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步诗(精选13句)
七步诗
1、这个成语的含义,我们应该都了解,意思是七步内就能完成一首诗。比喻有才气、文思敏捷。成语出处的典故,也都有所耳闻,出自三国时期魏国著名文人曹植为其兄曹丕所逼而七步成诗。
2、这首诗的真实性至今争论不休。从当时至今,曹植的诗文集中都没有收录这首诗。这个故事最早见于《世说新语・文学》,这是一本“志人小说“,成书时间又是在曹丕称帝(220年)后两百多年的宋元嘉九年至元嘉二十一年间(432-444)了,自然不一定可靠了。不过曹植后人又接受《七步诗》的真实性。北齐皇建二年,曹植的十一世孙曹永洛奏请朝廷,在鱼山(山东东阿)为曹植建庙,以供子孙祭祀,隋文帝开皇十三年(593年)立碑,此即《曹植庙碑》。(七步诗)。
3、豆子与豆茎本来是同一条根上生出来的,那么豆茎煎熬豆子又怎能这样急迫呢?
4、经某些学者考证,《七步诗》最早出现在《世说新语》,为六句版,到《三国演义》中出现时变成了四句。所以得出结论原版应为六句诗,而四句版是漏掉或者后人精简掉了两句。
5、因此,根据上述的分析,可以断定,今本流传的《七步诗》是后人所作的,不是曹植自己亲自所写。原本的《七步诗》才是曹植真正的创作。
6、今本的《七步诗》正好有四句,第一句的韵脚为“萁”,第二句的韵脚为“泣”,第三句的韵脚为“生”,第四句的韵脚为“急”。除了第三句之外,其余三句的韵脚一致。根据诗歌的押韵情况来看,奇数句一般是可押可不押的。因此可以判断出,今本的《七步诗》的体裁是五言绝句。
7、豆杆和豆子本是从同一条根上生长出来的,为什么要相互煎熬逼迫得那么狠呢?
8、曹操诗的内容大致有三种:反映汉末动乱的现实、统一天下的理想和顽强的进取精神、以及抒发忧思难忘的消极情绪。
9、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版本一)
10、这首诗重要的艺术特色是质朴自然。这得力于贴切的比喻。本诗通篇用比,一系列的比喻构成了完整的意境。用釜下燃烧之豆萁来比文帝(魏文帝,曹丕),用釜中悲泣的豆粒来比曹植自己,用“同根生”来比喻他们二人的同胞兄弟关系,用“相煎何太急”来比喻曹丕对自己的迫害,既十分贴切,又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使诗的思想性完全融于这个有机体中。全诗更无一句游离于这个比喻体系之外,使整首诗浑然一体,结构十分严谨。
11、这首诗是在十分窘迫的情形之下写的。七步成诗固然表现了作者敏捷的诗才,但更重要的,恐怕还在于作者的生活积累。曹操死后,曹丕对曹植百般迫害,使他名为藩王,实为囚徒,因而忧愤满腔。在《赠白马王彪》《吁嗟篇》《美女篇》等诗中,诗人已经表露过他的愤懑心情。在此感情基础上,适逢文帝逼令作诗,等于搔着曹植的疼处,旧怨新恨一齐涌来,于是诗人略一思索,便使心中郁积的强烈情感乘机喷发出来,成就了一首佳作。
12、⑴持:用来。⑵羹:用肉或菜做成的糊状食物。⑶漉:过滤。⑷菽(豉):豆。这句的意思是说把豆子的残渣过滤出去,留下豆汁作羹。⑸萁:豆类植物脱粒后剩下的茎。⑹釜:锅。⑺燃:燃烧⑻泣:小声哭⑼本:原本,本来。⑽煎:煎熬,这里指迫害。⑾何:何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