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信仰佛教的说说【摘抄文案100句】

2023-06-06 11:14:21

一、信仰佛教的说说

1、他在我家吃饭,跟我说湄洲岛有一个寺庙,里面的一个尼姑都特别特别灵验(他自己有很多事也被验证,说的很灵验)

2、但我只想讲讲,今年我自己亲历的…

3、我们每天打开报纸一看,整版的社会新闻,都是令人触目惊心的‘杀、盗、淫、妄’。谁不会浩叹人心不古呢?

4、依照其他宗教的说法,人是神创造出来的,人无论怎样努力,都无法自救自存,必须要靠耶稣的救赎,才能获得永生,因为他是唯一的‘真理和道路。’同时人就是到神那儿,也永远不能同神平等;他是主,你是仆,人与神永远是相互的阶级对立。这是多么令人泄气啊!

5、在中国,从南北朝以来,就出现了大量的信仰观世音菩萨的应验,或者灵验的故事。我们从现在流传下来的许多应验例里面,大概观世音信仰应验的数据最多,比如说亲人,周克夫写过观世音试验记,从近代到现代的所有观世音的试验的灵验一共118件,我们从佛教发展史上看,这是大乘佛教普渡众生的传播,同时也是大乘佛教中间的一种表现,我们在大乘佛教中间,怎么按超脱轮回报应的方法和途径,有两条,一条是通过名理觉悟,通过名理觉悟就可以;第通过诵经礼佛前尘的信仰,靠佛法获得解脱,观世音的信仰显然不同于其他差异信仰的特点。

6、晚上接近7点左右拍摄的…

7、有人主张:信佛只要心诚,心中有佛就可以了,不必归依三宝。

8、因此我说信仰佛教,可以得到真正的快乐。

9、假如一天你乘坐出租车,

10、对于眼前的苦难,能随遇而安,不怨天尤人。

11、不偷盗——不偷、不抢别人的财物。

12、巫教没落是因为道教的兴起,和佛教没有关系。巫教就目前来说应该依然存在,巫教在古代的活动区域是当今的云贵高原,所以容易提到云南。巫教不养蛊,养蛊是达到自己的目的,未必害人。

13、粗无常是容易发现的:大自然中春夏秋冬的交替;生命从婴儿、少年、老年直至死亡的进程;你的家庭或周围所呈现的你可以感觉到的变化……这些都是粗无常。

14、竟然和佛教信仰不谋而合!

15、对于宇宙、人生的种种问题,能得到合理的解答。

16、平等心度亡的威力有多大?

17、佛教详尽地剖析宇宙人生的问题,目的在使人对人生能获得正确的认识。

18、信仰是每一位三宝弟子的根基,

19、第三:天耳通,能闻六道众生苦乐忧喜之语言,及世间种种之音声。

20、看破放下了,会不会感到痛苦?

二、关于信仰佛教的说说

1、如果只皈依三宝中的佛宝,和崇拜偶像、迷信神鬼无异(佛不能代替众生修行和证果,只能教化众生依法修行。)不会有究竟的好处。

2、然后这几天,家里正如火如荼的在弄风水….

3、佛教劝人知足常乐,要学习禅定,乐观进取,心情自然平静,不生烦恼。(举例说明:一般人像三岁小孩,丢了一块糖就焦急、哭泣,而佛教徒像懂事的大人,不会为此而烦恼,这是观念、智慧、境界的不同。)

4、佛教教人们获得正确的人生观

5、夏天的时候风景超美,下午时候去海滩,简直超赞~

6、他已经皈依了。起先他也认为佛教是迷信,皈依、出家或佛教行为只是形式而已,但通过姐姐的因缘,开始听闻佛法,甚至研究起佛法,“佛教最令我惊讶的两个概念就是‘无常’和‘因缘’,这是科学证实不到的,偏偏这正是宇宙万物的真理,是我们不能去否定的。”

7、轻慢僧人的果报有多重?

