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好句摘抄加赏析(精选68句)

2023-07-31 10:01:31

红楼梦好句摘抄加赏析

1、刹那间,“千里雪”平稳地腾到空中,简直像滑翔一般地飞过了深沟,轻轻地落在对岸,继续前奔。

2、取自《红楼梦》第二十八回,是贾宝玉所唱《红豆词》,同时也是一首爱情的颂歌。

3、而今后万万解释,改悟前情,留意于孔孟之间,委身于经济之道.说毕便秘授以云雨之事.

4、厚地高天,堪叹古今情不尽;痴男怨女,可怜风月债难偿。  

5、(赏析)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回。这两句大意是:如果把假的当成了真的,那么其的也成了假的;如果把无当成是有,那么有也成了无。

6、那林黛玉正自伤感,忽听山坡上也有悲声,心下想道:“人人都笑我有些痴病,难道还有一个痴子不成?"想着,抬头一看,见是宝玉.林黛玉看见,便道:“啐!我道是谁,原来是这个狠心短命的……"刚说到"短命"二字,又把口掩住,长叹了一声,自己抽身便走了。

7、上面是本回的开始,可以看出尤二姐死后地位全无,贾母还不让进家庙,换句话贾母不承认这个孙媳妇了,其实明显让人感觉凤姐在背后又捣鬼了,尤二姐葬礼多么凄凉,来了那么几个人。凤姐曾经一口一口的妹妹叫着尤二姐,此时根本不来参加尤二姐的葬礼,可想贾琏心中恨死了凤姐,也让贾府众人感觉凤姐的恶毒,八十回以后凤姐被休的时候,贾府上上下下不会为她说好话的,落井下石的人居多。

8、这是大观园藕香榭柱子,上的一副对联,生动地描绘了藕香榭的美丽秋色。可借用其意境写荷塘,写水乡,写公园里的秋景。

9、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

10、红楼三十二回:(黛玉)一面说,一面禁不住近前伸手替他拭面上的汗。宝玉瞅了半天,方说道“你放心”三个字。林黛玉听了,怔了半天,方说道:“我有什么不放心的?我不明白这话。你倒说说怎么放心不放心?”宝玉叹了一口气,问道:“你果不明白这话?难道我素日在你身上的心都有错了?连你的意思若体贴不着,就难怪你天天为我生气了。”林黛玉道:“果然我不明白放心不放心的话。”宝玉点头叹道:“好妹妹,你别哄我。果然不明白这话,不但我素日之意白用了,且连你素日待我之意也都辜负了。你皆因总是不放心的原故,才弄了一身病。但凡宽慰些,这病也不得一日重似一日。”林黛玉听了这话,如轰雷掣电,细细思之,竟比自己肺腑中掏出来的还觉恳切,竟有万句言语,满心要说,只是半个字也不能吐,却怔怔的望着他。此时宝玉心中也有万句言语,不知从那一句上说起,却也怔怔的望着黛玉。两个人怔了半天,林黛玉只咳了一声,两眼不觉滚下泪来,回身便要走。宝玉忙上前拉住,说道:“好妹妹,且略站住,我说一句话再走。”林黛玉一面拭泪,一面将手推开,说道:“有什么可说的。你的话我早知道了!”口里说着,却头也不回竟去了。

11、举眼看看,谁不是儿女?难道将来只有宝兄弟顶了你老人家上五台山不成?那些梯己只留于他,我们如今虽不配使,也别苦了我们。这个够酒的?够戏的?说的满屋里都笑起来。

12、这样,势必如恩格斯所说,“就不得不违反自己的阶级同情和政治偏见;他看到了他心爱的贵族们灭亡的必然性,从而把他拉描写成不配有更好命运的人。

13、镜里恩情,更那堪梦里功名。那美韶华去之何迅!再休提绣帐鸳衾。只这带珠冠,披风袄,也抵不了无常性命。虽说是,人生莫受老来贫,也须要阴驾积儿孙。

14、共读西厢: 小说此回写宝玉一日闲散无聊,便携着一本《西厢记》降临沁芳闸桥边坐着阅读,在这春末时节,潇湘馆中的林黛玉忽感桃树花漂荡,恐为污泥所染,便提开花锄到沁芳闸"葬花"。

15、(好事终)画梁春尽落香尘.擅风情,秉月貌,便是败家的根本.箕裘颓堕皆从敬,家事消亡首罪宁.宿孽总因情.

16、泉香而酒冽,玉(上为苑字下部,下为皿)盛来琥珀光,直饮到梅梢月上,醉!

17、曹雪芹借鉴了才子佳人小说这一细节描写,并加以艺术的立异,这起首在于,他转变了诗作为小伙子男性和女性挑情逗爱的媒介,而大胆地运用了元代王实甫的《西厢记》,收到了摄人心魄的艺术效果。

18、  8厚地高天,堪叹古今情不尽,痴男怨女,可怜风月债难酬。

19、它隐含的意思是:社会上的人们慕富厌贫,为名为利,劳力劳心,强争苦夺,就是把假的误认为是真的,把真的反而当成了假的;把虚无误认为是实有,把实有反而当成虚无。

20、  解释:无边的天地之间,可叹的是古今人们情丝总是割不断,沉迷 情恋的男女,可怜的是对性爱的追求永远难满足.

