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条关于天气的谚语(精选23句)

2023-07-18 10:41:32

五条关于天气的谚语

1、所以说,今天从气象学的角度来剖析天气谚语,论证天气谚语,前人积累的天气谚语在气象学上还是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2、云向东,刮阵风;云向南,雨成潭;云向西,披蓑衣;云向北,好晒谷。

3、"打早打辣雾,尽管洗衫裤"。秋冬季节有晨雾,则该日天晴。

4、"吃过端午肉,坝上紧紧筑"。意指过了端午以后,降雨天气将会增多,要提前做好预防洪涝的准备工作。

5、云彩往东一阵风,云彩往北一阵黑。云彩往南雨涟涟,云彩往西披蓑衣。

6、(本文根据杨立艺、施仲君编写的崇明民间文化乡土教材改写,经秦卫堂老师审阅)

7、芒种是夏季的第三个节气,公历6月5日左右,农忙已经进入高潮时期.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播种要这一时间段完成,过了这个节气,农作物成活率就越来越低。

8、在春夏季节的傍晚,天空的西边,有像石山耸立的乌云迎接日,日落进云里就看不见了,群众叫“乌云接落日”。这种乌云,是指浓积云或积雨云,这种情况大部是由高低空低气压系统造成的。它的移动规律一般是自西向东的,所以会影响本地。因此它移动速度的快慢不同,大都较慢,要明天才下雨,所以叫“不落今日落明日”。

9、现在科学技术发达了,气象学成为一门专门科学。但是气象科学是一门极其深奥、复杂的学问,至今人们对它的认识还是有限的。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固然能比较准确地为人们做出短期的、中长期的天气预报,但正如谚语中所说“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要让省、市的气象台精确地预报到每个小范围地区的天气状况,无疑有相当的难度。而崇明的气象谚语正好在某种程度上弥补气象台预报的不足。

10、还有一条天气谚语,叫“天上鲤鱼斑,明天晒谷不用翻”。这是说,天空若出现如下图一样的云块/云条,那么将是晴好、日照强烈的天气。这是怎么回事呢?

11、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地平线上特显光明,表示还要继续下雨;反之,如果地平线上比较灰暗,天顶上显得光亮,这是天气转晴的预兆。下雨天因为空气扰动的结果,地面的水汽尘埃都被吹向上空,所以平视的能见度特别好,而垂直能见度较恶劣,这就是天边光亮。

12、还有如三个月韵律测气候。相距一定时间两种气候之间有一定的变化联系,气象学上把这种联系叫做韵律,有许多气候预测的天气谚语是属于韵律性质的。

13、“乌头”与“白头”是指两种云的云顶颜色来说的。“乌头”是浓积云的一种,“白头”是积雨云的一种。这两种云常在夏天出现。“乌头”云,云底平,顶部隆起,主要是由水滴组成,云中小水滴吸收和散射了部分太阳光,使云底和云顶显得浓黑。“白头”云顶部凸起,由于空气对流旺盛,垂直发展很快,云越来越伸高,云顶扩散,发展非常旺盛,不久就占据了大部分天空,云顶是冰晶结构,所以呈白色。

14、看风测天天气兴云致雨首先要有水汽,水汽是靠风来输送的,“东风送湿,西风干;南风送暖,北风寒。”,风对天气变化有明显预兆。“南风吹到底,北风来还礼”,这是冷空气经过前后风向的转换情况。冷空气南下到达本地之前,受暖气团影响盛吹偏南风,冷空气到达时,转为偏北风,风向转变前后,天气转阴有雨。“西北风,开天锁,雨消云散天转晴”,吹西北风,表示本地已受干冷气团控制,预示天气转晴。“云交云,雨淋淋”、“逆风行云天要变”,说明大气高低层风向不一致,易引起空气上下对流,产生雷雨等对流性天气。季节不同,风向所反映的天气也不同。“一年三季东风雨,唯有夏季东风晴”、“东北风,雨祖宗”,表明吹了偏东风,1~2天内天气将转阴雨,而夏季吹偏东风,将海上温度较低的气流吹到陆上,起调节气温的作用,不易下雨,尤其不易出现雷阵雨。

