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美大自然的小诗四句(精选49句)
赞美大自然的小诗四句
1、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唐杜甫)
2、幽兰生空谷,静处自芬芳,你自管成长,总有人欣赏。我觉得这句话是很有道理的。
3、海西,指废帝司马奕,他退位后封为海西公;会稽王即后来的简文帝。这段文字非常巧妙地把写实与象征融成了一体。古时朝会的时间本来就早,而普通官员又需要提前等待,所以“朝堂犹暗”;司马昱的地位高,到得也迟,大约等他到的时候,天色已经明亮多了。但在象征的层面上,“朝堂犹暗”又代表着朝政的昏乱和朝臣的无可奈何,而司马昱虽非出色的政治家,但气质高华,他似乎带给人们某种不确定的希望。所以,当他出现在朝堂时,给人的感觉就像朝霞升起。“轩轩”本是“举”的样子,在这里同时形容拔俗出众的精神气质。
4、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5、江上孤舟,渔翁披蓑戴笠;独自垂钓,不怕冰雪侵袭。
6、新诗中表现回归主题的作品,如徐志摩《乡村里的音籁》,乡村的自然景色和朴素生活,使倦于都市现实的诗人益发生出“悲感与凄婉”,仰望蓝天上自由飞行的白云,诗人渴望解脱一切人生的烦恼,要将“恼人的岁月,恼人的情爱”一并消泯在大自然的“无涯的空灵”中。那时,回归自然的诗人的身心,就像白云悠然于无边的蓝空,无拘无束,自由自在。戴望舒的《对于天的怀乡病》,则直接把代表大自然的“天”,当作自己的家乡怀念不已:
7、江南二月多芳草,春在蒙蒙细雨中--宋.释仲殊《绝句》
8、自然主题诗歌的天人合一境界,在人与自然和谐的前提下,表现为人的身心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孟浩然的“垂钓坐磐石,心清水亦闲”(《万山潭作》)。储光羲的“嘉树如我心,欣欣岂云已”(《晚霁中园喜赦作》)。李白的“有时白云起,天际自舒卷。心中与之然,托兴每不浅”。杜甫的“青云动高兴,幽事亦可悦”。表现与自然的同构所获致的一份身心舒适、欣悦。人与人的和谐,即是自然主题诗歌的人情美,人与社会的和谐即是自然主题诗歌的社会美。归隐田园的陶渊明,在躬耕劳动中与农夫相互交往:“时复墟里人,披草共来往。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归园田居》其二)。在交往中,诗人感受着人情的淳朴和单纯,于是诗人和农夫们相知相亲:“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农务各自归,闲暇辄相思。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移居》其二)。有时是“田父”来寻渊明:“清晨闻扣门,倒裳往自开。问子为谁欤?田父有好怀。壶浆远见候,疑我与时乖”(《饮酒》其九)。有时是渊明慕“素心人”而移居:“昔欲居南村,非为卜其宅。闻多素心人,乐与数晨夕。怀此颇有年,今日从兹役”。虽然诗人的“弊庐”不广,然而“邻曲时时来,抗言谈在昔。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移居》其一)。和谐的人际关系,让诗人的心灵感到了莫大的快慰。人情美之外,陶诗也写出了田园乡村的社会美,务农、交游、饮酒、登高、赋诗、赏文,田园中的“素心人”,日子既勤劳忙碌,亦闲暇和乐,懂得欣赏美,精神世界也很丰富,乡村社会的日常生活,平和安宁,充实自足。最能体现陶渊明田园诗社会美的作品是《桃花源诗并记》,桃花源的自然美景之中,“俎豆犹古法,衣裳无新制”,“草荣识节和,木衰知风厉”,没有人为的智巧;“相命肆农耕,日入从所憩”,人人从事劳动;“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没有君主等级,也没有税收剥削。这自给自足、自然自得的桃花源,集中体现了陶诗的社会美理想。
9、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唐王之涣登鹳雀楼)
