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节描写片段200字左右(精选60句)
细节描写片段200字左右
1、它肚子弹簧似的在不停地颤动着,每颤动一次,身上的颜色就由浅而深地变化一次,渐渐地变成深绿色,变成棕黑色,翅膀上出现了排列整齐、图案精巧的斑纹,蝉触角也显现出一道道灰白色的光环。
2、通过本次写作学习,学生习得“写出人物精神”的方法;
3、正当我为朋友被老师抽中回答问题而“幸灾乐祸”地嬉笑时,我的名字被老师点到。(细节描写片段200字左右)。
4、阳光不再那么猛烈,它收敛了任性,于是,月光渐渐在天边显现。淡黄的圆月时隐时现,它是那么小,那么淡,简直像一块快要掉下的馅饼。太阳收拾起余晖,徐徐隐没在远方的树林下,天边的云朵被染得一片橘红,那样刺眼,但也随着太阳的。下降慢慢变浅,变浅,直到完全消失。
5、(1)道德是石,敲出希望之火;道德是火,点燃希望之灯;道德是灯,照亮人生之路;道德是路,引导人们走向灿烂辉煌。(《道德仍需灿烂》)
6、这是一段真实的心理经历。我用内心独白描述了一次被点名的“尴尬”经历。这篇文章虽然描写得真实详尽,但缺少优美生动的语言。意在描写心理而有些忽视对本次经历的感想与领悟。这次经历让我明白在以后的学习中要更认真地听讲学习,并加深感悟。
7、字数太少或严重超标。(依杭州中考语言表述题字数要求而定)
8、抬头,仰望,窗户外仍是那轮夕阳;低头,凝视,却只能空忆那段美好的旧时光,回想着她在毛衣中一针针织出的美好光阴。
9、“这样的人”应该是具有某种精神品质,或代表某种风气的人。要着眼于个性、品质去描写,写出你的情感倾向。
10、如《邓稼先》一文,将邓稼先与美国“原子弹之父”奥本海默进行对比。
11、他怎么抱的?娘的脸是什么样?娘有什么表情?
12、本文以“毛衣”作为思想感情的凝聚点,回忆了与毛衣有关的人和事。作者抓住外婆织毛衣的动作和背影加以渲染,语言生动。文章从发现毛衣,再穿毛衣,写到织衣的场景,结尾再次围绕毛衣抒发思念之情。思路清晰,感情也层层递进。再次看到毛衣,不仅仅是对外婆的牵挂与思念,更多的是对亲情的感悟和珍惜。(胡晓平)
13、(鉴赏)你自己想有所树立,马上就想到也要让别人有所树立;你自己想实现理想,马上就会想到也要帮助别人实现理想。能够从身边小事做起,推己及人,这就是实践仁义的方法。这句话非常清晰地告诉了我们一个人在社会中最基本的做人原则和价值观,即:先人后己。在当今物欲横流、道德缺失的今天,这句话为我们树立了正确的道德标杆。
14、(1)在美丽的西子湖畔,有幸掩埋岳飞、秋瑾一代名将的地方,曾上演了一幕令人心痛的悲剧:一位小孩掉进湖中,在生与死的旋涡中挣扎,旁观者数百,却无一相救,居然有人提出“出价一百才救”的主意,孩子在人们的麻木中停止了挣扎,黑发送幼童的悲剧终于上演,可悲,可恶,可叹!伸出你的手,足以使一个生命苏醒;停住你的脚,足以使一份道德重现。(《重现道德之光》)
15、 课后感觉可以尝试先分类出示学生作品,在评议的过程中总结出运用写作技巧写出人物性格及精神应该注意的几点,然后再结合课内现代文举一反加深印象,最后再让学生结合总结出的要点修改自己的作文片段,边批改边深入指导。 写作教学,依然有诸多困惑,继续在不断实践中,摸索前行。
