但在认识到其不合理性之外,除了批评其为“文化垃圾”,我们是不是忽视了一些关键的问题?如语言的纯洁性是靠抵制网络用语的粗俗化就可以达到的吗?

7、这两段话是典型的网络语言,如果你没有看懂,说明你已经OUT(落伍)了。网络语言具有以下几大特征。

8、(3)确认过眼神,这就是要找的投资方式。(金融界基金)

9、网络语言对中学生语文写作产生了巨大影响,对中学生而言,我们要学会用辩证的眼光看问题,认识到网络语言在作文中的局限性,做到不盲从,扬长避短。网络语言冲击了传统语言的表达方式,影响了语文作文的正常表达,限制了中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我们要清醒的认识到这一现状,规范语文作文的表达方式,提高写作能力。

10、网络语言99谐音也可以是(救救)。一般现在网络游戏里会打意思让奶妈救救我的意思,一般是对奶妈说的,让对方赶快给他加血;

11、语言无时无刻不处在变异之中,在网络时代更是如此。如果我们承认了规范是个动态发展的过程,认同了规范本身就是不断演变和完善的结果,那么,在认识网络用语的时候,就能多一分理性和清醒。此前,也有不少语言学家对网络语言的运用“担惊受怕”,仿佛汉语要被网络语言“灭掉”一样,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认识的深入,不少人已经认识到,网络语言不仅没有污染汉语,而且丰富了汉语,拓展了汉语的表达形式。这未尝不是一种进步。推理开来,看到网络用语粗俗就大喊要保护汉语的纯洁性,除杞人忧天之外,还与不了解语言的本质功能有关。

12、可在下方留言,说出你印象最深或最常用的网络流行语

13、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融合与分众,无疑是网络传播和网络语言发展过程中的两个大势。虚拟语言生活即是现实语言生活的镜像与映射,网络语言即是对现实语言的模因;数字化、超文本的信息传播,让图片、动画、音视频等与传统语言文字、数字符号等相辅相成,多模态成为网络语言传播的基本特征。因此,我们应树立多模态的网络语言认知观和规范观,关注新兴传播平台以及自媒体传播的大众化所带来的新的语言应用趋向与影响,科学理性地引导网络语言朝着生态健康、环境友好的方向发展,以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

14、网络是个虚拟世界,受网费和网速的限制,为了提高交流沟通的效率和信息含量,属于它自己的“Q言Q语”便应运而生,给日常用语注入一股鲜活的血液。网络语言是通过进入网络的计算机屏幕与键盘得以实现的,这就决定了网络语言与思维的同步性不如一般的语言,因为打字没有说话快。为了遵循效率原则,在最短的时间内传递出最大的信息量,这就形成了网络语言明显的的简约性。比如有的是利用汉语拼音的简写,如“GG”(哥哥)、“PPMM”(美丽女孩)、“BT”(变态)、“NQS”(你去死)等。有的则是利用英文的缩写,如“BF”(男朋友)、“S”(SEE,我明白)、“K”(KISS,吻你)等。还有的`是直接运用数字谐音,如“呜呜呜呜”,它表示哭泣的声音,在网上,就直接使用“5555”来表示,想离开或逃跑时,则是使用谐音的“886”或“666”,与此理相同,“687”表示“对不起”,“526”表示“我饿了”,“8147”表示“不要生气”。这些都缩短了在现实生活中所需要的完整的语词音义结合体,当然也就大大缩短了在网上交际所需的时间。同时,这所有的方式都是通过改变语言中原有的某些语词音义结合的约定俗成,产生出新的音形义结合体。这种新的结合体又与已有语言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理解起来非常容易,也易于为人们所接受。从另外一方面看,网络语言对现有语言大部分的改变主要是体现在“形”上,它用最简洁的“形”来巧设语言交际的跨度,缩短交际时间,这种设置,人们可以凭借自身的知识储备来进行跨越,而后产生一种新的愉悦,带有一定的刺激性,所以这些新的结合体在网上风行也是自然之事。(网络语言三大特征)。

