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大校王夫之简介(精选96句)
开国大校王夫之简介
1、前文所讲的汉代以后礼俗之间的脱节而引发出以礼化俗问题,其实就是这里所说的情感与欲望的调节问题。此即理学道统论(虞廷十六字心法)的核心内容。从这一角度来看,明代商品经济的发展带来的道德失范局面,其实质是庶民脱离以往的伦理秩序,成为一个个欲望主体的存在。管志道、刘宗周等晚明士人所要解决的问题实质,是如何安顿这种脱离了伦理秩序的欲望主体。换言之,亦即如何因应时代变迁重建人伦共同体的问题。从礼乐文化的角度看,则是礼乐文化与人的真实生命脱节了,不再具有规范性的意义。
2、揭示“名”、“辞”、推的辩证性质。王夫之提出“克念”,就是说人能够进行正确的思维。王夫之把概念看作一个过程,既不可执着概念而使之僵化,也不可把概念的运动看作是刹那生灭,不留痕迹。
3、(5)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十一《礼乐一》,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307页。
4、 第衡阳当代海外名人(5位):马英九(衡山县人,前台湾领导人);洛夫(衡南县人,诗人);龙应台(衡东县人,女,作家);琼瑶(衡阳县人,女,言情小说作家);刘兆玄(衡阳县人,前行政院长、国立清华大学与东吴大学校长、学者、武侠小说作家)。
5、(46)刘宗周:《微臣顶戴明纶恭申对扬之忱以图报称疏》,《刘宗周全集》第三册,第118页。
6、在大一统前期的门阀士族能够延续封建贵族的传统,实际承担基层治理;但是在隋代废除乡官制度以及门阀士族逐渐崩溃之后,朝廷是否有能力承担繁重的基层治理任务是有疑问的。(23)换言之,宋代以后平民化社会的兴起,基层社会面临前所未有的局面:地方社会失去凝聚力、纯美风俗也随之丧失。在这一情势下,回到宗法制度是最自然不过的选择:以宗族作为组织和教化人民的最主要形式。但是宋代以后的宗族并非民众自发建构,而是来自儒家士大夫的主导创制。方孝孺对此状况有一个描述,可帮助我们理解:
7、在以礼化俗的视野中,理学家的政教理想与性命之学之间的一体性内涵能够得到直接彰显。朱子在其性理学著作《大学章句》序文的结尾部分说:“极知僭踰,无所逃罪(按:朱子此言指《格物补传》之作),然于国家化民成俗之意、学者修己治人之方,则未必无小补云。”(15)朱子的礼学与性理学建构是同一个体系中的不同侧面,或者说,是同一原理在不同领域的展现。这一原理即道统论。(开国大校王夫之简介)。
8、衡阳现时的支柱产业,包括有钢铁有色金属冶炼,盐卤化工,装备制造业,汽车及零部件和电子信息等。较为有名的如,特变电工为龙头的装备制造产业,以富士康为龙头的南方最大的精密模具产业,以五矿金铜为龙头的铜铅锌精深加工产业,以中核二七二为龙头的军民融合产业,以天雁机械、南岳电控和湖南机油泵为龙头的汽车零部件制造产业等等。可见衡阳的工业,第二产业发展是非常强劲的。(开国大校王夫之简介)。
9、(6)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陈寅恪集》,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7页。
10、武功:通西域,丝绸之路影响至今。驱匈奴,败亡北匈奴“黄祸”欧州。
11、心物(知行)之辩——反对“生而知之”的先验论。凭借感官心知,进入世界万物声色之中,去探寻知晓事物的规律,这才是认识世界的途径。也就是说,知识是后天获得的,非生而知之也。
12、回到家乡衡阳潜心治学,在石船山下筑草堂而居,人称“湘西草堂”,在此撰写了许多重要的学术著作.王夫之三十三岁以后就开始“栖伏林谷,随地托迹”,甚至变姓名为徭人以避世,直到他死去。
