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全诗(精选24句)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全诗
1、这首诗见于文天祥《文山先生全集》,当作于公元1279年(宋祥兴二年)。公元1278年(宋祥兴元年),文天祥在广东海丰北五坡岭兵败被俘,押到船上,次年过零丁洋时作此诗。随后又被押解至崖山,张弘范逼迫他写信招降固守崖山的张世杰、陆秀夫等人,文天祥不从,出示此诗以明志(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全诗)。
2、惶恐滩上的惨败至今都让我心有余悸,倍感惊恐。零丁洋里被俘,成为孤苦无依的囚犯。
3、⑵遭逢:遭遇。起一经,因为精通一种经书,通过科举考试而被朝廷起用作官。文天祥二十岁考中状元。(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全诗)。
4、文天祥(1236—1283),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兵败被俘,誓死不屈,囚禁三年,编《指南录》,作《正气歌》,大义凛然。
5、第二联写了国家和个人,大宋朝廷已危如累卵,江山破碎之象行将不保,诗人已是看到亡国之景:此诗写完后约二十天——祥兴二年二月初陆秀夫背负帝昺投海殉国,南宋就此灭亡。文天祥自己作为亡国孤臣,则犹如浮萍无根,飘泊水上,无所依附。
6、 第五六句,也许是觉得三四句的感情过于消极,作者在第五六句里,用象征和暗喻的手法,表达的社会的残酷和奋斗的艰难。也许社会的纷繁对于作者这样理想主义的人来说,太过于黑暗和冷酷了。
7、汗青:指古代在竹简上书写,先以火烤竹去湿,再刮去竹青部分,便于书写和防蛀,称为汗青。借指史册。
8、颈联继续追述今昔不同的处境和心情,昔日惶恐滩边,忧国忧民,诚惶诚恐;今天零丁洋上孤独一人,自叹伶仃。
9、这是宋代名臣文天祥在1279年经过零丁洋时所作的诗作。
10、 第七八句,点题,表达了本作的核心思想,也照应了前流句,感叹人相对于世界,不过是一滴水至于大海而已,多么的渺小啊,当初的凌云壮志,不可一世,现在想想是多么的幼稚。无数的人的,怀着一番伟大理想进入社会,但最后又有几个人能达成理想,最后能超脱出世间的纷纷扰扰呢?最后大多数还不是被社会的大潮所淹没,泯然众人以。
11、公元1278年(宋祥兴元年),文天祥在广东海丰北五坡岭兵败被俘,押到船上,次年过零丁洋时作此诗。随后又被押解至崖山,张弘范逼迫他写信招降固守崖山的张世杰、陆秀夫等人,文天祥不从,出示此诗以明志。
12、今天要学习的是文天祥的代表作之一——《过零丁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山河破碎之际,诗人的一片赤诚丹心,已经传颂了千古,感染了万千爱国之士。
13、首联,作者用“干戈寥落”四字,暗含着对苟且偷生者的愤激,对投降派吕师孟、贾余庆、刘启等一伙的谴责。“寥落”,一作“落落”,其意相反,则是指作者自己频繁的战斗生涯,但所揭示的内涵远不及“寥落”广阔。颔联,“身世浮沉”并非是指个人仕途的穷通,而是概括着作者艰苦卓绝的斗争和坎坷不平的一生。这一联对仗工整,比喻贴切,形象鲜明,感情挚烈。颈联,特别富有情昧,“惶恐滩”与“零丁洋”两个带有感情色彩的地名自然相对,而又被作者运用来表现他昨日的“惶恐”与眼前的“零丁”,可谓诗史上的妙笔。尾联,以磅礴的气势、高亢的情调收束全篇,表现出他的民族气节和舍身取义的生死观。
14、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15、零丁洋:零丁洋即”伶仃洋“。现在广东省珠江口外。
16、“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继续追述今昔不同的处境和心情,昔日惶恐滩边,忧国忧民,诚惶诚恐;今天零丁洋上孤独一人,自叹伶仃。皇恐滩是赣江十八滩之水流湍急,令人惊恐,也叫惶恐滩。原名黄公滩,因读音相近,讹为皇恐滩。滩在今江西省万安县境内赣江中,文天祥起兵勤王时曾路过这里。零丁洋在今广东省珠江15里外的崖山外面,现名伶丁洋,文天祥兵败被俘,押送过此。前者为追忆,后者乃当前实况,两者均亲身经历。一身为战将,一为阶下囚。故作战将,面对强大敌人,恐不能完成守土复国的使命,惶恐不安。而作为阶下囚,孤苦伶仃,只有一人。这里“风飘絮”、“雨打萍”、“惶恐滩”、“零丁洋”都是眼前景物,信手拈来,对仗工整,出语自然,而形象生动,流露出一腔悲愤和盈握血泪。
17、“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自古以来,人终不免一死!但死得要有意义,倘若能为国尽忠,死后仍可光照千秋,青史留名。
18、文天祥,初名云孙,字宋瑞,又字履善。道号浮休道人、文山。汉族江右民系。江西吉州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市)人,南宋末政治家、文学家,爱国诗人,抗元名臣、民族英雄,与陆秀夫、张世杰并称为"宋末三杰"。著有《文山诗集》、《指南录》、《指南后录》、《正气歌》等。
19、嫦娥难御狗咬月,寒宫冷桂身心竭。身心竭,悽悽惨惨,枝无衣叶。
20、“丹心”是指赤红炽热的心,一般以“碧血丹心”来形容为国尽忠的人。
21、用山河破碎形容这种局面,加上说“风飘絮”,更加的形象生动。这时文天祥母亲被俘,妻妾被囚,大儿丧亡,真似水上浮萍,无依无附了。
22、辛弃疾调任镇江知府以后,登临北固亭,感叹报国无门的失望,凭高望远,抚今追昔,于是写下了这篇传唱千古之作。这首词用典精当,有怀古、忧世、抒志的多重主题。江山千古,欲觅当年英雄而不得,起调不凡。开篇借景抒情,由眼前所见而联想到两位著名历史人物——孙权和刘裕,对他们的英雄业绩表示向往。接下来讽刺当朝用事者韩侂(tuō)胄(zhòu),又像刘义隆一样草率,欲挥师北伐,令人忧虑。老之将至而朝廷不会再用自己,不禁仰天叹息。其中“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写北方已非宋朝国土的感慨,最为沉痛。全词豪壮悲凉,义重情深,放射着爱国主义的思想光辉。
23、今昔不同的处境和心情,昔日惶恐滩边,忧国忧民,诚惶诚恐;今天零丁洋上孤独一人,自叹伶仃。皇恐滩是赣江十八滩之水流湍急,令人惊恐,也叫惶恐滩。原名黄公滩,因读音相近,讹为皇恐滩。滩在今江西省万安县境内赣江中,文天祥起兵勤王时曾路过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