15、从上述两例的语义逻辑来看,“确认过眼神”都可以看作主句实施的先决条件,而满足此条件的参与者也必须不止一人;从结构来看,上述两例都分为两部分,“确认过眼神”作为一个不变成分,而变化凸显于主句的部分,主句依据作者说话的意图形成不同的版本,例(1)中主句以主系表的结构呈现,例(2)中主句以省略主语的动宾结构呈现。然而,交际的过程中,参与者自然不限于一人,并且说话者在不同的语境下交际的意图不同,语言的表现形式也会不同,由此看来“确认过眼神,XX”是灵活多产的。然而,语言的模仿本身便是一种模因现象,它通过对固有的语言现象进行模仿创造出新的语言表达形式,从而传播自身在交际中的意图,那么这些原有的语言本体,也就是潜在模因。例如,“确认过眼神”这种现成的语言模因现象,会成功地传染给宿主,进入宿主的记忆中,当这种潜在的语言模因现象符合宿主的认知和理解,宿主会将其保存,并且在记忆中停留的时间越长,记忆就会越深刻,输出的概率也会越高。在特定的语境下,一旦符合宿主的交际需求,宿主先前认知中的同化记忆内容就会被刺激,“确认过眼神”模因便会被宿主以原封不动或是创新的形式表达。[6]在此过程中,其他宿主(交际的另一方)的头脑里也会对“确认过眼神”模因给予关注,并通过自身的知识对此语言模因进行分析。通过分析,他们也会将“确认过眼神”这一语言模因纳入自己的认知体系,当他们的认知理解能与这一语言模因的语义以及句法适用范围达成共鸣时,他们便极有可能同样复制“确认过眼神”这个语言模因,如此循环往复地在不同宿主间传播,这就形成了“确认过眼神”模因的传播,并且传播的频率越高,模因的生命力就越强,并且呈现稳定性,[7]而在这种情况下,强势语言模因便形成了。

16、●数字型。例如,“555”表示伤心大哭,“886”表示下线,再见的含义,“9494”是汉语叠词,表示对观点的充分赞同,“847”劝慰对方别生气,“7456”则指怒火中烧,以及网络上通过两幅有趣的被网友所拍摄的汽车牌照的照片中的数字“00544”和“44944”分别代表“动动我试试”和“试试就试试”之类,不胜枚举。数字型的网络语言多是通过数字与汉语词汇发音的相似性而引申出现的。

17、(2)网络语言自身的特点和特性为语言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18、互联网的出现是人类传播史上的一件大事,互联网深刻地改变了人类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作为人类交流工具的语言,受到的影响最为明显。网络语言的大量使用已经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一大文化景观。如何看待这种现象?有人将网络语言看作是洪水猛兽、文化暴力而拒绝它反对它,也有人将之视作人类文明的进步成果而欢迎它接纳它。本文认为,我们必须认清网络语言的传播机制、特征,分析网络语言的社会影响,才能得到客观公正的结论。

19、语言作为一种社会现象,随着社会的产生而产生,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变化,语言与社会的这种关系被社会语言学家称作“共变”。对此,学者陈原在《社会语言学》中写道:“‘共变’很可能是指语言是一个变数,社会也是一个变数;语言和社会这两个变数互相影响、互相作用、互相制约、互相接触而引起的互相变化。”推理开来,网络语言的产生和裂变与互联网的大发展不可分割,没有互联网也就不可能产生网络语言。并且,网络语言的粗俗化也与互联网发展的阶段特征相符合,与网友在互联网面前表现出的不适应性相符合。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可以说,网络语言的粗俗化是语言作为社会现象在互联网时代“共变”的一个非理性结果。

20、网络语言有几种用法,在本文中特指在网络空间中,网民为了方便交流而使用的一种特殊语言。网络语言是伴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而逐渐发展起来的,其影响力迅速走出网络空间而蔓延至人们的公共交往空间。

21、(4)确认过眼神,你根本不是人。(搞笑段子)

22、共建网络文化圆梦园给人文社科工作者的倡议书

23、(2)确认过眼神,没有抓错人。(平安杭州)

24、符号学是20世纪初期诞生的一门新兴学科,但谈及符号学历史,我们可以一直追溯到古希腊时代。亚里士多德说:“口语是内心经验的符号,文字是口语的符号。”(13)其中就暗示出符号和语言之间的不可分割的联系。20世纪的两大现代符号学奠基者分别是瑞士语言学泰斗索绪尔以及美国逻辑学家皮尔士。索绪尔在其语言二分理论(Langue和Parole)基础之上首先提出了符号学中的“能指”与“所指”的二分概念。皮尔士则提出了符号的三位一体特征。他认为,构成一个有效符号的基本成分应该包括符号代表项(Representamen)、指涉对象(Object)和解释项(Interpretant)。三者合构成了不可分割的符号化过程。也就是说符号表现体、物体和解释项是符号化过程的最小组成部分。(14)因此,我们可以理解为,符号应具有三种关联要素:媒介关联物、对象关联物和解释关联物。(15)直至1964年,法国学者罗兰·巴尔特(R.Barters)的著作《符号学原理》的面世,才正式标志着符号学成为一门正式的学科。