13、作者简介:陈畅,男,西元1978年出生,广东梅县人。中山大学哲学博士,武汉大学哲学博士后,现为同济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哲学史、宋元明清哲学。著有《自然与政教——刘宗周慎独哲学研究》《理学道统的思想世界》,编有《儒学与古典学评论》(第三辑)。
14、 曾国藩在《王船山遗书》中作序评:独先生深閟固藏,追焉无与。平生痛诋d人标谤之习,不欲身隐而文著,来反唇之讪笑。用是,其身长邀,其名寂寂,其学亦竟不显于世。荒山敝榻,终岁孜孜,以求所谓育物之仁,经邦之礼。穷探极论,千变而不离其宗;旷百世不见知,而无所于悔。先生没后,巨儒迭兴,或攻良知捷获之说,或辨易图之凿,或详考名物、训诂、音韵,正《诗集传》之疏,或修补三礼时享之仪,号为卓绝。先生皆已发之于前,与后贤若合符契。虽其著述大繁,醇驳互见,然固可谓博文约礼,命世独立之君子已。
15、(37)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80页。
16、(44)刘宗周:《明德渊源录跋语》,《刘宗周全集》第四册,第127-128页。
17、先介绍一下李家的家庭状况:李陵是李广长子李当户的遗腹子,出生前父亲就已经去世。再此之前一年李广因失意于国舅卫青而被逼自刎于绝域。而李广的长子李当户、次子李椒(代郡太守)也都已经去世。所以说此时李广的幼子李敢就是家里的顶梁柱。李敢为什么会遭到霍去病的毒手?据说是因为李敢认为自己的父亲李广是被大将军卫青给间接逼死的,所以他想为报父仇去刺杀卫青,但是行刺未遂。不过卫青可能觉得自己确实对李广的死有责任,便没有声张这件事。但霍去病不这么认为,所以在甘泉宫打猎时背后放冷箭死了李敢。
18、 第衡阳近现代名人(8位):罗荣桓(衡东县人,开国元帅);彭明治(常宁市人,开国中将);王紫峰(耒阳市人,开国中将);谭冠三(耒阳市人,开国中将);伍中豪(耒阳市人,革命先烈,红十二军、红二十军军长);夏明翰(衡阳县人,革命先烈,因就义诗“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流芳千古);刘道一(衡山县人,革命先烈);唐群英(衡山县人,女,中国同盟会第一个女会员)。
19、起东是刘宗周表字。这篇文字的内容与上文所引刘宗周《按察司副使吴公家庙记》相似,想必亦是刘宗周本人之意。由宗族内部家庙礼仪实践,保存、推广先王之礼于一家、一乡乃至天下。此即刘宗周宗族建设理想中的三代之治图景。
20、而在秦代大一统之后的郡县制,公卿大臣以下皆不能世其禄,宗族世家无法延续,同时也失去了基层治理的权限。然而,马其昶对此只有“封建废,宗法不存”的感慨,他并没有解释其背后具体的社会机制。罗志田指出,在封建时代的封邑内,贵族(诸侯、世家)的治理是直接到民的;而大一统时代广土众民局面下基层社会的治理问题则成为前所未有的新问题。
21、理势合一的历史观。王夫之提出“理势合一”,并在其著作《读通鉴论》对前人所提出的“复古论历史观”、“循环论历史观”等历史形式进行全面的批判和反思。
22、文治:累黜百家,独尊儒术。结束汉始二十年黄老之治,开始以后两千年儒家用世。
23、毫无疑问,霍去病是一代名将,但也是一个非常狂野自私的人,这点和他的恩主、岳父汉武帝很像。
24、(31)王夫之:《噩梦》,《船山全书》第12册,岳麓书社,1992年版,第561页。
25、综上所述,在以礼化俗的历史视野中,理学家回应时代政治难题时涉及到了多层面的思想脉络:礼与俗,情感与欲望的调节(亦即道心人心之虞廷十六字心法),三代之治,性命之学建构,封建与郡县,宗法与宗族建设等等;这些共同构成了理学道统论的思想世界。学术界以往的研究或者将理学道统论理解为一个虚构的、一线单传式的道之传授谱系,或者将其理解为一种纯粹哲学形上学视野中的儒家心性论思想体系。
26、(38)管志道:《分别官民家奴婢义男因以春秋之法正主仆议》,《从先维俗议》卷第273页。
27、例如在刘宗周的论说当中,人类价值体系当中不同等级的价值存在(理、过、恶;喜怒哀乐与七情)都在“欲”(生机)这一“平台”(“场所”)中展现,理与过恶、喜怒哀乐与七情之间只是生命力的展现之过不及与恰到好处之差异,而不是非黑即白、截然对立的关系。