21、先写眉眼,再由面部写到全身,转而又回写目光、气息,从细部、局部到全部,又回到细部,符合宝玉对黛玉的观察顺序。

22、落霞与孤鹜齐飞,风急江天过雁哀,却是一只折足雁,叫的人九回肠,这是鸿雁来宾。

23、这副对联就反映了崇尚虚无的理论。它隐含的意思是:社会上的人们慕富厌贫,为名为利,劳力劳心,强争苦夺,就是把假的误认为是真的,把真的反而当成了假的;把虚无误认为是实有,把实有反而当成虚无。

24、宝黛第一次见面: 贾宝玉原为赤瑕宫的神瑛酒保,而林黛玉本是那"三生石畔"的一株"绛珠草",因久逢神瑛酒保的甘露浇灌,为报其德,便随其下世为人,把一生所有的泪水还他。

25、这句话是说贾宝玉的。这个是反说,明面上写贾宝玉纨绔子弟,不知道学习,辜负期望,其实是在暗地中褒扬他不肯对封建礼教屈服。

26、这也正是《红楼梦》中经常流露虚无悲观的宿命论思想的深刻的时代和阶级根源。

27、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可怜辜负好韶光,于国于家无望。天下无能第古今不肖无双。寄言纨绔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

28、作者一生由"饮甘餍肥"的贵族子弟跌落成一个"举家食粥"的落拓文人。他看到封建社会处处充满矛盾斗争,一切都在运动,都在产生和消失。这种客观的辩证法印在作者头脑中,就形成了他朴素的辩证法观念。

29、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

30、凤姐与宝玉说服了贾母叫秦钟来家塾上学。宝玉到梨香院看宝钗,薛姨妈热情接待。宝钗急于看通灵宝玉,莺儿说正好一对儿。

31、《红楼梦》第二回:“古人有云:‘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如今虽说不似先年那样兴盛,较平常仕宦之家,到底气象不同。”原句出自三国魏·曹冏《六代论》:“百足之虫,至死不僵,以扶之者众也。”

32、待他小解完了来抱时,那有英莲的踪影?急的霍启直寻了半夜。至天明不见,那霍启也不敢回来见主人,便逃往他乡去了。那士隐夫妇见女儿一夜不归,便知有些不好;再使几人去找寻,回来皆云影响全无。夫妻二人半世只生此女,一旦失去,何等烦恼,因此昼夜啼哭,几乎不顾性命。

33、一个是阆苑仙范葩,一个是美玉无理瑕。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一个枉自磋嗟呀,一个空劳牵挂;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经得秋流到冬尽,春流到夏。

34、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

35、本句取意于杜甫《和裴迪登新津寺寄王侍郎》诗:“蝉声集古寺,鸟影度寒塘。”及苏轼《后赤壁赋》“适有孤鹤,横江东来”一段。此诗意境清奇,以一个渡字写出了鹤的飘逸以及环境的冷清。

36、刘老老只是千恩万谢的,拿了银钱,跟着周瑞家的走到外边。周瑞家的道:“我的娘!你怎么见了他倒不会说话了呢?开口就是‘你侄儿’。我说句不怕你恼的话:就是亲侄儿也要说的和软些儿。那蓉大爷才是他的侄儿呢。他怎么又跑出这么个侄儿来了呢!”刘老老笑道:“我的嫂子!我见了他,心眼儿里爱还爱不过来,那里还说的上话来?”二人说着,又到周瑞家坐了片刻。刘老老要留下一块银子给周家的孩子们买果子吃,周瑞家的那里放在眼里,执意不肯。刘老老感谢不尽,仍从后门去了。

37、第五回 游幻境指迷十二钗 饮仙醪曲演红楼梦

38、先写眉眼,再由面部写到全身,转而又回写目光、气息,从细部、局部到全部,又回到细部,符合宝玉对黛玉的观察顺序。

39、(黛玉)一面说,一面禁不住近前伸手替他拭面上的汗。宝玉瞅了半天,方说道“你放心”三个字。林黛玉听了,怔了半天,方说道:“我有什么不放心的?我不明白这话。你倒说说怎么放心不放心?”

