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公式小学六年级(精选43句)
数学公式小学六年级
1、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课件、视频及单元测试
2、圆柱的侧面积=底面的周长×高,公式S侧=Ch;圆柱的底面周长=侧面积÷高,公式C=s侧÷h;圆柱的高=侧面积÷底面周长,公式h=S侧÷C。
3、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公式S=(a+b)h÷
4、偶数和奇数: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偶数。不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奇数。
5、大单位,小单位,大小换算有规律。从大到小乘进率,小数点向右移;从小到大除以进率,小数点向左移。进率是10移一位,进率100移两位,进率1000移三位。以此类推。
6、比值是一个(数),可以是(整数和小数或分数)。不能出现比号。
7、先找出已知条件和问题,再确定用加法或减法计算,最后记得要写答。
8、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一般用d表示。
9、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两只青蛙两张嘴,四只眼睛八条腿。三只青蛙三张嘴,六只眼睛十二条腿。四只青蛙四张嘴,扑嗵扑嗵跳下水。
10、环形的面积=大圆面积-小圆面积,S环=πR-πr。
11、循环小数:一个数的小数部分,有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这个数叫做循环小数。例如:555……0.0333……109109……
12、(1)已知直径求周长:C=πd (2)已知半径求周长:C=2πr 圆的面积公式:
13、 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14、(5)和倍问题:已知两个数的和及它们之间的倍数关系,求两个数各是多少的应用题,叫做和倍问题。
15、四条边都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的四边形。有4条对称轴。
16、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
17、水流速度=(顺流速度-逆流速度)÷2(也就是顺水速度、逆水速度、船速、水速4个量中只要有2个就可求另外2个)
18、非封闭线路上的植树问题主要可分为以下三种情形:
19、分数减法的意义与整数减法的意义相同。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
20、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
21、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22、分数的除法则: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
23、(4)正比例: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的比值(也就是商k)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就叫做正比例关系。 如:y/x=k(k一定)或kx=y。
24、小数加法的意义与整数加法的意义相同。是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
25、一世纪=100年一年=四季度一年=12月一年=365天(平年)一年=366天(闰年)
26、(2)面积:即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
27、列方程解应用题,抓住关键去分析。已知条件换成数,未知条件换字母。找齐相关代数式,连接起来读一读。
28、注* 营业税的计税依据是营业额,营业额是指从事建筑、安装、修缮、装饰及其他工程作业收取的全部收入,还包括建筑、修缮、装饰工程所用原材料及其他物资和动力的价款。当安装的设备的价值作为安装工程产值时,亦包括所安装设备的价款。但建筑安装工程总承包方将工程分包或转包给他人的,其营业额中不包括付给分包或转包方的价款。
29、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公式S=(a+b)h÷2
30、甲数除以乙数(0除外),等于甲数乘以乙数的倒数。
31、真分数: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真分数小于
32、 已知量÷对应分率(百分率)=单位“1”的量
33、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2S=ah÷2
34、 高一定,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底。(S/a=h)
35、写数要从高位起,哪位是几就写几。哪一位上无单位,用“0”顶位要牢记。
36、(5)1公顷=10000平方米1亩=6666平方米
37、计算小数加减法,关键对齐小数点。用0补齐末位,便可进行加减。
38、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表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再加上两头的圆的面积,公式S=ch+2s=ch+2πr
39、株数=段数=全长÷株距
40、全长=株距×株数
41、分数乘整数,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
42、在减法里,已知的和叫做被减数,已知的加数叫做减数,未知的加数叫做差。被减数是总数,减数和差分别是部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