28、反禁欲主义,提倡不能离开人欲空谈天理,天理即在人欲之中。王夫之在其《周易外传》、《尚书引义》等书中对程朱理学的“存天理,灭人欲”提出了批评。
29、内容提要:本文以晚明思想家管志道、刘宗周的家礼实践为例,在以礼化俗的历史视野中勾画理学家在回应时代难题时所涉及到的多层面内涵:礼与俗,三代之治,性命之学建构,封建与郡县,宗法与宗族建设等等;这些共同构成了理学道统论的思想世界。由此说明,理学家以十六字心法诠释儒家道统,并非将儒学局限于“微观内在”的个体精神与心灵建构,而是对于宏观的社会政治难题的理想解决方案。
30、(28)管志道:《从先维俗议》卷二《考宗法以立家庙议》,第243-244页。
31、刘宗周把“理”之生成描述为一个动态平衡过程,“理”不是由诸种“过”、“不及”辩证而成的利益权衡之产物,而是通贯天地自然万物的整体性“生气”之条理中的一个环节,在价值等级上具有客观、超越意义。刘宗周用“性”来表述这种客观、超越意义:“生而有此理之谓性”,“生而有”是指本然、自然而言。由此,传统的“心”、“理”、“性”等概念都在“欲”(生气)之论述脉络中得到了新的安顿。
32、(19)汪晖:《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上卷,第223页。
33、马其昶详细描述了宗法的优越性。在周代封建体制中,天子是具有象征意义的天下共主,实际治理基层广土众民的是世袭的封建贵族(诸侯、世家)。这一体制下的治理活动是以宗族为基本单位的。宗族共同体是一个血缘、伦理甚至政治共同体,其成员之间的联系主要是血脉亲情以及建立在情感基础之上的宗法秩序。因此,宗法是宗族内统合骨肉、亲亲睦族,维持族群共同体的存续与繁荣的关键;推诸社会,也能达到厚风俗、管摄天下人心的作用。
34、但是,李陵到底无负于汉。 征和三年三月,武帝再命李广利率七万人出五原击匈奴,狐鹿姑单于使李陵率三万余骑再至浚稽山追击汉军,李陵与之周旋多日后放水败给汉军,而匈奴一边也很仁义,不再强人所难的让李陵与故国拔刀相向。此后,李陵便带着部众远走他方,到了一个既不是汉也不是匈奴的地方度过了自己的余生。
35、(45)刘宗周:《原心》,《刘宗周全集》第二册,第279页。
36、暇日爰取旧本,更为润色,付之剞劂,以示族人。首载家乘,具见世家之渊源如此。《书》曰:“黍稷非馨,明德维馨。”故题之曰《明德渊源录》。是录也,其事则祭祀燕享而已,其文则史,其义则尊祖敬宗,而避丰祢之嫌;收族合涣,而通一体之爱。宗周将窃取之矣。(44)
37、(39)刘宗周:《刘氏义田小记》,《刘宗周全集》第四册,第146-147页。
38、(18)陈畅:《理学视域中的道统与政教——以朱子《论语集注》为中心的考察》,《现代哲学》2018年第1期。
39、不过,衡阳的优势在交通上,其拥有高速路的里程在湖南是排第一位的。如泉南高速,岳临高速,南岳高速,衡邵高速,京港澳高速等等,另外还有武广高铁和南岳机场。
40、显然,当文化脱离真实生命,失去塑造生活的功能时,需要人内在新生力量的觉醒,以重塑文化对于生活、生命的规范性和养护性。而宋明时代不断重启的道心人心之辨(理欲之辨),其表现形式在表面上看来是反对朱子的理欲之辨,实质上是理学家因应社会变迁重构礼乐生活的规范性与神圣性的方式。
41、嘉隆以来,豪门贵室,导奢导淫,博带儒冠,长奸长傲。日有奇闻叠出,岁多新事百端。牧竖村翁,竟为硕鼠,田姑野媪,悉恋妖狐。伦教荡然,纲常已矣。(25)
42、反禁欲主义,提倡不能离开人欲空谈天理,天理即在人欲之中。王夫之在其《周易外传》、《尚书引义》等书中对程朱理学的“存天理,灭人欲”提出了批评。
43、王夫之(1619年10月7日-1692年2月18日),生于万历四十七年九月初一子时,卒于壬申正月初二午时。字而农,号姜斋、又号夕堂,湖广衡州府衡阳县(今湖南衡阳)人。他与顾炎武、黄宗羲并称明清之际三大思想家。其著有《周易外传》、《黄书》、《尚书引义》、《永历实录》、《春秋世论》、《噩梦》、《读通鉴论》、《宋论》等书。
