茨威格为什么服毒(精选67句)
茨威格为什么服毒
1、茨威格拒绝表态。无论记者再怎么追问,茨威格的回答也只是从“我已经四年没有去过德国了”,到阐述“任何激进的做法都使我们和对手没有区别”,不会去“举着旗帜反对任何国家,没有一个例外”。
2、大凡自杀,多半缘于对社会和人生的绝望。对于身怀忧患意识而又无力同命运抗争的文人尤其如此。就某种意义而言,人类执着的精神于飞蛾扑火有着惊人的相似,同样专注于自己所追逐的目标,甚至不惜以自我毁灭的方式——正是这种方式,二十世纪才诞生了那么多悲剧性的伟大人物。
3、“全人心理学”迄今为止认为有四种死亡:“生物学死亡”、“社会学死亡”、“人本心理学死亡”、“全人心理学死亡”(或者“后人本心理学死亡”)所谓“全人”,就是超越了这四种死亡的人。简单说,四种死亡是这个意思:
4、歌德晚年曾写了一首长诗《玛丽恩巴德的悲歌》,这首诗是他在年过七旬经历了最后一次恋爱后写下的。茨威格对歌德的这首诗非常欣赏,特意就歌德写作这首诗的故事写了一篇散文,散文的名字就叫“玛丽恩巴德的悲歌”。茨威格对歌德的这首诗的评价极高:“这位七十四岁的老人晚年最深沉、最成熟的诗作,恰似夕阳西下散射出的绚丽光辉。”(茨威格:《人类的群星闪耀时》,第167页,舒昌善译,三联书店,1986年)“它是歌德晚年最重要、最发自内心深处的诗,因此也是他自己最喜爱的诗。这首诗标志他勇敢地向过去诀别,毅然地开始新的起点。”(茨威格:《人类的群星闪耀时》,舒昌善译,三联书店,1986年)
5、 1916年,在莫扎特故居萨尔茨堡购买了房屋;结识女作家弗里德利克?封?温德尼茨;创作了戏剧《耶利米》,取材与《圣经·旧约》中的《耶利米书》;
6、自此,茨威格在我心中有了一个固定的形象:这是一个能够把人物心理描写刻画到极致的作家。那些静止的情感、敏感的内心、狂热的激情,甚至匿藏在人们心底连自己都察觉不了的风吹草动,他都能准确地捕捉到。
7、三毛带着沉甸甸的行李到新疆去了。然而,阴错阳差,他们并没有一种理想的交流。
8、所谓“生物学死亡”,是指一个人的脑死亡,即医学意义上的死亡。
9、在这部写于1939年至1941年间作品里,茨威格把个人命运与时代融为一体,通过自己所经历的人与事,展示了他生活过的城市和国家的文化生活风貌,记录了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夜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动荡的欧洲社会,描述了他与一些世界闻名的诗人、作家、雕塑家、音乐家交往的情景,批露了世界文化名人鲜为人知的生活轶事,同时穿插了作者各种细腻的心迹。
10、1928年,完成了由三本书组成的著名的作家传记《世界建筑师》:《三位大师》(巴尔扎克、狄更斯、陀斯妥耶夫斯基)《与魔的搏斗》(荷尔德林、克莱斯特、尼采)《三位作家的生平》(卡萨诺瓦、斯汤达、托尔斯泰);出版了由12篇人物故事组成的集子《命运攸关的时刻》; 1929年,历史人物传记《约瑟夫·福煦》; (茨威格为什么服毒)。
11、斯蒂芬·茨威格(StefanZweig,1881年11月28日—1942年2月22日),奥地利小说家、诗人、剧作家、传记作家。代表作有短篇小说《象棋的故事》、《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长篇小说《心灵的焦灼》,回忆录《昨日的世界》,传记《三大师》和《一个政治性人物的肖像》。
12、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发表《致外国友人的信》。(茨威格为什么服毒)。
13、但陌生女人的爱,放在当下来看,显得让人无法理解。但他笔下淋漓尽致的心理描绘,却让故事显得异常打动人,就像走过了漫长的纠缠的一生。那些人类身上不可避免的缺陷,所有身而为人所背负的情感,都很真实。
14、 1934年,历史人物传记《鹿特丹人伊拉斯谟的胜利与悲哀》;
15、法西斯上台前,茨威格的创作如日中天,在德国作家中拥有读者之众,很少有人能超过他。他的作品雅俗共赏,销售量直线上升,他思想深邃而不流于晦涩,文字平易而不流于肤浅,情节动人而无斧凿的痕迹。
16、2020年第一期“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狙击战”,推出时间是2020年2月17日。最后一期是“坚持从严要求 促进真抓实干”,推出时间是2020年12月28日。一共推出了41期。
17、 1927年,第三本小说集《情感的迷惘》,收录《情感的迷惘》《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一颗心的沦亡》等六个短篇,写老年期的情欲,主人公都是历经沧桑的过来人,这些人在情欲的驱逼或意外打击时心灵的震颤和意识的流动;
18、斯蒂芬·茨威格是奥地利著名作家、小说家、传记作家,诗人家,剧作家,擅长写小说、人物传记,也写诗歌戏剧、散文特写和翻译作品。以描摹人性化的内心冲动,比如骄傲、虚荣、妒忌、仇恨等朴素情感著称,煽情功力十足。
19、1942年,完成自传《昨天的世界》;2月22日同他的第二位夫人伊丽莎白·绿蒂(33岁)在里约热内卢近郊的佩特罗波利斯小镇的寓所内双双服毒自杀。
20、在一战结束不久,纳粹德国开始驱赶犹太人,并重新军事化,有发动战争的迹象时,所有欧洲知识分子、有志之士都义愤填膺,一个因为纳粹而流亡的、德语世界最有声望的犹太作家,你认为他该做些什么?