8、某些问题必须直截了当的答覆。

9、热爱祖国、关心朋友家人、

10、假如你的邻居是一位年迈的老人,

11、人要想真正的快乐,大概须要满足下列几项要求:

12、因此,信仰佛教,必须皈依三宝,而不是,只皈依法宝或佛法二宝。

13、2005年,华东师范大学童世骏教授和刘仲宇教授领导了一项有关宗教信仰的调查。调查结果中最耐人寻味的是,“不信教的、宣称自己是无神论者的,占样本总人数的15%不到。”

14、在一般宗教研究学者来看,佛教是一种以无神论为基础的宗教,因此佛教中没有神仙。佛教的佛不是神,按照佛教的经典讲,佛是“觉悟的人”,即所谓“佛者,觉也”就是这个意思。既然佛教的最高信仰佛都不是神,那么就不应该有超过佛的了。神仙是中国道教的信仰。按照道教的定义,所谓神为“知往来谓之神”,即神的特征是知晓过去未来的,而仙的定义是“长生不老谓之仙”,即仙的特点是永生不死的。所以,神仙是指两种神圣的存在,一个是无所不知,一个是永生不死。

15、要心诚则灵啊,你拜佛的目的不是为了测试这座庙灵不灵,这种都是动机不纯啊

16、可见,不皈依佛是忘本,不皈依法是迷信(盲目信仰),不皈依僧是忘恩,唯有三宝齐备,才是完整的佛教。

17、~~~~~~~~~~~~~~~~~~~~~

18、今天,宗性法师给了我们答案,

19、佛教在“否定”人生的一切之后,使人不再盲目地贪恋、追求,这样才能积极地为群众服务,高度地肯定人生的价值和生命的意义。

20、不饮酒——酒能乱性,使人失去理智,因此必须戒绝。(论语中孔子亦有‘不为酒困’一语,不过酒在当药用医病时,暂可通融。)朋友们想想看,这五戒不是刚好与儒家所提倡的仁(不杀生)、义(不偷盗)、礼(不邪淫)、智(不饮酒)、信(不妄语)不谋而合吗?

三、佛教说说感悟句子

1、我本人一直对观音信仰的问题有很大的兴趣,因为在佛教的菩萨中间,观音信仰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特别在中国的佛教里面。我们知道在佛教初级发展过程中间,没有菩萨,没有现在所说的佛。原始佛教被称为佛的就释迦牟尼一个人。菩萨有没有?有,菩萨指“觉悟的有情”,菩萨这个词梵文翻译过来的音,全称是“菩提萨埵”。在原始的佛教里面,菩萨是泛指,没有那么多菩萨。在大众佛教兴起以后,佛菩萨的信仰才开始发展起来。有了众多的高僧,在佛教众多的活菩萨中间,我想这个释迦牟尼佛,弥勒佛,观世音菩萨,地藏王菩萨,大概是世人最为熟悉,也是世人仰仗最多的佛菩萨。其中特别是阿弥陀佛,观世音是解救现实的苦难,解救生死,救苦免灾。

2、佛教有二种人,一种是求佛保佑的人,一种是想修行成佛的人,为什么要修成佛?因为修成佛了,就可以得到永恒不灭。

3、于2017年7月天湖寺与弟子众的对话

4、不要因为众生的愚疑,而带来了自己的烦恼。不要因为众生的无知,而痛苦了你自己。

5、其实佛教只是不‘讳疾忌医’而已,并不是真正悲观的,你看人生不是充满著许多的苦恼吗?你瞧这个世界哪一样是真实的?永恒的?(难道不是吗?连孔子都有‘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感叹。)佛教并不是一种不负责的宗教,它先要我们认识这个人生是个苦恼的人生,然后进一步地分析这些人生的苦恼都是人自己的无知贪欲招来的,因此人人都可以自己克服这些苦恼。最后指出人生的幸福之道,希望人们要节制自己的欲望,多为别人服务。佛教深信:自己要想快乐,一定不能把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上,只有全体众生都能幸福快乐,个人才会有真正的幸福、快乐的。

6、佛教认为人就是顶天立地的人,在人之上没有一个可操纵我们生死、成败、福祸的神,人是自己的主人,自己的主宰,只要自我奋发努力,一定有光明灿烂的明天。

7、依照其他宗教的主张,人活著是为‘神’而活,人类一切的努力成果,都是用来荣耀神的(好的都是神的功劳,坏的则不是,人要自己负责),因为人是上帝创造的,人的智慧、能力是上帝赐给的,所以成就该归于他的功劳。(不过,失败了就不是上帝的过错。)佛教就不这么主张,而认为人是为‘自己’而活著,为‘一切众生’而活著(为了使宇宙的众生都能幸福、快乐),同时一切努力的成果是自己奋斗来的,荣耀归于人类自己,如果失败了,这是自己努力不够,还要更加地勤奋不怠,朝目标迈进。

8、普度众生是真心的,从而让自己到了极乐世界却是无意的。这就是世真实菩提心和造作菩提心的的概念,一般人一开始都是由自己得到快乐的造作菩提心开始,进而通过修行达到无造作菩提心的成就。

