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为何在中国不受人推崇(精选81句)
王阳明为何在中国不受人推崇
1、席书一愣:“知行本是两件事,怎么能合一?”
2、那么,王阳明为什么能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没有争议的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圣人?
3、在重大的挫折和打击面前,保持住一颗平常心,并能够把命运的迎头痛击当作磨练心性、超越自我的大好机会,才能动心忍性,意志坚强,使自己的人生境界不断提高。
4、通俗而言就是,良知,是人与生俱来的道德与智慧的直觉(直观)力,或是直觉(直观)的道德力和智慧力。见父自然知孝是道德,何尝又不是智慧?见强凌弱所以义愤填膺,因为我们判断这是错的,这是智慧,何尝又不是道德?
5、综上所述,造成了心学的衰微,导致近代以来即使有心学继承者也不知道自己的师承,五四运动及后来的文化大革命使传统思想全面被打压,儒家已经不复存在,儒家内部各个派系师承已断,没有人会去发扬传统儒学,只有把心学理学的合理部分提取出来融入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另外心学还是比较难的,中学生不易接受,也不容易培养学生的正确价值取向,故而教科书较少提及。
6、既然“人人皆可为尧舜,满街都是圣人”,那么接下来就必须回答为什么这个世界上圣人没那么多的问题。
7、再说他的“心学”。的确比较优秀。但似乎也就是当代某一个时期比较盛行。那会不会,就是某个时期某个区域或某些利益群体故意在推崇和炒作后的效果呢?学术炒作是有可能发生的。但要几百年甚至更久,生命力一直都很强,就比较难,和含金量比较高。
8、得知真相的朋友十分诧异:大部分人上大学都是拿一个文凭,因为没有文凭就没有称心的工作,没有娇妻,没有信用卡,没有社会地位。但是这些对他都不重要,他从不关心考试是第一名还是最后一名。
9、他们唇枪舌剑地辩来辩去谁也驳不倒谁,结果大家拂袖而起,不欢而散。
10、当然,一个人到底成没成圣人,旁人很难判断。但是心学“人人皆为尧舜”的主张却培养出很多狂人。比如,晚明著名的思想异端李贽。明朝的法律比较奇特,妓院合法化,但却不允许官员逛妓院。虽然官员逛妓院已然是一种潜规则,但只要自己不声张也没人追究。被人以逛妓院为由弹劾,嘴上认个错也就过去了。然而,李贽不一样,被人弹劾后,还要说自己逛妓院也是圣人,不要拿世俗的标准来衡量他。
11、儒家哲学看似博杂,但只要抓住“圣人”这个概念,理解起来不难。从春秋战国的孔孟之道,到两汉经学,再到宋代程朱理学,以至风行明清两代的陆王心学,儒家哲学都是在探讨圣人的问题。
12、评书名家单田芳,总结人生就一个字:熬。身处逆境,苦熬能挺住;陷入危机,苦熬撑得起;适逢险阻,苦熬能过关。人生不怕熬,要熬出智慧,熬出功力,熬出精粹,熬出境界。人生进退是常事,关键是能够“熬”住。
13、王阳明批判的主要对象,是程朱理学的异化、世俗偏见、杨墨、佛老等。在当时,程朱理学,是官方哲学,科举考试的指导思想。王船山批判的主要对象,是满清夷狄、世俗偏见,程朱理学、陆王心学的异化,还有佛老、杨墨等。有一点,必须承认,王阳明心学是王船山的批判对象。
14、 学生恍然大悟,就说:原来慎独的独并不是指独处,而是指的独知啊。王阳明就说:自朝至暮,自少至老,自身至此,人何往而不是独知。你开心的时候可以跟别人分享,你痛苦的时候也有人来帮你分担,可是没有人能够真正感受到你内心的感觉。