44、根据笔者的前期研究,理学以性理为礼乐在不同时代的共通基础,使得礼乐得以从封建制中分离出来;但这并不意味着封建制礼乐的问题被取消了,而是以精神内核的方式重现于平民化时代的伦理秩序建构。(18)如汪晖所指出的,郡县制度之下的封建问题集中在宗法家族制度的演变问题上。(19)
45、刘宗周从阳明心学的立场对其家庙礼仪重建活动作出一个总结:
46、(4)毛亨传、郑玄笺、孔颖达疏:《毛诗正义》上,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标点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0页。
47、(33)刘宗周:《按察司副使吴公家庙记》,《刘宗周全集》第四册,第135页。
48、气一元论,王夫之认为气是唯一实体,不是“心外无物”。王夫之还指出,天地间存在着的一切都是具体的实物,一般原理存在于具体事物之中,决不可说具体事物依存于一般原理。王夫之认为“形而上”与“形而下”虽有上下之名,但不意味着上下之间有界限可以分割开来。
49、在管志道的眼中,吴地士风不古、人道将沦于禽兽,而与“吴俗将无近是,吾甚危之”的沉痛评语相伴随的,是杀运必及的危机感,这是一位积极救世的思想家对于晚明大厦将倾状况的敏感。事实上,范濂和管志道的描述,其实质是商品经济对于郡县制社会形态的破坏:商业造成的人口流动和区域差异、阶级分化频繁等局面,对于郡县制编户齐民的稳定结构以及传统伦理社会造成极大的冲击。
50、(2)朱熹:《中庸章句序》,《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4页。
51、顺便说一句,汉武帝对李家的态度真是很恶劣,毫无“君使臣以礼”的起码尊重——之后李敢的儿子李禹曾经被汉武帝打算吊着喂老虎。到后来汉武帝又在巫蛊之祸中杀了李禹——因为李禹的妹妹是戾太子的侧室。
52、盈天地间,皆物也。人其生而最灵者也。生气宅于虚,故灵,而心其统也,生生之主也。其常醒而不昧者,思也,心之官也。…生机之自然而不容已者,欲也。欲而纵,过也;甚焉,恶也。而其无过不及者,理也。其理则谓之性,谓之命,谓之天也。(45)
53、从结果上来看,“欲”的自我满足可分为三种类型:一是过分张扬、侵犯外物的自我中心状态;二是由于展现不足或受到外在限制而处于被压制状态;三是与外物和谐一致、协调共处状态。刘宗周把前两者称为“过”(程度过分者为“恶”)与“不及”,而第三种则为“无过不及”、恰到好处。而“理”就是“欲”在自我延展过程中所展现的“恰到好处”、“无过不及”者。
54、“……令骠骑将军秩禄与大将军等。自是之后,大将军青日退,而骠骑日益贵。举大将军故人门下多去事骠骑,辄得官爵……”
55、刘宗周以行乎万物一体之仁来界定义田之举,其解释完全取自“德”方面的内容,而不采取“利”的因素。万物一体之仁首先意味着人心之沟通,是指向人与人之间最根源情感本体处的互通一体。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则是意味着由于情感本体的互通,己心、人心各自得到有效的表达和安顿。用梁漱溟先生的话来说,这是“因情而有义”。(40)显然,此文带有浓厚的阳明心学印记。
56、(3)刘咸炘:《礼废》,《推十书增补全本》,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331页。
57、注意,此时霍去病正在疯狂的掠夺卫青曾经拥有的政治资本,《史记》的记载是:
58、针对这一时代危机,管志道从明朝开国之初明太祖朱元璋整顿社会秩序的社会效果中获得救世信心。明洪武年间,朝廷要求监生背诵《四书》、《大诰》,规定尊卑长幼的规矩,要求乡民学习《圣谕》等等;这些举措的效果是“再造函夏,荡数百年之腥风,而以礼乐陶之”管志道开出的救世之方,是考宗法立家庙:
59、顾炎武曾说:“自三代以下,主之于民,赋敛之而已尔,役使之而已尔。凡所以为厚生正德之事,一切置之不理,而听民之所自为,于是乎教化之权不在上而在下。”(14)三代以下,治教分离,教化之权不在上而在下,这也意味着民间拥有自治的空间。理学家重社会教养之道,正是在自治空间中自觉以道自任、行教化之权的表现。
60、在治教分离、礼俗歧而为二的时代,化民成俗以回向三代之治的治教一元、礼俗同可谓宋明理学政教实践之核心目标。蒙文通曾比较汉儒与宋儒政治思想之差异,他认为汉儒重政治制度,宋儒重社会教养之道。所谓重社会教养之道,是指宋儒以乡村自治的方式“养以厚民生,教以齐民德”。(13)“厚民生”、“齐民德”亦即“厚生”(养)与“正德”(教),是儒家教化的主要内容。
61、朱子《中庸章句序》称:“盖自上古圣神继天立极,而道统之传有自来矣。其见于经,则‘允执厥中’者,尧之所以授舜也;‘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允执厥中’者,舜之所以授禹也。”(2)朱子把尧、舜、禹授受的十六字心法作为儒家道统核心,显然是继承历代儒家念兹在兹的三代之治政教理想。更确切地说,朱子道统论是以道心人心之辨的性理思想为三代王道理想奠基。
62、理势合一的历史观。王夫之提出“理势合一”,并在其著作《读通鉴论》对前人所提出的“复古论历史观”、“循环论历史观”等历史形式进行全面的批判和反思。
63、王夫之最后说:“百年的杀戮与动荡,无形中消散(百年嚣陵噬搏之气,寖衰寖微,以消释于无形。)”而造成这一切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宋祖一直生活在“恐惧”的生存现状与心理状态之中。
64、(14)顾炎武:《华阴王氏宗祠记》,《顾亭林诗文集》,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114页。
65、这两种解读的共同特点在于:将理学道统论从其所从出的思想脉络中抽离出来,作出片面的单一化处理。事实上,理学道统论思想蕴涵丰富,既包含对于道(中华文明)之发端及其内容的根源理解,也包含对于宋明时代的社会政治难题的总体思考以及解决方案。理学家以道心人心(性命之学)之辨诠释儒家道统,并非将儒学局限于“微观内在”的个体精神与心灵建构,而是对于宏观的社会政治难题的理想解决方案。
66、朱子《中庸章句序》解释十六字心法称:“必使道心常为一身之主,而人心每听命焉,则危者安、微者著,而动静云为自无过不及之差矣。”(16)其解释效果与儒家礼乐理想“凡民之事莫不一出于礼、使天下迁善远罪而成俗”的“治出于礼乐达于天下”是一致的,共同指向道与器断裂之消解。换言之,宋明理学家的礼仪重建运动是以化民成俗为基本途径,消解道与器之间的断裂,实现道器合治教合一。
67、清人沈垚称:“六朝人礼学极精,唐以前士大夫重门阀,虽异于古之宗法,然尚与古不相远,史传中所载,多礼家精粹之言。至明则士大夫皆出草野,议论与古绝不相似矣。古人于亲亲之中,寓贵贵之意,宗法与封建相维。诸侯世国,则有封建;大夫世家,则有宗法。”(7)
68、本文将通过厘清理学家对于宋明时代社会政治难题的思考脉络,借以回到理学诞生的思想史现场;具体说来,则是以晚明思想家管志道、刘宗周的家礼实践为例,在以礼化俗的历史视野中勾画理学家在回应时代难题时所涉及到的多层面内涵,以探讨理学的形上义理建构与社会政治秩序塑造之间的一体机制。
69、心物(知行)之辩——反对“生而知之”的先验论。凭借感官心知,进入世界万物声色之中,去探寻知晓事物的规律,这才是认识世界的途径。也就是说,知识是后天获得的,非生而知之也。
70、(8)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第7页。
71、刘咸炘此说实际是指出了汉代以后中国文明之道与器(即礼乐与民众生活)之间发生了断裂,这种断裂与治教分裂属于同一过程。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引用《新唐书·礼乐志》以及清人沈垚的观点,对古代礼仪演变状况作出的描述和分析,可作为刘咸炘观点之旁证。
