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示谦虚的成语典故(精选71句)
表示谦虚的成语典故
1、出处:《论语·卫灵公》:“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2、出处:《论语·八佾》:“《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3、学习了还有余力,就去做官。后指学习成绩优秀然后提拔当官。
4、解释:六十岁时听别人言语便可判断是非。指六十岁的代称。
5、出处:《论语·子罕》:“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6、出处:《论语·卫灵公》“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7、出处:《论语·乡d》“摄齐升堂,鞠躬如也,屏气似不息者。”
8、解释:为: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是聪明的。指做学问态度要端正,也指做人要诚实。女:同“汝”,你。
9、出处:《论语·微子》“枉道而事人,何必去父母之邦。”
10、出处:《论语·学而》:“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11、出处:《论语·乡d》:“摄齐升堂,鞠躬如也,屏气似不息者。”
12、解释:不担任某职务,就不去过问某职务范围内的事。
13、解释:血气:精力;方:正;刚:强劲。形容年青人精力正旺盛。
14、宣尼:宣尼公,即孔子。壁:宫墙,古代代表先生或有学问之人。
15、出处:《论语·子罕》“夫子循循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
16、出处:《论语·先进》:“若由也,不得其死然。”
17、出处:宋·苏轼《贺欧阳少师致仕启》:“大勇若怯,大智如愚”.
18、(不敢告劳):努力做事,不诉说自己的劳苦。比喻勤勤恳恳,不辞辛劳(多用在自己表示谦虚)。
19、功成不居:居:承当,占有。原意是任其自然存在,不去占为己有。后形容立了功而不把功劳归于自己。
20、解释:成:成全;仁:仁爱,儒家道德的最高标准。指为正义而牺牲生命。后泛指为了维护正义事业而舍弃自己的生命。
21、解释:搞帮派,但是不团结。指坏人为谋求私利勾结在一起,做事没有原则、背弃忠信。
22、出处:《论语·公冶长》“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23、持满戒盈:端盛满之水而留心不外溢。比喻居高位而能警戒自己不骄傲自满。
24、出处:《论语·学而》:“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
25、鲁班是我国古代的一位出色的发明家,两千多年以来,他的名字和有关他的故事,一直在广大人民群众中流传。
26、出处:《论语·颜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7、出处:《论语·学而》“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28、典故原文: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晋·皇甫谧《高士传·挚恂》:“既通古今而性复温敏,不耻下问,故学者宗之。”
29、出处:《论语·卫灵公》“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
30、大规模地动用武力进行战争。也比喻大张声势地行事。
31、④混水摸鱼 注释:比喻乘混乱的时候从中捞取利益。
32、解释:六十岁时听别人言语便可判断是非。指六十岁的代称。
33、解释:敏:奋勉,慎:小心。办事勤勉,说话谨慎。
34、不矜不伐----矜、伐:自夸自大。不自经为了不起,不为自己吹嘘。形容谦逊。
35、解释:温:温习;故:旧的。温习旧的知识,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也指回忆过去,能更好地认识现在。
36、出处:《论语·雍也》:“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37、事情做得过头,就跟做得不够一样,都是不合适的。
38、(谦谦下士):下:屈己尊人。指谦虚恭敬地对待地位比自己低的人。
39、出处:《论语·子罕》:“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40、(虚怀若谷):虚:谦虚;谷:山谷。胸怀象山谷一样深广。形容十分谦虚,能容纳别人的意见。
41、一句话说出口,四匹马拉的车也追不回。比喻一句话说出来,再也无法收回。
42、出处:《论语·子罕》:“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实者有矣夫!”
43、解释:类:类别。不管什么人都可以受到教育。
44、事情做得过头,就跟做得不够一样,都是不合适的。
45、出处:《论语·里仁》“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46、出处:《论语·里仁》:“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47、(一得之见):见:见解。谦虚的说法,指自己对某个问题的见解。
48、北极星高悬不动,群星四面环绕。旧时比喻治理国家施行德政,天下便会归附。后也比喻受众人拥戴的人。
49、出处:《论语·学而》:“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50、自己无所作为而使天下得到治理。原指舜当政的时候,沿袭尧的主张,不做丝毫改变。后泛指以德化民。
51、(引玉之砖):自己表示谦虚的话。比喻为了引出别人高明的意见而发表的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
52、(谦恭下士)旧时指达官贵人对地位不高但有才德的人谦虚而有礼貌。
53、将遇良才(jiàng yù liáng cái):比喻双方本领不分上下,难见高低。
54、(低腰敛手)——低腰:微微地弯腰;敛手:缩手。弯着腰,缩着手。形容小心翼翼,谦卑恭顺的样子。
55、(多闻阙疑)闻:听;阙疑:有疑问的地方要保留。虽然见多识广,有不懂之处,还应存有疑问。指谦虚谨慎的治学态度。
56、解释:欲:想;罢:停,歇。要停止也不能停止。
57、子路问他听到正确意见是否立即照做,孔子曰:让他先请示一下父兄!
58、(解释): 滥:失实的,假的。不会吹竽的人混在吹竽的队伍里充数。比喻无本领的冒充有本领,次货冒充好货。
59、出处:《论语·泰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60、出处:《论语·颜渊》:“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
61、(谦逊下士):下:礼让。旧时指达官贵人对地位不高但有才德的人谦虚而有礼貌。
62、千百年来,滥竽充数这个故事,一直被人们广为传诵。南郭处士的行为骗得了一时,却骗不了一世。强调个人应该勤学苦练,使自己具有真才实学。
63、出处:《论语·颜渊》:“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
64、出处:《论语·雍也》“知者乐山,仁者乐水。”
65、释义:对有才有德的人以礼相待,对一般有才能的人不计自己的身分去结交。
66、出处:《论语·子路》“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67、解释:忧愁而不悲伤,形容感情有节制;此外也形容诗歌、音乐优美雅致,感情适度。常用来比喻做事情没有过头也无不及。
68、出处:《论语·为政》“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
69、出处:《论语·公冶长》:“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
70、解释:驷:古时由四匹马拉的车;舌:指说的话。一句话说出口,四匹马拉的车也追不回。比喻一句话说出来,再也无法收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