16、(2)当前,毒大米、黑心棉、劣质奶粉……假货层出不穷,屡禁不止,其坑害百姓之烈,可谓触目惊心。经营者没有道德底线,没有守法意识,唯利是图,见钱眼开。时代呼唤我们遗失已久的“坚守”,呼唤我们坚守住已被物欲之流冲击得残破的道德之堤!(《坚守道德之堤》)
17、我与父亲相处的时光更少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18、“这样的人”可以是你熟悉的人,比如你的同学、邻居,也可以是陌生的人,比如路人、新闻报道中的人;可以是某个具体的人,也可以是某一类人。
19、正反对比是一种常用的、有说服力的论证方法。它是把两种事物加以对照、比较,从而推导出它们之间的差异点,使结论映衬而出的论证方法。
20、峭壁无意人有意!即使饥寒交迫,顽强的夫妇俩依然坚守善良的本性,在大山深处延续舍己为人的大爱故事。
21、其次,还要注意模仿范文的写作手法。比如《安塞腰鼓》中的句子: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这些句子不但运用了比喻的手法,而且将喻体放在本体前面,突出喻体,渲染了安塞腰鼓的“野性”。我们在描写场面时,也会用到比喻手法,不妨试着模仿这种句式,看看表达效果是否更好。又如矛盾的《白杨礼赞》,作者将自己的情感寄寓于白杨树这一客观事物,赋予它伟岸、质朴、坚强等精神气质,从而使白杨树具有了独特的象征意义。再如茨威格的《列夫·托尔斯泰》,作者采取先抑后扬的写法,先写托尔斯泰平庸甚至丑陋的外表,在赞叹他的非凡之处,前后形成一种张力,让人读后对托尔斯泰印象更为深刻。这样比较有特点的写法,适当时也可以模仿一下。
22、如今大力宣传精神文明建设,正是认识到光有智慧而忽略道德教育是不够的。“智慧”越是发展,我们越要时刻呵护好自己的精神家园。守护道德将为我们享受智慧成果保驾护航,守护道德将帮助我们树立崇高的人格,守护道德可以让冷漠的世界充满热情的爱,守护道德必将穿越历史沧桑给世世代代留下熠熠生辉的精神财富。
23、(2)无论有无价码,道德只属于敬德之人,对于无道德的人,它本身就分文不值,问价何益?(《道德的价码》)
24、总之,学习仿写,要根据内容和表达的需要,选择和确定具体的仿写点。对于你觉得精彩的地方,要细心揣摩,想一想作者是怎么写的,为什么这样写。然后再想一想自己怎样去仿写,最好还能有些变通和创新。仿写只是写作入门的途径之想要真正把文章写好,还有待自己进一步的创造。
25、统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学视频+知识点+图文解读汇总
26、大千世界,人海茫茫。走在大街上,人们步履匆匆,擦肩而过,一张张鲜活的面孔如花瓣一般,在我们的面前闪过。那么如何将一张张表情各异的面孔定格,化作永恒的一瞬呢?画家可以用颜料去画,摄影师可以用相机去拍,而我们所能做的,就是用手中的笔去描绘。俗语说:“画龙画虎难画骨。”意思是说,无论画人还是画虎,要画出虎和人的外形是比较容易的,但要画出虎和人的内在精神却不太容易。那么,如何才能将人物刻画得栩栩如生呢?
27、2020年的寒假很难,但是在这个寒假中如果让学生明白,世界上还有一些人与事值得去学习、领悟、珍视、动容,何尝不是更深层的教育?在学习写作技巧的过程中,更要让学生学习观察生活,并在生活中汲取美好,获得继续前行的力量,这或许也是写作的一种魅力!
