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谚语(精选11句)
农村谚语
1、古书中引用的农谚,还往往冠以“谚云”或“古人云”字样,说明被引用的该句农谚起源更早,到底早在何时,就不一定都能在文献上找到。
2、(意思是,桐子花开的时候,就可以进谷种苗了。)
3、解释:比喻人多力量大。造句:通过这次的合作探究,大家明白了众人拾柴火焰高这一深刻的的道理。
4、解释:记取从前的经验教训,作为以后工作的借鉴。造句:我们做事要“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不犯相同的错误。
5、在家不避父母,出嫁不避丈夫,有病不避大夫。
6、例如,现今流行的“秧好半年稻”,“麦要浇芽,菜要浇花”,“处暑根头白,农夫吃一赫”,“稻如莺色红,全得水来供”等农谚,见之于明末的《沈氏农书》:“寸麦不怕尺水,尺麦但怕寸水”,见之于明末的《天工开物》;“无灰不种麦”,“收麦如救火”见之于16世纪初的《便民图纂》;“六月不热,五谷不结”,“六月盖了被,田里不生米”等见之于14世纪初的《田家五行》;“若要麦,见三白”,“正月三白,田公笑赫赫”,见之于8世纪初唐朝的《朝野佥载》;“欲知五谷,但视五木”,“耕而不劳,不如作暴”,见之于6世纪的《齐民要术》。
7、秋来只怕雨垂垂,甲子无云万事宜。获稻毕工随晒谷,直须晴到入仓时。
8、十句谚语九句真。若能抽出些时间,静下心来,慢慢地看一看,细细的品一品,遇真切处不妨记下一句两句,一定会受益良多的。
9、(农历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是古代汉族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
10、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蜒蛱蝶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