25、例如《春秋》,一字寓褒贬,微言而大义。而网络语言指鹿为马,以谬为理。网络语言形成一定的风潮时,势必会被绝大多数人接受,那么这些人会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网络语言来解读中国的经籍,结果不言而喻:离题万里,谬之千里。破:我不理解意思,已经被接受,恰恰能够增强对中国古籍的理解。

26、这类研究主要从传统舆论学研究的视角,将网络流行语生成和传播中网民的意见情绪表达等同于社会舆论的表达,往往以个案为主,在对个案剖析的过程中分析网络舆论生成规律,但其中分析到的网络流行语折射的社会问题值得关注。天津社科院舆情研究所姜胜洪以2009年度网络流行语为例,认为网络流行语不仅描绘出人们内心深处的“权利焦虑”,而且流露出网民对公权的质疑和讽刺,以及对关乎公共利益的真相的期盼和渴求。笔者在《理解网络文化》一书中提出,网络流行语的产生具有深层社会原因,它是深层的社会矛盾、社会问题和社会情绪在网络上的反映,反映了社会转型期矛盾激化、弱势群体权利保护不足、政府公信力不足、核心价值缺失、释压渠道不足等问题。

27、“囧”字乍一看到它我们首先会想到什么?我们第一感觉好像是看到一张脸,方框内一对“八”字形的眉毛,眉毛下面有一个张开的嘴,像是一副哭丧的面孔,让人一看就想到了悲伤和无可奈何。

28、(8)刘桂兰,李红梅.从模因论角度看“××门”现象(J)外语学刊,200(2):1

29、通过对“确认过眼神”语言模因现象的分析,一方面,我们能加深对网络流行语的模仿、复制与传播整个机制与流程的理解;另一方面,我们能了解网络流行语传播的形式,即以直接重复、创新或变异三种普遍的形式传播。并且,“确认过眼神”成功地盛行于各大平台有其自身所具备的语言形式以及语用方面的优势,它既具备话语输出的简洁性,产出形式的灵活性,娱乐大众的幽默性,又能拉近交际的距离感,提供形象的画面感,引领社会的时尚感,而这些都影响着语言文化的发展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然而随着传播技术的发展,网络平台自身的虚拟性和无限性也容易造成类似“确认过眼神”一类的网络流行语缺乏严格的规范意识和健康的使用环境,那么语言的误用也会给广大青少年留下错误的引导。因此,在网络流行语模仿、复制、传播的过程中,其模因宿主在交际中应该注意语言模因及其变体的正确性和合理性,以此增进其他宿主对于网络流行语模因的认知,推动流行文化的发展。

30、5网络语言体现了语言发展需要创新的要求。任何事物的发展,都离不开创新。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新鲜事物和极富时代意义的社会现象不断涌现到我们的现实生活中,这也必然要求语言以丰富的词语和新的组织规则来表达。网络语言在传统语言的基础上,借用外来词或对传统词语赋予新意等多种手法,塑造出更加形象,更能表达出人们内心思想的词汇和句子。其轻松自由的创作方式和诙谐生动的语言特色为语言注入了新鲜的血液,更好地满足了人们的表达需要,促进了语言的发展。

31、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网络语言的广泛使用已经成为一种文化现象。网络语言借助于新媒体在年轻人当中迅速传播,并借助于大众媒介进入公共空间。网络语言的出现丰富了固有的语言,但其低俗化和不规范性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我们必须对网络语言进行引导和控制,才能够净化网络空间,规范网络语言。

32、更为重要的是网络流行语提倡话语自由,逐渐演变成为舆论监督的有效武器。网络技术的进步以及社交平台(例如微博、个人空间)的迅猛发展赋予了广大网友更多的话语自由和话语权力。当今社会甚至已经发展到了“人人都是记者和评论家”的阶段。语言除了具备交际工具和传播信息文化的功能之外,它的舆论监督威力更是得到了空前的放大。这对于整个社会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流行语成为了社会热点问题的显微镜,网友在自由抒写自己的观点与感情的同时,又获得了监督和批判权力,这无疑是有益的。从网友所创造出的流行语中,我们能清晰地感受到大家对社会改革发展的关切和监督。正所谓“爱之深而责之切”,有希望则会有质疑和呐喊。网络流行语是强势模因符号化的社会方言在虚拟空间的变体,凭借强势模因的传播力量和传播效率,曾经许多传统媒体很难在第一时间攫取的社会热点问题可以充分地仰仗网友的爆料被及时公布于众,传播素材的透明度和可信度得到大大提升,以往传统媒体所不能顾及的边边角角得以昭然若揭于众目睽睽之下。网络流行语的批判力量此时正是推动社会热点问题能够更加公正合理解决的推动器,从而促进社会可以朝向更加客观、公正、有序的方向发展。