15、王阳明——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没有争议的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圣人。曾国藩曾这样评价他:“王阳明矫正旧风气,开出新风气,功不在禹下。”他继承了宋代大儒陆九渊的思想,以自己的体悟加以完善,形成了独具一格的“心学”体系,在他看来,人活于世,烦恼苦闷皆由心生,而他提出的处世五法则是引导众人以心之力抵御外界纷扰,重拾中庸、淡然之境。
16、严格来说,王阳明的心学也是脱胎于程朱理学。在王阳明悟道之前,他也曾深刻的研究过朱熹所说的格物致知,但是一无所获。因此,他开始思考程朱理学的正确性。当他被贬到贵州龙场驿的时候,当地恶劣的环境让他的哲学的种子盛开出灿烂的花朵。阳明心学由此而诞生。此时的王阳明已经从程朱理学的信徒变成程陆心学的拥趸,也就脱离了当时学术思想的主流,独树一帜。但是在整个明朝,依然是把程朱理学作为官方的指定教材。而王阳明的信徒之后渐渐凋零,并没有让他的思想开遍祖国大地。所以,越来越不被人所知晓。
17、建国之初肚子问题最重要,开始重农抑商——肚子饱了,开始种植经济作物或家禽,同时进行小商品的交换,从而形成交易中介市场——随着经济作物发达,各行各业开始兴起——各种青楼业、腐败问题开始广泛出现——权臣出现、皇权陷落——内部反叛或地方政权强起。
18、守仁娠十四月而生。祖母梦神人自云中送儿下,因名云。五岁不能言,异人拊之,更名守仁,乃言。年访客居庸、山海关。时阑出塞,纵观山川形胜。弱冠举乡试,学大进。顾益好言兵,且善射。登弘治十二年进士。使治前威宁伯王越葬,还而朝议方急西北边,守仁条八事上之。寻授刑部主事。决囚江北,引疾归。起补兵部主事。
19、史书上对于朱熹、陆九渊、王阳明这样的大儒,往往都有类似的评价:早年博览群书,泛滥词章,尤喜僧道。说得直白一点,喜欢看书,而且尤其喜欢佛教、道教。年轻的时候,都做着成仙成佛这类惊世骇俗的梦。人到中年,觉得这事有点扯,还得做点能真正留名青史的事情。一人成仙成佛着实==确实有点自私,儒家积极入世、解救黎民苍生的精神才是真正的博大,而且这也有点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气魄。
20、我们都记得,前些年有个广告:“今年过节不收礼,送礼就送脑白金”,这个广告词颇具洗脑效果,不管脑白金是否因为这个广告而销量剧增,反正我们逢年过节,一想到送礼,脑海中就能浮现这个广告。
21、然后他又语重心长地注解道:“人皆有良知,圣人之学,就是致此良知。自然而致的是圣人,勉强而致的是贤人,不肯致的是愚人。虽是愚人,只要他肯致良知,就和圣人无异。此良知所以为圣愚之同具备,而皆可为尧舜者,以此也。”
22、事上磨练,通俗而言,就是要参与社会实践,在纷繁复杂的具体事务中锻造自己的心理素质,做到动静皆定,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以此沉着冷静,正确应对,最后就进入“不动心”境界。
23、三种圣人,是“永动机”,乾乾不息,“从大段辛苦来”,可谓之坚苦。持钢铁般的坚强意志,有冒险的胆识,接受不确定性,无所畏惧,永远向前,勇猛精进,这是圣人的大雄大力。圣人承担着天道正义,对天下负责,因此,天下有罪,是圣人之罪。自明朝以来,中国文化停滞不前,不断被欧美超越,从世界第一大国沦落为屡遭欧美侵略、奴役,是圣人之罪。
24、见到社会丑恶现象,就知道要与之进行斗争,这是“勇”的基本概念。知道“勇”的概念,然而却并未做出与之斗争的行为。这能算知道吗?
25、王阳明欣然同意。席书临行前问道:“您讲课的主题是什么?”