28、模仿《背影》和《秋天的怀念》进行写作时,一定要重读两篇文章,体会这两篇文章围绕“背影”和“秋天”这样的具体形象来凝聚情思、推动情节、贯穿全文的写作方法。《背影》以白描记叙事实,对父亲买橘的背影重点刻画,语言平淡、寻常却表现出了浓浓的父子情。《秋天的怀念》寄情于景,本色细节的描写也传达出深沉热烈的情感。学生在写作中要细心揣摩,融会贯通,才能有创造性地仿写。
29、自评:这篇文章运用外貌和语言的描写方法写出了一个阳光的好伙伴。从一句“加油,我能行!”的话语中体现了伙伴的自信。从学习、体育两个方面表现了一个性格开朗气质非凡的好朋友。
30、(2)让道德之花开满心房,让自己成为一个可以为心做主的英雄。(《让道德之花开满心房》)
31、模仿回忆性散文的构思和写法,写一篇以“我的“疫”生活”为主题的文章,题目自拟,字数不少于600字。(提示:可以写被“隔离”在农村感受到的别样农家生活;可以写在家中与父母的相处;可以写被“隔离”期间的宅家日常……)
32、谅解,是一缕和煦的春风,能拂去蒙在心头的阴影;谅解,是一场绵绵的细雨,能滋润受伤的心灵;谅解,是一抹温暖的阳光,能融化凝结在心中的坚冰。有了谅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才会更加和谐。人类的生活才会更加美好。(《学会谅解》)
33、学会观察人物特点,精准把握人物精神并表达出来。
34、(1)和谐呼唤坚守道德底线,时代呼唤我们坚守道德底线,先哲们的光辉指引着我们—让我们呵护好心灵的“青草”,使之绿遍十三亿同胞(《坚守道德的底线》)
35、该节课非常成功。教学安排清晰有序,科学规范。设计突出了以学生为本的理念。重难点把握准确,教学内容主次分明,抓住关键。能以旧引新,寻找了第一单元课文在写人上的特点和写出人物精神的关联和生长点,并恰当处理。最关键是结合当下疫情形势,给了学生们很好的思想道德教育。
36、(方法总结)由这一次的疫情爆发联想到03年的非典,充实了描写内容,运用对比,表达全国的众志成城。又通过对“申请书”“出站信”“剪短的头发”“脸上的印记”等疫情期间“逆行者”的一系列典型意象,充分表达逆行者们救死扶伤无私奉献的精神。这些方法,我们可以称为“发挥联想法”、“意象典型法”。
37、她,冒着感染的风险,武汉北京杭州三地跑,出诊开会出差,抽空接受采访,释疑解惑坚定信心,每天睡眠不超过3小时。她,73岁的老院士,却坚持带队去驰援武汉,“这一次,我来当一个医生,武汉有很多危重症患者,需要人工肝等支持治疗。”“战‘疫’不成功,我就不撤兵。”
38、二十多年的教学中,每每评改同学们的作文时,经常会看到同学们写的作文语言干涩,如记流水账。出现这种情况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同学们的作文缺少描写。比如鲁迅先生的《社戏》,写“我”和“双喜”等孩子们一起去看戏时的多处描写,尤其是在去的路上对“我”的心理描写和一路上的景物描写都是经典,同学们在学习的时候不妨把它背诵下来,一来积累了自己的语言,二来可以琢磨一下作者的描写所带来的表达效果。
39、外貌美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心灵的美;华丽的外衣并不是真正的美,道德才是最纯朴的美。(《道德---最淳朴的美》)
40、也许闭上眼睛你都能想出好朋友的样貌,写出他的外在特征并不难,但你还能写出他的性格与气质吗?以《我的好朋友》为题,写一个200字左右的片段。
41、注意,这次重点是要写出人物的性格和精神气质。当然,也需要对他进行外貌、动作、语言等的描写,这些方法运用得好,也可以有效凸显人物的精神气质。
42、以下四个细节表现了鲁迅先生“平凡而又伟大,可亲而又可敬”的精神品质。
43、我看见他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朱自清《背影》)
44、 30多年来,他换过多个岗位,在每个岗位上都兢兢业业,把工作当事业,把职责当使命,像雷锋那样忠于职守、爱岗敬业,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
45、 第1天
46、服从文章主题的需要;当细则细,当简则简;或用墨如泼,或惜墨如金。
47、从哪些词看出,作者对父亲过铁道过程进行了细致观察并用心感受?