72、理学家以礼化俗运动的核心,是在平民化社会重建宗法,其在平民(士庶人)阶层表现为宗族建设,在儒家士大夫(卿大夫)阶层则是世家(世卿)建设。依赵园先生的观察,明清之际,世家(世族)已经失去其存在条件,但儒家士人的注意力仍然集中于世家、宗法、封建等相关议题。(17)事实上,这是宋明时代儒家士人政治理想之延续:以宗族建设的方式回向三代之治。
73、(7)沈垚:《落帆楼文集》卷八《与张渊甫》,《续修四库全书》第1525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463页。
74、(29)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308页。
75、这种价值体系的结构方式将培育出无限广大之心量以包容污秽与美好并存的大千世界,并在此基础上自然生发出强盛的心力和无限的责任感来应对和转化(救治)千变万化、破碎的现实世界。刘宗周对待“流寇”问题的态度,就是这一价值观念的鲜明展现:“流宼之为中原毒也,原其初朝廷赤子也。语曰:‘抚我则后,虐我则雠。’皇上但心尧、舜之心以抚民耳,不患宼之不还为吾民也。”(46)这种包容性的论述,正是理学家基于因应、对治中晚明的社会政治危机的现实关怀而产生;由此亦可见中国古典哲学与政教之间独特的互动关系。
76、 今日之士习,其所以异于夷狄也者几希,再变,则其违禽兽不远矣。人道而沦于禽兽,杀运必及焉。…人情贱道义而贵势力,极矣,兽道也,兽道当戮。…吴俗将无近是,吾甚危之。(26)
77、论位置,其实衡阳与岳阳、常德离省府长沙的距离都差不多。但岳阳、常德的优势是与长沙一起把洞庭湖包住,所以环境,旅游资源占优。
78、(21)张载:《经学理窟·宗法》,《张载集》,北京:中华书局,1978年,第258-259页。这段话也被二程所引述,可见颇能代表北宋理学家对宗法的看法。
79、刘咸炘认为“礼本于人情,非从天降,非从地出”,“礼本人情”说是儒家通常的解释,例如司马迁总结的“缘人情而制礼,依人性而作仪”(《史记·礼书》),孔颖达所说的“礼乐本出于民,还以教民”均指出了礼乐在本质上是风俗人情之规范化(王制)。自汉代之后,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由封建转为郡县,社会结构也由贵族社会逐步转变为平民化社会;但礼却只表现为作为官府事务的国家礼制或贵族生活之装饰,与民众生活无关(不周于人伦),与民间的风俗人情脱节(不通乎俗变)。
80、在刘宗周看来,其家庙礼仪展现于事为是祭祀燕享,其文则史,其义则尊祖敬宗、收族合涣而通一体之爱。这种强调万物一体之仁、爱的价值观念,其特点是对于脱离了伦理秩序的欲望主体具有包容性。若以情感与欲望的关系来譬喻,则是通过回到两者共通的根源基础来包容欲望、调节和转化欲望。换言之,包容的目标是在欲望主体身上重新开发人伦与社会秩序的基础(良知)。这是在道德失范、欲望膨胀的中晚明社会重建人伦共同体的必要前提。刘宗周对于这一立场有一个哲学表述:
81、虽然“世风日下”、“人心不古”是历代常见的感慨,但范濂所描述的现象是有其时代特质的。那就是中晚明时期嘉靖、隆庆年间以来,发达的商品经济给伦理秩序带来的触目惊心之冲击和破坏。伦教荡然、纲常已矣云云,并非范氏危言耸听之辞。晚明著名的三教一致论思想家管志道在其著作《从先维俗议》中对这种道德失范局面的描述也蕴涵着极深的危机意识:
82、(10)陈畅:《理学视域中的道统与政教——以朱子《论语集注》为中心的考察》,《现代哲学》2018年第1期。
83、(42)刘宗周:《阳明传信录》卷《刘宗周全集》第五册,第16页。
84、(34)赵园:《明清之际士大夫研究》,第121页。
85、(43)朱熹:《论语集注》卷《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51页。
