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至理名言有哪些(精选32句)
孔子的至理名言有哪些
1、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2、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
3、(释义)孔子说:“人要是失去了信用或不讲信用,不知道他还可以做什么。”
4、格言大意:小乌鸦还懂得把食物吐出来给父母吃,羊羔吃奶的时候还知道跪着向母亲表示感谢;人要是不孝敬他的双亲,就连禽兽也不如啊!这是劝导人们行孝的歌谣。一个人从出生到长大成人,不知凝聚了养育者的多少心血与艰辛!孝敬养育过自己的亲人,是每个人都应该做的。
5、人可以有傲骨,但不能有傲气。不管什么时候都不要太把自己当回事,时刻保持谦虚谨慎之心。(孔子的至理名言有哪些)。
6、(释义)孔子说:“如果富贵合乎道义就可以去追求,即使是给人执鞭的下等差事,我也愿意去做。如果富贵不合于道就不必去追求,那就还是按我的爱好去干事。”
7、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
8、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9、不忘记先人的贤德,以先人为榜样。只有这样才能使大德伟业永放光芒。
10、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11、苟正其身,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12、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13、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乾·象》
14、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15、白话译文:所谓意念诚实,就是说不要自己欺骗自己,象厌恶难闻气味那样厌恶邪恶,象喜爱美丽的女子一样喜爱善良,这样才能说心安理得,所以君子在一个人独处时必定要谨慎。
16、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17、这句话在自然界其他种族之间适用,在人类中更是如此。
18、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19、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20、 19良弓难张,然可以及高人深;良马难乘,然可以任重致远。——《墨子》
21、从一名音乐教师到“全国劳模企业家”,他将“不可能”变成了“可能”!(独家专访)
22、老板找员工谈合伙创业,员工尚处于打工求生的阶段,他也很难接受不拿工资,和老板一起创业的想法;
23、格言大意:有志向的人终究能够成就自己的事业。后人常用这名话表明,一个人只要有决心和恒心,就没有做不成的事。
24、然而他们理解错了,中庸不是中规中矩,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
25、君于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因民之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择可劳而劳之,又谁怨?欲仁而得仁,又焉贪?君子无众寡、无小大、无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骄乎?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
26、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谓之学矣。
27、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见利思义,见危授命。 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君于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 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君子易事而难说(悦),说(悦)之不以道,不说(悦)也。 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 子谓于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d。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放于利而行,多怨。 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 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 (“撰”去提手)与之言,能无说乎?绎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见善无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 士而怀居,不足为士矣!
28、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
29、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30、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
31、《论语》的成书提出不同看法,他注意到今本《论语》前后十篇在文体和称谓上存在差异,前十篇记孔子答定公、哀公之问,皆变文称“孔子对曰”,以表示尊君。答大夫之问则称“子曰”,表示有别于君,“以辨上下而定民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