48、遭风云之余,不建腾跃之功名,非人豪也。面对疫情的扩散,那些逆行的白衣天使义无反顾的参与到防疫工作,走在祖国的防疫一线上。一封封的申请书和出战信,印满了自己的指纹,无一不展现了他们的医者仁心的品质和无私奉献精神,用自己的责任去守护我们,用自己的生命去保护我们。他们有的为了避免交叉感染,节约穿上防护服的时间,将长长的头发剪断,有的因为长时间佩戴口罩和护镜,让深深的勒痕留在他们的脸上。此时此刻,让我不得不想起非典战役---2003年,全中国在守护90后;2020年,90后守护者全中国。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英雄使命,而这些战斗在一线救死扶伤,迎难而上的医务人员就是当代的伟大英雄。
49、同学们无论是读课本的经典文章,还是课下扩充的阅读内容,都要留心作者对人物的刻画是如何做到栩栩如生的,对景物的描写时如何达到身临其境的。好的段落不妨把它背诵下来,积淀自己的语言功力。
50、外婆回乡的第一个冬天,我穿着外婆亲手织成的毛衣,新毛衣的纹路传遍全身,我仿佛又感受到了外婆的轻柔的抚摸和她指尖传来的温暖。不知是第几次观察那件毛衣了:针脚细密,不是粗枝大叶,花纹是层层叠合,美丽复杂。这时候,外婆那伴着夕阳织着毛衣的背影便闯开记忆的大门,清晰地呈现在我眼前。
51、神甫把镀金的十字架送到他唇边,给他亲吻基督的圣像,他却做了一个骇人的姿势想把十字架抓在手里,这一下最后的努力送了他的命。(巴尔扎克《守财奴》)
52、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各单元测试卷及答案汇总
53、学生观看视频《武汉UP主实拍:按下暂停20天,留在武汉的普通人,在怎样生活》,观察并说一说不同的人在疫情期间有什么不同的生活经历。
54、 材料一:李兰娟院士说:这次疫情结束后,希望国家给年青一代树立正确的人生导向,把高薪留给:德才兼备的科研、军事人员,适当管控娱乐圈某些“明星”动辄千万的片酬!只有少年强则国强,为祖国未来发展培养自己的栋梁之才。
55、“语文书呢?文言文笔记本呢?学习资料呢?”我迅疾地翻着我的书桌,老师的催促声仿佛一块烙铁被紧紧地按在我心窝里,我只好硬着头皮点开了麦克风。“啊啊啊!该怎么办啊?我还没有复习,更没有认真记笔记,怎么办啊?”我讲不出话来,支支吾吾的,仿佛站在悬崖边缘而没有退路。我只能吞吞吐吐地解释着文言文。正当我以为结束时,老师又提出许多新的问题。面对这些问题我更是手足无措。正在这时,好友向我发来了翻译答案。这感觉就像是一失足从悬崖边缘跌下但又被人稳稳地拉了一把。我用颤抖的声音小心翼翼地读着答案,可谁知我的心砰砰地剧烈跳动,连字都没认清楚就读了出来,竟把“三十四”读成了“三四十”。老师在直播间不禁笑出了声。我语无伦次又解释不清,在同学们的不断提醒下羞红了脸。“哇!这回我真的颜面尽失了!这以后会不会成为同学之间的笑料?这会不会让我在女生心里留下不好的印象啊?”
56、在后台等待的时间并不漫长,当主持人上台后,第一个节目、第二个节目……马上就轮到我们了,我的小心脏“砰砰砰”地跳个不停,我焦急地踱来踱去,一边又在心里不停地回顾着每一个节拍、动作。小皮鞋在木质的地板上敲出噔噔噔的响声。
57、(2)贝多芬甩开了尘世的喧嚣,在音乐的国度里尽情跳跃;居里夫妇抛弃了名利的纷扰,在科学的世界迈出了更深远的步伐……他们的人生轻松徜徉,嗅着人间的芬芳而别里科夫被世俗束缚在套子里,葛朗台被金钱拖至了死神的身边,他们没有全力轻松地奔跑,最终被卷入世俗的浊流中……(《轻松起跑》)
58、在各类描写中,心理描写是难度较大的一种,因为它的描写对象“无影无踪”。鲁迅先生写“我”看社戏过程中的心情,莫顿·亨特写“我”爬下悬崖时的心态,都德写“我”上课时的心理,方法不却都做到了真实可感。选择其中之一加以模仿,写一个心理描写的片段。200字左右。
59、王燕萍,太原三十七中语文教师。毕业于山西师范大学,教育硕士。中学一级教师。曾荣获“太原市骨干教师”、“太原市迎泽区教学能手”、“迎泽区教学标兵”称号,太原市导师团第四批徒弟。教学中主张“兴趣教学”,“在做中学”。人生格言:“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