9、在中国,也许有人不知道释迦牟尼是谁,但是没有人不知道阿弥陀佛和观世音菩萨,不仅寺中的信徒开口便称“阿弥陀佛”,即使在一般的民众中间,这两句话也早就成为人们的日常口头语,或者提示语。观世音菩萨是集中体现佛教慈悲精神的菩萨,他大慈大悲救苦救难,把有苦有难的众生从苦海中解救出来,或者满足祈愿者的种种愿望,观世音菩萨是佛教中家喻户晓的菩萨,而且流传着有关于观世音菩萨的故事,下面我想用几个问题对观世音信仰问题谈谈。

10、偶然的一次,我看到了台湾的一档节目,是一个丈夫非常虔诚,他很信佛,但是他的妻子经常吃鱼啊,蒸肉啊,丈夫就特别看不惯,天天说自己的媳妇,我佛慈悲,一定不能怎么怎么样,搞的一个家庭氛围特别特别的差

11、虽然,可能受到中国人的欢迎,但毕竟不是中国人,只可以尽中国公民的义务,绝不能享受中国公民的权益。

12、随着一个人的意识运作,它不仅可以让外在事物不断发生变化,甚至可以发出特别广大的波,有如银河系般无边无垠。这种波是眼睛看不到、手摸不着的一种能量,要确定测量当然很困难,就像粒子的不确定一样。

13、某些问题须以分析的方法解答,

14、很高兴又和大家见面了。

15、下面说说我的一些亲身经历

16、我在读大学的时候,我明白了一个道理:要保持自己的信念,要有自己的见解,要有独立思想的人格,千万不要随波逐流…

17、除此之外,而且还有更神奇的事

18、这是空学其表,内里草包,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有什么用呢?

19、西方religion这个字我们应该要翻译成“民间信仰”,不能翻译成“宗教”,那是一种信仰。我们东方的宗教不是西方的宗教,它的信仰是:它是万能的,所以仰。

20、然后我们都还没有上香,刚进入这个寺庙,那个主持就不断的看我,说我过去发生的一些事,现在遇到的事,还有未来

四、信佛的人说说

1、佛弟子的等次,是以所受戒别的层次而定,归依三宝,是最先的基层;往上还有五戒、八戒、十戒、比丘戒、比丘尼戒、菩萨戒,一切戒都以归依三宝为根本,而一切法又以戒为根本(《大方广佛华严经》:“戒是无上菩提本”)。

2、什么都不信的人是比较空虚的。上班、下班,看电视、睡觉;第二天也是上班、下班……一天天这么过。当然,日子可以这么过,这也是一种生活方式,但是谈及意义,谈及我们对自己、对社会的责任,可能还是需要一些思考。

3、这就是信仰的力量,它是快乐的源头活水。

4、也许你们不了解山里人。在我出生的那个山沟里,直到今天,很多老人、孩子没见过飞机、火车、高速公路,没上过网,也没看过电影,一如古代一样,过着清贫的生活。

5、堪布1985年舍俗出家,到色达喇荣五明佛学院潜研教理、精苦修持,得到大成:教理上有相当深度,修持上更是颇有造诣。由这位教师授课,不仅可以听到他对我们所熟悉的学理作的精要阐释,更可以了解修持在宗教研究中的意义,而这也正是我们学术界了解不够的地方。今天有这么一个学习和对话的机会,很值得珍惜。

6、第一微秒是“生而即灭”的,也就是说,在这一微秒上,法必须有生灭的变化。如果它生而不灭,不变化,那就要留存到第二微秒,与之成为一体;而第二微秒也应该不变;第第四微秒不变,乃至一分钟不变,一小时不变……这样一来,这个法就恒常存在了。但现实中却没有这种法。

7、诗人臧克家曾说:“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如果一个人死了还能活着,是指他的精神永存,那我们也可以说:佛陀圆寂了,但他的精神还活着。

8、当然,在人类社会里,这种进程也是有先有后。西方早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就开始了,1993年我去美国、加拿大、德国、新加坡等国家时,见他们在物质方面已相当富足,人人有车有房,那时他们的心也转向了精神需求。

9、阻人行善的果报有多重?

10、综上所述,信仰佛教,必须皈依三宝!