40、于是,宝玉和黛玉在此邂逅,黛玉忽见宝玉手中拿着一本书,便问是什么书,宝玉见闻,慌忙将书藏于死后,说道"不过是《中庸》《大学》"。

41、曹雪芹要批判否定他所厌恶的那个社会现实,不可能有更先进的理论,而佛道两家也是否定现实社会的,就自然成了曹雪芹现成的理论武器。

42、谁知这年冬底,林如海因为身染重疾,写书来特接黛玉回去。贾母听了,未免又加忧闷,只得忙忙的打点黛玉起身。宝玉大不自在,争奈父女之情,也不好拦阻。于是贾母定要贾琏送他去,仍叫带回来。一应土仪盘费,不消絮说,自然要妥贴的。作速择了日期,贾琏同着黛玉辞别了众人,带领仆从,登舟往扬州去了。

43、作者对人物活动的社会环境没有像一般小说一样进行详细的描写,而是采用似乎不经意实则是别出心裁的粗笔点染,将大范围的社会典型环境的描写、特征融化到小说的细节描写中,让读者感受到大厦将倾的时代变迁和社会生活的特别氛围。

44、天然一段风韵,全在眉梢,平生万种情思,悉堆眼角。

45、通灵宝玉反面那顽石亦曾记下他这幻相并癞僧所镌篆文,今亦按图画于后面。但其真体最小,方从胎中小儿口中衔下,今若按式画出,恐字迹过于微细,使观者大废眼光,亦非畅事,所以略展放些,以便灯下醉中可阅。今注明此故,方不至以胎中之儿口有多大、怎得衔此狼蠢大之物为诮。

46、但是,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坚持了他所说的“追踪蹑迹,不敢稍加穿凿,徒为供人之目而反失其真传者”的现实主义创作原则。

47、怜花就是怜本身,她看到鲜花的残落仿佛看到本身的未来。

48、富贵又何为,襁褓之间父母违,展眼吊斜晖,湘江水逝楚云飞。(史湘云)

49、茜纱窗下,公子无缘。黄土垅中,卿何薄命。  

50、感悟:这一段描写背景是贾珍请求凤姐帮忙料理秦氏后事。凤姐的好强求胜活脱脱体现了出来,“有什么不能的”,这句话充分体现了她的要强和想表现自己的欲望,但凤姐也的确能力出众,将此事办的十分妥当。

51、《红楼梦》的环境描写充满了诗情画意,笔法可谓多样、特色尤为鲜明。在中国古典小说中,融合精彩的环境描写,以刻画人物丰满的形象和鲜明的个性,是作者的独创。

52、这首词,字面上句句是对贾宝玉的嘲笑和否定,实质上句句是对他的赞美和褒扬。

53、当下代儒没法,只得料理丧事,各处去报。三日起经,七日发引,寄灵铁槛寺后。一时贾家众人齐来吊问。荣府贾赦赠银二十两,贾政也是二十两,宁府贾珍亦有二十两,其馀族中人贫富不或一二两、三四两不等。外又有各同窗家中分资,也凑了二三十两。代儒家道虽然淡薄,得此帮助,倒也丰丰富富完了此事。

54、曹先生在写《红楼梦》时,没有直接用一个字表达了他自己的个人喜好,但是客观的叙述让人物形象十分灵动,让几百年后的读者津津乐道,这是真功夫。

55、中秋对月有怀 未卜三生愿,频添一段愁; 闷来时敛额,行去几回头。

56、鹤群长距离飞行时,常常排成“V”形或“Y”等形。远远望去,飘飘然呈现出一副轻逸而潇洒的风姿。

57、此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唯恐被人耻笑了他去。

58、表达了其在生与死、爱与恨等复杂的斗争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种对自身存在焦虑不安的体验和对生命迷茫的情感。

59、李纨出身于官僚家庭,其父李守中为园子监祭酒(类似国立贵族子弟大学校长)。自幼其父就教她读《列女传》之类的书,受封建伦理道德的黛陶,成为一名典型的淑女。青春丧偶,她能安之若素,只知道孝敬公婆和抚养儿子,此外一概不闻不问。她果然就是"稿木死灰"吗?其实不然,她只不过是把苦痛和悲哀深深掩抑在内心里不流露罢了。

60、诗中并非一味哀伤凄恻,其中仍有着一种抑塞不服之气。

61、“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62、此人相貌魁伟,气度不凡,很得甄士隐的赏识。

63、《葬花吟》是曹雪芹创作的章回小说《红楼梦》女主人公林黛玉所吟诵的一首诗。

64、(赏析)冤冤相报实非轻,分离聚合皆前定。欲知命短问前生,老来富贵也真侥幸。看破的,遁入空门;痴迷的,枉送了性命。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65、作者将广泛搜罗所得的见闻,结合自身的经历体验,运用大胆的艺术想象,创造了贾宝玉以及一大批非按某一真人为对象摹写的闺阁女子形象,虚构成一个以大观园女儿国为中心的故事,以及小说表面上把悲剧命运说成是情根夙孽、偿还冤债等等,也都带有“假语存焉”的性质,也就是所谓“荒唐言”。

66、黛玉便用自己的帕子替他揩拭了,口内说道:“你又干这些事了。干也罢了,必定还要带出幌子来。便是舅舅看不见,别人看见了,又当奇事新鲜话儿去学舌讨好儿,吹到舅舅耳朵里,又该大家不干净惹气。”

67、“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似娇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好段20字五年级(精选46句)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