26、我们能够感觉到,他们的思想都有闪光点,至于哪一个适合于我们,还得我们自己去摸索。
27、出身家庭环境很好,父亲在朝庭做官,相当于现在的国级官员,那个朝代就带到京城接受高等教育,游云名圣,开拓视野,对后来发展,步入仕途垫定了很大的胸怀大志基础,凭这点,平民佰姓是做不到的,王阳明凭家庭背景得到发展,没有什么值得稀奇,可以说是意料之中。
28、这里有一份满含小姐姐“爱意”的问卷调查,你对我们目前的内容有什么看法和想法都可以言无不尽,我们将会从完整填写问卷的用户中,抽取5名幸运鹅,随机赠送《清明上河图密码》系列图书一本~
29、王阳明发现了薛侃的疑惑,却没有继续深入这个话题,而是转到另外一个问题上去了:“你呀,如此看待善恶,因为从形体上着眼,错误在所难免。”
30、人,一旦启动了庄子所谓的“机心”,会进入竞争状态,追求效率最大化。实现效率最大化,一是靠理性,或者说知识、科技;二是靠团体组织;三是靠内心动力。现代新儒学开山祖师梁漱溟认识到了中国文化在现代化面前的不足之处,因此将乡村建设运动的主旨定为八个字:“团体组织,科学技术”。其实,王船山在阐述“圣人传统”时早已言之。科学技术,是先圣的事情。团体组织,是中圣的事情。对于一个企业而言,团体组织、科学技术是基础,文化精神是灵魂,此即三圣之事。目前王阳明心学对于企业管理的贡献,仅限于内心动力,而对团体组织、科学技术的而言,必须依靠王船山了。或者说,在拥有团体组织、科学技术优势之后,可以畅谈王阳明心学。
31、王阳明本人的低调。王阳明作为心学集大成者,掌握了心学的精髓,做事滴水不漏,如曾国藩一般的政治人物故意贬低自己的存在影响,目的在于逐渐的推广心学,我认为少提及可能与此有关。
32、我们事上磨练,就是要到人情事变上去练心,喜怒哀乐是人情,富贵、贫贱、患难、生死是事变,事变也只是在人情里,只要能在人情事变上致良知,那就是最好的练心,自然是最好的事上练。
33、后来认识到一味强调静坐澄心,会产生各种弊病,容易使人“喜静厌动,流入枯槁之病”,甚至使人变成“沉空守寂”的“痴呆汉”,因此,他又强调“事上磨炼”,尤其重视实践。
34、假设你在生活中被一个朋友冒犯了,朱熹会鼓励想想为什么,去大自然中观察,再不济你也要去四书五经里找一下孔子孟子是如何解决这类问题的;陆九渊则鼓励你,跟着自己的感觉走,如果你觉得这个朋友不值得交往了,那就散伙。
35、王阳明针对此症,对陆澄说:“人须在事上磨练做功夫,乃有益。
36、显然,席书问的不是这个,王阳明也没给他机会继续问别的,急转直下大谈特谈自己体悟的“格物致知”。席书渐渐听得入了港,热情邀请王阳明到贵阳讲学。
37、“如今于凡忿懥等件,只是个物来顺应,不要着一分心思,便心体廓然大公,得其本体之正了。”这句的意思是:如今,对于愤怒等情绪,只要顺其自然,不过分在意,心体自会廓然大公,而实现本体的中正了。依王阳明之见,心胸狭隘的人,只会将自己局限在狭小的空间里,郁郁寡欢;而心胸宽广的人,他的世界会比别人更加开阔。
38、前天刚讲了打喷嚏虽然不一定代表有人在想你,但运营小姐姐可着实想死大家了,不知道你们有没有想我?