33、“网络语言不仅是语言上表意、表音或表象的一种简单替换”,它的九大基本特征,基本上涵盖了网民对自身、对社会、对时代的一种态度。开放和虚拟的互联网络,数以亿计的网民,决定了网络语言发展的多元化,时间和历史终将淘汰与时代脱节的语言,也必然会顺应时势产生大量新的词汇和语句。

34、我们不妨静下心来逆向分析一下,什么是语言发展的瓶颈和阻碍?如果我们把这些阻碍解决了,对语言就是有利的;这些阻碍没有解决,那就是不利的。我方认为,“想象力和创造力的贫瘠”以及“沟通交流的障碍”是语言发展的最大的阻碍。而网络发展带来的大量的信息吞吐,激烈的思维碰撞和更多元的人的行为的调动,就好比是从单纯的打字阅读,到多媒体的运用。这种趋势所起到的作用,正是对突破语言的静态的瓶颈真正有利的语言反映了一定的社会现象,如果一个新的语言产生已经得到了社会的公认,而且对社会产生积极影响的话,我们就不能也不可能人为地去阻止它。比如说一些大众俚语、俗话就有很强的生命力,事实证明,这些语言对社会只有好处而没有弊端。

35、语言学之父索绪尔将人类语言从宏观的角度划分为语言和言语两大部分。其中,语言是相对静止的稳固的社会交际工具,而言语是不同社会群体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过程和结果。语言具有社会属性,而言语则具有更多的个性色彩。网络语言是网民在虚拟空间交流的工具,受众广泛,带有强烈的社会属性。同时,不同社会群体运用的网络语言不甚相同,这就意味着网络语言鲜明的个性也是我们所不能忽视的。

36、作为新中国第一部规范性词典,《现代汉语词典》对网络词语的收录,这实际上就是告诉我们,网络语言已不再是小众网民的专属,而是通用语言的一部分。至此,网络语言也完成了其大众化的过程。

37、1网络语言的简明性: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和传媒的发展,人们对信息传播速度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在网上聊天时,人们希望在速度上能尽量接近口语交际。而网络语言恰恰做到了这一点,网络语言在不妨碍沟通的前提下,充分利用键盘上提供的符号资源,尽可能简化在键盘上的操作,以较为简明扼要的方式准确的传达了交流双方所表达的信息,达到了一般语言进行交流和表达情感的目的,所以说,网络的简明性这一点有利于语言的发展。

38、早期的网络语言之所以能迅速充斥于网络,完全仰仗于其与传统文字的差异所带来的新鲜感。网络语言自出现就处于一种开放的状态,开放性带来的结果意味着网络语言较传统语言更加鼓励和接纳语言方面的创新。网络语言输入快捷,形式新颖,表意手段多样,充满创造性,深得网友青睐。可是它们却并未形成特有的发音和语法体系,并不能具备长期存在的潜质。如果有新的词汇或表达产生,便会被遗忘淘汰,大多数情况下只是满足网友的猎奇心态,追求身份的认可而已。笔者此处所指的早期网络语言并不单指时间层面的早,而更多着重强调此类网语在表达方式以及社会功用方面的形态和表现。

39、其亵渎古典,不尊重典雅文化。我国古代的语言(包括诗词曲赋等等)蕴含着无数的宝藏,而民族文化的弘扬有待于这无数宝藏的开掘。而网络语言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古代语言的古典美,降低了它的神圣性,如“唧唧复唧唧,木兰生小鸡”、“我自横刀向天笑,笑完之后去睡觉”。破:不仅仅存在于网络语言之中,而是存在于人们的实际生活,

40、第我们也要看到,网络语言发展中也出现了随意性、庸俗性的特点,对其负面作用要有清醒的认识和对策。我们以1015年的网络流行语为例,其中出现了“然并卵”、“逗比”、“睡你麻痹起来嗨”等低俗语。在此之前,诸如屌丝、逼格、草泥马等污言秽语就大行其道。如果考虑到使用这些语言的主体是青少年,其消极影响更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41、2网络语言的形象性:网络语言诙谐幽默,别具情趣,人们在网上交际时心态平和而放松,而人们在心态平和放松的状态下能够更加全面彻底的理解和接受对方所表达的意思和目的,因此,网络语言的形象性这一特点不但达到了语言的目的,而且提升了语言表达的效果,从这个层面讲,网络语言有利于语言的发展。ex...网络语言的创造者和使用者多为年轻人。据统计,截止2000年底,在我国2250万上网用户中,96%年龄在40岁以下,95%在3O岁以下,11%在24岁下。这些年轻的网民充满了智慧和活力,喜欢机智而轻松的交流,追求诙谐而甾默的语言风格。