21、 1920年,与离异并带有两个孩子的温德尼茨结婚;
22、人生最大的幸运莫过于在他的人生中途,即在他年富力强时发现了自己的人生使命。
23、1932年,历史人物传记《玛丽·安东内特》;
24、他没有德国作家故弄玄虚的通病,没有玩深沉的“哲理思考”,也没有为卖弄渊博而故意生造出来的古怪词句。茨威格这种纯正真切平易近人的风格,是他赢得读者的主要原因。在广大读者心目中,茨成格既是个杰出的艺术家,又是个能给人以慰藉、启迪的朋友。
25、但为什么看到巴西的景色时,会突然陷入忧思呢?
26、 1939年,二战爆发,奥地利被侵占;失去国籍;与阿尔特曼结婚; 1940年,加入英国国籍,后去巴西;
27、我们共同的理想主义,在进步中必然产生的乐观主义,使我们低估和忽视了我们共同的危险。
28、它被誉为是文学史上描写女性暗恋心理最出彩的一本小说。“我爱你,与你无关。”这句流传甚广的名句便出自于本书。关于一个女人饱满又炽烈的爱情,还有什么能够比茨威格的这部《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更具有代表性的呢?
29、他的作品善于心理分析、十分深入而到位地挖掘和呈现人物的心灵世界,而他又有着优秀而强大的文字驾驭能力,只是单纯凭其流畅、精彩的文字便能给予读者充分的阅读快感。
30、这不是“谦退”,又是种不合时宜的“谦退”。
31、《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是由奥地利作家茨威格创作的中篇小说。作品讲述的是一个陌生的女人,在她生命的最后时刻,饱蘸着一生的痴情,写下了一封凄婉动人的长信,向一位著名的作家袒露了自己绝望的爱慕之情。小说以一名女子最痛苦的经历,写出了爱的深沉与奉献。
32、影片没有涉及到他的文学创作,他内心世界的细腻仅仅通过表情的细微变化有所展现;对于他政治观点的表达,也仅限于第一章节。
33、影片参考了茨威格生活年代里的建筑、艺术风格等,影片角色古斯塔夫先生的扮相也与茨威格有几分相似。这位德语文坛上传记作家,再一次闪耀在大众的视野中。
34、为文学和诗欢唱的作家,最终撞上的却是最糟糕的时代。79年前的昨日,1942年2月22日茨威格和他的第二位夫人绿蒂在里约热内卢近郊的的寓所内双双服毒自杀。
35、正如精神分析的因子渗透在其作品的里外一样,人道主义也无孔不入地渗透在茨威格的作品中,不仅小说如此,传记作品中亦是如此。茨威格传记作品中的那些传主,他们往往不愿意做命运的奴隶,他们意识到困难是暂时的,也意识到生命的短暂性,他们不甘于命运,也不甘心现状。为此,他们要与天斗,与命斗,也与自己斗,为的是在有限的生命中实现无限的价值,为了完成生命的伟大乐章而奉献终身,他们关注的是人类的崇高精神,是人类的远大理想和抱负。
36、前不久轰动一时的澳大利亚科学家古道尔之死,乃至我国许多人熟知的三毛之死,都可以这样来解释。
37、但是说实话,茨威格对于小说的情节设计和结构的布局能力并非特别出彩,他其实写得真正出色的还是人物传记。因为他似乎尤其擅长走进人物的内心深处,用自己全方位的身心去触摸和感悟人物的心灵热忱与生命激情,去把握和还原一个个心灵化、精神化同时也对象化、本质化了的人物。他把自己的心灵热情那样专注而勇敢地注入、融合到了笔端人物的心灵能量里,让人感觉他每写一部人物传记,都是他本人和所写人物之间进行的一次心灵的交融、精神的对话乃至生命的交集。
38、1916年,在莫扎特故居萨尔茨堡购买了房屋;结识女作家弗里德利克·封·温德尼茨;创作了戏剧《耶利米》,第一部反战剧在瑞士首演,取材与《圣经·旧约》中的《耶利米书》。
39、 茨威格莫名其妙,赶忙叫住罗丹:“喂!亲爱的朋友,你怎么啦?我还在屋子里呢!”罗丹这才猛然想起他的客人来,他推开门,很抱歉地对茨威格说:“哎哟!你看我,简直把你忘记了。对不起,请不要见怪。”
40、 茨威格见罗丹工作完了,走上前去准备同他交谈。罗丹径自走出门去,随手拉上门准备上锁。