39、谣言是对人、对事、对社会事件的一种不确切信息的传播。谣言的功能总是消极的。它可以伤害个人,伤害群体,伤害社会,伤害国家,在许多情况下,流言蜚语往往成为不诚实的人的政治斗争的手段和工具;它可以使原来比较稳定的人际关系变得互相猜疑、倾轧、紧张。
40、第三步,致良知。这是建立在前两步基础上的,人有知,但知分善恶,我们要做的就是努力激发良知,遏制恶。同时,王阳明认为,良知和恶知之间本身有斗争,良知总体上能战胜恶知。但是要不断唤醒良知,用实际行动激发良知。
41、王阳明出生于美国,出生后60天回到台湾,6岁时重返美国,在美国求学成长,在纽约大学史登商学院主修行销及Tisch艺术学院副修电影制作,参加了美式足球及篮球校队。
42、习气就是我们身处的社会,王阳明不无遗憾地说,由于不是每个人都自动自发地去致良知,所以由众人组成的这个社会不是真诚恻怛的,而是充满了客套和虚伪。
43、阳明心学,核心在心。心是什么,也就是每个人自己的良知,很难有一个标准的程序化的可操作的纲领,千人千面,因人而异。但这个良知人人确实都有,如何被发现并且被用于工作,生活和修行,是一个难题。
44、所谓的良知就是无私无虑、不受外物或者内心想法影响的状态。佛教把这称为“非想非非想”,头脑里没有想法,但也不是没有想法。非想,是说注意力没有集中到任何一件具体的事情上;非非想,是说思维活动依然存在,只要愿意随时都可以把注意力集中到具体的事情上。就好比是零向量,没有固定的方向,但却蕴含着一切可能的方向。
45、王阳明说:“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46、因此,成为圣人,不再是一个向着外在于自己的圣人而无限前进的外在的过程,而成为了一个时刻坚守内在于自己的良知的内在的过程。成为圣人不再是追逐外物,而是掌控自己的内心。
47、后世无数王阳明的崇拜者,为什么也能走出精彩人生,成就辉煌事业?
48、当然,理性不足,知识分工不精细,各界处于相对蒙昧状态,也无法提出有效解决问题的优良办法。几千年来,虽然在实践之中自发萌生“天下为公”的追求,总结出了一些经验,但是尚未上升到理性。譬如孟子主张以道抗势,有制衡权力、金钱的追求,但是没有硬的制度设计,道德太软了,无法证成天道正义。
49、王阳明心学特别强调“致良知”,心外无事、心外无理。他认为良知就像本性,由于良知标准,大家理解都不一样,就像高考一样,都是主观题题目,没有客观题,全靠自己发挥了!所以传习录里面很多地方出现了王阳明不厌其烦讲解何为良知。
50、心学自身问题,要求致良知,可是没有良知的标准
51、陆九渊曾说“尧舜岂读书”。大家都希望通过读圣贤书来成圣人,然而作为圣人鼻祖的尧、舜所生活的年代根本无书可读,那他们是怎么成为圣人的?成为圣人关键在于人的道德实践和每一次道德选择,而不是单纯地阅读圣贤书。因此,王阳明主张“事上磨炼”。禅宗也推崇人的悟性,不要跟我说你看了多少经典、背了多少教条,真正做出了佛菩萨该做出的事情才算得上是修行。
52、当阳明先生才11岁时,曾问他的私塾老师怎样才算是一个人第一流的成就,他的老师回答说,只有好好读书做官才是最值得的。阳明先生不但不接受这种说法,居然反驳说,最重要的应该是:“读书学圣贤耳。”从王阳明日后的表现及著作,我们可以看出他一直未放弃11岁即有的志向。根据孔夫子与孟夫子所给我们的典范,中国传统的圣贤向来不以隐居或言行传世为满足,他们大都以入世而不受世俗的污染为己任,而他们的仁义恻隐、爱人如己之心也充分表现在以身作则、关心百姓生活、上书皇帝等行为上,也就是希望从仁政良策上照顾大众,与佛家的为众生而下地狱、耶稣的被钉死于十字架上以救世人的精神大同小异,殊途同归。