42、(10)Heylighen,F.WhatMakesaMemeSuccessful?(A)//Proceedingsofthe15thInternationalCongressonCybemetics(C).19

43、(4)郑远汉.关于“网络语言”(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102~10

44、原义:⑴光明。如:冏冏(光明的样子);冏彻(明亮而通彻)。

45、  网络语言,顾名思义,就是伴随互联网应用与普及而新兴的一种语言现象,是现实语言的网络变体。作为高科技产物,网络语言以键盘输入、屏幕阅读诉诸视觉的书面化传播,改变了人类自诞生之时起口耳相传的语言传播方式,以及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产生并延续至今的“白纸黑字”语言书写方式;同时,互联网的科技属性也决定了网络语言最初只是一种小众的语言现象,是那些经常使用计算机的人彼此之间交流的话语形式。

46、(16)http://baike.baidu.com/view/29306htm?tp=0________01#sub29306

47、基于不同的学科视角,对网络流行语特征的概括也有较大差异。从语言学角度来看,研究者大多认为网络流行语具有时代性、新奇性、流行性、简洁性、娱乐性、可复制性、不规范性等特征。从传播学视角分析,研究者认为其具有语料来源的广泛性、使用群体的层次性、使用目的的多样性、传播范围的无界性等特征。也有研究者认为流行性和与实践紧密相关是网络流行语的两大显著特征。黄碧云认为,从符号学理论来看,网络流行语具有以下特点:现实性和象征性、隐喻性和反讽色彩、衍生性和推广性、蹿红快和周期短。

48、而今对我们来说,网络语言不再是一个陌生的名词,那些熟悉的、不熟悉的词语以各种形式、从各种平台汇聚到我们的屏幕上,再从我们的指端、口中飞出,这已经成为我们当下生活的一道独特风景线:

49、模因论是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一种新理论,它以达尔文进化论的思想为根基,[1]而Meme(模因)一词由动物学家理查德·道金斯(RichardDawkins)在其著作《自私的基因》中首次提出,[2]随后何自然教授将Meme这一概念引入中国,译为“模因”。一切事物通过模仿,被复制并且得到广泛而有效的传播都可以称之为模因,它是与文化相关的信息来源,而语言是人类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以语言作为传播媒介的模因我们称之为语言模因。[3]正是由于网络流行语能得到大众媒体的广泛复制与传播,因此它能成为最常见的语言模因。根据海利根(Heylighen)的观点,成功的模因要具备长寿性、多产性和复制的忠实性三个特点,并经历同化、记忆、表达和传播四个阶段,任何一个阶段的缺失都会影响模因的传播。[4]那么当语言模因满足上述要求,它便会被成功传播,而不同语言模因的传播覆盖率是有差异的,因此便衍生出强势和弱势两种语言模因:强势语言模因表明这种语言模因在特定时间内被广泛而有力地传播;然而,无论是事物还是语言都是不断向前发展的,网络流行语表现得尤为典型,它是一种不断优胜劣汰、推陈出新的语言,一旦强势语言模因不再活跃,它便会慢慢地从人的记忆中淡化,甚至消亡,从而转变为弱势语言模因。[5]从模因论的视阈来看,语言模因揭示了话语流传和语言传播的相关规律。下面笔者就模因的特点来分析本文要阐释的“确认过眼神”网络流行语的模因现象。

50、3网络语言的生动性:如今我们处于日新月异的网络与科技时代,汉语原有的词汇已不足以表达许多新事物,如果没有网络语言的帮助,人们在表达这些新事物的时候往往会感到茫然不知所措,而网络语言的出现则使得语言不断发展创新,填补了现有语言的欠缺。黑客,驴友,博客等新词汇应运而生。另外,网络语言也丰富了语言的语义.囧”字原本是光明的意思,但在网络上却用来表达一个无奈、呐喊的表情,简单一个字就能达到交流者所想表达的意思和想法,因此,网络语言的生动性有利于语言的发展。

51、尽情宣泄自我情感。在网络世界里,平时忙碌的人们可以卸下现实生活中的面具,毫不掩饰地尽显人真实的一面,轻轻松松地与素不相识的朋友聊天,在某种程度上网络语言表现出人们的内心真实写照。

52、对迅速发展的网络语言,我们既不能听之任之,也不能一棍打死。在仔细研究甄别的基础上,有意识地引导和有限度地控制才是解决问题之道。我们要发挥三方面的作用。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海上钢琴师独白片段(精选47句)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