10、谢灵运的山水诗,借山水风景清心悟道的特色非常突出。谢灵运作为望族之后,自以为“名辈应参时政”,(5)但刘宋王朝仅以文士视之,因此郁郁不得志,便寄情山水,写出了许多深微清新、幽秀明丽的山水佳句,如“猿鸣诚知曙,谷幽光未显。岩下云方合,花上露犹泫”(《从斤竹涧越岭溪行诗》)。“初景革绪风,新阳改故阴。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登池上楼》)。“乱流趋孤屿,孤屿媚中川。云日相辉映,空水共澄鲜”(《登江中孤屿》)。“野旷沙岸净,天高秋月明”(《初去郡诗》)。“春晚绿野绣,岩高白云屯”(《酬从弟惠连》)。“林豁敛暝色,云霞收夕霏。芰荷迭映蔚,蒲稗相因依”(《石壁精舍还湖中作》)。“时竟夕澄霁,云归日西驰。密林含余清,远峰隐半规”(《游南亭诗》)。“鸟鸣识夜栖,木落知风发。异音同至听,殊响俱清越”(《石门岩上宿》)。谢灵运的山水诗中,明显表现出一种对清景、清趣的喜好:“昏旦变气候,山水含清晖。清晖能娱人,游子澹忘归”(《石壁精舍还湖中作》)。在他的笔下,山川草木,巉岩险岭,都成为人游涉的环境,欣赏的对象,流连山水清景之中滋生清思:“海岸常寥寥,空馆盈清思”(《游岭门山》)。有清思方能清心悟道,他在山水游遨赏鉴中,悟得了诸如“荣悴迭去来,穷通成休戚。未若长疏散,万事恒抱朴”(《过白岸亭》)一类的玄理,和“若乘四等观,永拔三界苦”(《登石室饭僧》)一类的佛理,来消解他现实人生的失意烦忧。只是他的写景同理悟之间尚未达成完全的契合。
11、“素处以默,妙机其微。饮之太和,独鹤与飞。犹之惠风,苒苒在衣。阅音修篁,美曰载归。遇之匪深,即之愈希。脱有形似,握手以违。”
12、二十年来,宁海文艺晚会上,阿门的诗转化为有声语言的,至今没有断过。命题难写,但阿门是一个会写的诗人。我为宁海拥有这样的诗人而骄傲!
13、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14、列车轧在中国的肋骨上/一节接着一节社会问题/比邻而居的是茅屋和田野间的坟/生活距离终点这样近/夏天的土地绿得丰饶自然/兵士的新装黄得旧褪凄惨/惯爱想一路来行过的地方/说不出生疏却是一般的黯淡/瘦的耕牛和更瘦的人/都是病,不是风景!
15、下面仅举几例,谈谈与我们学习相关的诗句,以期共同受益。
16、国内的: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望庐山瀑布》新雷张维屏造物无言却有情,每于寒尽觉春生.千红万紫安排著,只待新雷第一声.已亥杂诗龚自珍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做春泥更护花.王之涣《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17、冯承素摹本《兰亭序》卷,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18、最伟大的药方就是大自然。自然界里蕴藏着治疗一切疾病的秘诀。——〔美〕欧文·斯通:《心灵的激情》
19、这其实就指出了题主所求的关于让人平静、通透的诗词,应该让人有一种怎样的感觉。不是傲岸自许,不是豪言壮语,而是朴素平实、不作苛求、顺其自然的一种状态。诸如:
20、叶上初阳乾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宋.周邦彦《苏幕遮》
21、不要当众和主管吵架——那会让你无路可走,只有走人。向不同行业的人学习新知识——记住,要用请教的态度。
22、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23、用那样蛮不讲理的姿态/翘向南部明媚的青空/一口又一口,肆无忌惮/对这原是纯洁的风景/像一个流氓对着女童/喷吐你满肚子不堪的脏话/你破坏朝霞和晚云的名誉/把太阳挡在毛玻璃的外边/有时,还装出戒烟的样子/却躲在,哼,夜色的暗处/向我恶梦的窗口,偷偷地吞吐/你听吧,麻雀都被迫搬了家/风在哮喘,树在咳嗽/而你这毒瘾深重的大烟客啊/仍那样目中无人,不肯罢手/还随意弹着烟屑,把整个城市/当作你私有的一只烟灰碟/假装看不见一百三十万张/——不,二百六十万张肺叶,/被你熏成了黑恹恹的蝴蝶/在碟里蠕蠕地爬动,半开半闭/看不见,那许多朦朦的眼瞳/正绝望地仰向/连风筝都透不过气来的灰空
24、那古朴沧桑的科罗拉多大峡谷,造化之笔造就的粗犷与壮观,让人以为站到了地球的边缘;世外桃源般的香格里拉,人间的梦幻天堂,被多少人引为终老之地;欧洲最后的净土、圣诞老人的故乡——拉普兰的皑皑白雪、驯鹿雪橇,带你进入童话世界;远方的安赫尔瀑布,九天之水倾泻而下,涤荡心胸,让你无比震撼……人类在时间长河中是何等的渺小,历史在自然面前变得寂静无声。我们能听见风吹过的悲歌,耳边响起的是神秘花园的曲子,忧伤,淡然,像漂泊的回忆……
25、自有遮护全身的青竹壳斗笠,与斗笠相伴的还有绿蓑衣。斜风夹杂着细雨,过着乐而忘归的渔翁生活。
26、赏析:这首诗极其成功地运用了比喻、夸张和想象,构思奇特,语言生动形象、洗炼明快。苏东坡十分赞赏这首诗,说“帝遣银河一脉垂,古来唯有谪仙词”。“谪仙”就是李白。