41、 1918年,发表文章《信奉失败主义》、小说《桎梏》;一战以奥德失败告终;
42、说起茨威格,大部分中国人都会有个不算清晰的印象,他有名气,但远不如他的《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更有名气——徐静蕾凭借改编这部小说拿下了圣塞巴斯蒂安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奖,孟京辉将它改编成独角戏搬上戏剧舞台。
43、《一个政治性人物的肖像》,作家虽然从“内心世界”这一角度来剖析这位一代圣杰的灵魂,展现约瑟夫·富谢的精神风貌,但设定的环境依然还是大时代大背景之下,富谢生活的是在法国大革命的历史转折期,作家关注的仍然是人物的精神生活和人性的层面。
44、 1933年,被纳粹驱逐出故居,开始流亡生活;妻子介绍一位流亡的犹太少女夏洛特?阿尔特曼做秘书;创作出《看不见的收藏》《日内瓦湖畔的插曲》《旧书商门德尔》《巧识新艺》等作品;
45、而一个如此喜欢并且擅长运用他所掌握的文学、心理学和哲学知识与视角,洞察、描摹过那么多知名人物的心灵秘密、人性密码和生命轨迹的作家,而且格外倾向于观察、思考、感悟那些具有高度心灵热情和生命能量的人物,难道他自己,在书写、呈现、体悟完毕之后,就没有把那些非凡人物的非凡能量注入自己的精神意志,转化加持为自己的更强大、更执着、更热忱的精神能量吗?比如,或许人不应该是活在意义中,而首先应该热爱活着本身,其实单只是顽强的存在本身,就构成了一种意义所在。因为所谓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原本都是个体去赋予和解读的。
46、由此,我想到了不同死亡的概念:其中第三种死亡是人本心理学意义的死亡,是指人活着,可以从事生产劳动,但生活中已经没有任何变化和创新,“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每一天都和前一天一样。第三种死亡是一种“生命在于质量”的观点,它是一种推崇自我实现价值的死亡观。说得极端一些,也就是“不创造,毋宁死。”按照这种死亡观,如果一个人活了10年,但每一天都彼此雷同,实际上他只相当于活了一天。如果一个人只活了一年,但是在这一年中,他的每一天都过得丰富多彩,他这一年胜过了许多人的40年、50年。
47、1902年,转入柏林大学攻读哲学;维也纳《新自由报》刊出了第一篇小说《出游》,取材于《圣经》。
48、1900年,已有200首诗歌问世;在维也纳大学攻读哲学;
49、(黎明之前)对于巴西的描写毫不吝啬,片中茨威格的几次情感流露都是在巴西乡间。第一次是受到当地人的迎接,看着一群黑人乐手演奏管乐版的《蓝色多瑙河》。他们的演奏水平非常低,参差不齐,听起来会让人发笑。
50、茨威格出身富裕犹太家庭,青年时代在维也纳和柏林攻读哲学和文学,日后周游世界,结交罗曼·罗兰和弗洛伊德等人并深受影响。创作诗、小说、戏剧、文论、传记,以传记和小说成就最为著称。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从事反战工作,1934年遭纳粹驱逐,流亡英国和巴西。1942年在巴西自杀。
51、《象棋的故事》是茨威格生前发表的最后一部中篇小说。小说表面上讲述了一条从纽约开往南美的轮般上一位业余国际象象手击败了国际象棋世界冠军的故事,实际上近诉了纳粹法西师对人心灵的折磨及摧残。作为人文主义者的茨威格借这篇小说表达了他对纳粹法西斯的痛恨。他以这种文学形式的抵抗加入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行列。可惜他本人没有看到法西斯最后的崩溃。由于对时局的绝望,他和他的夫在1942年获悉新加坡陷落后在巴西服毒自尽。然而《象棋的故事》作为反法西斯的重要作品却不断受到后人的传诵。这也是对茨威格的亡灵最好的告慰吧。
