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端午节的诗句小学四年级(精选30句)
关于端午节的诗句小学四年级
1、斜阳余晖中,满山艾蒿浓碧流淌,入目一片惨绿,惹动伤心意绪;而从山间各处汇集来的水流中,满是落花艳红,伴随着水波荡漾,挨挨挤挤,却热闹非凡。“伤心碧”用李白《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句,因翠绿转浓,从视觉引发心理上的落寞之感。“满意红”对“伤心碧”,可称工整妙绝。此句以喧闹的红色与寂寥的碧色对举,冲突更浓。
2、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李隆基《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
3、端午节起源于中国,最初为祛病防疫的节日,吴越之地春秋之前有在农历五月初五以龙舟竞渡形式举行部落图腾祭祀的习俗;后因诗人屈原抱石自投汨罗江身死,又成为华人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部分地区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等说法。
4、舣彩舫,看龙舟两两,波心齐发。奇绝。难画处,激起浪花,飞着湖间雪。画鼓喧雷,红旗闪电,夺罢锦标方彻。——宋黄裳《喜迁莺端午泛湖》
5、旧来传五日,无事不称神。穴枕通灵气,长丝续命人。
6、忠贞如不替,贻厥后昆芳。《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唐·李隆基五月符天数,五音调夏钧。
7、谁家儿共女,庆端阳。____舒頔《小重山·端午》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
8、未泯生前恨,而追没后踪。沅湘碧潭水,应自照千峰。
9、进对一言重,遒文六义陈。股肱良足咏,凤化可还淳。
10、明诏始端午,初筵当履霜。——储光羲《大酺得长字韵时任安宜尉》
11、杨桴击节雷阗阗,乱流齐进声轰然。蛟龙得雨鬊鬣动,螮蝀饮汀形影联。——出于:刘禹锡《竞渡曲》
12、各班老师还动员学生跟随父母一起开展端午活动,对传统节日进行体验,加强亲子间沟通和谐亲子关系,更好地延续传统文明。
13、据传说,陆河端午节的起源是纪念“走黄巢”。公元875年的唐朝末期,黄巢领导农民大起义。公元881年,起义军攻下唐都长安。当时陆河人的祖先居住在外省,由于受到官府的欺骗宣传,认为黄巢和起义军是魔鬼,以讹传讹,大家非常害怕他们。在黄巢起义期间的一年农历五月初大家听说黄巢的军队马上要打过来,忙于逃命。逃难的路上,一位妇女背着一年纪较大的男孩,手里拉着一个年纪较小的男孩,恰好遇见了黄巢,但并不知晓他的身份。黄巢看见这位妇女的行为不对劲就问她:“你为什么大的孩子背。“小的孩子拉这位妇女直率地回答说:“背的是我的侄儿,拉的是我的小孩。一旦黄巢追来,我就放弃自己的小孩,背着侄儿快速逃走。侄儿已亡父,若被杀,他家就断根绝后了。儿子若被杀,我还年轻可再生。”
14、《浣溪沙》宋·苏轼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
15、莫唱江南古调,怨抑难招,楚江沉魄。——吴文英《澡兰香淮安重午》
16、____汤显祖《午日处州禁竞渡》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____苏轼《浣溪沙·端午》绿杨带雨垂垂重。
17、端午节自古有之,古老得比关于屈原投江而殁更老,但当62岁的屈原在汨罗江边于公元前278年的夏天那纵身一跃,从此端午就与这位悲怆的伟大爱国主义诗人做了一次千年捆绑,就像一捆粽子,已经煮过千年,粽香幽幽,弥漫千载,从此国人们有了骨头,这根骨头已经在中华在地上生根,长成了参天大树,每一个叶片上都写着爱国,你、我都是那片闪闪发光的叶片!
18、通过画画、手抄报等形式来缅怀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19、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流香涨腻满晴川。
20、五月榴花妖艳烘。绿杨带雨垂垂重。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生绡画扇盘双凤。
21、 ——宋 苏轼《少年游 端午赠黄守徐君猷》
22、阶段一:6月12日---6月21日活动准备阶段。
23、绿杨带雨垂垂重。五色新丝缠角粽。____欧阳修《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24、中心小学以“非常传统 特别现代”作为教育理念,通过丰富多彩的教育形式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端午诗词争霸赛”正是将传统节日与传统文化相结合,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活动。
25、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鬣。佳人相见一千年。——苏轼《浣溪沙》
26、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欧阳修《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27、千年忠义气,日星光。离骚读罢总堪伤。——舒頔《小重山·端午》
28、以前我以为吃粽子是一种美食,现在我才知道原来人们吃粽子是为了纪念屈原。
29、年年端午风兼雨,似为屈原陈昔冤。我欲于谁论许事,舍南舍北鹁鸠喧。——出自赵蕃写的《端午三首》其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