53、就在50岁那年,他想去拜当时的大画家王蒙为师。王蒙一看此人年过半百,直摆手:太晚了,你回去吧。黄公望可不觉得晚,他不顾王蒙的白眼,每天坐在一块大石头上,盯着远山,一坐就是几个小时。
54、一旦孔孟思想走向高峰,伴随的就是社会的安定与繁荣,从董仲舒“独尊儒术”开始,历经唐宋,直到清代康熙皇帝到山东曲阜祭孔开创康乾盛世,也是概莫能外。这是历史的经验,不管怎么理解,都改不了这个事实。
55、三国时代,关羽武功不是最高的,带兵打仗也很一般,最后败走麦城,死在小卒手里。然而关羽死后,却被封为武圣人,和孔子平起平坐。
56、没有规定性的重要性在于,我们需要确认善恶,但是又不能被确认的善恶所限制。有善有恶是意之动,在具体的环境条件下,良知转化为现实的意念、事物关系。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在现实的条件下,达成我们的善,就是以这种善去驱逐那些恶。
57、有一天六年级的兰彻在做高一的数学题,被老师发现了。一问才知道,这个并不是真的兰彻,而是兰彻家已故花匠的儿子。小主人不爱学习,而假兰彻从小酷爱机器工程,经常偷穿小主人的校服去上学。被发现后,小主人的父亲决定将错就错,但是假兰彻最后拿到的所有文凭必须给儿子。就这样兰彻可以继续学习,并考入了最好的工程大学。
58、他的才志来说,确实有独特之处,他的中举考途并不顺利,但很执着,很自信,最终成功中举,是有家庭经济基础作后盾,也应该如此。
59、首先,王阳明讲的“知”是指良知,真知,不是一般的事物的常识;第王阳明认为,对世界真理性知识的认识只有在实践当中才能获得,不可能从书本当中获得。你只有成为了你自己才能成为一个圣人,成为自己则需要在世界的磨难中认识到自己。同时你一旦获得认知,又必须在实践中体现出来,否则是虚伪的认知。
60、三毛说,刻意去找的东西,往往是找不到的。天下万物的来和去,都有他的时间。人生也是。你要做的,就是通过人生的修行和历练,弥补自己的不足,总有一天,你会遇见更好的自己。
61、知行合一不仅适用于道德选择的领域,还能推广到一切与学习相关的领域。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认知与行为本质上是从不同角度来论述的一回事。只有将知识真正内化成条件反射时,才算完成了真正的学习;否则,只能算是听说。
62、王阳明精通儒释道三家,是陆王心学的集大成者,在学问和事功上都有很高的成就,学问上,他上追陆九渊,认为陆学才是儒家的真传,形成“陆王哲学”,也称“阳明心学”;事功上,他带兵剿灭南赣盗贼,平定宁王叛乱。
63、成为圣人的过程本质上也仅仅是成为更完满的自己的过程。或者说由于人本身就是圣人,人应该思考怎么剔除掉自己身上妨碍圣人本性发挥作用的负面因素,而不是思考怎样在通往非人的道路上无限前进。
64、我们知道在儒家传统中,孟夫子是第一位提出“良知”或内在认知能力的人,他认为良知是与生俱来的。一直到宋明两代的陆象山、王阳明,这种思想才再度被重视。阳明先生认为“良知”就好像光明而富有能量的太阳,帮助我们分辨是非。但是他也强调“良知”或“心”必须要保持纯洁无私,才能发挥它真正的功能。也许我们要问为什么在孟夫子之后,一直等到宋明时代才又有学者重视“良知”,并且由王阳明先生阐发其精微奥义。虽然禅学的盛行有其影响面,不过根据这30年来发展心理学与对资赋优异儿童的研究发现,孟夫子与王阳明生长的环境颇有相同处:孟夫子是在有爱心、有智能及德行的孟母督促下学习成功的,而王阳明则自幼有他祖父与父亲的爱护任他发挥。也就是说他们没有过分专制的父兄或师长严格强迫他们学习。王阳明的“自信”来自他健全的人格发展。他能重实践而不只是高谈阔论,来自他成熟的情绪发展,使他成为宋明以后中国历史上最具创意的思想家。