11、而现在的中国与之类似,人们在生活上有了一定满足以后,也开始内观,寻找精神层面的意义了。

12、今天我们探讨的是内心科学,在心这一层面,我向来觉得佛教与科学是一样的,我们都相信理性。佛教所强调的信——“信乃道源功德之母”,指的就是理性之信。

13、孙中山先生说:“佛学是哲学之母,研究佛学可补科学之偏。”

14、康有为说:“佛学之博大精微……虽有圣哲,无所措手。其所包含,尤为深远。”

15、有人认为直接阅读佛经,不归依三宝,一样可以得到学佛的好处。

16、我没有PPT给你们演示,你们可以到网上查一下。这个经文很短,但它对理性的强调,以及用非信仰方式教诫人们思维苦乐与善恶因缘的关联,是很值得我们深思的。

17、为什么说特殊呢?因为我们邀请了一位特殊的教师。以前给我们讲课的,都是社会科学院的研究人员或大学教授。但我们毕竟是研究宗教的,想要研究透彻,直接与宗教界人士尤其是精英人士面对面对话,很有必要。用佛教的话说,我们今天要跟一位藏传佛教的大师结缘,由这位特殊的教师,为我们作一个不同以往的讲座。

18、自己的前途、命运、归宿,以及成败、苦乐不操纵在别人的手中。

19、这种超越外物、纯由精神的快乐,能检测到吗?

20、只要肯发心真修实干一番,发起正确的精进心,四力具足,你会发现修行其实也没难,也没那么苦,只要把定心意,狠战一场,渡过了开头的阶段,后续就会越来越轻松,同等的功课量,在刚开始做和过了一段时间后的感觉,是天差地远,这时候,只要有长远心,走的路子都对,知见和言行都如法,这样去因上努力,他日不得大自在,不得解脱生死之果,那是断无可能!

五、信仰佛教的句子

1、但是!法宝的产生,必须由佛宝与僧宝,才能完成。

2、古德的讲经说法,任何时候都是在启发我们去实修,去真干,这就是讲经说法的目的,指向所在。

3、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4、信仰宗教不属于心理治疗的部分,所以对治疗的效果并没有人研究。可以推测的是,有一定信仰的人可以比较容易地渡过危急的状态,可以一定程度地缓解痛苦。

5、毕业这么多年之后,我又明白了一个道理

6、因为,只有通过归依的仪式,皈依三宝,获取佛教徒的身份后,继续如律、如法修行,才能成为名副其实的佛教信徒。

7、如果讲到制度或皈依的仪式,信佛而不归依三宝,等同一个爱好中国风土文物的外国人,跑到中国居住下来,并不申请变更原有国籍的登记,就自称是中国的公民。

8、佛说:“十年暗室,一灯能照。”

9、南无阿弥陀佛——相当于西方的Mygod!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不过知道这句话真正意思的不多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地藏王菩萨的这句话堪为经典般若波罗蜜——佛教智慧浓缩成了五个字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谁解其中意?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惠能大师的偈语就是经典不可说——不落言筌,道可道,非常道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佛教的宇宙观唵嘛呢叭咪吽——佛教最著名的咒语,六字真言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金刚经篇末的这句佛偈,很有意境

10、讲到这里,我得说,我这个人有些特别。我研究佛法,会对佛教生信心,而我看世间理论,会更加深我对佛教的信心。这种信心,也许是我的分别念,但也许是在认识和比较中得到的一种经得起考验甚至相当科学的理智信念。

11、以下所要说明的,就是信仰佛教的好处,有些虽然信仰他教亦能获得,但毕竟佛教要高超、殊胜多了。

12、如果被问的人回答“像”,那么那么这个狐仙就讨封成功,化作人形继续修炼。

13、佛教认为眼前不如意事,都是以前自己造的因所结的果,所以要勇于忍受,敢做敢当,不可怨天尤人。

14、细无常较难了解:一个法,当它生起的那一刹那就会灭,这就是细无常。换句话说,生即是灭,生等于灭。

15、我没有什么高深的学识和修证,这一点我有自证,也算自知之明吧。只不过从小信佛,加之近30年的学佛历程,让我对自己有了些信心。时间长点而已,也没有别的。

16、“什么享受都没有,这是什么生活?”

17、但信仰归信仰,凡事过犹不及~~

18、传说明天就是“世界末日”,那我们是最后的交流了……(众笑)会不会呢?如果从细无常的观点看,每一天都是末日,因为这一天永远不会回来了。比如,今天是2012年12月20号,对我今天的这个身心来讲,就是它在这个世界上的最后一天,明天以后不会再有了。的确是末日。

19、如果只皈依三宝中的僧宝,和普通人拜干爹干娘相似,无法消除业障,增长福慧。(僧人领众,依法修行,才能得益。)

20、在群里说了话后,记录文字如上。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和男朋友冷战的说说心情短语【摘抄文案100句】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