86、由方孝孺的描述可知,宗族的形成需要相当高的门槛,例如主导者必须具备相应的儒家理论素养(德性方面如孝悌忠信,礼学方面如祠祭、谱牒),以及持续几代人的不懈努力(累世积德)。普通人没有相关礼学知识,只重视眼前当下的物质利益,不考虑子孙后代的利益,无法修德睦族;建设宗族这种系统性的工程,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件相当困难的事情。当然,这种难度是针对草创时期而言的,一旦宗族建设进入规模化、程式化的阶段,则是另当别论。
87、王阳明界定情与礼的关系为:“盖天下古今之人,其情一而已矣。先王制礼,皆因人情而为之节文,是以行之万世而皆准。其或反之吾心而有所未安者,非其传记之讹阙,则必古今风气习俗之异宜者矣。此虽先王未之有,亦可以义起,三王之所以不相袭礼也。若徒拘泥于古,不得于心,而冥行焉,是乃非礼之礼,行不著而习不察者矣。”(41)刘宗周《阳明传信录》摘录此段文字并评论称:“一部,皆当如此看。”(42)
88、(32)刘宗周:《按察司副使吴公家庙记》,《刘宗周全集》第四册,浙江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135页。
89、(9)朱熹:《跋三家礼范》,朱杰人、严佐之、刘永翔主编《朱子全书》第21册,上海古籍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3920页。
90、自太史公司马迁以后,对于李陵悲剧性的一生无论是历史学家还是文学家,在主流上都是同情、理解李陵的所作所为。对于素以“夷夏之防”为务的宋儒,如司马光也是如此。臣民尽“忠”前提是君王有“义”,不然就是“汉恩自浅胡自深,人生乐在相知心”(王安石《明妃曲•其二》)这一点上和司马光和他的老朋友老对头王安石的立场是一致的,而且几千年来以儒家思想为主流的中国传统文化也是这么认为的。所以司马迁的《史记》和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之所以能够成为历史学著作中不可逾越的经典,也正是因为“二司马”笔下的历史是一部有人味儿的历史。
91、事实上,道心(人与人之间基于情感的关联)所表述的是自我中的“公共性”蕴涵,它既是理学形上学论述的核心,也是宗族(包括乡约)等等伦理共同体得以建立的哲学形式。基于道心(梁漱溟所说的情感)是人类社会凝聚和合之所托这一洞见,我们不难发现,在理学家的道心人心之辨重构过程中,理学形上义理建构与社会政治秩序塑造之间的一体性机制亦得以豁显。
92、气一元论,王夫之认为气是唯一实体,不是“心外无物”。王夫之还指出,天地间存在着的一切都是具体的实物,一般原理存在于具体事物之中,决不可说具体事物依存于一般原理。王夫之认为“形而上”与“形而下”虽有上下之名,但不意味着上下之间有界限可以分割开来。
93、陈寅恪案语称:“礼制本与封建阶级相维系,子敦(沈垚)之说是也。”(8)也就是说,礼乐源于封建(贵族)制。从汉代至唐代的中国社会去古未远,尚保留有封建宗法因素,礼制与时代脱节的情况没有后来的宋明时代严重;宋明时代是“士大夫皆出草野”的平民化社会,时人对礼制的理解已经难以“与古相似”了。
94、而理学政治理想试图回到治教一元、礼俗同一的状态,与理学性命之学论证的道器不道不远人,是浑融的一体关系。理学家的礼仪重建、道统谱系以及性命之学的建构,在同一系统中展现其彼此通达的思想意义。从这一视野出发,可知理学家以道心、人心解释儒家道统,是解决时代难题的理想方案,而非今人所诟病的禅化。下文以晚明士人管志道《从先维俗议》、刘宗周《水澄刘氏家谱》对家庙礼仪的论述为例,对此系统意义作出探讨。
95、斗转星移,到了天汉二年(99B.C.),是年李陵三十岁,此时的李陵不仅继承了祖父李广一代就开始的“善骑射,爱士卒”的门风,也继承了李家世世代代被迫替汉武帝的外戚当枪使的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