65、所以王阳明说,有善有恶意之动。良知一旦被遮蔽,所发出的意(念头)就有了善恶,而有了善恶之后,又不肯为善去恶,所以人生观就有了善恶。
66、龙场的历练犹如一场修行让他放下了荣辱得失,甚至放下对生死的眷恋,依着一颗平常心更加专注的研习心学。
67、 正如孟子所言:“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孟子所说的诚,其中有一些诚实不说谎的意思,但是它最深层的涵义还是不自欺。不欺骗别人是表象,不自欺是根本。具体而言,当我们说一个人诚实没有欺骗的时候,就是看他与外界的一些交往互动,也就是人和人之间的交往关系,这是儒学中所说的诚。而这里所说的诚,主要是看重内在品质,如何面对自我,塑造自我。
68、依发生学而言,各种利益体主张自己的诉求,通过实力博弈确立了利益分配样式,并立下法则,成为共识、传统。但是,社会变化日新,需要不断修改分配样式。既得利益群体要继续维持现状,实力增强的或新生的群体要重新立法,修改既成分配样式,于是发生冲突,当然,最后双方达成妥协。
69、其学术思想传至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立德、立言于一身,成就冠绝有明一代。弟子极众,世称姚江学派。其文章博大昌达,行墨间有俊爽之气。有《王文成公全书》。
70、明末有一著名收藏家吴宏裕,临死之前,他指着一幅画说:“这幅画我得带走,你们把它烧了吧。”这幅画正是《富春山居图》,作画的人叫黄公望。
71、首先,四书五经并没有系统化地回答什么是圣人的问题。孔子自己也“述而不作”。我只告诉你们圣人说过什么、做过什么,圣人到底是什么,还得靠你们自己分析。
72、王阳明学说的重点是“心外无理”,“心即是理”,他认为程朱学派所主张的心、理二分是错的,宣称:“吾心即物理,初无假于外也。”朱子理学主张“理”是一种外在的权威,王阳明弥补其不足,主张将外在“理”移向内心,外在的权威变为内心的信仰。他也反对朱熹先格物后穷理的步骤,认为先知而后行,就会终身不行,也就终身不知,所以他提倡“知行合一”,认为“知行不可分作两事”,凡是不行的,“不足谓之知”,他的思想境界在当时可以说是一大突破。
73、徐爱。是王阳明最早的一批弟子之一。王守仁提出“良知说”,当时的人都不咋信,是徐爱进一步发展了这一学说,这可不是简单的事儿,没点本事是不行滴!
74、朱熹、王阳明、王船山,都是大儒。从朱熹到王阳明,再到王船山,是一个辩证逻辑链。虽然学术史评价朱熹、王船山并驾齐驱,为两座哲学最高峰,甚至于说王船山与康德、黑格尔媲美,说王船山、黑格尔是东西哲学的两座最高峰,但是,我们不能忽视陆九渊、王阳明。陆九渊、杨简、王阳明,是心学的最高峰,但著作相对于朱熹、王船山而言太少了。杨简的成就比老师陆九渊要大,可是古人碍于名分,不太提及他。
75、王阳明,生活于明朝中期。王船山,主观上生活于明朝晚期,客观上生活于明朝晚期、清朝初年。
76、只有当你真正做出了与之斗争的行为的时候,才算真正知道了“勇”;否则就只能算听说。听说与知道的差别就在于行为。
77、当然,每天在房间里导引打坐终究成不了圣人。自己对于良知的体认达到了什么程度,或者说自己离圣人又接近了多少,终归还是要靠实践来检验。道德选择毕竟是一种面向外在于自己的世界的社交行为,人在面对自己时才不需要有道德负担。
78、王阳明的弟子陆澄有个困惑,当然也是我们的困惑。他问:“静坐用功,觉得此心异常强大,甚至想着如果我们遇到某某事,必能轻松解决。可一遇事就蒙了,真是烦躁。”
79、王阳明接口道:“我什么时候让你放弃工作来修行?”
80、所以,阳明先生的“致良知”强调的是“致”,是“反求诸己”的应用方面,而不是客观唯心主义的“良知”。