52、这句形容法兰西绝代艳后马丽·安托瓦内特的名言,出自斯蒂芬·茨威格的《断头王后》。
53、该作讲述轻骑兵少尉霍夫米勒在一个偶然的机会认识了贵族地主封·开克斯法尔伐的女儿艾迪特。这位姑娘生性活泼,正值繁花似锦的年龄,却不幸下肢瘫痪,霍夫米勒对她深表同情,却因此酿成悲剧。
54、《象棋的故事》是奥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创作的中篇小说,也是其生前发表的最后一部中篇小说。
55、“我知道,这场战争之后,一切都不得不从头开始。因为我四十年来,竭尽我信念的一切力量意图实现的内心最深沉的任务,欧洲的和平统已被摧毁。我比怕我自己的死亡更害怕的事情,大家混战一场的战争已经爆发了第二次。”
56、 “你知道,我必须强迫自己努力奋斗,以前我总是喜欢懒散。”离死只差毫厘远了,他还为自己的决定感到自豪而不是感到悔恨:“关于这次旅行,我能和你讲什么呢,他比舒舒服服待在家里好多了!”……“我不知道我是不是一个伟大的发现者,但是我们的结局将证明我们的种族的勇敢精神和忍受力并未消失。”……
57、生活于这样的时代氛围下的茨威格,常常偷偷溜进交响乐队的排练场,跑到旧书店里翻阅那些页边泛黄的古书,和朋友在咖啡馆讨论尼采,写诗,观察人类。他对于这个世界,他表现出的是这样盛大的热情。
58、茨威格自杀之前,德国法西斯上台,纳粹分子陷入狂热状态。他们焚烧进步作家和犹太作家的书籍,以表示对法西斯主义的信仰,对元首的忠诚。大批进步人士,犹太血统的知识分子和科学家、作家受到迫害,关进集中营,或被迫流亡国外,德国国内一片白色恐怖。
59、其实茨威格表达了自己的态度,但不是记者乃至整个社会所期望的。在后来的作家协会的会议上,听着那些号召知识分子行动起来的演讲,茨威格如坐针毡。
60、茨威格和当时世界各国很多名人作家交往密切,又为他写作那些作家人物传记提供了近水楼台取之不竭、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读书品人,在茨威格笔下,每个作家都是一道独特炫目的风景线——
61、在第三种死亡观并不是最后的死亡观。在它之后,我们还可以提出“第四种死亡观”。第四种死亡观是在“后人本心理学”基础上提出的全人心理学死亡观。“后人本心理学”主张不仅要超越个人中心主义,而且要超越人类中心主义。这种死亡观认为,一个人活着,有时甚至还能够表现出一定的创造性,如果他没有表现出自己的终极关切,在“第四种死亡观”的意义上他仍然死了。
62、 1901年,出版第一本诗集《银弦集》,收录50首诗歌;
63、1940年经纽约去巴西,时值法西斯势力猖獗,作家目睹他的“精神故乡欧洲”的沉沦而感到绝望。
64、1933年以前,反映迟钝的文学评论家还来不及对他的作品作出恰如其分的评价,1933年茨威格的作品被焚遭禁,从此这位犹太作家几乎从德国学者的视野中完全消失。
65、一个作家要能在文坛占有一席之地,那么他的作品必须要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茨威格也不另外,他写作上的风格十分显著。名作《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采用的是内心独白的写作技巧,整篇作品由“陌生女人”大段大段的倾诉而组成;独白之中,陌生女人对小说家R的痴情与痛苦鲜明地跳跃出来;《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也是如此,茨威格运用了精湛的心理描写手法,通过一个老妇人的倾诉,把一个痴情的女子和一个无药可救的赌徒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
66、 1926年,发表文章《匆忙的静中一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