27、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28、自然哲理1蜜蜂采蜜——勤劳,奉献2森林里树下不长树——弱肉强食3狼团队捕食——团结4捕食者只吃(只能抓到)老弱病残——优胜劣汰5河变蒸汽,变雨——循环,轮回6大象身上的寄生虫被鸟吃,鸟得到食物也清洁大象——友好合作7懒的羊被吃,懒的狼挨饿——公平8蚂蚁抬比自身重的东西——吃苦耐劳,潜力无穷社会的哲理0犯了错误就该诚实地认错——狡辩、诿过只会害了自己。
29、释义:长久地被束缚在笼子里,现在终于可以回归自然了。
30、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宋.王安石《泊船瓜洲》
31、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32、西塞山江边白鹭在飞翔,散花洲外江上片片白帆船在轻轻地飘动。桃花水汛期鳜鱼长得肥胖。
33、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李白《渡荆门送别》
34、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35、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宋.宋祁《玉楼春》
36、题主求的是平静、安宁、通透、安静一类的诗词,自古至今的诗词数量繁多,我个人的学识也十分有限,列肯定是列不全的,那干脆分享一下前人“判断诗词是否能够让人感觉平静与通透”的方法,毕竟“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嘛,题主可以在此基础之上,自行去诗海里挖掘,这种探索也不失为一种乐趣。
37、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宋苏轼题西林壁)
38、诗人对事物的认识与感知的程度,将直接影响着诗歌的创作。有时候,诗歌是一种向着事物内部,又向外部同时开掘的一种书写路径,只是真实地亡灵和展现出作者所面临一种现实困境和心灵是的感知。在周老师的诗歌中,读来有种来自于生命的痛感。
39、郑板桥的“沉繁削尽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题画竹》);
40、一唱风韵,诗抒衷情。第一篇章《风韵》,共有20首(组)诗。诗歌主要写了宁海的风情万种,那山,那水,那花,那美丽的乡村,让读者感受到大自然赐予的美好意境。生命的美好莫过于来自对大自然的挚爱,人与大自然之间的内心独白,诉尽人世间的深情与相思。比如《桑洲偶感》,诗歌分两个部分来写,想花和看茶。不管是想花,还是看茶,实则是借物抒情,“春天的哨子一吹响/三月/就把她搬到桑洲的梯田/开得旁若无人/把伟大的嫩黄铺展在大地之上”。接着他又从少年噪动的小心思,感叹中年时的一种无奈,只能荡一会儿,多了,就会放纵。在叙述看茶时,他说茶是花的男人,看一群茶美人起舞,看一个人,慢慢地舒展开自己,从沸腾到平静。这种纯粹的语言,有种触及心灵的感动,巧妙地把抒情融入到诗歌里,真挚,平静,看似直白,却蕴藏意境,留给读者思考的东西,又是如此深刻。
41、描写爱情的哲理诗,也不乏名篇,不过这类作品,大都是借助比喻或象征来表现感情的。
42、宗白华《论〈世说新语〉和晋人的美》一文中有一节谈“晋人的美的理想”,说得颇有道理,同我们上面所讨论的问题也有较大的关系,兹抄录在下,以备参考:
43、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44、天地有大美而不言,所幸的是人类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当我们把镜头对准包蕴万千、鬼斧神工的大自然时,发现处处充满了美,美不胜收。
45、山寺的长檐有好的磬声/江南的小楼多是临水的/水面的浮萍被晚风拂去/蓝天从水底跃出/小笛如一阵轻风/家家临水的楼窗开了/妻在点染着晚妆/眉间尽是春色
46、《赋得古原草送别》(唐)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47、静得像入定了一般,那天竹,/那天竹上密叶遮不住的珊瑚;/那碧桃;在朝暾里运气的麻雀。/春光从一张张的绿叶上爬过。/蓦地一道阳光晃过我的眼前,/我眼睛里飞出了万只的金箭,/我耳边又谣传着翅膀的摩声,/仿佛有一群天使在空中逻巡……//忽地深巷里迸出了一声清籁:/“可怜可怜我这瞎子,老爷太太!”
48、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