15、头更上云三更开,三更上云雨便来。       

16、天气类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指今年中秋节阴天,明年正月十五或前几天会下雪)。     重阳不下盼十三不下一冬干。     初十五天不好,这月晴天一定少。     初一阴,初二下,初三初四直“拉拉”(直“拉拉”为继续下雨)。  东绛(虹)呼噜,西绛雨(呼噜指打雷不下雨)。   缸穿罗裙山戴帽,蚂蚁搬家蛇舖道,大雨将要到(缸为丰县农家装水的容器,一般缸外不会湿,湿为反潮现象,民间称穿罗裙)。    惊蛰闻雷果似泥(惊蛰节这天听到雷声,这年雨量大,丰县地高亢,将丰收)。    日落乌云接,明天把工歇(下雨)。   湿了老鸹毛,麦子水中捞(指农历四月十二若下雨,在麦收季节雨水多)。   十雾九晴。  天黄有雨。天上乱搅云,地上下满盆;今天火烧云,明天晒死人(乱搅云指乌云翻滚。火烧云指晚霞满天)。  天上下“流流”,地上摸泥鳅(“流流指冰雹,若春天下冰雹,这一年雨水多,田地有水,可抓泥鳅)。  瓦块云,晒死人。     乌龙打霸,不阴就下(指夜晚看到一片云横穿银河,将为阴雨天)。    小暑起南风,绿豆似柴蓬(小暑这天刮南风,将天旱)。      星星挤眼,要下雨点。     夜晴无好天(指连续下雨,突然一天晚上晴了)。  雨吃绛(虹),下一丈;绛吃雨,下一指(指下雨的云把虹盖住,雨下的大,虹逐渐扩大,下雨的云退缩,雨下的小)。   雨从西南来,床下摸“各也”(“各也”鱼类,指雨下的大)。文玩天    早看东南,晚看西北(清晨起来,看看东南方向的阴晴,可预测全天天气;傍晚看看西北方向的阴晴,可预测次日的阴晴)。文玩天下:Lw    早上烧霞,晌午沤麻(早晨出现彩霞,中午多会下雨。晌午指中午,麻为草本植物,茎皮纤维可做绳索、织布。沤麻就是将麻埋于泥中腐蚀)。    早雾晴,晚雾阴(早上起雾预示晴天,傍晚起雾预示着天阴)。文    播种类     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适宜。     春争日,夏争时,一年农时不宜迟。     谷雨前后,种瓜种豆。  过了惊蛰节,整地不能歇。    寒露两旁看早麦。    九尽杨花开,春种早安排 。     三月去种瓜。     头伏萝卜,二伏芥,三伏里头撒辣菜。`     一把二月过,就把犁耙摸。     枣发芽,种棉花。    农作物成长类    二月小麦没老鸹(指乌鸦在小麦地里已看不到)。       楝子开花吃燎麦(接近成熟)。六月晒谷莠(指谷子已抽穗)。     麦子去了头,秫秫没了牛(小麦收割后,高粱已长的比牛还高)。    七月十五枣红皮,八月十五枣半干     天河调角,要吃毛豆角。     小满不满,麦子有闪(指小麦到小满节应灌满浆,若没有灌满浆,小麦收不好)。 农作物收获类     处暑高粱,白露谷,秋分两旁看豆扑(指处暑前后收获高粱,白露前收割谷子,秋分时大豆已收割)。     立秋三天遍地红(指高粱成熟)。 忙种收大麦。    七月核桃,八月梨,九月柿子上满集(农历九月分别是核桃、梨、柿子的收获期)。节气时令类    吃了端午粽,棉衣完全送。     吃了夏至面,一天短一线;吃了冬至面,一天长一线。     春打六九头,五九尾(指立春那天为五九的最后一天,或六九的第一天)。     大雪年年有,不在三九在四九。    该热不热,五谷不结。    交了七月节,夜寒白天热。    开春一场雨,秋收万石粮(指春耕时下雨,预示着丰收年)。    立了秋,挂锄勾。立秋不立秋,六月二十头(指农历,立秋一般在六月二十日前后至七月初)

17、《中国民间文学集成浙江省绍兴市嵊县故事卷》系根据文化部、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84)808号文件精神和《中国民间文学三套集成编纂总方案》的规定,在全县范围内进行普查、广泛搜集的基础上编选而成。

18、这两种云比较,“乌头”云不如“白头”云发展旺盛,因此一般下雨不大或不下雨,只刮一阵风,所以叫“乌头风”。但如果“乌头”云发展旺盛,逐渐变成“白头”云,便造成较强烈的雷雨,所以叫“白头雨”。

19、天气谚语各地都有,是劳动人民在生活和生产中的集体创造,经不断总结和修正,口耳相传,活跃在民间……崇明的天气谚语也具有这些基本特点。此外崇明的天气谚语还具有一些鲜明的特点,主要是:江海沙洲的地域特征和耕种渔猎的生产特征。前者取决于崇明岛独特的地理环境,后者体现了崇明人历来的生存方式。崇明的天气谚语多数是反映台风、雷雨、海潮的预报,如“五月里迷雾,乘船勿用问路”、“北风冷,台风遁”、“云中有吼声,不久龙卷临”、“浪头圆圆浪面大,及早调蓬赶回家”、“虹挂东海处,大风刮倒树”、“东风打过更,水在门外涨”、“断虹现,台风见”,“无风起长浪,不久台风到”、“条浪打先锋,后面跟台风”……很明显,这些谚语都是为渔民从事江海捕捞业服务的。

20、在春夏季节的傍晚,天空的西边,有像石山耸立的乌云迎接日,日落进云里就看不见了,群众叫“乌云接落日”。这种乌云,是指浓积云或积雨云,这种情况大部是由高低空低气压系统造成的。它的移动规律一般是自西向东的,所以会影响本地。因此它移动速度的快慢不同,大都较慢,要明天才下雨,所以叫“不落今日落明日”。

21、有关风向和天气的谚语东风急,备斗笠。风静闷热,雷雨强烈。急雨易晴,慢雨不开。雨后生东风,未来雨更凶。雨前有风雨不久,雨后无风雨不停。不刮东风不雨,不刮西风不晴。

22、天气谚语中还有一些同义谚语,用不同的词汇表达出来,更是谚语文学中的特色。例如“南风吹到底,北风来还礼”、“南风吹倒头,北风来报仇”等,“还礼”与“报仇”两个词用在这里真是恰到好处。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气象谚语谚语带解释(精选37句)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